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中原 1

字數:5001   加入書籤

A+A-




    “當然不是現在草原的這種牛,這些牛才能產多少奶。是專門的奶牛,主要就是生產牛奶的,一頭牛一天可以產幾十斤的奶。你說,那樣的話,不就夠了嗎?”
    楊正笑著說道。
    “一天幾十斤的奶,那是多少啊?”
    二人實在是想象不出,一天產奶幾十斤的牛是什麽樣子的。
    “這些牛到時候我給你們,建個奶牛工廠,一千頭奶牛,大概占地二十畝的樣子,這個需要的工人就是擠奶工人,喂養牛的工人了。”
    “這些都是資料,你們先看看。”楊正說著把奶牛廠的資料給了如蘭,搪瓷廠的資料給了畫眉。
    讓二人分別負責不同的工廠。
    奶牛廠稍微簡單一些,定襄這裏的院落很多就是二十畝以上的,地方都不需要了。
    需要的就是建立消毒、殺菌的工廠,還要有牛奶的加工工廠,奶粉製作工廠。
    畢竟奶粉的保存時間比較長,便於運輸,直接生產鐵罐也就行了。
    現在地方太大,交通時間花費比較長,所以還需要在漠北建設奶牛廠分廠,當然,這是未來的規劃,現在先顧著漠南了。
    奶糖生產倒是麻煩,主要是沒有糖。
    看來,要給蕭家一個大嫁妝了啊。
    搪瓷廠簡單多了,隻要生產出來了,隨便拉著到處賣就行了。
    又不需要保質期之類的,哪怕摔破了,補補也就行了。
    二人接過資料看了起來,資料也比較全,需要的工人種類,培訓方法都寫了出來。
    這個也不是短時間內必須完成的,邊做便學習,也不要多久,不過搪瓷廠倒是簡單一些。
    牛奶廠還是先培養繁殖奶牛。
    楊正沒有打擾他們看資料,而是到了庫房,把會議上提到的裝備,打井機器,包括地雷,都分別放到了不同的庫房,等著他們明日領取。
    還沒回去,韓安和孫國安便回來了,“陛下,河北的事情已經安排妥當。”
    楊正點了點頭,說道:“你們派些人去打聽下如蘭畫眉的家人,看看能否找到。”
    “是,陛下。”
    如蘭畫眉跟著自己這麽久了,如果能夠找到她們的家人,也算有個交代。
    “她們會在定襄建設兩個工廠,你們配合下,主要是招募合適的工人。”楊正想了想,安排道。
    靠兩個小丫頭自己去招募工人,還是比較麻煩的,雖然身邊也有幾個宮女太監。
    讓廠衛組織還是比較方便的,畢竟情報部門掌握的資料比較多,也能直接招募到對口的。
    “是,陛下。”二人趕忙接令。
    安排好事情之後,楊正再次無所事事起來。
    通知大唐出兵的使者,已經出發,各地的駐軍,也開始了調動,征服契丹部落的任務,也由李俊負責了起來。地雷也已經發到了各地,經過實驗,很受軍士喜歡。當然,現在都沒有埋,隻是儲存起來,等到需要的時候,再挖坑埋了。
    內閣也開始組織人員,準備進入河北,壓水井的推廣,也很快,包括宮中,都打了幾十口井,軍營中更是不用說了。
    當然,水井還是足夠使用的,不過多備幾口,還是需要的。
    其他的就是在報紙或者書籍刊登一些飲食的做法,改善飲食,也能讓人的身體更好。現在不僅飲食習慣的問題,更是飲食產品太少了,很多東西都需要推廣。
    比如現在楊正推廣的豆類食物,豆腐、豆漿、豆腦、豆皮、豆芽等等,最主要是價格便宜,百姓家裏也吃的起。而且做法簡單,單獨的家庭都可以做。
    植物油的提煉,或者說榨油坊,手工的,也開始推廣。
    很多油類基本都是明清時代出現的,也算是提前了很多。
    黃豆、芝麻、菜籽都可以榨油,剩下的油渣還可以喂養牲口。
    說到牲口,除了草原上的牛馬羊等,楊正也把喂養雞鴨鵝以及豬的方法,都印刷成小冊子,發放了下去。
    現在的豬基本都是黑豬,長的慢,而且如果不閹割的話,味道很重,農戶家中也沒什麽香料,楊正也沒什麽地方可以種植香料。
