第218章 會議 7

字數:5037   加入書籤

A+A-




    “城池修建期間,霍局長那裏要安排好學校事宜。河北那裏肯定孤兒寡母的比較多,所以修建學校場地,不要怕浪費。要提前準備,學校教師教材都要配給好。”
    “蕭首相那裏的各種物資,也要提前運輸過去。不過也可以先派人過去考察路線,或者李俊那裏打下來之後,直接用俘虜修建城池。倉庫的話在馬邑那裏好了,我過幾天把修城材料放過去,你們到時候從那裏直接運輸。”
    “一個要求,即便河北道過來的是老弱病殘,也要照顧好。這個關係到咱們在中原的名望。流民過來的途中,糧食啊,壓縮餅幹啊,甚至是藥品,都不能缺少,派過去的人要多準備一些,供他們來的路上食用。”
    “具體的內閣那邊擬個章程,要求就是不管來多少人,不能餓著凍著病著。”
    “是,陛下。微臣保證不會出問題。”
    蕭首相抬起頭,斬釘截鐵的說道。楊正也知道,自己隻能安排到這樣了,其他的就是靠他們自己了。
    不過有著前兩年吸收流民,修路修城的經驗,想來也不會有什麽大問題。
    唯一的問題恐怕就是以前吸收的多是壯丁,現在吸收的多是老弱婦女了。
    不過這個時候老弱應該很少外出,那過來的必然婦女孩子比較多。
    蕭首相也知道,這是草原向中原宣示實力,爭取民心的時候,也是非常重視這件事。
    “陛下,馬邑的道路已經往呼倫貝爾修建數百裏了,路線需要修訂下嗎?”蕭首相說道。
    楊正來到地圖,看到地圖標注的路線圖。
    說道:“往赤峰方向延伸下吧,然後從赤峰往呼倫貝爾修建。”
    這樣的話,雖然路線長了一些,但是卻可以避開蒙古高原,以及渾善克沙地。
    大規模從河北道到關外的路口,也就喜峰口,山海關所在的遼西走廊,或者古北口。
    不過吸引百姓,也沒不要走這些關驛,畢竟有士兵駐守。
    從山林過來,也就行了。
    河北本就傷亡慘重,現在必然沒有恢複元氣,也沒那麽多的士兵看守這麽長的國境線。
    隻要有了人,那麽修路也就不是問題了。
    再者說了,契丹怎麽說也要有幾萬人口的壯丁,如果全抓了,修路也就不是問題了。
    於是蕭首相和李俊指揮說道:“李指揮,在消滅契丹過程中,還請多抓俘虜,這樣修建城池道路,也會快一些。”
    “不用蕭相擔心,該抓的本將軍自然會抓的。”李俊頭都沒抬,直接說道。
    剛升職,可不能和你們有牽扯。
    蕭首相則是笑了笑,說道:“那就麻煩了啊。”
    說完坐了下來。
    楊正看到這,沒有說話。裝作了不知道,隻是拿起茶杯,喝完了裏麵的茶水。
    旁邊的孫國安,趕忙續上了。
    “現在軍中裝備情況如何?是否配足?”楊正問道。
    陳吉盛聽到,趕緊回答,現在工作還沒有交接,這些事情,暫時還是自己的。
    “回陛下,各部裝備已配備齊全,而且不管冷熱兵器,都多備了兩成,以供損耗。”
    “嗯,損耗的要全部回收。武器的編號與責任人,要規劃好。”
    “是,陛下。”
    陳吉盛也明白熱武器如果遺失了,會很麻煩,所以一直也沒有放鬆。
    本次淘汰下來的武器,都是自己親自帶人封存的,就怕出了不好的事情。
    封存處不僅有軍部的人,還有近衛軍和東廠的,以及情報司的人。互相監督,以免遺漏。
    楊正也簡單的看了下最新的武器配置,近衛軍的八一杠或者輕機槍就不說了,其他的武器就是迫擊炮,步兵炮或者山炮都取消了,並是安防部隊,也用不著。
    戰區設置有山炮步兵炮的炮兵團,還有裝備八一的警衛團。
    軍部則是隻有山炮營,迫擊炮營了。
    到了師一級,隻有炮機炮了。
    到了團級,裝備了重機槍連。團級以上的部隊,也都裝備了重機槍,而且還是馬可心。
