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忍一忍也挺好的

字數:4114   加入書籤

A+A-


    祝通及晉地官吏聽的一臉懵逼。
    藍玉不是主抓軍事的嗎?怎麽說的這三條,都是政務上麵的事情呢?
    藍玉一一說道:“軍戶製弊端太多,征發的士卒良莠不齊,作戰能力不同,會影響戰事的進程。所以本帥認為,要改軍戶製為募兵製。”
    一眾官吏頓時大驚。
    在大明剛建國時,為了社會的穩定,朝廷便設立了各種各樣的戶籍,例如民籍隸屬於戶部,匠籍則隸屬於工部。
    其中最讓朱元璋自豪的,就是設立了軍戶,士卒有自己的耕地,住在固定的衛所,百姓一經為軍,其一家便世代為軍,如果家中的壯丁老病或死亡,便由次丁或餘丁替補。
    這種軍戶製度前期還好,後期隨著土地兼並,軍戶失去了生活來源,又被繁重的徭役壓得抬不起頭,於是便開始紛紛逃籍。
    所以藍玉為了提高軍隊質量,率先對軍籍下手。
    可是祝通等官吏大驚失色,紛紛說道:“藍帥,這是朝廷所規定的,我們貿然更改,恐怕會惹得朝廷震怒,到時候,咱們承受不起後果啊!”
    “是啊,藍帥,還請三思啊!”
    眾人也沒想到,藍玉剛到晉地,就敢玩這麽大的。
    不愧是造過反的男人。
    就是有種!
    瞧著滿堂反對,藍玉不屑一顧,淡淡道:“此乃肅王之命也。”
    “嘎……”
    眾人頓時戛然而止,麵麵相覷,這竟然是肅王的命令?
    那是不是就相當於朝廷的命令呢?
    他們如果執行起來,應該也不算違法吧?
    早在藍玉來晉地之前,朱拓就同他商議過具體方針。
    北地九邊的情況糟糕,不單單是蒙古入侵的緣故,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因為九邊的百姓過於貧窮,人口過於稀少,甚至還會發生逃荒現象。
    要想改變這種現狀,那就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朱拓在晉地折騰了大半年,僅僅是保證了晉地的穩定,接下來的幾年,要從軍事、經濟、民生各個方麵改善晉地的生存環境。
    所以,在藍玉來之前,朱拓就交待了他很多事情。
    見眾人無異議,藍玉接著說道:“至於糧食統銷統購,按照肅王的想法,是給小麥這種大宗糧食,設定一個價格,高於這個價格,由官府出麵壓低糧食價格。低於這個價格,由官府出麵收購糧食。”
    這也是朱拓想出的主意,讓百姓能從耕地中掙些銀子,又不至於讓百姓買不起糧食,這能夠極大解決晉地物資短缺的問題。
    所以眾多官吏聽到此舉後,並沒有表示反對。
    至於最後一條,鹽法恢複開中法,就受到了很多爭議。
    所謂開中法,就是大明從建國之初製定的鹽法,鹽商須赴邊塞納糧,再由官府發給鹽引。
    可是如今鹽商為了就近給邊鎮輸送糧食,就會招募人手在邊疆屯田,這也就導致了,邊鎮會出現土地兼並事件。
    朱拓在晉地時,就已經下了死命令,嚴禁土地禁止買賣。
    所以說,大明的商賈必須從千裏之外,運輸糧食來晉地做生意。
    而晉地的商賈,受到這條措施的保護,會快速的崛起。
    一旦晉地的商業繁榮起來,那麽就會加速與蒙古諸族的交流。
    到時候,前往蒙古做生意的商人會越來越多,會向蒙古不斷傾銷絲綢、瓷器、鹽巴等。
    如此一來,蒙古的製造業會遭到重創,僅僅生產毛皮、牛羊等物資,為大明源源不斷提供原材料。一旦脫離了大明,蒙古的經濟就會一落千丈。
    祝通勸道:“藍帥,這麽大的事情,要不先稟報朝廷,待朝廷應允後,再推動也不遲。”
    藍玉搖搖頭,淡然道:“不必,就按照肅王的命令,推行這條政策。”
    “可要是朝廷……”
    他話還沒說完,就看到藍玉那如鷹隼般的目光盯了過來,頓時嚇的不敢言語。
    “沒有可是,推行政策時,出了任何差錯,本帥一並擔之。如果做出了成效,那就是肅王的功勞,清楚了嗎?”
    “清楚了,清楚了!”
    祝通趕緊點點頭,低著頭,不敢出言反駁。
    不過瞧藍玉這做事風格,似乎與印象中的一人比較像。
    是誰呢?
    祝通想了好久,哦,是姚廣孝那反賊啊,記得姚廣孝在太原時,做什麽事都是肆意妄為,根本不顧忌朝廷的看法。
    要不是他口口聲聲稱,做的這些事都是肅王殿下吩咐的,他那反賊,早就被砍八百回腦袋了。
    做完了這些事,藍玉又去了定邊縣,見到了李肅、程守德等武將。
    藍玉即刻拿出輿圖,開始下達了作戰命令。
    “李肅,你在四王子旗之外與敵人對峙……程守德則是率一路偏軍插到朔方……”
    “還有,給燕地的燕王寫信,讓他從右北平出兵,占據狼居胥山附近,盯著瀚海。”
    “我們形成三路大軍,緊緊地盯著馬哈木部落。要是他有任何異動,咱們便即刻出兵,攻下他們的部落……”
    李肅搖頭,提醒道:“藍帥,肅王殿下曾與馬哈木簽訂了停戰協議,不得隨意開戰。”
    “我知道,所以咱們進軍這些地方,就是在馬哈木的脖子上懸著一把劍。倘若他敢反抗,這把劍頃刻間就要了他的性命。倘若他不反抗,鈍刀子割肉,一點一點的侵占蒙古,懂了嗎?”
    “是!”
    沒人懷疑藍玉的軍事謀略,於是乎,李肅率大軍抵達了四王子旗,而程守德去了朔方。
    這些時日裏,馬哈木出兵攻占了一些部落,壯大了自己的實力。
    但是,他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有的小部落擔心被攻擊,竟然主動投靠了大明,整整一個部落,全部搬到了大明境地。
    艸!
    投靠大明人,簡直是蒙古的恥辱!
    當他聽到探子來報前方軍情時,他更坐不住了,猛地站起身,拍著桌子罵道:“大明欺我太甚,竟然敢三路出兵,壓製我等的活動範圍!”
    阿魯台勸慰道:“大首領,還需忍耐。”
    “忍,忍,忍,除了忍,你難道就沒有別的方法?現在朱拓那小子已經回京了,有什麽好怕的?”
    馬哈木勃然大怒,看著探子大聲問道:“你說,如今的大明統帥是誰?本首領非要出兵一次,讓他瞧瞧咱們蒙古軍隊的厲害。”
    “藍玉。”
    “藍玉?”
    馬哈木大驚失色,猛地又坐了下來,訕訕笑道:“本首領覺得,其實忍一忍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