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無形削權
字數:4296 加入書籤
張飛已經替他跟劉備做過不少委屈自己的事情了,所以關羽不想在將這個燙手山芋讓張飛接觸。可他忘記了眼前的三弟並非蠢人,一下就看透了他的心思。涉及到了兄弟三人的事情,張飛哪還會聽他的話。不過張飛最後一句話卻讓他心思活絡了起來,巡營一事確實是個得罪人的活。可若是處理得當的話,將成為他們兄弟三人建立起人脈的大好機會。隻是這一次又要張飛扮黑臉了,實在是讓他於心不安。
“自家兄弟不說客氣話,這件事總不能讓大哥來出麵做吧。”張飛知道關羽在糾結什麽,於是大大咧咧道。
就大哥那性情,又怎麽可能做得來這種事。關羽眼中一黯,知道張飛這是在犧牲自己的名聲來成全他跟劉備,心底的內疚又越發深厚了。深深的歎了一口,提醒道;“益德,袁術恐怕不會善罷甘休。他第一個找上的很有可能是你,我們三人最近小心點不要單獨外出離開。這裏畢竟是酸棗,一不小心著了袁術的道就糟糕了。”
“袁術最好不要有什麽過激舉動,否則他將付出沉重的代價。”張飛森冷道,黑瞳中閃過了一絲凜冽的殺機。
這時,劉備正好端著一碗醒酒湯進來。
“來,益德快喝下去,喝了身子就會舒服很多了。”劉備關切的走到了張飛身邊,將醒酒湯遞了過去。
張飛頓覺心中一暖,接過醒酒湯,大口喝了下去。隻是這啥味道啊,好難喝!算了,既然是大哥的心意。再難喝,也要喝完。
“益德,你胃現在肯定不舒服,喝慢點。”劉備囑咐道。
關羽一臉微笑的看著這溫馨的一幕,他知道張飛做那麽多,是為了保護三人來之不易的兄弟之情。隻是,想要守住這段感情的又豈止張飛一人。凡是妄圖破壞他們兄弟三人感情的人,他都會一律殺之。
……
淳於瓊本不貪杯在加上今晚似乎有心事,所以盡管有人上來敬酒,他也隻是淺酌了一小口,並沒有像張飛、孫堅一樣喝醉。酒宴一散,他就獨自一人離開了。隻是在他走出沒多久,就跟上來了一人。
“子遠,你的營帳似乎離我的有點遠耶,而且你回去的路好像也不是這條吧。”淳於瓊揶揄問道,他跟許攸身份不同。兼之武將跟謀士自古交集就不多,兩人之間的關係自然也就屬於點頭之交而已。平日裏兩人倒也沒怎麽接觸,今夜許攸突然上前過來,想必一定有事要找他。
許攸眯著眼睛一笑,道;“攸過來,隻是想恭喜一下淳於將軍得以手握巡營大權罷了。”
淳於瓊在回去之後又琢磨了一下最近發生的一切,然後他得出了一個結論。巡營一事想必應該是袁紹蓄謀已久為之,不然他前腳剛將士兵逃營為禍的事情告知袁紹,袁紹後腳便召集了眾諸侯在大庭廣眾之下將這件事說出也太巧合了。很多時候,其實所謂的巧合隻是人為操縱導致才出現的。
而許攸的出現則讓他越發確定了自己的猜測,因為許攸是負責袁家情報之人。許攸過來找他,不單單是恭喜他,實際是在暗示他接下來要好好利用巡營職權探取各營諸侯的情報。什麽士兵逃營,不過是個借口,袁紹真正的目的就是想借巡營監視各營諸侯們。
淳於瓊淡淡道;“此計是子遠你出的吧。”
許攸並不驚訝淳於瓊說出的話,能夠當上西園八校尉之一的淳於瓊又可能會是昏庸無能之人。若非投靠了袁紹,淳於瓊憑借自己的身份、家族勢力,未必就不能成為一方諸侯。至於淳於瓊為什麽投靠袁紹,他其實也想不明白。他想過很多種答案,可都被他否決了,可以說淳於瓊是他在袁營最看不懂的人。想不明白的事情,那就慢慢去想。反正隻要淳於瓊在袁營一天,他就一定能夠想明白。再說了,除非淳於瓊主動做出了危害袁紹的事情,否則他是不會去故意針對的。
搖了搖頭,許攸露出了一個詭譎的笑容,道;“此計非攸所出,這可是二公子獻出的計策,淳於將軍覺得此計如何?”
