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9章 替死鬼

字數:4216   加入書籤

A+A-




    高麗國都,此刻偌大的城池,都籠罩在一股恐怖的陰雲之中。
    相比武朝國都,眾人隻是察覺到不對。
    但高麗國都不一樣,戰爭的陰雲已經徹底籠罩。
    因為離朝水師就在不遠,且每天都在以飛快的速度推進,向著高麗國都一路而來,要命的是,麵對這一切,上麵卻沒有任何辦法。
    每天傳來的都是噩耗,都是前線戰敗的消息。
    可想而知。
    偌大的朝堂之上人心惶惶,滿城的百姓更不用說。
    此刻,朝堂之上,一眾大臣臉色都無比陰沉,大殿之中寂靜的可怕,像是在舉辦一場沉重的喪事一般,要說有多詭異就有多詭異。
    上首,高麗國主也不例外,臉色陰沉的仿佛能夠滴出水來。
    眸光冰冷,掃視著一眾朝臣。
    下方,高麗三王爺麵色卻相對淡然,低著頭,一言不發。
    這時,有大臣出列道:“啟稟陛下,離朝水師距離京都已經越來越近,按目前的京都,隻怕不用三日便可抵達京都。”
    這話一出,偌大的朝堂之上,眾人的臉色也變得越發難看。
    不少人麵色發白,額頭甚至都冒出了冷汗。
    腳下也是如坐針氈。
    “陛下,離朝水師來勢洶洶,在這麽下去,隻怕……”
    “這可如何是好,離朝水師欺人太甚。”
    “……”
    偌大的朝堂亂成一團,無數大臣議論紛紛,一個個,明顯都慌了神。
    開玩笑,離朝水師一旦進入京都,那麽他們這些人也就全部完蛋了,一個都別想跑,他們如何不擔心。
    關鍵是,他們還看不到任何希望,紅衣大炮的威力驚人。
    這一路而來,高麗大軍幾乎完全沒有抵抗之力。
    可想而知。
    這就像是等死,眾人不急才怪了。
    上首,高麗國主冷眼看著一眾大臣,眼裏掠過一抹怒意,但是他也知道,在絕對的實力麵前,這些人有這樣的表現也不足為奇。
    莫說這些人,哪怕他自己,內心也遠不如表麵那麽淡定。
    當即他哼了一聲,道:“都吵吵什麽。”
    偌大的朝堂也一些安靜了下來。
    高麗國主目光掃過人群,再次道:“眼下這樣的情況,那麽都有什麽辦法?”
    這話一出,偌大的朝堂便仿佛死一般的寂靜,誰有辦法啊!紅衣大炮威力無窮,就高麗的實力,根本不可能是對手。
    見大殿一片死寂,高麗國主的臉色也不由變得越發陰沉。
    口中怒道:“飯桶,全身飯桶,朕要你們何用?”
    滿朝文武戰戰兢兢,大氣都不敢出。
    這時,有個弱弱的聲音道:“國主,事到如今,臣以為劉大人之前提出的議和可以考慮一下……”
    聲音其實很小,但在這寂靜的大殿之中,卻顯得格外的刺耳。
    加上這話中的意思。
    其實,滿朝文武都想到了這個。
    打不過怎麽辦?自然隻能投降,不然還能怎麽辦?硬抗?那完全就是等死。
    可關鍵是,他們這些臣子能夠投降,國主卻不行,之前劉大人提出議和時,上麵就雷霆大怒,所以這些人都不敢說。
    當然,也有頭鐵的,麵對這樣的情況,對於高麗來說,投降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所以……
    然而,事情也如預料的那般。
    高麗國主聞言頓時臉色一沉,一抹寒光迸射而出。
    不過卻隱忍沒發。
    不少大臣察言觀色,見狀又有人道:“下官也認同,離朝陛下林清風風評不錯,隻要我們議和,開出好一些的條件,或許對方不會太過為難我高麗。”
    高麗國主嘴角猛的抽了抽,冷道:“若是離朝要追究責任呢?”
    這意思很明顯了。
    離朝大張旗鼓的出征,不可能就這麽算了,這件事必須要有人擔責。
    誰能夠擔得起這個責任?其它人行嗎?隻怕不行,從那個人的行事風格來看,一向都是抓最大的那個,橫掃匈奴是這樣,大敗吐蕃時也是這樣,而如今高麗誰最大?
    不用說了吧!
    這也是高麗國主為什麽不敢投降的原因之一。
    因為自己是高麗最大的,對方要追究責任,那麽自己絕對逃不了,所以……
    下方一眾官員自然也明白,隻是這樣的情況下,當即有人道:“陛下國主,這件事和高麗無關,更和國主無關,是水師統領瞞著朝堂,擅自和離朝寧王世子朱康合作,我們大家都是瞞在鼓裏……”
    “不錯!一切都和國主無關,和我們無關。”
    “……”
    偌大的朝堂,一眾官員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把所有的責任全部推卸到了高麗水師統領頭上,後者此刻還在前線抵抗離朝水師,隻怕做夢都不會想到,自己的大後方正在扯他的後腿。
    高麗國主嘴角猛的抽搐,臉上隱隱透著一絲怒意,但卻並沒有發作。
    因為除此之外,他的眼眸之中還隱隱閃過一抹微光。
    似乎也在尋思著這種可能性。
    不過他口中卻是冷哼道:“胡說八道,我高麗何曾與朱康合作過,完全是無稽之談……”
    一通瘋狂輸出之後,滿朝文武都不說話了,因為大家都不確定高麗國主究竟是怎麽想的,免得觸黴頭,隻能裝死。
    高麗三王爺則將一切看在眼裏
    散朝之後,他嘴角也不禁微微勾起,露出一抹玩味的笑意。
    這時,一名官員迎了上來,“王爺!”
    而這官員,正是之前在朝堂之上,提出將高麗水師統領推出去之人。
    高麗三王爺看了他一眼,微微點了點頭。
    後者則看似有些不確定的樣子,道:“王爺,國主沒有答應,看來還是有顧忌。”
    大才子的戰績擺在那,前有匈奴單於,後有吐蕃大威法王,高麗國主要說不怕怎麽可能,正是因為此,才不敢投降,還抱著一絲希望。
    高麗三王爺聞言則是笑笑,道:“那可未必。”
    之前的官員麵露不解。
    高麗三王爺也不解釋,隻是道:“如同能用一個水師統領的命化解一場戰爭,和國主麵對的威脅,莫說是一個,就算是一百個,國主也不會猶豫一下。”
    “等著看吧!”
    說著他玩味一笑,而後邁步離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