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入道

字數:6185   加入書籤

A+A-


    “先生,我之前獲得玉劍的山洞就在不遠處,此時天色尚早,不如我帶您前去一觀?”
    “也好,那走吧。”
    山林朗翠,幽靜的林子裏,處處有藤,纏繞在古木之間。手臂一樣粗壯的藤條落地倒掛,織成一張遮天蔽日、光線不透的綠色巨網。
    不過一炷香時間便到了一迷霧環繞的矮山。青山綠黛,矮山在宛如天幕下幔、浪濤翻滾的雲霧中,如浮出海麵的礁石,忽明忽暗。
    “先生,您跟我來。”
    不到片刻,風寅於一古木處停下。見一隱秘山洞,約一丈多高,藤蘿密布,四周滿是一人高的碧草。三五下揮舞便砍斷老藤,草木,終於可以看到山洞全景。
    “這山洞竟如此隱蔽,常人哪怕在這山洞跟前,也可能無法察覺。你誤打誤撞闖入,也足以說明你的緣法非凡,福緣深厚啊。”
    “哈哈”風寅發出一陣憨厚笑聲。
    一人一虎緩步進入山洞,空間不斷擴大,洞頂上鑲有一顆顆夜明珠,將四周裏照的亮如白晝。
    不過三五丈距離,空間豁然開朗。空蕩蕩的空間內有一石床,上有一具骸骨盤膝而坐,身著青綠長袍,兩手圜結在丹田下。床前有一石桌,上麵放著一本玉冊
    李修緣走到石桌旁。隻見那玉冊輕薄均勻,紋飾精美。長一尺二寸,闊一寸二分。玉質純淨光潤,表麵刻描金雲龍紋、火珠紋和海水江芽紋,初觀便神異非凡。
    忽然有一道神念從玉冊傳入心間,一段信息浮現。
    原來這具骸骨乃是一個名為“鎮嶽宗”的宗門傳道長老,道號清元子。返回宗門途中遭遇心魔入侵,匆匆開辟洞府便閉關鎮壓心魔,不成想走火入魔,在生死關頭留下神念。那本玉冊是宗門傳承之物,望後來者可以送回那玉冊,之後他所在宗門必有重謝。
    李修緣將玉冊拿在手中,細細翻看玉冊,除了表麵金紋,其餘均是空白一片,半點內容也無法看到。正當他想要放棄,待日後慢慢研究,忽然金光大盛,腦海隱去的文字浮現,隨後越加清晰起來,化作敕令二字,緊接著腦海中似有無數道痕法令顯現。
    冥冥之中李修緣有所感應,這些道痕均為法門敕令。隱約間覺得有種種神鬼莫測之能。可敕封天下鬼神,隻需日後一一實踐。
    這必是老君所賜予的敕令之法。也應了老君那“敕封鬼神”之言。李修緣心想。
    這大腿真香!
    ……
    這時玉冊上的內容也顯現在李修緣眼中。
    原來這玉冊便是那鎮嶽宗立宗之法。鎮嶽,鎮嶽,必與山有關。果然,玉冊便是敕封山神之法的總綱。
    那清元子原以為沒有宗門道引,外人無法窺視。這也是他如此放心後來者的原因,各大宗門也是如此保護法門不被外人偷學。但誰能想到李修緣身具作弊器。直接透過封禁,看到了玉冊所記錄的敕令之法。
    李修緣眼中的玉冊此時顯現出一個個蠅頭篆字,心神瞬間沉浸在玉冊內容之中。
    “司職山溪,位居靈方。善則錫福,惡則禍殃。無祝不應,有感必通……”
    李修緣認真觀看玉冊所記,與心中浮現的道法相互印證,對那敕令之法更熟悉三分。
    “…………”
    不由自主間,李修緣雙目緊閉,心中浮現經文,口中開始唱誦:
    “老君閑居作七言,解說身形及諸神,上有黃庭下關元,後有幽闕前命門。呼吸廬間入丹田,玉池清水灌靈根。審能修之可長存,黃庭中人衣朱衣。關元茂龠闔兩靡,幽闕俠之高巍巍。丹田之中精氣微,玉池清水上生肥……”
    不錯,這正是那道教真經——《黃庭經》。
    何為黃庭經?
    《黃庭》乃道教經典。宣稱人首腦及麵部五官、胸腹內五髒六腑及腸胃等器官,皆有神仙真人居住其處。修道者若能常誦經書,默念神名,存思身神之形狀、服色、居處及其職司,便能通神感靈,使髒腑安和,形神相守,延年卻老。
    ————
    《黃庭經》從李修緣口中抑揚頓挫地誦出,鳥獸停止了鳴叫,山林裏萬事萬物都寂靜下來,隻有道音在山林間繚繞。
    伴隨著李修緣吟誦,天地變色,異象頓生。
    天地間的靈氣朝著李修緣狂湧而來,鋪天蓋地的靈氣形成,猶如靈氣漩渦一般籠罩在李修緣四周。
    緊接著,他每誦出一個字在虛空中都會凝聚一道金色字符,這些字符環繞在李修緣身邊,隨著吟誦聲在虛空中舞動。
    不多時千字黃庭便已誦完,環繞在李修緣身邊的字符慢慢融入他的身體之中。李修緣睜開眼睛,四周環境早已變了模樣,草木如同吃了大補藥一般瘋長,大中午愣是感到涼意。
    一頭大虎在旁邊盤腿正襟危坐,雙目緊閉,似是對李修緣所誦黃庭經有所領悟,雙爪不時劃過虛空,端的奇異。
    李修緣此時飄渺出塵,周圍似有仙靈之氣繚繞。
