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8章 唯一的辦法,投誠

字數:4374   加入書籤

A+A-




    漢江。
    是高麗境內一條寬大的河流,也是整個高麗最重要的水路。
    高麗水師之所以強大,很大因素也是得益於此。
    因為高麗本身三麵環海,加上漢江流經大半個高麗,水係發達,所以一直以來,高麗對水師和水路都極為重視。
    沿途各種碼頭自然都不在少數。
    不過可惜,此刻這些碼頭,早就已經是狼藉一片。
    因為一路而來,無數乘船逃亡的高麗百姓,都已經說明了一個問題,離朝大軍已經入境了,且一路橫掃而下,高麗水師節節敗退,幾乎沒有多少抵抗之力。
    確切地說,兩場海戰下來,高麗將士們早就已經嚇破了膽。
    如今離朝水師尚未抵達,這些人就已經嚇得落荒而逃。
    開玩笑,水師營如此強大的陣容皆不是離朝水師的對手,普通城池和碼頭駐守的將士,又怎麽可能是對手,結果便不言而喻。
    靠近海岸線以及漢江沿岸的高麗百姓和將士們,紛紛逃亡。
    其實這次離朝水師進入漢江的破壞力度並不算太大。
    因為離朝水師主要針對的就是軍隊,而不是普通百姓。
    大才子不是聖人。
    倒也沒有那麽凶殘,大戰們,傷及百姓是在所難免,大才子不會故意避忌,當然,也不會特意去屠殺普通百姓,沒有那個必要。
    更何況,此刻大軍隻是進入了漢江,並沒有正式登陸。
    有時候,威懾比真正的殺戮更加有效。
    以離朝水師的力量,打擊高麗水師自然不在話下,確切地說,是輕鬆拿捏,但如果真要登陸,占領高麗的領土,那麽難免會陷入僵局。
    畢竟,高麗雖然是小國,但擁有的將士數量也不是小數字。
    真打起來,傷亡是難免的。
    大才子的宗旨一向很簡單,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戰果。
    何況,這次是入侵,沒有必要弄出太大的傷亡。
    所以咯……
    當然,也因為不急於一時,武朝那邊還沒有動靜,所以大才子淡定的很,隻是按部就班,讓大軍慢慢推進,緩緩前行。
    不過,他雖然不急,但是高麗這邊,高麗國主和一眾大臣,早已急的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啟稟國主,離朝水師已經逼近……,距離漢城已經不足五百兩。”
    此刻,高麗皇宮,偌大的朝堂之上。
    聽到下方侍衛的匯報,一眾大臣臉色頓時變得無比難看,偌大的朝堂也是一片嘩然。
    “什麽?怎麽會這麽快?前線的將士呢?為何?”
    “可惡,離朝大軍已經逼近,眼下如何是好?”
    “國主!”
    “……”
    整個朝堂,一眾官員似乎都嚇破了膽。
    也難怪,高麗距離離朝雖然有一段距離,且沒有直接接壤,但有關大才子的傳說,他們可沒少聽。
    橫掃匈奴,大敗吐蕃。
    還有那句,犯我大離者雖遠必誅,早就已經深深的烙入了他們的腦海,開玩笑,吐蕃那個前車之鑒就在那裏,他們能不記得嘛。
    莫說他們,高麗國主其實也不例外,看著滿朝文武慌亂的模樣。
    try{ggauto;} catc101nove.come="margin: 0px auto;">
    他嘴角猛的抽搐,之中湧現怒意。
    可是這樣的情況下,顯然不是斥責這些人的時候,當務之急是想辦法解決問題,武朝那邊還沒有動靜,也不知究竟會怎麽樣,雖然他心中對此抱著不少信心,但麵對的畢竟是離朝,武朝會不會相助他一點底都沒有。
    關鍵是,離朝大軍已經逼近了,照這麽下去,用不了幾天就能夠抵達京都了,到那時……
    高麗國主內心冒汗。
    但表麵還是故作鎮定,怒斥道:“咋咋呼呼的成何體統。”
    見高麗國主動怒,朝堂之上也瞬間安靜了不少。
    不過一眾朝臣們依舊心急如焚。
    其中一名大臣見狀出列道:“國主贖罪,臣等也是擔心漢城有失,還請國主示下,我等該如何應對。”
    這話一出,頓時有不少大臣附和著,都在等待高麗國主的決定。
    高麗國主麵色鐵青,他要是有辦法,早就已經下令了。
    麵對如此強大的離朝水師,他也是一點頭緒都沒有,麵色陰沉。
    可是身為一國之主,這個時候,還隻能是他拿主意。
    可問題是,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他能有什麽主意?
    下意識,他看向了朝堂之上為首的一名年長大臣,開口道:“劉大人,你可有什麽對策?”
    被稱為劉大人的大臣,頭發花頭,年歲明顯已經不小,但一對眼睛也顯得有些渾濁,此刻聞言,渾濁的眼眸之中隱隱閃過一抹亮光。
    沉吟片刻,他才終於開口道:“回國主,離朝來勢洶洶,且紅衣大炮威力驚人,以我朝的實力,隻怕……”
    他話沒說完,但意思很清楚。
    就是讓大家意識到雙方的差距。
    高麗國主和滿朝文武自然也明白這一點,雖然口中叫囂著,但是誰也無法否認這一點。
    見狀,老者繼續道:“若是戰鬥一直持續下去,隻怕後果不堪設想。”
    “劉大人,你到底想說什麽?”
    有大臣忍不住了,這些事情大家都不是傻子,都清楚。
    高麗國主也不由看向了老者,道:“劉大人有話不妨直說。”
    老者聞言,再次行了一禮,道:“回陛下,老臣沒有更好的辦法,但硬要說辦法,確實有一個,那就是投誠。”
    什麽!
    這話一出,偌大的朝堂頓時一片嘩然。
    不少大臣頓時跳了出來,“劉大人,你是要國主向離朝投誠?這怎麽行……”
    “不錯!我高麗國土範圍雖然不如武朝離朝,但也絕對不能向他們投誠。”
    “劉大人此言簡直大逆不道。”
    “……”
    朝堂之上瞬間炸開了鍋。
    也難怪,畢竟是投誠,這可不是小事,一旦真的如此,滿朝官員的臉往哪擱。
    當然,他們的麵子其實是小事,為了活命,其它的都不重要。
    而他們之所以維護,隻不過是維護高麗國主的麵子罷了。
    他們一邊痛斥一邊留意高麗國主的反應。
    高麗三王爺也在下方,此刻同樣留意著高麗國主,見後者麵色鐵青,眼中湧動著殺意,嘴角也不禁微微勾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