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穩定大局

字數:11133   加入書籤

A+A-


    趙琦緣這次針對周國和寧王的叛亂,有一小部分是參考了孟海的意見,最終製定出的戰略部署。
    首先,是換郡守,然後派人威逼利誘下方的官吏,該殺殺該留留,行事果斷絕對不能讓他們有反應的時間。
    其次,是封鎖許多地方的道路,尤其是京城周圍的道路,進出都要經過嚴密的檢查,才能夠進入出去更加嚴密。
    所以說寧王想要跑絕對不可能,百姓不出門自然能夠減少傷亡,空無一人的大街上,幾個帶傷的人逃跑那肯定就是山匪,所做的這一切,既是為了抓人,也是為了降低傷害,畢竟這件事是發生在秦國國內。
    再次,那就是在潤物細無聲當中,將許多士兵派送到各大郡縣,至於方法,那就是“一千減兩百”戰略。
    畢竟城中還有眼線,如果光明正大的派兵會有人提前傳遞消息。所以趙琦緣參考了孟海的建議,派出一千軍兵以巡查的名義外出,但是最後隻回來了八百人,還有兩百人屯守在外麵。
    城內的人可以看到士兵進進出出,但那麽多人,總不可能挨個去數一共有多少人吧。
    一次兩百人,兩次四百人,如此往複,越來越多,漸漸的就湊出了至少有一萬人的兵力,這些兵力在平叛的過程當中,可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再次,就是統籌全境,畢竟整個周國有偌大的疆域,寧王也不知道收買了多少個郡縣,所以就派出了許多軍兵潛伏在各大郡縣當中一旦有亂象出現,可以有先斬後奏之權,負責這件事的是巡禦司指揮使廖言。
    在這其中,最重要的是京城內部的治安安全,包括囤積在京城內外的各大軍營,廖言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說是親自指揮,甚至親自出手幹掉了幾個叛逆。
    最後是全軍出擊,光明正大的發動攻擊派,用大軍前去斬殺賊寇,以之前派出去各路的軍隊作為接引。
    當然,在這過程當中,還聯係了江湖勢力。
    這次圍剿清河村就有邋遢道人的徒弟,那位拿著盤龍棍的魁梧大漢張頂,帶著數百武林人士一路衝殺,到也殺死了數千叛賊。
    相較於趙琦緣這邊,寧王和周國那邊的戰略部署就簡單了許多。
    因為事情有變,所以第一步是發號施令提前行動,攪亂京城。
    第二步是發動起義,以信號為引,聯係大秦境內各大郡縣一起出兵。
    第三步是突圍,朝著京城進攻,在他們的謀算當中,這個時候的京城應該大亂。
    當然,如果這一步沒有成功那就帶著寧王逃跑,先保護寧王,到時候另尋時機再次起義。
    如果連寧王都保不住,那先保住大當家和三當家的性命。
    寧王不知道的事,他也就是周國的一個棋子,目的便是為了攪亂整個京城。
    第四步,大當家和三當家聯合在京城當中的周隊,包括寧王的勢力一起大殺四方,讓整個京城包括整個大秦變得更加混亂。
    這最後一步是聯合周國的軍隊,讓周國的軍隊大舉進攻,最終由內而外,由外而內的占領整個大秦,至少也要拿下幾座城池。
    在這周國和大秦當中的博弈裏,寧王也就是一個比較重要點的棋子而已。
    在這些大的戰略部署當中,還有許多小的戰略博弈,雙方各有輸贏。
    但是最後贏的一方還是大秦。
    而大秦之所以能夠贏得這麽快,那是因為周國當中出現了一位天師。
    這位天師攪風攪雨,他最先隻是想為了安全回京,但是在某位三當家有意無意的威脅之下,最終加快了周國計劃的滅亡速度。
    尤其大秦軍隊選擇在敗將的時候出手。
    清河村大當家舉行拜將儀式,可以說是整個清河村防備最佳薄弱的時候,雖然在外也有守衛,但是畢竟大部分的人都集中在拜將台周圍,回去拿兵器再出來,中間肯定要耗費不少工夫。
    還有孟海畫出來的那份地圖,拿到地圖的烈陽軍殺入清河村,那比進入自己家還要熟悉。
    天時,地利,人和,烈陽軍幾乎已經占全了。
    至於透露出如此恰當時機和機密情報的那位重要人士,此時還躺在某個醫館裏麵,痛苦的呻吟呢。
    趙琦緣靠在身後的軟榻上閉目沉思。
    過去了,足足半個時辰的時間,三次進出的小太監再次跑了回來,他將一封信交給了指揮室廖言。
    廖言看完書信的內容,瞳孔猛然的收縮,然後一臉難以置信的抬起頭看了一眼皇帝陛下,又看了一眼書信的內容。
    趙琦緣也發現了廖言的舉動,問道:“發生什麽事了?”
