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婆婆和媽媽的區別(3)

字數:3929   加入書籤

A+A-


    剛生完孩子,範筠萱和王佳怡還要在醫院休養幾天,二人從同一個產房轉到了同一個病房。
    休養的這幾天,二人的至親好友輪番探望、照顧。
    王佳怡的孩子在育嬰室裏由護士精心照料。需要喝奶的時候,護士會把孩子抱給王佳怡喂奶。王佳怡的奶水很好,很足。
    範筠萱的孩子依然在保育室裏,需要醫護人員特殊看護。範筠萱沒有奶水,王佳怡的奶水充裕,所以,範筠萱的孩子需要吃奶的時候,護士會把他抱過來,由王佳怡來喂。王佳怡把範筠萱的孩子認作幹兒子。當然,她沒讓自己的女兒認範筠萱這個幹媽。範筠萱連自己的孩子都不喜歡,怎麽可能會喜歡別人的孩子?王佳怡了解她,她就是個不喜歡孩子的人,所以,當範筠萱沒有對自己的女兒表現出親近的時候,她並沒有挑理。範筠萱看自己的兒子都是一臉的冰冷,如果對別人的女兒表現親昵,那也太假了。範筠萱一向直率,是不會進行這種虛假表演的。
    嘉俊媽本來就對範筠萱一肚子怨氣,現在孩子生出來了,她居然對自己的孩子一點兒都不親熱,而且還沒奶水,居然要讓別人來喂,怨氣又增加了許多,不願意看她,大部分時間她都守在保育室外麵,看護自己的孫子。她特別擔心這個早產的孫子會出什麽意外。郭嘉俊已經跟醫生打聽過了,夠三十七周就算足月了,孩子雖然長得小,但不是早產兒。嘉俊媽哪兒能聽得進他的解釋,質問:“她不私自往醫院跑,能摔倒嗎?不摔倒,孩子能提前出生嗎?哪個足月出生的孩子會這麽小?不算早產算什麽?”
    範筠萱摔倒導致兒子提前出生,郭嘉俊在心裏對她也是有所埋怨的,如果孩子真有什麽意外,他也是很難原諒筠萱的。孩子這麽羸弱,是筠萱在懷孕期間吃得少導致的,好在孩子除了長得瘦弱,並沒發現什麽其他異常。現在最重要的是看護好孩子,埋怨、指責筠萱是沒有意義的,他隻能對老媽做些開導工作。
    筠萱媽也很關心外孫子。陪完女兒,她就會來看外孫,看著玻璃罩子裏的外孫,她也很心疼。嘉俊媽一看到她,心裏就竄火,還大律師呢?居然培養出那麽沒教養的女兒!她的不滿情緒全寫在臉上了,筠萱媽當然看得見,她不在乎親家母對自己的態度,畢竟接觸的次數不多,但她很在乎親家母對女兒的態度,現在是女兒坐月子時期,再怎麽的,她也不能對女兒那個態度啊!她對親家母也是心存不滿的。
    兩個媽的內心裏都裝滿了“火藥”,隻要有一點“火星”,就會“爆炸”。
    從內心裏來講,嘉俊媽是不願意跟筠萱媽發生衝突的,畢竟是親家,撕破臉皮對誰都不好,但有些話,她真是不吐不快,於是,她說:“生孩子,喂孩子,養孩子,這是媳婦的本分。真不明白,有的媳婦,怎麽連這點本分都不願盡?”
    筠萱媽回擊道:“不本分,那是婆婆眼裏的不本分,在自己媽麵前,沒有什麽是不本分的。”
    嘉俊媽質問:“您這話是什麽意思?就因為是自己的女兒,做什麽就都是對的?做律師難道可以這麽沒有原則嗎?”
    筠萱媽說:“這裏沒有律師,隻有母親,站在一個母親的立場上,我覺得這話是沒什麽問題的。媳婦跟婆婆頂嘴,那叫不本分;跟媽媽頂嘴,那叫嬌憨可愛。水果,不先給婆婆吃,那叫不本分;媽媽會主動切水果給女兒吃,這是母愛的自然流露。到了吃飯時間,媽媽叫女兒吃飯,她不吃,當媽的會把飯送到她的房間;婆婆叫媳婦吃飯,媳婦不吃,餓的時候,隻能到冰箱裏去翻找剩飯剩菜。在娘家,晚上肚子餓了,可以讓老媽給她煮夜宵吃;在婆家,得自己去廚房煮夜宵,還得輕手輕腳的,要是把婆婆吵醒了,夜宵吃不成,還得吃一肚子氣。媽媽忙的時候,她視而不見,當媽的也不會說什麽;婆婆忙碌的時候,即便是心不甘、情不願,當媳婦的也得去幫忙,不然,婆婆會嘮叨得她幾天不得清靜。早晨起來晚了,媽媽會說,昨晚那麽晚才睡,怎麽不多睡一會兒?要是換了婆婆,不但會覺得媳婦太懶,還可能會到處去宣揚媳婦的好吃懶做。同樣的事兒,媽媽和婆婆的心態是截然不同的,這跟本分不本分沒什麽關係。”
    嘉俊媽本以為筠萱媽會因為筠萱沒能生出健壯的孩子而理虧,沒想到她這麽理直氣壯,說出這麽一大套來,更加來氣,要不懟回去,自己這張老臉還往哪兒擱?
