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 形勢不妙
字數:4731 加入書籤
周澈的惱怒是因為這幫大族根本不肯配合,推三阻四的不肯出人。本來十多家大族,一家出個十來個便有一百多人手,但是他們顯然不肯出全力。周澈磨破了嘴皮,才集結了六十多人而已,所以很是有些生氣。
李徽對此一笑置之。他心裏很清楚,指望這些人全力幫忙是不現實的,能叫來六十多人已經很好的。
這幫大族終究是利己的,自己是靠著脅迫手段逼著他們就範的,他們心裏顯然是不痛快的。除非能讓他們心服口服,否則根本不可能積極的配合。
多了這六十多人,可謂實力增加不少。因為這幫人都是大族的護院家丁,是有些戰鬥力的。甚至還有人穿著半件盔甲,兵刃也都有,這可省了不少事。
要知道義民團一百多人中可是有半數沒有兵刃的,隻拿著削尖的木棍和草叉棍棒等武器。
李徽知道,眼下這一整支人馬雖然有二百五十多人,但整體的戰鬥力恐怕是不能期待的。如果壽春的一兩千叛軍當真要是過了碾子山進入居巢縣境內,恐怕很難正麵阻止。
李徽心裏其實一點底也沒有。他唯一希望便是,能夠拖延他們,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拖到曆陽郡和廬江郡的府兵趕到。
兩郡府兵加在一起應該有兩三千人,或許才有一戰之力。但願王牧之和廬江郡守不會置若罔聞,希望他們會及時出兵前來。
居巢縣城距離西北方向的欄杆集約百裏,時間緊迫,眾人一路急行軍,到了辰時時分,行了六十餘裏,抵達了橐皋附近。
李徽見眾人疲憊,便下令暫時歇息片刻,喝水吃東西補充體力。拉車的騾子也需要喝水喂食。此處距離欄杆集已經不到四十裏,估摸著晌午時分應該能趕到。
周澈似乎不知疲憊,趁著眾人歇息的時候來回巡視,檢查眾人的狀況,給眾人鼓起加油。檢查車輛的時候,周澈發現大車的篷布下邊蓋著的是二十多個木桶,足足裝了兩車。湊近聞一聞,還聞到了濃烈的酒味。
還有一輛大車上裝的居然是一些細長的陶罐。那是用來倒酒放在熱水裏溫酒的那種細長的陶罐,不過一拳大小而已。
周澈甚為納悶,這些都是李徽昨晚張羅裝車的,周澈本來以為是一些糧食物資,當時也沒多問,此刻卻有些不明就裏。
“縣令大人,車上裝的都是些什麽啊?下官沒看錯的話,你裝了幾十桶酒是麽?甚至,還裝了一車的酒罐子。”周澈忍不住來問李徽。
李徽啃著一塊麵餅,微笑點頭道:“你鼻子很靈,確實是酒。”
周澈笑道:“莫非縣尊有十足的信心擊敗敵人,連給大夥兒的慶功酒都帶上了?戰勝之後喝酒慶賀?”
李徽嗬嗬笑道:“你想到哪裏去了。那可不是喝的酒,那是作戰物資。”
周澈更是茫然,眨巴著眼道:“請……請敵人喝酒?讓他們喝醉了我們動手?”
李徽更是大笑,搖頭道:“周縣尉還記得年前我們在姥山島匪巢繳獲的那一批烈酒麽?”
周澈怎不記得,點頭道:“車上的不就是那些酒麽?”
“正是。繳獲的幾十桶酒都是原漿烈酒,勾兌之後可以喝,但是若不勾兌的話,這些酒可就是極好的戰鬥物資。你想一想,這些酒點火之後,會發生什麽?”李徽低聲道。
周澈頓時恍然,烈酒堪比火油,點火便能燃燒。這些原漿烈酒入口如刀,濃度極高,當做引火之物是絕佳的。
“可是……如何使用呢?這也沒法潑灑在敵人身上啊。如何作為戰鬥使用?”周澈有些轉不過彎來。
李徽道:“那便是我昨晚將南城幾家酒窯裏的幾千隻陶酒罐全部買下來的原因了。陶罐之中灌酒,以泥封口,掛上布條點燃之後,可投擲數十步。砸到人身上或者地上,陶罐破碎,烈酒四散,一滴酒便是一團火。明白了麽?”