    廖言咽了一口唾沫,將手中的書信遞給了趙琦緣,聲音也傳了出來:“寧王,被人抓住了,此時已經押送到了紫氣坊之外……”
    空氣瞬間安靜。
    在紫氣房中站著的幾個人,呼吸同時急促了起來,左丞相蕭生和右丞相杜鵬的目光已經望向了廖言手中的秘本,但是他們可不敢上去搶過來看。
    趙琦緣更是已經站起了身,向前猛走幾步,抓過了廖言手中的秘本,有兩個熟悉的字眼出現在了他的眼中,孟海。
    趙琦緣深呼了一口氣,認真的看了看秘本上的內容。
    在這秘本上,並沒有抓住寧王的具體過程,有的隻是孟海回來了,並且用一口已經被壓平了的大鍋裝著寧王和五哥魁梧大漢,來到了北城城門口。
    然後就孟海毒發,送去了醫館,現在生死不知,但是醫館中人已經盡全力去醫救。
    寧王身旁的五個魁梧大漢已經押解巡禦司大牢,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夠從他們的嘴裏問出些什麽。
    宋智所寫的這張秘本在最後重點突出了大牛,這位原先的二當家現在改過自新,希望陛下能夠從輕發落,並且特意指出這件事是孟海主張的,希望能夠從輕處理。
    趙琦緣看完整章秘本的內容,深呼了幾口氣,又緩緩的坐回了軟榻。
    他平靜了一下,內心隨後衝著外麵招了招手。
    剛剛送信的小太監立刻跑了出去,沒過一會兒,寧王趙琪壽被壓了進來。
    寧王被押進來的時候還是一步三搖,莊嚴有些迷離,明顯是迷藥的那個勁還沒有過去。
    廖言親自押解者寧王,來到趙琦緣麵前,一把就將寧王摁著跪到了地上。
    寧王肥胖的肚子在跪下的瞬間,甚至都已經垂到了地麵,他那一張憨厚老實的麵容上,此時寫滿了猙獰。
    趙琦緣和寧王一個自上而下,一個自下而上,互相對望著,兩個人都沒有說話。
    在沉默又壓抑的氛圍當中,最先開口的還是趙琦緣,他目光直視著寧王,說道:“難道就隻是為了權力,難道朕給你的還不夠嗎?”
    寧王仍然惡狠狠的盯著趙琦緣,一句話也不說。
    趙琦緣長長的歎了一口氣,語氣也變得柔和了起來:“你我雖然不是一母同胞,但是我自小就拿你當做弟弟看。由於你天生有殘,父親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給了你,除了朕現在的皇位,你還有什麽不滿足的呢。你若是想要與朕爭取,朕也不會那麽惱怒,但是你為何偏偏勾結周國勢力,難道你不知道周國的狼子野心嗎?”
    寧王開口了,語氣很是不客氣。
    “那又如何,待我坐上皇位之後,會立刻將周國的那些人給殺死,不會有後顧之憂的。”
    寧王到現在這個時候仍然嘴硬,他相信,以他的能力,在真的坐上皇位之後,有一萬種方法鏟除大當家和二當家。
    在遠處站著的中庭首府趙琦落,這個時候忍不住破口大罵道:“二哥,難不成你覺得你真有本事能夠殺掉周國的探子嗎。你確定不是在你殺掉他們之前,他們就能夠把你給殺掉?”
