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戰後會議 5

字數:4468   加入書籤

A+A-




    陛下的安排,眾人自然沒有異議。
    “新的裝備,一個月後,進行發放。我會先兌換出來,放在參謀部和戰區,到時候由李俊和陳吉盛負責。現在優先是挑選士卒,組建新軍。”
    “是,校長。”
    雖然很想見見車輛是什麽樣子的,但是現在士兵還沒到,所以還是沒機會了。
    不過想想也就一個月,也就安心了。
    “陳司令,這裏的教員,相機都帶著呢吧?”楊正想了想,問道。
    “是的,校長。”陳吉盛也是有些疑問的問道。
    “我們的士兵,出來也很久了。有些有家人的,家人也應該都想念他們了。但是現在他們還不能回去。或者說大部分都不能回去,所以先讓每個連隊的教員,給連隊的士兵軍官,拍些個人照片,每人選擇十張左右,可以和家書一起帶回去,緩解下家人的思念之情。”
    楊正緩緩的說道。
    這次軍改後,雖然有些士兵能夠到漠南漠北地區,但是大部分還是要在西域這裏繼續征戰的。時間長了也不是太好的事情,有封家書,會好很多。
    “是,校長。學生等各軍返回後,立刻通知。”陳吉盛激動的說道。
    “書信照片好了後,都運輸到參謀部那裏,由李俊和蕭首相分發下去。”
    “是,陛下。”
    “陛下,這次軍人的賞賜,如果有需要帶回家的,是否一起?”陳吉盛也是想到了關於士兵薪俸和賞賜的問題,便問道。
    “可以。立功人員賞賜的明細,你們盡快整理出來。”楊正說道。
    此次作戰陣亡的倒是沒有,畢竟沒什麽大的攻城作戰,敵人也已經喪失了膽子,追到後直接就會頭像。即便有個別抵抗的,因為盔甲齊全,所以受傷的有,陣亡的倒是沒有。
    “是,校長。”陳吉盛整了整精神說道。
    “定襄那裏雪下的很大了,蕭首相這裏要安排好。糧食藥品都要齊備,多派些人到各地巡查走訪。李俊那裏也要注意安全,雖然現在在整編期間,但是防禦,需要重視。有些不開眼的,也不用留情了。”
    楊正也是已經知道了漠南漠北的雪災,雖然已經準備了很久了,禦寒物資,糧食也都已經準備齊全,但是還是提點了一下。
    畢竟大雪天的,萬一有些牧民沒的吃,再冒出馬匪出來,也會壞了和平安定的環境。
    “是,陛下。微臣已經組織各地的官府,負責好物資的分發。而且已經提前數月進行準備了,百姓牧民家中也儲備了糧食煤炭棉衣等物,所以還是沒什麽問題的。”蕭首相說道。
    “是,校長。學生回去後,一定命令各部,加強巡邏,絕不會影響到百姓的。”李俊也是站起來說道。
    “嗯。明線暗線多布置幾條。現在漠南漠北的官吏和以前的不一樣,以前可能講究無為而治,但是現在,必須主動的去做事情,主動的為百姓服務,不是總呆在官府裏麵等著事情來臨才去處理,要學著自己去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於那些怠政的官吏,降職,如果不改正的話,內閣直接革職好了。”
    “是,陛下。”蕭首相說道。
    “現在第四軍趙奎部打到哪裏了?”楊正問道。
    “回陛下,去年消滅契丹八部後,第四軍修整了一段時間。修整完畢後,開始對北室韋地區,進行圍剿。第四軍兵分兩路,從呼倫貝爾往北,一路從通遼城往北進攻。兩路大軍沿著大興安嶺,已經進擊到黑龍江地區,北室韋大部投降,有一小部分逃入深山。現在我軍正在安排俘虜修建堡壘。”李俊來到地圖前,把第四軍的活動範圍匯報了下。
    楊正也來到地圖前,看了下。鬆嫩平原基本已經占據了,黑龍江以南也已經處於統治之下,雖然現在沒有多少人。