“哎呦!”周澈一拍大腿,大叫一聲,引得眾人紛紛側目。
“簡直是絕妙的主意啊,這要是砸到身上燒起來,那還了得?我的老天爺,縣尊大人,你居然能想出這麽絕妙的手段來。我可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了。有了這東西,咱們可有了些勝算了。”周澈讚歎道。
李徽擺手道:“莫要聲張,也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使用這些是需要一些條件的,到時候再計議。其實這也不是我臨時起意。當初得了這些烈酒,我便想著可以這麽利用禦敵了。當然了,酒最好是用來喝的,酒水這麽貴,我也不想這麽浪費掉。這不是要迎敵了麽?隻能帶著試一試了。總之,希望能起到效果吧。”
周澈連連道:“一定有用,一定有用。還得是你啊,我就從沒想到可以這麽幹。佩服,佩服。”
李徽心道:不過是燃燒瓶而已,這有什麽了不起的,後世各國動蕩,街頭暴徒亂丟這東西,就是因為簡單而且容易製作。隻是這裏沒有汽油,隻能用烈酒了。卻也不知道效果如何,自己試了一個,倒是燒的火熱,不知道到底好不好用。
歇息之後,眾人重新上路。鑒於距離欄杆集已經很近了,周澈建議分前後兩隊行動。由他率領三十名身手矯健的縣兵在前麵走,李徽帶著大隊車馬在後方行進,遇到情況,也好及時應對,免得措手不及。
李徽認為可行,於是兵分兩隊,往北挺進。
走了不到十裏,突然周澈帶著十幾人從前方飛奔而回,李徽忙下令後方車馬停止前進。周澈等人來到近前,這才發現跟在他身邊的除了幾名縣卒,還有七八名男女老少,像是當地百姓。
“周縣尉,怎麽了?”李徽忙問道。
周澈道:“有重要情況稟報。”
李徽心中一凜。周澈指著李徽對那幾名百姓道:“這便是我居巢縣李縣令,你們將知道的情形詳細稟明。”
那幾名百姓聽聞眼前這青年便是李縣令,忙跪地磕頭。
“李縣令啊,你們可來了,救救我們吧。”
李徽看他們提著大包小包的,像是逃難的樣子,心中有些發涼。沉聲道:“諸位請起,你們是哪裏人?到底發生什麽事了?”
其中一名五十多歲的百姓叫道:“我們都是欄杆集的人,我是們唐家窪村的。我們聽到消息,好多賊兵正準備過碾子山過來燒殺搶掠。他們已經將山那邊的人殺了許多了,地裏的麥子也都搶了。我們唐家窪就在山腳下,可不敢留在那裏。所以我們村子裏的幾戶人家便都跑了。我們一家老小跑了二十裏,正準備去蘇家灣投奔孩兒她娘家去。”
李徽沉聲道:“你確定賊兵已經過了碾子山?”
那百姓道:“我是聽村裏的唐瘸子說的,他一早上山砍柴,看到上百名賊兵過了山穀,站在咱們這邊的山坡上朝著我們這邊的麥田指指點點。他躲在林子裏聽到他們說了,等山那邊的麥子全割完了,便來我們這邊。山那邊合肥縣的麥田已經割的差不多了,就這半天一天的事兒。唐瘸子回村一說,大夥兒便都跑了。”
李徽聽到這裏,表情凝重。
沉吟片刻擺手道:“放他們走吧,給他們些吃的。”
幾名百姓千恩萬謝的離開之後,周澈沉聲道:“果然過來了,那便要格外小心了。李縣令,你且按兵不動,下官帶人摸去瞧瞧。”
李徽想了想,搖頭道:“若叛軍一兩千人都已經過了碾子山,那便沒有前去的必要的。去了也沒法對抗。但我覺得,咱們應該還有機會。阻擊他們的最好地點,便是碾子山的山道。你不是說,要過碾子山,隻能從山道過來麽?”
周澈點頭道:“是啊。碾子山雖然不高,但是橫在那裏也有二十多裏方圓,小山丘連綿起伏,山上全是亂草雜樹。要麽繞道,要麽從山裏的山道過來。要是繞道的話,都要饒幾十裏。下官這幾天問的很清楚。”
李徽道:“那就是了,他們定取捷徑。有山道不走,難道繞道數十裏?他們知道居巢縣合肥縣沒有什麽兵馬能跟他們對抗,否則也不敢從壽春趕了幾百裏來搶糧食。所以他們一定會走山道過來。我們唯一能阻擋他們的地方,便是在山道上。到了欄杆集這邊的,大片的平地麥田,沒有任何可以和他們對抗的地利。所以我們必須要盡快行動。”
周澈皺眉道:“那可有些凶險,萬一迎頭撞上他們的大隊兵馬,我們可逃不掉。”
李徽道:“沒聽那百姓說麽?搶糧的叛軍隻派了一百多人過來,我估計那是過來偵查的,並不想驚動欄杆集的百姓,所以在山坡上沒下來。因為他們需要時間。合肥縣那邊的麥子定還沒割完。他們又要割又要運的又要保護,兵馬大部分都在做這些。等那邊的麥子全部收割運走,便可騰出手來全部來山這邊動手了。他們需要抓本地百姓當苦力,收割轉運。所以才偷偷偵查。我覺得,我們有時間。”
周澈想了想道:“李縣令的意思是,咱們急速行軍,趕在他們頭裏,堵住山道進行伏擊是麽?”
李徽點頭沉聲道:“正是。我想賭一賭他們還沒過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