    “好,就算你能殺掉身旁周國的勢力,現在進入到我大秦的周國探子有多少你知道嗎,你又如何與他們作對。更何況你還有三個不成器的兒子,你覺得周國那些混賬他們會放過你兒子嗎,就算你防備的再如何周密,難不成你能讓你那三個兒子從此之後不再出門?”
    寧王趙琪壽,是上一任務宗皇帝的妃子所生。
    當今秦皇趙琦緣,是上一任武宗皇帝的皇後所生。
    在上一任皇帝最先生下趙琦緣之後,時隔幾年又生下了趙琦落。
    所以說趙琦緣與寧王畢竟是同父異母,而與趙琦落才是一母同胞。
    所以剛剛中庭首輔趙琦落那一番話既是為了自己親哥哥撐腰,也是實在看不下去寧王的所作所為。
    寧王被說的脖子也紅了,臉也紅了,但是他仍然不服氣地辯解道。
    “我怎麽沒有那個本事,在我即將登上皇位之前,我會暗中在酒裏下藥將我身旁的那些周國探子全部迷倒,逼問出全國各地周國探子的所在方位。最後再進行抓捕,絕對不會有半點差錯。”
    “待我登上皇帝位之後,手握大權,想要搜捕出來幾個周國暗探,那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更何況到時候我成為皇帝了,那小小的周國巴結我還來不及呢,他們怎麽敢對我出手?”
    中庭首輔趙落還想再說些什麽,趙琦緣卻擺了擺手,示意讓他住口。
    趙琦緣上前兩步走到距離寧王不足一步的距離,居高臨下的望著他。
    趙琦緣聲音當中,帶著悲哀與嘲諷。
    “你真的以為周國隻是想讓你登上帝位嗎,周國狼子野心,他們隻是想借用這次機會,讓我大秦境內大亂……”
    趙琦緣話剛說到一半,寧王搶先一步嗆道:“那又如何,到時候我手握大權,帶兵討伐小小的周國,能翻起什麽浪花?”
    趙琦緣看著寧王沉默許久,最終說道。
    “你當真糊塗,周國的算盤就是想讓你我兄弟相殘,借助我大秦混亂之時派兵出擊。他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製造混亂,至於誰死誰活他們管什麽。現在我大秦將與各地看似太平,但是實則暗流湧動。如果周國此時派重金賄賂各郡郡守,讓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再以周國探子為先鋒,培育出一個又一個“赤巾”一般的山匪,外麵周國進攻,內部山匪作亂,我大秦可還有安寧之日?”
    寧王聽到這話,張口又想說些什麽,但是卻被趙琦緣緊隨而來的一句話,給壓了回去。
    “我知道你又想說,手握大軍出征剿滅就行了,但是那些可都是我大秦百姓。誰也不想做山匪,誰都想和和美美的在家過小日子。他們做山匪之前經受過何等苦難,最終才下定決心成為山匪當中的一員。那些不想做山匪的又因為戰亂不休而流離失所,最終被迫落草為寇,這些難道就是你想看到的?”
    “百姓的性命,在你,在我,和這朝廷大員的眼中就如同草芥一般。但是太祖皇帝開國之前,可也是這草芥當中的一株。你真以為周國會那麽好心的幫你?周國是想用我大秦的百姓推翻我大秦的統治,最後插上他周國的旗幟。可別忘了,北方不僅僅隻有一個周國。”
    趙琦緣說到這裏,深呼了一口氣。
    “一旦周國將大秦攪亂,北方的第一大國周國和那些小國必定主動出擊。南方的趙國雖然與我大秦隔著一條大河,但是他們想要偷襲我大秦卻輕而易舉。西邊的遊牧部落更是狼子野心,每隔十天半月就會騷擾我大秦邊境,待我大秦內亂,這麽好的機會他們絕對不會放過。東邊的魯國雖然距我大秦遙遠,又一向交好,但是你確定我大秦這麽一大塊肥肉放在那裏,魯國會抹抹口水走人?”