    主要是口徑比較大,十一毫米以上,威力十足。
    操作簡單,方便維修也是比較好的有點。
    所以,原本想要淘汰的馬克沁,楊正考慮了很久,也是接受了部下的建議,還是暫時裝備,以後再說。
    騎兵就簡單了一些,馬刀,弓弩,防刺服等。
    單兵裝備則是軍裝、防刺服,防風眼鏡,頭盔,護膝,護肘,作戰靴,手套,戰術背心,水壺,指北針,餐具套裝,雨衣,睡袋,刺刀,手套,醫藥包、手電筒等。
    往上士兵則是根據兵種,不同標配。軍官配望遠鏡,連有夜視儀,營級別有電台等,也算武裝到牙齒了。
    至於盔甲,楊正最後還是取消了,隻是發了錳鋼插板,來保護要害。
    畢竟盔甲太重了,作戰不靈活。
    而防刺服的靈活性就太高了,而且對戰的敵人,都是冷兵器,使用防刺服,足夠了。
    現在考慮的就是衙役的裝備了,畢竟衙役現在隻有左輪手槍,別的用具,還是比較老舊的封建社會的腰刀、長槍、鎖鏈之類的。
    當然,這些武器是符合這個時代的,但是也需要增加一些裝備了。
    “蕭首相,現在各縣的衙役,裝備也需要更換下,除了現有的手槍和原有的武器,按照各縣衙役人數和人口,分配一些警用器械。”
    “陛下,是何種器械?”蕭首相問道。
    “抓捕犯人的警棍、手銬,水壺,防刺服,手套,手電、盾牌之類的。當然,步槍也要分發一些,畢竟現在很多地方武器也比較好了。就用淘汰下來的毛瑟步槍好了。李俊,到時候從封存的武器中,調撥一批,另外每個縣都要安排士兵,進行訓練。”
    “是,陛下。”二人回答說道。
    “武器方麵的管理,也需要嚴格。各種警械不是說用就用的。”
    “是,陛下。臣明白。”
    蕭首相說道。
    如果真的能夠增加些武器,衙役的戰鬥力也能增加一部分。
    不至於讓罪犯逃脫了。
    “軍中裝備暫時就這樣,另外李俊這裏,增加一種,地雷。到時候你也分發到各地守軍手裏,教會他們使用。平常的時候不要埋,萬一有情況的話,再埋下去。”
    “西征軍的等到了西北,再說好了。”
    楊正接著說道了地雷,防守使用地雷,還是比較合適的。
    “是,校長。”李俊和陳吉盛二人也是站立回答。
    楊正則是停頓了下來,會議議題已經安排好了,剩下的就是要靠他們自己了。
    “還有沒有其他的事情匯報?”楊正再次詢問到。
    “回陛下,因為草原糧食高產,所以有些商人購買糧食,往中原運輸售賣,微臣調查,說是很多都是準備當種子售賣的。這該如何懲處?”
    蕭首相看到沒人說話,自己提出個問題。
    聽到這裏,楊正也沉默了片刻。
    理論上來說,作為糧食儲備,是不能夠大力售賣的,不過中原也是自己的百姓,真是進退兩難啊。
    “你們怎麽看?”
    “回校長,學生認為應該嚴查,草原糧食剛豐收,自己才勉強夠吃,如果大規模運往中原的話,這裏的糧食可能不足了。”將軍蕭武說道。
    楊正接著看向了眾人。
    “陛下,微臣以為不可不防,也不能太過於嚴格。所以還是和以前一樣,大規模的該查的還是查,查不到的,小規模的,讓他們過去也無妨。”馬周則是這樣說道。
    其他人的意見,也基本都在這兩種。
    也有人擔心,糧食產量大幅增加之後,中原國力增長太快,草原不好麵對。
    楊正思考了下,說道:“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非常重要,所以查我們還是需要嚴格審查的。但是也不用每個都審查,內閣可以設置個標準,比如如果帶幾十斤,回去作為種子,則是無妨,如果大量收購,想要減少草原的糧食數目,則是需要嚴查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