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寒冬
字數:4718 加入書籤
顧謙對這個結果卻很驚訝和意外,甚至大大的誇讚了一番李徽。按照他的說法是,他本以為李徽必為下品。能得到中下之品已經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結果了。結果李徽居然是中品,那已經是一種突破。
顧謙私下裏認為,這一定是陸納給了他麵子,才定了李徽一個中品。在一次宴席上,顧謙向陸納表示謝意,感謝陸納看在他的薄麵上給李徽定一個不錯的品級。但陸納的話卻讓顧謙意外。
陸納告訴顧謙說,以李徽的詩文書法,定上品也是可以的。隻可惜出身寒微,隻能定為中品。這已經讓他甚為自責了。
陸納將李徽在中正評議上寫的兩首詩念給顧謙聽,顧謙愣了許久,沉默了許久。此刻他這才明白,陸納不是說笑。李徽的那兩首詩都寫的很好,關鍵是練達老成,頗有名士之風。一個十七歲的少年能寫出這樣的詩來,著實令人驚歎。
顧謙對李徽又多了一層認識。這少年不光是有些膽略和能力,文才上也是很高的。當然,這也讓顧謙更加的困惑。這個眼皮子底下長成的少年,怎麽就突然表現的如此優秀出色。而在此之前,卻毫無特異之處,一點也沒顯現出來。
為此,顧謙還特意將家塾先生叫來,仔仔細細的詢問了李徽在家塾的表現。要家塾先生不得有任何隱瞞。結果家塾先生依舊和之前一樣告訴顧謙,李徽在家塾平平無奇,甚至有些愚鈍笨拙偏激沉默。
顧謙隻能將這一切歸於李徽突然開了竅。有些人大智若愚,一旦開竅之後便會玲瓏剔透,令人刮目相看。或許李徽便是這種人。
其實中品這樣的品級對李徽來說意義也並不大。雖然按照道理來說,中品和下品的區別在於,中品便是一道紅線,中品以上品級便有資格被報到丞相府進行複核審議。也就是說,定為中品,則意味著理論上是擁有了可以入仕的資格的。
但是,寒門中品卻是沒有任何入仕希望的。畢竟世家大族子弟幾乎都是上品。光是吳郡這一次便有八個上品,近十三個中上之品。和李徽一樣的中品也有十多人。
以大晉全國而言,怕不是要幾十個上百個上品。中上之品怕也是好幾百之數。而朝廷每年出缺的官職可沒那麽多,也根本輪不到李徽這樣的人。
所以這個這個中品隻能說是一種安慰,作為一種將來做其他事,被其他人認可的一個不錯的資曆和起點罷了。
李徽現在最現實的希望便是,自己在此次中正評議中的表現能夠引起一些相關之人的注意,這樣自己便有了其他的選擇,好讓自己在離開顧家後能夠有個好的去處。
李徽本就沒有抱著太大的期望,所以這一切發生的時候,也沒有太大的失落感。難受的情緒也很快便平複了下去,投入了日常的事務之中。最後幾個月在顧家做事,不能虎頭蛇尾,事情還是要好好的做的,也算是對顧謙有所交代了。
……
最近一段時間,吳郡豪門之間的互動明顯增多起來。原本十餘日可能有那麽一次宴飲聚會,現在三四日便有一場。而且聚會時的氣氛頗為詭異。
以前士族之間的宴飲聚會氣氛頗為輕鬆,大多都是清談宴飲。如李徽這樣的人也是大多數能夠被允許在場,因為那些清談的話題並不忌諱外人。但最近的宴飲聚會卻是大大的不一樣了。與其說是宴飲聚會,還不如說是閉門密談。一幫人也沒有了之前宴飲的歡笑不羈,而是一個個麵色凝重。手下的附庸仆役賓朋也都被屏退,不允許在場。
李徽對於宴飲清談的場合本來興趣不大,也不愛聽那幫人喝的醉醺醺的,說著不著邊際的話。但心裏畢竟有些疑惑,隱約感覺發生了什麽不得了的事情,讓這些吳地大小士族們緊張兮兮的。
十月下旬,一個消息在吳郡坊間開始流傳開來,那便是大司馬桓溫北伐失敗的消息。據說是幾乎全軍覆沒,铩羽而歸。
李徽也終於明白,為什麽前一段時間吳郡大小士族之間的聚會時氣氛顯得那麽詭異和凝重,定是因為這件事。他們應該是早就得到了消息。根據時間來判斷,應該是在十月初便得到了桓溫兵敗的消息。
李徽對這個消息倒是並不驚訝,畢竟根據已知的曆史,桓溫的第三次北伐確實是以失敗告終的。這說明李徽所知的曆史進程並沒有出現偏差。
這個消息對李徽而言其實沒有什麽影響,畢竟自己普通百姓一個,桓大司馬的勝敗跟自己毫無關係。如果曆史進程正確的話,大晉朝也不會因為這一次北伐的失敗而亡國,北邊的燕國勝了這一仗也未見得對他們是件好事。