    趙琦緣在寧王的臉上吐了一大番唾沫星子。
    這或許隻是趙琦緣目前想到的一種現象,手足相殘,大秦內亂,周邊野狼共同逐鹿。
    當然還有其他,比如殺了寧王輔佐寧王最懦弱的三兒子,成為被周國擺弄的傀儡。之後割地賠款簽下一係列不平等的條約,這樣周國完全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整個大秦,
    除此之外,趙琦緣還能想到周國的許多計策,隻不過他並沒有與寧王一一細說,因為以寧王的腦袋瓜子,隻要手握大權,手握重兵,任你狂風大作,我屹然不動。
    兵和軍隊是個好東西,但是用的好能夠開疆拓土,用不好則是作繭自縛。
    寧王明顯屬於後者。
    寧王沉默了。
    這時候,他的腦袋似乎才稍微有些清醒,仔細的回味著剛剛趙琦緣所說的那番話。
    趙琦緣長歎了一口氣:“三弟,父親一向疼你,所以才在離世之後特意把你留在京城,生怕受到欺負。但是你卻做出了謀逆叛亂的事情,即使是我也保不住你,等到處理完周國這件事,你恐怕也要下去陪陪父親。”
    寧王天道這話身軀一震,並沒有說些什麽。
    趙琦緣又說道:“按理來說,謀逆大罪與我也脫不了幹係。日後我會下一份罪己詔,昭告天下。”
    寧王聽到這裏,更是沉默。
    “你的三個兒子……我會將他們貶為庶民,或流放充軍,但是總歸能夠保下他們一條性命,能為你延續香火。”
    寧王聽到這句話,猛然抬起頭,雙眼泛出了淚花。
    趙琦緣深吸了一口氣,緩緩的閉上了眼睛,似乎在強忍著不要讓眼淚流出來。
    寧王謀反,按理來說,他家無論是子嗣還是仆人要全部殺頭的,但是趙琦緣選擇放過寧王三個兒子,雖然流放,但是能保住性命就是最大的恩賜了。
    寧王沉默了許久,忽然說道。
    “在平京郡,遠竹縣,有三個村子,葉家村,高山村,花海村,他們還有近三萬軍卒。這些都是十五年前到現在,我或是收留或是招募的兵卒。”
    趙琦緣聽到這句話,瞳孔豁然收縮。
    寧王這句話既透露了他還有三萬將士作為底牌,這也應該是寧王逃出去之後要去往的地方。
    寧王還透露出,他居然在十五年前就已經開始籌備著謀反了,怪不得這次的謀反涉及大秦疆域內的各大郡縣。
    趙琦緣呼吸又急促了起來,雙目泛含著怒意,死死盯著寧王,最終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寧王把這一點說出來,就是為了換他三個兒子一命,雖然趙琦緣現在已經口頭答應放過他三個兒子,但是如果再發生聚集三萬之眾的叛亂,恐怕……
    趙琦緣揮了揮手,示意先把寧王押出去。
    廖言親自押送著寧王,隻不過等寧王向前邁出幾步的時候,忽然站住了身,回過了頭,說道。
    “對了,我身旁是不是有你們安插的奸細,是不是我的行蹤暴露了。我身旁的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尤其是進入清河村的那些人,除了選擇最後反水的二當家,其他的人都是大當家和二當家嚴密篩選出來的,我身旁又怎麽可能會出現奸細。”
    寧王之前並沒有想到這一塊。
    但是盛北客棧被剿滅,侯順被救走。
    清河村中寧王所在的紅磚房中被盜竊,大秦軍隊選擇在拜將儀式防備最鬆散的時候進攻,而且那些大秦官兵就像有地圖一樣在整個清河村裏行動自如……
    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有人在暗中透露消息。
    尤其是清河村這一處地方,到底是如何暴露的?
    趙琦緣聽到寧王這個問題,先是愣了一下,隨後嘴角不自覺的勾起。
    趙琦緣一步步走到寧王的耳旁,說出了個名字。
    寧王愣了一下,脫口而出:“那個天師?”
    趙琦緣聽到這話,也愣了一下。
    什麽天師。
    寧王那錯愕的麵目逐漸平靜,最後諷刺一笑,被廖言帶走了。
    在寧王離去的第一時間,趙琦緣就派人去寧王剛剛所說的那三個村子處理軍隊的問題。
    三萬軍隊。
    那可真不是個小數目!
