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看挖煤取樂!

字數:3938   加入書籤

A+A-


    煤炭在這個時代地位並不高,主要是因為在明朝,煤炭的作用隻是取暖、照明、做飯等。
    可是朱拓心裏知道,煤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這麽說,煤炭就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基石,無論是蒸汽機、煉鋼都缺不了煤炭。
    如果今後大明要發展,要製造蒸汽機、鐵路、輪船等東西,這煤炭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朱拓才不辭辛苦的帶著人去挖煤。
    “哈哈,給賞,給賞!”
    朱拓大手一揮兒,大聲吩咐道。
    幾個農夫連忙下跪謝恩,那個老人家顫顫巍巍的說道:“肅王殿下,老朽隻是多說了幾句話,沒幫上什麽忙,用不著賞賜。”
    “這怎麽能行?要是讓別人知道了,還以為本王給不起賞賜呢!你們幾個,統統都有,一人三十兩銀子!”朱拓大聲說道。
    李肅皺眉提醒道:“肅王殿下,咱們晉地本就貧瘠,這些天來,咱們又是打仗,又是發糧食……現在,咱們晉地也沒有餘糧了,還是能省就省吧。”
    “說的對啊,李太尉真是想的周到。”
    終於聽到朱拓的一句誇讚,李肅臉上露出笑容,但是他的笑容沒有持續多久,就聽到朱拓說道:“用晉地的金銀確實不好,這樣吧,給你們的賞賜就從李太尉俸祿裏扣。”
    “呃……這樣是不是不太好?”
    “你剛才不是說,能省就省嗎?李太尉啊,你勒緊褲腰帶過幾天苦日子,正好減減肥,對身體也好。”
    李肅一時間無言以對。
    在野外隨便吃過飯,朱拓等人便在村民的帶領下,去了山上。
    那個老人家經驗豐富,雖然沒有工具,但是能夠通過眼睛觀察來尋礦,利用簡單的器具來測定礦石品位,決定采掘方向,甚至能夠觀察到斷層接觸帶中礦石富集的地方。
    “肅王殿下,就在這裏!”
    那個老人家指著一片空地,擲地有聲的說道。
    “李肅,愣著幹嘛,趕緊挖啊!”朱拓立馬吩咐道。
    “是。”
    李肅帶著士卒們揮動鋤頭,沒過一會兒,就挖出丈餘的坑洞,裏麵露出了黝黑的煤炭。
    “真的是煤炭!”有士卒驚呼。
    朱拓急忙跳了上去,有士卒急忙遞上來煤炭,朱拓也不嫌髒,拿在手裏開始認真的觀察,這煤炭質量極高,而且還是屬於露天煤礦,隻要挖出淺淺的一層表皮,就能進行挖煤了。
    “厲害啊!”
    朱拓不由的感慨,他本以為,古代的勞動人民對於煤礦的了解比較簡單,可是,這老人家隻需要四處看看,就辨明了煤礦的方位,幾乎是分毫不差。
    這能力,不去做個摸金校尉真是可惜了。
    “看賞!賞一百兩銀子!”
    朱拓心情大好,大手一揮兒,不過又補了一句:“咱們晉地沒錢了,還是從李太尉俸祿裏扣,要是他的俸祿不夠,就從長史祝通俸祿裏扣,記住了沒?”
    文吏連忙點頭應是。
    李肅歎口氣,滿臉愁容,忍不住提醒道:“肅王殿下,現在已經挖出了煤炭,太原城還有很多政務等著您處理呢……您現在可是太原城的一把手,離了您可是轉不動的。”
    “有什麽轉不動的?本王已經把政務全交給姚廣孝了。”
    “姚廣孝?”李肅愣了半晌,皺起眉頭,小聲道:“肅王殿下,卑職看姚廣孝此人後腦長有反骨,不得不防啊!”
    朱拓瞪眼罵道:“本王向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說這種話,是不是在離間我們倆君……王臣關係?”
    “卑職不是這個意思……”
    李肅解釋了一句,然後看朱拓四處走動,觀察煤礦的深淺、大小,不由的有點發愣。
    這肅王殿下為什麽對挖煤興致這麽高啊?像這種苦活計,交給下人來辦不就好了?
    身為一個皇子,不好好在太原城呆著,天天瞎轉悠什麽呢?
    何苦來哉?
    李肅的心情格外的悲痛,他怎麽也沒想到,自己一個堂堂太尉,竟然有一天要揮動著鋤頭挖煤。
    “肅王殿下,這煤如何?”
    “非常好!”
    李肅臉上露出笑容,建議道:“既然這煤不錯,肅王殿下,您準備什麽時候回太原城呢?”
    “哦,最近先不走了,先把這煤礦做起來再說。”
    李肅臉上的笑容頓時就凝固了。
    “這裏是鄉野之地,蚊蟲又多,白天太陽還曬,您可是皇子,哪能過這樣的苦日子呢?要不您乘坐馬車返回太原府吧?”
    “說的也是啊。”
    朱拓摩挲著下巴,沉思道:“這樣吧,等吃完晚飯,你先別休息,帶著士卒就在這裏給本王搭個小屋,不用那麽大,長寬有個二十多尺就差不多了,本王好好住這裏,不能受委屈。”
    李肅臉都黑了。
    接下來的數天,朱拓吃住在煤礦上,隨著開掘的深入,這處煤礦漸漸顯露了原本麵貌,非常大,而且質量也特別好。
    可以這麽說,這煤礦就是上天賜給晉地的禮物,是讓晉地崛起的關鍵所在。
    朱拓現在沒時間看美女跳舞了,整日叉著腰,站在煤礦上看李肅挖煤。
    李肅一個堂堂太尉,在這挖煤的日子中,逐漸變得絕望,唉……當初如果自己不當太尉,當一個富家翁也比現在強多了吧?
    自從自己當了太尉後,也稱得上是兢兢業業,隻不過因為能力不足,經常做錯事。
    當時的晉地藩王還是皇三子朱棡,脾氣暴虐,曾因為廚子做的飯不合他胃口,便勃然大怒,將廚子綁在快馬上,命令士卒將廚子活活的拖死。
    可想而知,在他手底下做事,需要承受多大的心理壓力?
    李肅又因為做錯事,經常被他打罵。
    後來藍玉進京,跟隨藍玉的武將也被罷黜了一批,晉地邊防形勢變得惡劣,再加上晉地發生了天災,蒙古韃子又要入侵……
    在這諸多事情的壓力下,李肅被幕僚蠱惑,便想到了求和這條路。
    至於朱棡被害一事,他全程沒有參與。
    可是,他也有不小的責任。
    他低著頭,再次長歎一聲,心中愈發的絕望。沒想到朱棡死了,又來了一個同樣暴躁的朱拓,天天以看自己挖煤取樂……這是什麽病態心理呢?
    或許自己挖煤挖的好,讓肅王殿下高興了,也就能有一條生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