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尼爾森二

字數:3445   加入書籤

A+A-




    哈蘭德領主正文卷第三百二十五章尼爾森二雖然洛薩盆地到威廉堡道路已經修通了,鋪上了石板路,但是冬季一旦降雪,積雪依舊會堆積在山穀,將道路堵住,禁止大軍通過。李察也隻能帶著少數職業者軍官翻山越嶺。

    十月二十八日,李察又一次來到尼爾森地區。

    今年是尼爾森地區並入哈蘭德領的第二年,去年安頓在這片區域的兩萬契約奴,今年已經恢複了生產,此外威廉堡地區的次子、次女今年也有上千個家庭遷徙到尼爾森地區附近。

    哈蘭德領一直執行長子繼承製度,次子、次女並沒有財產繼承權。等次子、次女長大了,除了去附近的城鎮、廠礦工作轉化為市民、工人,隻能選擇去荒涼的地區開荒,才能夠分到田地,要不然隻能待在家中,受盡大哥大嫂的白眼。

    受人白眼無疑會傷到自尊心,哈蘭德領的很多年輕人隻好選擇離開家鄉,在政府的組織下開荒,為自己打拚。

    尤其是尼爾森地區,位於黑河兩岸,土地非常肥沃,地處哈蘭德領地南部、遠離獸人,更是開荒的熱門地區,每一年都有很多人報名。

    這塊領地並不算荒地,尼爾森家族在這裏經營幾十年,開墾了四十多萬畝土地,修築了三座城堡,幾十個村莊。

    遷徙到這片區域的自由民,都有現成的房屋居住,不需要住簡陋的窩棚。

    相比去北方前線開荒,去尼爾森地區無疑是一件美差。能分到尼爾森地區的,大部分都是首府威廉堡附近的人。

    去年尼爾森地區分到了大約六百個自由民,今年分過來大約兩千五百多人。

    這些新分過來的自由民,盡管都是次子次女,沒有房屋土地繼承權,但是父輩多少會給他們一些經濟支持,每個人身上都能分一部分現金。

    盡管剛剛定居下來,生活已經趨於穩定。

    李察輕車簡從,帶著十餘人又一次來到了河灣村。

    河灣村位於黑河拐彎處,距離費林城堡十幾公裏,距離銅山鎮更近,隻有四五公裏的路程。

    河灣村歸屬菲林城堡管理,歸屬鹽湖縣,銅山鎮則是格雷福森縣管轄的城鎮。

    這塊地方算是兩縣交界之地,但是人口並不算稀少,黑河兩岸共有十幾個村莊,方圓幾十裏人口加起來超過萬人

    隨著常駐人口的增加,生產的恢複,李察已經準備調整行政規劃,新建尼爾森縣。這個縣經濟已經恢複了大半,人口也超過了三萬人。

    鹽湖郡是哈蘭德領優先發展的區域,李察大量向這個郡投入資源,最近幾年先後修築了尼特堡、伊姆堡,馴鹿堡、北界堡等幾座堡壘。

    今年年底,李察準備在鹽湖縣新建尼爾森縣,伊姆縣,尼爾森縣下轄遠尼爾森子爵領,伊姆縣下轄伊姆堡、尼特堡地區,算上尼特堡中的駐軍,這個縣的人口也超過了兩萬人。

    現在鹽湖郡已經有格雷福森,鹽湖,尼爾森,伊姆四縣。

    其中格雷福森縣發展的最好,是哈蘭德領知名的大縣、富縣,總人口超過了八萬,領地內不僅農業條件好,工業發展也非常不錯,尤其是銅山鎮,是哈蘭德領煉銅、製銅的中心。

    鹽湖縣的開發速度也非常快,是哈蘭德領鹽業、天然肥料產地,李察還準備在這個縣重點發展鹽化工,隨著不斷投入資源開發,鹽湖縣的人口也超過了四萬人。

    整個鹽湖郡,統計人口已經超過十七萬,郡內有主力、輔兵一萬四千駐軍。

    李察去年就視察過河灣村,今年再次來到這個村莊時,發現莊村中的人大部分背著糧食,排隊在磨房磨麵粉。

    能吃上麵粉,足以說明哈蘭德領自由民極大地提高了生活水平。

    北疆其他貴族領地的農奴,能吃上一頓麥飯,已經是晨曦女神的眷顧了。他們大部分的食物,是紅薯幹,是麥粥,夏秋季節還會挖野菜,吃樹皮草根。

    磨房是去年契約奴修建而成,使用水力驅動,為了修這個磨房,當地政府在村莊口修建了石質水渠,修一座水力驅動的大型磨房,以這個時候的生產力來說無疑是大工程。

    現在即將進入十一月份,按照往年的氣候,黑河在十一月上旬就會結冰,十一月下旬封凍,眼看村中的水力磨坊即將不能使用,村裏的人紛紛排隊,想要趁著黑河水沒有封凍,搶時間將家中的小麥磨成麵粉。

    李察的記憶力非常不錯,在人群中又一次發現了克萊頓。

    過了一年,克萊頓的生活狀態無疑好了幾分,此人是這個村莊的村長,當上了村長還能排隊,李察對於克萊頓治理的村莊無疑多了幾分信心。

    克萊頓的長兄參過軍立過功,他的二哥也是公家人,這種家庭在哈蘭德領算得上根正苗紅,上升渠道也遠超新移民。

    見到了李察等人,克萊頓想了片刻,忽然臉色一變,同身邊的村民說了幾句話,將獨輪車上的糧食交給了同伴照看,一路小跑過來。

    李察一行剛剛下馬,就見克萊頓躬身行禮,氣喘籲籲的說道:“公爵老爺,氣候寒冷,去我家喝杯熱茶吧!”

    李察擺了擺手,非常客氣的說道:“克萊頓,我們又見麵了。今年你這個村子共有多少人?”

    克萊頓熟練的答道:“尊敬的公爵老爺,今年村莊中分來了六十五戶自由民,算上去年的二十戶,如今村莊**有八十五戶自由民,共有三百八十四人。”

    “我記得去年你們這個村子中居住著五百多名契約奴,今年怎麽看不到了?”

    “回稟公爵老爺,村莊今年有了足夠的人口,恢複了生產,契約奴大部分調到了其他地方。”

    李察稍微想了想,繼續問道:“我記得你們村子共有三千畝耕地,一百多勞動人口,能否耕種的過來?”

    克萊頓答道:“因為一部分土地需要休耕,我們村莊實際上需要耕種兩千畝土地。平均到每個勞力需要耕種十幾畝,農業生產離不開大畜生。今年春天政府調用了大量的役畜租給村民,我們才勉強完成了春耕,今年收成很不錯,很多人家都賣了糧食從政府手中購買了大畜生,我家也購買了一匹馱馬,一頭耕牛。”(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