    趙琦緣抬了抬手,大牛又被人給押解了進來。
    趙琦緣仔細的打量著這位魁梧大漢,尤其目光在大漢身上那粗壯的肌肉上瞄了一眼。
    遠處的侯順見到這一幕,一愣。
    侯順肯定認識二當家大牛,當時在盛北客棧外麵的時候兩人還打過一場呢。
    隻不過在現在這種場合,侯順也不敢擅自說些其他的話。
    趙琦緣目光盯著大牛,說道:“何時加入山匪的,多少年了?”
    大牛愣了一下,趕緊跪了下去,他的頭也不敢抬起卻又連忙磕頭。
    大牛這輩子見到過的最大的官,恐怕也就隻有縣令了,麵前這位可是皇帝陛下,大牛在連磕了數十個頭之後,這才磕磕巴巴的說道。
    “不到四個月!”
    趙琦緣聽到這句話,倒是愣了一下,旋即又說道:“那為何加入山匪,做個普通百姓不好嗎?”
    大牛又是“匡匡”的連磕了十幾個頭才說話:“如果草民能活下去,肯定不願意做山匪。”
    趙琦緣知道了,他又問了一個問題:“殺過多少人?”
    大牛愣了一下,隨後搖了搖頭,說道。
    “當時的時候倒是搶劫了不少來往的商隊馬車和一些行人的貨物,打傷的人倒是挺多,但是很少殺人,即使遇到官兵,也隻是將他們打殘,但是不取他們的性命。除非殺紅眼,或是遇到了像我這樣的同行,或者山林一些打家劫舍的匪寇,我才會動手清理它們。”
    大牛在說這話的時候,不知為何想起了當初在左香山射殺聚義酒樓東家就出孟海的場景。
    當時的聚義酒樓東家是想要逼問計劃書的下落最後殺人滅口,結果被大牛一箭給射死了,在大牛看來,聚義酒樓東家那肯定不會是好人,所以射殺他也沒有任何的心理負擔。
    趙琦緣聽到這個回答,倒是頗為出奇的望了一眼大牛。
    趙琦緣點了點頭,隨後又說道:“你棄暗投明,最終把寧王綁了過來。按理來說這是大功,應當重重有賞,但是你之前畢竟參加了赤巾,搶劫打人無數,是大罪。你現在功過相抵,先下去吧。”
    大牛聽到這話,愣了一下,隨後臉露狂喜之色。
    皇帝陛下這話的意思,難不成……他現在就是無罪之身了?
    皇帝陛下說這話的意思肯定就是不再追究他的責任。
    大牛又連磕了數十個頭,興衝衝的離去。
    廖言回來之後,趙琦緣輕輕的在他耳邊低語了一句:“讓那個大牛去找孟海,這件事是他整出來的,你給孟海說,但凡大牛日後再惹事,我就找他的麻煩。”
    巡禦司指揮使廖言聽到這句話,點了點頭,將這件事記在了心裏。
    又過了一個時辰的時間,兵部尚書唐天和之子唐刀客求見。
    唐刀客被他父親兵部尚書派出去清理逃竄的山匪,現在已經完成任務歸來。
    又過了半個時辰的時。
    青牙軍,青牙將軍素令伯劉安會求見,劉安會是巡查大秦北邊香山的。
    左香山和右香山當中可是被赤巾埋下了不少好東西,而且在左香山和右香山當中,還有大大小小許多山匪窩點,這一下子也算是除掉了數百山匪,從地下挖出金銀財寶無數,全部衝入國庫。
    又過了半個多時辰的時間。
    厚山軍,厚山將軍泰安伯馬元求見,馬元是防備京城當中的隱患,今天的京城內也是格外熱鬧,不少街市店鋪都出現了大量的殺手,馬元就是處理整個大秦治安的。
    隻不過馬元透露出了一個很遺憾的消息,周國林兵司副指揮使汪竹並沒有抓到,他還在京城當中。
    在之後每隔一刻鍾或者半個時辰的時間,都會有一支支派出去的人馬前來回稟消息。
    總的來說都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