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謝君恩

字數:3616   加入書籤

A+A-




    一甲第一名……楊榮!
    差役們響亮的唱榜聲響徹在貢院,然後大聲問道:“誰是楊榮?!”
    差役們之所以這麽詢問,完全是按照儀式流程來的,按照流程,一甲第一名唱榜也就是狀元唱榜,是要唱三次的,然後鴻臚寺的官員領著狀元,去皇宮的禦道謝恩。
    楊榮整了整衣衫,大跨步走了出來。
    當他走出來時,不少學子眼中流露出嫉妒的神色。
    娘的,為什麽是他?而不是我呢?
    雖然有一些學子心中質疑,楊榮身為肅王的徒弟,肅王又是當今藩王,說不定楊榮靠作弊取得殿試第一,這殿試也不公。
    但是他們隻能在心裏想,卻不敢說出來。
    因為會試的主考官是劉三吾,他們敢咋呼。
    而殿試的主考官是當今陛下。
    他們要是敢說一個不字,質疑當今聖上,恐怕有十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楊榮昂著頭,目視前方,臉上一片淡然,這副寵辱不驚的模樣,讓鴻臚寺官員在心中讚歎,此人有大才,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
    “學子楊榮,拜見各位大人!”楊榮微微行禮。
    鴻臚寺的官員連忙扶起他,笑著說道:“請隨我來!”
    楊榮在眾人一臉羨慕的目光中,隨著鴻臚寺的官員,走出來隊列,走到了禦道上。
    禦道,顧名思義,就是專門供皇帝走的道,也就是每三年一次的殿試,狀元、榜眼、探花才有這麽一次例外,其他任何時間任何人都沒機會。
    楊榮昂首闊步走在禦道上,不由的心潮澎湃,從今日起,他楊榮就要正式步入政壇了,他不再是師父不成器的弟子,而是在師父受到攻訐時,他也能在朝堂上給師父助力了!
    “臣楊榮,謝主隆恩!”
    楊榮跪拜後,站在左側。
    緊接著,便是一甲第二名、第三名的唱榜,也是重複三遍,其中第二名就是在牢獄中與朱拓有一麵之緣的陳安,第三名就是石景同,兩人也是依次站在禦道上,叩謝皇恩。
    唱榜一直持續到傍晚時分,儀式才算是結束,宮殿外的樂師開始奏起了樂曲,劉三吾帶著百名進士再次行三跪九叩的大禮,之後,金榜前三名依次拜見皇帝朱元璋。
    聆聽朱元璋訓話。
    “不必多禮,起來吧。”龍椅上的朱元璋抬了抬手,示意楊榮起身。
    楊榮恭敬地站起身,餘光小心翼翼的打量著聖上,他這一生,還沒有見過朱元璋,隻是聽傳聞說,當今陛下雄才大略、文治武功。
    但傳聞也有不好的一麵,比如說皇帝陛下不近人情、心狠手辣。
    “既然你是今科狀元,想必有過人之處。如今朕順應天命,當了這大明的皇帝,要庇護天下,要讓全天下的百姓有耕種的土地,有養家糊口的工作,免受忍饑挨餓的困難,除此之外,還要平定天下,不能讓盜賊和戰亂侵擾百姓,這樣才能無愧於心。”
    “朕勵精圖治三十年,百姓生活雖然大為改善,但還沒有完成這樣的理想。江山社稷也不安定,有水災,有旱災,還有人叛亂……朕想問你,可有什麽治國安邦的好方法。”
    楊榮聞言,皺眉思索了起來。
    開國帝王,主動納諫,看起來皇帝朱元璋在虛心問策。
    但是楊榮卻不敢瞎幾把胡說。
    因為前車之鑒就是解縉那家夥,滿肚子的書生意氣,在考中金榜後,又得到朱元璋的賞識,當朱元璋笑眯眯的問策時,解縉激動壞了。
    連夜寫了《太平十策》遞了上去,在這奏章上,他揮斥方遒,對大明的吏治、民生、軍事等各個方麵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朱元璋對此表示很讚,講的很好,下次不要再講了。然後一紙詔書,讓他回鄉十年,好好琢磨琢磨什麽是為臣之道!
    所以說,提出的治國良策既要符合實際,又要有針對性,還不能引起陛下的反感。
    楊榮不是愣頭青,他沉吟著回答道:“現如今大明四海升平,天下大治,乃是百年不見的盛世。雖有些小問題,但那也是個別官員作亂。我輩讀書人隻要以陛下為核心,貫徹執行陛下的治國方略,就一定能讓大明變得海晏河清……”
    朱元璋一愣,狐疑的看著楊榮。
    按理來說,還未踏入仕途的學子們,滿腔都是不切實際的想法,朱元璋還以為楊榮會大談特談,講講大明存在的問題呢。
    沒想到上來就是一頓彩虹屁。
    不愧是朱拓的弟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著朱拓淨學會吹牛皮了。
    朱元璋一時間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生氣。
    但是,楊榮也明白不能光這樣拍馬屁,當今聖上不好糊弄,於是緊接著,針對吏治提出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開創性的提出要保護百姓的生存權。
    “生存權是什麽意思?”朱元璋詢問道。
    “這是殿下說過的話,下官又想了一些。下官認為,所謂生存權,就是要讓百姓們吃飽肚子。對於官員來說,考核他們不是用貢獻了多少稅收,而是要用轄區內的百姓有沒有被餓死、凍死的情況……”
    楊榮又說了很多,大多都是關於民生的事情,提到了很多新奇的觀點。
    朱元璋忍不住點頭稱是,一連問了幾個問題,見楊榮都不緊不慢的回答了出來,心中好感大增,詢問道:“你老家是哪裏的?”
    “福建建安人。”
    “哦,福建人,那打漁的應該很多吧。”朱元璋幹脆不問政務,而是和他閑聊起家鄉的事情,朱元璋對福建也很了解,各個吃食、風俗、文化都能聊得上來。
    兩人越聊越深入,一直聊了半個時辰,楊榮才走出大殿,見到了等候的石景同,一臉讚歎道:“咱們當今陛下,真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會啊,連我們客家話都懂。”
    “而且陛下和藹可親,遠沒有傳聞中的那麽嚇人。”
    而此時的朱元璋,手指敲擊著龍椅扶手,眯著眼說道:“楊榮此人警敏通達,善於察言觀色,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今後有楊榮輔佐朱拓,朕也放心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