    嘉俊媽說:“婆婆和媳婦在之前的二十多年裏誰也不認識誰,誰也不了解誰,如果按照娘家媽的標準去衡量婆婆,沒有哪個婆婆是合格的。話又說回來了,如果媳婦能把婆婆當自己的親媽一樣去關心,當婆婆的能不以心換心嗎?”
    筠萱媽說:“期待媳婦和女兒一樣,這本身不是問題,可這種期待一旦落空,問題就來了,就會抱怨,就會讓媳婦不得安寧。”
    嘉俊媽說:“婆婆抱怨是因為媳婦沒誠意。”
    筠萱媽說:“老話說,籬笆不是牆,婆婆不是娘。跟自己的親媽怎麽吵,怎麽鬧,當媽的都不會真正往心裏去,還會對女兒一如既往的好。婆婆就不一樣了,處處講禮數,時時要小心,一旦分寸沒拿捏好,就會引發婆媳大戰。所以,這不是誠意不誠意的問題,這是有沒有血緣關係的問題。明知沒有血脈相連的親情基礎,又何必期望那麽高呢?”
    嘉俊媽說:“期望高?現在這個社會,當婆婆的就差沒把媳婦當女皇供著了,還哪敢有什麽過高的期望?生個孩子都不情不願的,就差沒給她磕頭了。”
    筠萱媽似笑非笑地說:“筠萱這孩子是有很多缺點,但還是講理的。怕就怕,有的人脾氣急,沒那份耐心,溝通變成了指責,交流變成了抱怨,還沒等相互理解呢,就又多了一份矛盾。”
    嘉俊媽明白了,為什麽人們打官司一定要請律師,因為律師的嘴是可以顛倒黑白的,沒道理的事情到了律師那裏就會變得很有道理。以自己的淺薄知識,是注定說不過知名大律師這張嘴的。她質疑的是筠萱不願意生孩子、喂孩子、養孩子的事,親家母卻跟她扯什麽血脈親情的問題,婆婆不是媽的問題,應該寬容的問題,簡直就是雞同鴨講。原來,“胡攪蠻纏”這四個字不僅可以用來形容沒有素質的刁民,也是可以用來形容律師的。律師的胡攪蠻纏要遠比刁民的胡攪蠻纏更讓人無可奈何。嘉俊媽說也說不過她,又做不出罵街那種事兒,隻能暗氣暗憋。在潛意識裏,她把這筆窩囊賬都算在了範筠萱頭上。
    筠萱媽今天確實沒給親家母留麵子,她對親家母的不滿是因為親家母對女兒不待見的態度。她當然知道親家母之所以這麽不待見女兒是因為女兒不願生養孩子。在親家母看來,做女人就必須要生養孩子,否則,就是不合格的女人,但在自己看來,身為女人是有權選擇生還是不生的,但這種權利並不是獨立存在的,確實需要考慮婆家人的態度。現在,女兒已經做出了讓步,生了孩子,那麽,身為婆婆,就應該考慮怎麽跟女兒好好溝通交流,讓女兒願意喂養孩子,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和指責。所以,她談話的重點落在了要溝通,而不是指責,要交流,而不是抱怨,但願親家母能聽明白自己的意思。
    經過幾天的觀察,醫生確認孫子身體並無大礙,可以正常出院,嘉俊媽的心平靜了一些。
    範筠萱和王佳怡兩家人同時辦理了出院手續,同時抱著孩子出院,回到各自家裏,生活的重心全部轉移到了孩子身上。
    兩個孩子還都沒起名呢,兩家人都管孩子叫寶寶、寶貝。
    郭嘉俊和範筠萱的寶寶比較瘦小,胳膊如蔥腿若藕。或許是因為皮膚過於薄嫩,他那具有傳宗接代功能的“蛋蛋棒”幾乎是粉紅色的,但尺寸卻顯得格外大,這讓郭嘉俊堅信,別看孩子現在瘦弱,將來一定是個壯小夥子。他一有空就目不轉睛地欣賞著自己的寶寶,那副心醉神迷的樣子範筠萱在跟他戀愛的時候都沒見過。嘉俊媽更像是一顆離不開太陽的行星,恨不得二十四小時圍著孫子轉,那副慈愛的神情仿佛是觀音菩薩附體。尤其是在孩子瞪著葡萄粒一般圓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著他們時,郭嘉俊和嘉俊媽的心都化了。人世間什麽最寶貴?當然是生命。麵對這樣一個柔弱的小生命時,郭嘉俊覺得自己的生命遠沒有兒子的生命寶貴,世界上再也沒有什麽比兒子更寶貴的了,他要竭盡全力嗬護好眼前這個跟自己血脈相連的柔弱的小生命。或許,這就是父親的天性,父子連心,隻有自己的親骨肉才能讓他有這種堅毅而奇妙的感受。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