    現在商行售賣的,也就隻有鹽,而且按照戶籍售賣的。
    畢竟精鹽這個時候非常貴的,百姓們能吃上粗鹽就不錯了,楊正售賣的又比較便宜,所以現在還是限量銷售。
    醬油和醋倒是很早就出現了,不過製作方法還是比較複雜的,產量比較低。
    楊正也在冊子裏都寫了出來。
    至於流入中原的問題,倒是不擔心。
    那些世家越有錢,越會猖狂,越猖狂,就距離滅亡不遠了。再說了,那麽大的經濟利益,有幾家能忍住的。
    女子學院的蒸汽機也是不能少的,楊正直接過去放下了一些蒸汽拖拉機,還有蒸汽卡車,讓他們自己研究去了。
    蒸汽拖拉機倒是比較容易些,楊正感覺三五年應該就行了。短期內還是要以蒸汽動力為主,畢竟電力建設比較緩慢。甚至開采出來石油,加油站的建設,也不是短期能夠建設完畢的。
    蒸汽卡車倒是有些難度,就是後世用的燒煤卡車,沒個五年十年恐怕很難。
    不是因為技術方麵的問題,而是因為橡膠的問題。
    看來,自己也要盡快開發台灣或者海南了,畢竟橡膠種植後要好幾年才能收割,需要提前栽種下去。
    也時候去安排了。
    在楊正安排各項事情順利開展的時候,長安城,立政殿內,也傳來了久違的笑聲。
    “辛苦各位了,今年糧食能夠豐收,你們功勞甚多啊。”中原皇帝周建武哈哈大笑著說道。
    聽到民部匯報,今年中原各地糧食都取得了豐收,可以說緩解了前麵幾年災荒的影響,百姓也可以踹口氣,朝廷也能有些收入了。
    “陛下英明,都是陛下的功勞。”眾人大臣也是配合著大喊道。
    周建武確實很開心,畢竟經過了幾年的推廣,皇莊的土豆玉米小麥等物,也已經收獲完畢了。
    真不知道草原那小子哪搞來的這些糧食,不僅好吃,而且產量還多。
    小麥玉米就不說了,四五百斤,水源豐富的地方能夠達到六百斤,土豆更是高產,雖然用的種子比較多,但是收獲也多,一畝地都在一兩千斤以上了。
    現在皇家的糧食庫房,已經堆滿了糧食。
    當然,對於草原還是比較有怨氣的,比如這次。
    明明十一月就要出征了,自己還派了兩萬人呢,結果就寫封信通知一下,還是內閣首相些的信件,小皇帝都沒寫,也就有些不滿。
    “草原出兵的事情,李將軍準備的如何了?”周建武問道。
    “回陛下。臣已準備妥當,隨時可以出發。”李靖走出隊列,行禮說道。
    周建武點了點頭,說道:“行,那這次出征事宜,就交給你了。在那裏要好好的看下草原的戰法是什麽樣子的,我們也能學習一些。現在都是風聞,然後在訓練中調整。”
    “陛下,新式作物產量很大,臣懇請推廣,讓每家每戶都種植一些。”盧國公程咬金家中也種植了幾畝的新式糧食,產量確實很驚人。
    “陛下,微臣反對。新式作物剛開始種植,現在在這裏獲得了高產,其他地方還不知道是否適應當地的環境。再者,新式作物人吃了是否安全,還沒有確定,說不定時間長了,會有問題呢?誰知道草原上的種子是從什麽地方來的?會不會是草原使用的計謀?”
    程咬金剛說完,便有世家的官員前來反對。
    也許正是楊正所說的那樣,如果人人都能吃飽飯了,他們還怎麽吞並土地,怎麽讓百姓賣身為奴?
    程咬金聽到一個小官過來反對,差點氣炸了。
    自己老婆還是崔家的,都沒說話。隻想著讓百姓們少餓死幾個,你們倒是好,還反對。
    接著朝廷上就吵了起來,亂哄哄的一片。
    周建武坐在龍椅上麵無表情。
    在新式作物產量沒出來的時候,或者說從去年試探著推廣新式糧食,遭到反對的時候,他就知道,糧食作物想要推廣下去,有些難度。
    所以去年隻在勳貴家中的田地裏,做了推廣,本想著今年,結果卻這個樣子。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