淳於瓊眼神微變流露出了幾分驚訝,他沒想到這個計謀竟然是袁瀾所出。對於袁瀾他並不是很了解,隻是粗略的知道袁瀾是婢女出身,這點倒是跟袁紹有幾分相似。他也不確定是不是因為這點而促使袁紹格外看待袁瀾,他最近得到的消息是袁瀾下棋贏過了許攸的侄子又說出了傳承鬼穀子的事情。他也不知道這是袁紹在為袁瀾造勢,還是袁瀾真切的是鬼穀子的弟子。
不過現在,許攸的話已經直接證實了袁瀾是這一代鬼穀弟子的事實。不是說能夠想出這種計策的人有多厲害,問題是在於獻計者的年紀。袁瀾今年才十六歲,少年年紀卻能有這等智慧,實屬不凡。所以,導致淳於瓊不由得高看了袁瀾許多。
“此計不錯,一正軍心,二控全局,二公子當真是聰慧過人。”淳於瓊讚譽道。
“對了,淳於將軍你恐怕還要感謝一下二公子。”許攸忽然又慢悠悠道。
淳於瓊一怔,疑問道;“子遠,此話何解?”
“淳於將軍能負責巡營一事,可全是二公子一力向主公推薦的功勞。淳於將軍,你說是不是該特別感謝二公子啊。”許攸笑嗬嗬道。
淳於瓊隻覺一頭霧水,他跟袁瀾素不相識,袁瀾又怎麽會向袁紹推薦他。忽然,一道靈光從他腦海裏閃過,隨後一個猜測漸漸形成。
袁瀾可不像袁紹一樣是庶長子,在他上麵還有一個嫡長子的袁譚。若是不出意外的話,將來繼承袁紹大業的將是袁譚。除非袁瀾安守本分,對於袁家家主的位置並無覬覦之心。隻是,現在看來袁瀾似乎並不是一個甘於人下的人。不然巡營一事,袁瀾又怎麽會推薦他,這是在向他故意示好。其中理由很簡單,袁瀾常年在外,在袁營內部並無勢力。而袁譚則相反,憑借嫡長子的身份在袁營早已有了屬於自己的勢力。袁瀾想跟袁譚爭奪袁家家主之位,那就必須在袁營中建立起自己的勢力。他跟袁紹的關係,再加上自己本身的身份勢力,當然值得袁瀾拉攏了。
想通了這些他倒是並沒有感到什麽稀奇,兄弟相爭的戲碼他看多了,也不在乎多一個。隻是有一點讓他揣摩不定,他不清楚袁瀾這麽做的背後是否有袁紹在默認。袁紹的同意與否,決定著他的站位。否則他要是在袁紹根本就不願意讓袁瀾爭位的情況下選擇了支持,恐怕第一個遭殃的就是他。這件事,必須要慎重考慮。
“巡營一事,淳於將軍可要好好負責,莫辜負主公跟二公子的期望。天色已晚,攸就先行回去了。”說完,許攸便掛著人畜無害的笑容離開了。
淳於瓊看著許攸離開的背影,回味他話裏的意思,眼中若有所思。許攸可是頭老狐狸,現在卻自願前來跟他說這件事。難道說,許攸已經站在袁瀾那邊了嗎?這是袁紹的意思嗎?
事情,似乎變得越來越有趣了。
許攸不知道淳於瓊會怎麽想,但是他知道淳於瓊一定會按照他給出的暗示朝他所希望的方向去想。
推薦淳於瓊掌管巡營的人的確是袁瀾,不過卻是他授意袁瀾做的。畢竟袁瀾現在在袁營的勢力太過薄弱,若是能有淳於瓊的支持,想必今後的發展也會更好些。這時候賣個好給袁瀾,不過是舉手之勞。但這並不是他的真正目的,他之所以故意上來找淳於瓊說出這件事。一是想讓淳於瓊領取袁瀾的好意,二是不想淳於瓊多想。
淳於瓊昔日乃是跟袁紹身份相當之人,背後也有潁川勢力在大力支持。可如今,淳於瓊投靠了袁紹,雖說這樣的確是讓袁紹的勢力跟影響日益增加。可問題在於淳於瓊的身份太高了,在袁營僅次於袁紹。袁紹若是過於器重他,則易造成主弱臣強之勢,稍有不慎將會威脅到袁紹的位置。
所以當袁瀾提出巡營一計的時候,許攸就暗示袁瀾推薦淳於瓊。讓淳於瓊負責巡營,此舉看似是將大權交給了他。但是實際上巡營一事很不好辦,因為整頓軍紀必將揪出很多人,那樣勢必會得罪其他諸侯。許攸是在將一個大麻煩甩給了淳於瓊,致使他無法在跟其他諸侯們保持良好的關係。
關東軍接下來跟董卓之間必定會有大戰發生,將巡營之事交給淳於瓊,則可以將他困鎖在酸棗大營。沒有了創造功勞的機會,他自然也就無法增強在袁營的勢力。當別的武將獲取戰功得到提升的時候,他尚未增加的勢力則將在整個袁營麵前變弱,這是在間接的削弱他的勢力。
而許攸卻怕淳於瓊在這件事多想,所以推出了袁瀾。若是袁瀾推薦他,淳於瓊自然不會想到這是在無聲無息間削他的權。
作為臣子,自然要替主公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