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種植果樹
字數:4108 加入書籤
陽春三月,春耕時節,清河村的田間地頭,到處都是人們忙碌的身影。
雖說村裏興起了一股種植西番蓮的熱潮,但大部分村民還是處於觀望狀態;個別膽大的,也隻是跟風種植幾畝西番蓮作為嚐試。
村民們主要種植的農作物還是以玉米和紅薯為主。
像王衛東家,留了五畝地準備種西番蓮,其餘的十幾畝地,還是種上了玉米。
村長林紅喜家,也是留了六畝地種西番蓮,其餘的地還是打算種玉米和紅薯。
倒是周定偉,嚐到了種草莓帶來的甜頭,膽也大起來了,這次準備種十畝西番蓮;等入了秋,再補種五畝草莓。
春耕這段時間,大家都格外忙碌。
沈秋秋家雖然不用忙春耕,卻也沒閑著。
草莓還在采摘期,葡萄也開始開花坐果,地裏一堆的農活要忙。
沈秋秋偶爾會跟著沈爺爺和沈秀下地幹農活,大部分時間還是要忙打包發貨,拍攝短視頻以及處理售後問題。
麥田視頻上,[沈家小院]依舊每天更新生活日常,粉絲量已經突破百萬.
[沈家小院]也成為麥田視頻第一批百萬粉絲博主。
麥田商城上,草莓銷量節節攀升,草莓的品質也大獲好評,[清河農鮮]小店的店鋪口碑評分高達4.95。
沈秋秋忙裏抽閑,去鄰縣的苗圃看果苗。
跑了好幾家苗圃,錦繡黃桃的果苗直接沒有賣的,沃柑倒是有,價格也不便宜。
一株五年生當年結果的樹苗,要賣58元。
樹苗的品質看起來很不錯,沈秋秋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買了1000株五年生的沃柑樹苗。
清水塘那邊的43畝地,26畝平地種西番蓮,剩下的17畝坡地,沈秋秋打算種10畝沃柑,7畝錦繡黃桃。
按照一畝地種100株沃柑,10畝地就需要1000株沃柑樹苗。
這家苗圃是張雪梅介紹的,老板和張雪梅關係不錯,主動給了沈秋秋一點優惠,送了她5株櫻桃樹苗,還給打了個9.5折;優惠下來是55100元。
至於錦繡黃桃的樹苗,隻能在網上購買了。
沈秋秋沒有這方麵的渠道,網上的種苗供應商也是張雪梅給介紹的。
錦繡黃桃樹苗比沃柑要便宜一些,五年生當年結果的樹苗是38元。
一畝地能種60株黃桃,沈秋秋又在網上下單了420株錦繡黃桃樹苗,花了15960元。
光是買這些樹苗,就花了七萬多塊錢,沈秋秋可不敢讓爺爺奶奶知道,不然老人家又要心疼錢了。
過了沒兩天,網上買的錦繡黃桃樹苗就送到了;
沈秋秋又催了苗圃那邊,隔天一早,沃柑樹苗也由一輛大卡車送了過來。
清水塘的坡地早就開墾出來了,坑也刨好了,這會兒種起來也簡單,往坑裏倒上有機肥作為底肥,回填一層薄土鎮壓後,再把果樹往裏頭一種就完事了。
雖然是農忙時節,但隻要肯花錢,還是能請到人的。
沈秋秋請了十來個人,花了兩天的功夫,就把這一千多株樹苗給種好了。
而後又從水塘裏抽了水過來,澆透樹根,防止幹旱。
這些樹苗健壯無病,根係完好,在沈爺爺和沈秋秋的精心護理下,基本都成活了下來。
張雪梅對這事挺上心的,專門抽空過來看了一次。
昨夜剛下過一場雨,清冷的空氣彌漫在山間,樹枝上還掛著些許殘留的雨水。
張雪梅也不嫌棄,穿著雨衣,嫻熟的穿梭在果林之間,查看果樹的生長情況。
因為是五年生的壯株,個別黃桃樹上已經長出了花苞。
張雪梅指著樹上的花苞,笑著和一旁的沈秋秋說:“長勢挺好,看樣子,今年就能吃到你種的黃桃和沃柑了。”
這次買樹苗,張雪梅費心費力的幫了不少忙。
種樹苗的時候,她也給了不少指導意見。
沈秋秋很是感激,感謝的話也已經說了很多次。
她今天沒有再道謝,隻是笑著說:“等今年的黃桃和沃柑成熟,一定第一個讓你品嚐。”
張雪梅挑了挑眉,然後眯著眼睛笑了起來。
“你種的黃桃和沃柑,姐姐我肯定是要嚐的。不過嘛……這第一個品嚐的人,應該是小蔣才對吧。
畢竟你倆才是甜過初戀,我們能吃到沃柑和黃桃,也都是沾了小蔣的光。”
一句玩笑話,讓沈秋秋羞紅了臉。
又惹得張雪梅一陣笑。
……
果樹種上之後,沈秋秋找人來安裝了圍欄防護網。
農村的地基本都是靠地埂來作分界線劃定範圍,很少有人會裝圍欄;但經過去年葡萄被偷的事情之後,沈秋秋覺得,還是裝個圍欄更好一些。
約四米高的鐵網圍欄把清水塘的整塊地都圍了起來,既能防山上的野生動物,也能防賊。
除此之外,沈爺爺還找人拉了幾車磚過來,在水塘邊建了兩間磚房。
一間用來擺放農具;另外一間則放了一張舊木床,幹活累了,可以在這兒歇歇腳。
苗圃老板送的那幾株櫻桃樹苗,也種在了水塘邊上。
磚房建好之後,沈奶奶來看過一回,玩笑著說:“整的還挺好,再搭個廚房,就能在這兒安家了。”
沈爺爺就說了,“等園子裏的這些果子熟了,我就帶著大黃搬到這兒來看園子。住在這兒還能落個耳根子清靜,省得天天在家聽你嘮叨。”
沈奶奶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回嗆了一句,“你想搬就搬唄,最好現在就搬,又沒人攔著你。”
眼看著老兩口又要吵起來,沈秋秋連忙插了一句嘴,把話題給扯開了。
“爺爺奶奶,我看這水塘挺大的,就這樣放著可惜了,能不能想個辦法,把它利用起來?”
“這個水塘能幹嘛呢?……我想想啊……”
老兩口順著孫女的話頭開始思考,果然沒再顧得上和對方拌嘴。
沈奶奶想了一會兒,忽然猛地一拍大腿,“可以種蓮藕啊,種茨菇也行,去年蓮藕賣得可貴了。”
沈爺爺卻提出了不同意見,“蓮藕不好種,咱家誰也不會挖藕。還不如養魚呢,放一批魚苗下去,來幹活的時候割點草喂一下,也不用操啥心,簡單省事。”
沈奶奶和沈秋秋成功被說服。
於是,沈秋秋買了400尾魚苗投放到水塘裏。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