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樹林休息
字數:2920 加入書籤
許攸對於呂布可沒什麽好感,讓關東軍丟了一個這麽大的臉,想殺他都來不及,哪還會心生什麽欣賞之情。對於呂布的話題,他也不想多提起。眼睛忽然眯了起來,打趣道;“二公子,平白讓攸撈取了一個功勞,攸感激不盡啊。”
袁瀾都將作戰計劃設計好了,他根本就不需要提什麽修改的意見。此戰,他就是一個閑人。不過最後計算功勞的時候,必然會有他的一份。袁瀾這是在白送他功勞,很明顯的示好。不過從深一層考慮,袁瀾是想通過此戰讓外界的人對他們兩人之間的關係產生懷疑。
袁瀾若是得到了他的支持,袁營其他人恐怕會懷疑他背後是否有袁紹的影子,這樣的話袁瀾接下來在袁營的身份就會顯得很微妙了。
自古曆代家主都會在嫡子成長之前故意給他豎立起一個競爭對手,為的就是讓嫡子產生壓迫感不得不提高起自己的警惕、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隻有在殘酷的爭逐中脫穎而出,才能帶領家族走向輝煌而不至於衰敗。不過,庶子戰勝嫡子成為家主的事例很少,大多依舊還是嫡子繼位。
但是,庶子成為家主,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有一個庶子逆襲成功的例子就活生生的擺在袁瀾麵前。
袁紹本是袁術的磨腳石,但沒有想到的是,袁紹反將袁術變成了他的磨腳石,上演了一出庶子驚天大逆轉成為家主的好戲。
有了袁紹的事例在,誰也預料不到袁瀾將來會不會成為第二個袁紹。所以,當許攸要是綁上了袁瀾的戰船上嗎,袁營中的一些投機分子自然就會蠢蠢欲動。
這是在借勢,借許攸的勢來增強袁瀾自己的勢力。
許攸對此並不反感,他也覺得袁瀾現在成長的速度太慢了,需要他來推一把。
袁瀾認真的觀察了一下許攸的臉色變化,發現在許攸臉上並沒有發現不悅之色,鬆了一口氣。盡管他向許攸表明了自己的意向,許攸也沒有表示反對。但是許攸至始至終都沒有表明靠向他的意願,當然他也知道想要讓許攸歸心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可他還是嫌許攸歸心的速度太慢了,所以決定推一把手來加快這個進程。故意讓許攸一同跟隨前來,便是在給袁營其他人製造一個假象。
為什麽許攸出征身邊跟隨的不是袁譚,而是袁瀾?這麽一件看似很小很隨意的事情,就像一顆小石子丟入平靜的水麵一樣將在袁營迅速激蕩起層層漣漪。
揣摩上意,是為官者必須學的。連自家主公的心意都不清楚,辦了錯事得罪了主公又該怎麽辦?
他一方麵是想借許攸的勢來增加自己勢力,一方麵則是想讓許攸打上他的烙印。最好劉夫人那邊開始打擊許攸,隻要劉夫人那邊越是針對許攸,就越能讓許攸靠向他。他的小心思,許攸不可能不知道,所以他也沒打算瞞著許攸。現在看來,許攸應該並沒有怪罪他的意思。
“沒有許先生同行,孫堅可不會跟瀾出來伏擊胡軫。所以說,應該是許先生送給了瀾一個功勞。”袁瀾微笑道。
這話倒是不假,如果僅憑他一人跟隨孫堅過來,想必孫堅心裏一定沒有底。連主將都不自信,手下人又怎麽會有高昂的士氣,想打勝仗也就難了。許攸的名氣才能,孫堅是有所耳聞的。有許攸出謀劃策,孫堅自然將信心滿滿,這仗才打得好。
誰叫他現在名氣不顯,就算受到許攸、沮授的賞識又如何。他們都沒有眾人麵前稱譽過他,外人自然也不知道他的才氣。再說他的年紀擺在這裏,旁人也隻會認為他隻是個聰慧的少年罷了。就他近些日子在酸棗大營所想出付諸於事的計策,全部都是不能讓人知曉的陰謀詭計。
所以,孫堅自然不會重視他。戰事一啟,他要是想提個意見。恐怕孫堅隻會一味的點頭稱讚,但是實際上卻不以為然,根本就不會依照他的計策行事。相反,許攸的意見安排,孫堅定會深思熟慮一番,就算有疑惑但也會執行下去。
有些無奈,但袁瀾並沒有氣餒,終有一日,他會成為讓無數人驚歎折服的軍師。
許攸他也知道袁瀾話裏的意思,名士跟智囊的雙層身份的確足以讓孫堅不敢質疑他的話。他許攸之名,可是天下聞名,若是離開袁紹,不知會有多少諸侯爭著來招攬他。想到這裏,笑臉舒展開來,他的心情大好了起來,道;“二公子,這裏風大,回去府邸吧。大戰將啟,我們就靜等孫堅的佳音吧。”
袁瀾點了點頭,又看了一眼漆黑的前方,隨後轉身跟著許攸一起走下了城牆。
……
三十裏的路程在耗費了一個多時辰的時間後終於走完,巧的很就在陽人城一裏外有一片茂密的樹林。胡軫便帶兵一邊潛伏在樹林裏休息,一邊派人悄悄接近陽人城查看城防情況。
隻可惜派出的士兵在巡查了一番後卻發現陽人城守備十分嚴密,想要趁夜偷襲打個孫堅措手不及攻下陽人城是不可能了。再加上這時將士們饑渴困頓,一個個士氣低落。胡軫便下令劃分了區域,全軍休息。
得到可以休息的消息後,西涼將士們心情愉悅到極點,趕了這麽久的路早就累到快虛脫了。哪還撐得住,一個個迫不及待的就趴地上睡覺了。誰還管地麵髒不髒,能夠美美的睡上一覺才是最重要的。
胡軫好歹也是大都護,自然不會跟普通士兵們一樣睡在地麵上,早就有親兵取出了一塊牛皮毯子放在了一塊空地上。
胡軫看了看簡陋的睡覺地方,心生不滿,但想到也隻是睡一晚而已,再說他也的確有些疲倦了。於是解甲之後,他便躺了上去。才躺上去沒多久工夫,一陣呼嚕聲已然響起。
旁邊的數名親兵聽著那呼嚕聲眼皮直犯困,隱隱有要閉上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