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戰後會議1
字數:4517 加入書籤
時間過的很快,在楊正把高昌城的事情安頓好之後,前線的戰事也已經基本結束。
陳吉盛在安排好各地駐守人員之後,也開始率軍返回。
當然,還有著數十萬的俘虜,正在陸續的押送到新城那裏。
為此,楊正還專門去送了一批糧食藥品衣物,畢竟俘虜,也是需要吃飯穿衣的。
至於各個主將,已經先行返回,準備參加楊正的最新的會議。
這次會議,可是把定襄的軍部,內閣以及正在修路的趙德言也給喊了過來。主要也是為了更好的規劃。
會議地點,定在了高昌王宮之內,楊正專門讓人整理的大殿,以及安排好的辦公設施。慶功地點就選擇在這裏,雖然大軍還正在返回,但是先給軍官慶功或者說先宴請下主官,還是有些必要的。
“這就是高昌王宮?不怎麽樣嘛。”剛進入宮殿大門,程咬金就有些不滿的嚷嚷著說道。
當然,同行的草原軍官沒有吭聲的,免得被牽扯。
對於中原將軍的不滿,他們也是清楚的。
因為在此次追擊作戰中,中原軍隊安排的活計主要就是收攏俘虜,看管俘虜以及最後的押送俘虜。
焉耆往西的城池,一個都沒有讓他們進入。
為此,在龜茲那裏,還鬧出了一些不愉快。
陳吉盛倒是和楊正說過這件事,主要也是擔心中原軍紀問題。
麵對如此繁華的城池,中原軍隊能否克製住自己的欲望?如果克製不住的話,到時候被軍法殺上一批,還是有些不適宜的。也可能會和中原軍隊產生隔閡。
為此,陳吉盛倒是建議,讓中原軍隊先行回國,反正這裏的仗也打差不多了。
不過楊正還是想著,如果能夠多相處一段時間,這些種子會不會發芽多一些,多長出幾個過來。
所以暫時還沒有確定。
進入會議室,還是熟悉的布局。
定襄過來的李俊他們,已經在裏麵等著了。
“恭喜陳司令啊,這次遠征西域,立下不世大功。”李俊先是上去迎接說道。
“李參謀長太客氣了。此次作戰全賴校長天威,突厥部隊自然不是對手。”陳吉盛也是笑著說道。
打完了招呼,眾人便過去按照級別坐了下來,然後便端起桌上的茶水,一邊喝著,一邊相互寒暄著。
“陛下到。”
眾人紛紛起立,目視著楊正坐到了座位上。
“見過陛下。”
“免禮,坐。”楊正說道。
“這次會議的主題就是總結下西域作戰的得失,二來安排下後麵的任務。現在先由陳長官,簡單說下此次決戰的戰果方麵。”會議主持李俊說道。
“是,校長。這次西域征戰,第一階段的任務,基本已經完成。我軍往西攻占到了龜茲國,都城延城已經被攻占,現在第一軍第一師駐紮在延城直到焉耆等地。往北,第二軍的部隊已經攻占了庭州及其周邊地區,現在步兵第二師駐紮在庭州及其周邊地區,其餘的各部隊,正在回返。”
“此次作戰,交戰地點在焉耆博斯騰湖流域,我軍在五公裏的陣線上,抵禦突厥聯軍的進攻。突厥聯軍有騎兵二十萬人,步兵二十萬人。“
“在受到我軍炮火襲擊後,敵軍潰逃,我軍追擊。因為是上午作戰,所以光線比較充足,所以我軍炮火對敵軍造成的傷害,及其巨大,狠狠的震懾了敵軍的軍心,致使聯軍兵無戰心。”
“我軍在抓捕俘虜的過程中,受到的抵抗比較小,戰果巨大。據統計,突厥四十萬聯軍,除了五萬人傷亡外,其餘的三十四萬人,都已經被俘。這些人包含了大部分的西域諸國的主力,可以說現在西域各地,十分空虛。另外,在追擊過程之中,我軍攻占了西域各地城池數十座,俘虜其士兵四萬餘人。”
“現在各地駐軍,正在由個級別教員,整頓城池。相信一個月左右,可以整頓完畢。糧草輜重方麵,由於突厥敗退太快,所以糧草輜重基本都被我軍繳獲。戰馬牛羊也有五六十萬頭,可以說繳獲頗豐。”