但這件事對於吳郡的大小士族而言確實是一件大事。因為他們身在高處,朝廷的任何舉動,朝廷裏的勢力消長都對他們有直接的影響。
而李徽所知的一個事實是,吳郡大小士族,包括顧陸朱張四大族在內,在不久前都已經站了隊,他們全部已經押寶在桓大司馬身上。
桓大司馬此次北伐,顧氏主動提供五萬石糧食和草料,陸氏提供不少船隻物料。其餘的都各自提供了不少物資支持桓溫。
對於吳郡世家大族而言,這個選擇也是為了尋求江南士族重新崛起的破局行為。因為吳郡士族在近年來已經逐漸被排擠靠邊,在朝廷之中基本上失去了話語權。
北方大族的輪流坐莊,掌握朝廷的權力,自然是為了他們自己考慮。南北士族之間本就有矛盾,當初南渡之時北方世家和朝廷是有求於這些南方大族,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所以才會進行權力的平衡和分配。
但如今,大晉在南方站穩了腳跟,北方士族也都在過去的數十年裏獲得了大量的土地莊園站穩了腳跟。對於南方大族的打壓便成為常態了。
對於世家大族而言,擁有財富和地位是保證世家大族安全和昌盛的保證。要在朝廷之中有一席之地,有話語權,這才能讓他們有安全感。否則,一切命運便都要掌握在別人的手中,憑別人的心情和喜好來決定生死了。
正因為出於迫切的安全考慮,所以吳郡大小士族們才通過商議決定進行破局。他們押寶桓溫的舉動便在情理之中了。
可現在,桓溫大敗而歸,這讓整件事變得甚為尷尬。這也難怪他們得到消息之後頻繁聚會密商,應該是在討論如何應對眼前這個局麵。討論如何應付桓溫失敗所帶來的後果。
得知這一切後,李徽倒是有些同情這些吳郡的豪族了。原來他們也有失策的時候,也有判斷失誤從而導致手足無措的時候。吳郡豪族們雖然地位高,但也並非便都是智慧超群算無遺策的精明人。
李徽不禁心裏冒出一個念頭。如果當初自己知道這件事後告知顧謙,桓溫必敗的話。不知道會不會讓顧家免於目前的尷尬境地。
但李徽很快便得出了答案。如果自己要是這麽做的話,自己恐怕已經被顧家人關在水牢之中活活折磨死了。這樣的話豈是自己這樣的人所能觸及的。他們不但不會相信,反而會因此懲罰自己胡言亂語,妄議大事。
此事帶來的餘波定會有所波及,具體會產生何種樣的後果不得而知。因為此事,顧謙和家主顧淳之間倒是摒棄前嫌,兩人的來往商談的次數變的頻繁起來。而且不久前少家主顧琰也從任上特意趕回來,親自來南宅拜訪顧謙,跪拜禮數甚為攻恭敬。
那仿佛是為之前的事情想顧謙道歉,希望能夠摒棄前嫌求得諒解。並且主動承認自己當初執意要押寶桓溫的策略是錯誤的雲雲。顧謙倒是沒有抓著不放,不依不饒。他告訴顧琰,事已至此不必再後悔之前的決定,而需要向前看。盡量的讓此事產生的影響力變小,以緩解此事帶來的後果。
顧謙的態度一向是以家族利益為重。在麵臨如此局麵的時候,顧家南北兩宅反而變得更加的團結了。外部的壓力增大之時,顧家內部自然要摒棄前嫌同心協力應付局麵。
顧琰顯然也是得知了之前發生的事情,見到李徽時特意的看了他幾眼。雖然沒有說什麽話,但是李徽分明從他目光中看到了冰冷的寒意。
李徽知道,自己在顧琰眼中必已經是眼中釘了。
不過李徽已經決意離開顧家,倒也並不在意這些。最多熬到今年年底,便和顧家再無太多交集,也不必去管顧家人對自己的看法如何了。每日隻盡力做事,完善莊園的製度和人事,使莊園事務更加的順利通暢,管理更加的完備。
這是李徽為顧謙的提攜和收留自己母子十多年的恩情所能做到的最後的報答了。
日子過的飛快,一晃到了十一月中。天氣愈發的寒冷起來。
某一日李徽清晨起床去準備去跑步鍛煉,推開門時,竟見遍地雪白,屋頂和樹枝上被白雪覆蓋。昨晚竟然是下了一場雪。
恍惚間,這才意識到年關將近,這一年即將到頭了。
他踏著薄雪跑完一圈回來,用飯收拾之後前往南宅。路上李徽已經想好了,今日索性正式向顧謙提出辭呈。年前一個月也好讓南宅物色人選,接替自己的事務。
雖然顧謙說南宅管事之職他要另外任命人選,但其實顧謙一直沒有正式的任命管事,頗有些虛位以待的感覺。李徽當然不能搞突然襲擊,要給顧謙留下時間找到合適的人選頂替。
現在,是時候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