    “今年從西域過去的人,都安頓在哪裏了?”楊正問道。
    “回陛下,微臣計劃打散,安排在通遼、赤峰以及哈爾濱這裏。這裏是今年準備修建的城池,計劃下半年開始修建,使用北室韋的幾萬俘虜。”蕭首相來到地圖前,指著後世哈爾濱的位置說道。
    楊正點了點頭,說道:“這裏靠近河流,地處平原,確實比較適合建城。這樣吧,等今年的科舉過後,我會回去一趟,順便去這裏,把建材放下,這裏按照府城標準修建好了。”
    之所以要修建大一些的,主要也是因為這裏可以直接包圍高句麗。
    “另外,讓第四軍先修整下吧。等改編完成後,把漠北的第四軍另個師一起,滿編後,訓練完成後,再進攻靺鞨那裏。”
    楊正想了想,還是暫時停止了一下第四軍的進攻。
    雖然現在仗著武器先進,進攻還是沒問題的,但是戰線拉的太長了,也不好。更重要的是,第四軍還有部隊在防禦漠北那裏,整個遼東隻有一萬多人,太少了。
    “是,校長。”李俊說道。
    “赤峰那裏多少人了?”楊正問道。
    沒辦法,現在這裏漢人太少了,說什麽也要多從中原拉攏一些流民才行。
    “回陛下,現在已經有六萬多人到赤峰了,赤峰已經住滿了,現在正在往通遼遷移。微臣估計,今年一年,至少有二十萬人過來。微臣準備大部安排在哈爾濱地區,那裏地處平原,耕地眾多。”
    蕭首相興奮的說道。
    不由得他不興奮,畢竟三個月的時間,拉來這麽多的人,直接填滿了一個縣,還是值得興奮的。
    “哦,怎麽這麽多?”楊正也有些好奇,雖然知道河北道的人肯定不會和中原一條心,但是過來這麽多人,還是有些吃驚的。
    “回陛下。不隻是河北道那裏的百姓。中原還有很多百姓從燕山地區過來,因為其他地方防禦比較嚴,燕山地區山脈眾多,比較適合隱藏。另外河東那裏也有很多百姓過來,特別是夏縣那裏的百姓,對於中原朝廷有很大的怨憤,所以很多人得知草原的消息,都想辦法逃過來了。”蕭首相笑著回答說道。
    “哦?夏縣?有什麽原因嗎?”楊正問道。
    “在十年前,中原偽帝曾在夏縣屠城。所以那裏的百姓”
    蕭首相雖然沒有說話,但是在場的人,也都知道沒說完的話是什麽意思。
    無外乎百姓怨憤,不願意在那裏呆了。
    楊正也沒有想到,中原皇帝居然也有屠城的事跡,帶著疑問的目光,看向了中原的幾位將軍。
    見到幾位將軍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來,楊正也知道,應該是真的了。
    “哎,何必呢。”楊正歎口氣說道。
    對於屠城,楊正是十分反感的,而且對於中原皇帝征戰天下過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也都十分不滿。
    不管是進攻梁師都還是高句麗,都是摧毀農田。
    這個太殘酷了。
    畢竟這個方法,確實有用。但是對於百姓的傷害,太大。
    士族勳貴又不會缺糧,受害的不還是百姓嗎?
    怪不得曆史上,這個朝廷一直有問題。
    不過這也是這個時候普遍的戰爭方式,摧毀平民,拉攏士紳。而自己做的卻是拉攏平民,摧毀違法的士紳。看來還真是水火不容啊。
    “嗯,那裏你看著安排就行了。”移民的安排,都已經是輕車熟路了,所以楊正也沒有什麽需要擔心的。
    “是,陛下。”蕭首相說道。
    回到座位上,楊正環繞一周,問道:“現在主要的事情都已經安排妥當。剩下的你們各個主官,要盡快的理順工作,然後完成。”
    “是,陛下。”
    “還有沒有什麽別的問題啊?”楊正最後問道。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