陳吉盛一口氣說完,然後端起杯子,喝了口水,說道:“基本情況匯報如上。現在俘虜和糧草軍械,正在押運回新城。”
“太好了,一戰定西域啊。”
軍官們聽到戰果,紛紛的讚歎道。
“給留守的將士準備糧草了嗎?”楊正問道。
“回校長,準備了一個月的糧食輜重。”陳吉盛回答說。
一個月?時間也差不多了。到時候也要抄家的,糧食也可以留下來。
“嗯。抄家的糧食之類的,除了分給百姓的,其餘的都留下充作軍糧吧。”楊正安排說。
“是,陛下。”
“和兩個師都交代下,駐軍不能分散。其他地方加強巡邏就行了。”
“是,校長。已經和駐軍交代了,現在各地還不穩固,所以駐軍當集中起來,以免各個擊破。”陳吉盛說道。
“西域我倒是不擔心。受此大敗,沒個幾年緩不過來。甚至他們內部,可能都會出問題。我擔心的是吐蕃。”
聽到陛下說起吐蕃,眾人也都不說話了。實在是楊正給他們灌輸的關於吐蕃的消息,有很多,所以他們對於吐蕃,也有清醒的認識。
畢竟楊正可是清楚,吐蕃可是和中原爭奪西域,最激烈的一個地區。最後的安西軍,就是被吐蕃給打的全軍覆沒的。
而且這個時候,正是氣溫上升時期,所以吐蕃糧食作物,常年獲得豐收,加上後來中原的和親,給吐蕃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鋼鐵技術,所以吐蕃的實力,獲得突飛猛進的增長。
所以在青海地區,西域地區,和中原打的有來有回的。
別人可能忽視這個敵人,可是自己卻不會忽視。所以這次過來,就是準備把吐蕃一起解決的。奴隸社會嘛,宰了奴隸主,給奴隸自由。讓他們自己種地放牧去,哪怕有些動亂,隻要不波及到西域這裏,也就行了。
看到眾人對於吐蕃如此重視,中原的幾位將軍都不是很理解。
因為現在吐蕃,還不是很強盛。
“吐蕃隻是一個小部落,沒什麽大不了的吧?”程咬金見到這些人聽到吐蕃都沉默了,便開口說道。
楊正笑了笑,說道:“都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不知程將軍可知吐蕃民眾多少?都城何方?經濟如何?士兵多少?”
“這個,倒是不清楚。”程咬金支支吾吾的說道。
“是啊,我們對他們了解太少了,很長時間,恐怕連那裏的地圖都沒有。一旦產生衝突,連敵軍的實力都不知道,恐怕作戰計劃,都不知道如何製定了。恐怕隻能被動防禦,不能主動進攻了。”楊正接著說道。
程咬金幾人這才意識到了自己的疏忽。
不是因為吐蕃是否強盛的問題,而是因為這麽多年以來,吐蕃高原上,很少有漢人過去。可以說中原對於那裏,一無所知。對於一個一無所知的對手,如何處理,才是棘手的。
“李俊,給眾人再說一遍吧。”楊正看了下李俊,指了指會議室後麵的地圖,說道。
“是,校長。”李俊聽到陛下的命令,連忙站立說道。
來到地圖前,拿起指揮棒,指著地圖說道:“這片高原,原本居民叫孟族。戰國後,有些羌族部落遷移到了這裏。和當地人融合,形成了現在了吐蕃民族。建立吐蕃王嬋的是在雅隆河穀的犛牛部,叫棄聶棄讚普。“讚普”是雄強丈夫的意思,以後成了吐蕃君長的尊稱。從棄聶棄開始,吐蕃確立了酋長世襲製度。隨著經濟發展,吐蕃社會從原始社會逐漸的過度到了奴隸社會。”
“哦,原來他們是羌族遷移過去的啊。”程咬金感慨的說道。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