    風寅睜開雙眼,從悟道中慢慢清醒。隻見它猶如脫胎換骨一樣。滿地是他褪下的枯黃毛發。取而代之的是一身金黃色的緞子,隨風飄揚。身體隨意晃動間便有清風環繞。
    “先生,你恢複修為了,此時我看您,就猶如霧裏看花,朦朦朧朧。你立在我的眼前,但我的神念中卻毫無您的身影。”
    “嗯?”
    “嗯!”
    “修為恢複了一二。”
    差點都忘了我此時還套著高人涅槃重生這個馬甲了。
    一聽李修緣修為恢複,風寅連忙說道:“恭賀先生”
    “你此次所獲機緣不小,可以說是一次脫胎換骨,褪去了汙濁之氣,隨意間便有清風而生。可以說已經是靈獸了。之後再細細體悟,還能再有所進益。。”
    “謝先生指教。”
    “先生我此時心中隻留下了所聽道音的體悟。不知為何,卻絲毫想不起您所誦經文。”
    風寅有些扭捏說道。他是凡獸開啟靈智,這就足以說明它的天賦,現在竟連三兩個字都不能記住,這對它打擊甚大。
    “哈哈哈”
    “此經出於我口,才入你耳。這便是緣分。你不能記住便說明緣分未到,過猶不及呐。”
    李修緣哈哈大笑道。
    “是我貪心了”
    “以後還有機會,莫要擔心。”
    ……
    “這具骸骨是那鎮嶽宗祖師,因走火入魔於此地隕落。所剩寶物皆贈予有緣人,隻求能將此玉冊送還山門,到時宗門還有重謝。”
    “隻是此地除了那柄玉劍與玉冊,何來他所言的寶物?”
    風寅愣了一下,嚅嚅開口道:“先生,他所說的寶物應該是被我吃了,我當時闖入見到有彌漫清香的老藥,迷迷糊糊就吃了。”
    說著,一張虎臉漲的通紅。
    “呃,無妨,就此一問罷了。這也說明那寶藥與你有緣,無需介懷。”
    “那你可聽聞過這鎮嶽宗?”
    “弟子不曾聽聞過”
    “罷了,看緣分吧!有此因果,冥冥之中必會相遇。”
    李修緣將那具骸骨收斂,葬於一古木之下。
    “先生,我還有一事請教,不知那些倀鬼如何處置?現在已拜入先生門下,得到真法。這些倀鬼不知如何是好。”
    說罷,風寅虎口一張,一個個倀鬼飛出。
    “拜見仙人”
    “拜見仙人”
    ……
    一個個鬼魂向李修緣磕頭行禮。
    細細數去,剛好四十九人。
    “竟然有倀鬼在這裏?”隨著一聲疑問,一座有絲絲玄黃氣垂落的小塔飛出。
    “塔爺,您醒了。”
    “嗯,你此次念誦黃庭經。已然入道,我便可自由出入了。話說,這裏怎麽有倀鬼。你乃大老爺選定之人,可別助紂為虐啊。”
    小塔不時上下浮動,擔憂聲從塔身傳來。
    “塔爺,您不相信我,但一定要相信祖師的眼光啊。我知曉分寸”說著一道神念傳向小塔。
    “風寅,此乃祖師之寶。你亦稱祖師吧。”李修緣介紹道。
    “那倒也是,大老爺怎麽可能會看錯人。”
    小塔從李修緣的神念中得知了事情經過。
    “原來如此,這也是你們的緣分啊。既然如此你就按你的想法去做。大老爺吩咐了,若非必要情況我不會出手,全靠你自己。我去休息了,說完就消失不見。”
    ————
    此時風寅早已目瞪口呆,竟有能夠說話的小塔,並且現在還是它的祖師。
    “風寅,剛才那座小塔是祖師之寶,名天地玄黃玲瓏塔。不必多想,以後慢慢了解便是。”
    我有《度人經》一部,可超度鬼魂,清淨真靈。諸天遙唱,萬帝設禮。河海靜默,山嶽藏雲。日月停景,璿璣不行。群魔束形,鬼精滅爽。回屍起死,白骨成人。
    “望仙人垂簾”倀鬼齊聲跪拜請求。
    “也好,趁此次消除因果。”
    李修緣整理儀容,隨後盤膝而坐,目光平和,開始誦出經文。
    “說經一徧,諸天大聖同時稱善,是時一國男女壟病,耳皆開聰。說經二徧,盲者目明。說經三徧,喑者能言。說經四徧,跛痾積逮,皆能起行。說經五徧,乆病痼疾,一時複形。說經六徧,白發反黑,齒落更生。說經……”
    大道倫音傳出,李修緣背泛金光,似是要飛升一般。而倀鬼也麵露安詳,原本漆黑的鬼體變得清明,周圍有淡淡金光散發,眾鬼朝著李修緣一拜後,化作青煙而去。
    待眾鬼超度而去,天空中飄下了一朵金色雲氣。
    “一切因果皆消,細細體悟我今日所言。你的修行還可再進一步,你且回去吧。”
    “我會暫住於山神廟。”
    “先生,弟子告退。”風寅隨後騰空馭風而去。
    李修緣砍下一根青藤,將劍背於身後。懷揣玉冊,向著山神廟走去。
    “看,這兒有一座山神廟!”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