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現場確認

字數:4719   加入書籤

A+A-


    大多數的纖維都是易燃燒的,但是也有少部分纖維是不易燃燒的或者根本就不燃燒的,比如玻璃纖維。
    氯綸纖維也是其中一種,氯綸纖維是聚氯乙烯纖維的簡稱,常用來製作阻燃材料。
    因為這種纖維保暖性、耐熱性好,而且重量輕,適於作潮濕環境和野外工作人員的工作服。
    但這種纖維經不起熨燙、不吸濕、靜電效應比較差,工業染色也比較困難,所以近些年在紡織領域的應用已經很少了。
    所以,除了一些特種工作服裝,很少有人穿氯綸纖維生產的衣服。
    王子涵失蹤被殺,從概率上來講,周圍幾個自然屯的人作案的概率比較大。
    因為在西郊葡萄園,外來人員很少,西郊派出所民警在前期搜尋王子涵失蹤的時候,就已經排除了外來人員拐賣的可能。
    如果陸川等人發現的現場,就是王子涵失蹤的第一現場,這些纖維很有可能就是凶手留下的。.
    至於王子涵,死亡的時候,身上穿的是校服,是純棉製品,不可能有氯綸纖維。
    記錄完相關實驗結果,陸川開始對已經完成提純的皮屑進行dna鑒定。
    更新的設備是目前市麵上最先進的dna信息鑒定儀器,相比以前的儀器鑒定速度更快。
    不到一個小時,鑒定就已經完成。
    “師父!比中了!”
    “啥東西比中了?”
    正在忙活這其他物證分析的劉國棟和老白、楊森跑了過來。
    “皮屑!”
    陸川將對比分析報告交給劉國棟:“我們發現的皮屑,dna信息和王子涵的一致,泥土翻新的那個地方,應該就是王子涵失蹤的第一現場!”
    劉國棟接過報告,仔細翻閱。
    “哈哈,好!”
    找到第一現場,就意味著他們發現的纖維很有可能是凶手留下的。
    “纖維分析的怎麽樣?”
    “是氯綸纖維。”
    “聚氯乙烯?”
    “對,就是聚氯乙烯。”
    劉國棟皺眉:“這玩意就是普通塑料。”
    “農村遍地都是這東西,不過我們提取到的纖維細絲,普通的塑料不是這種形態,咱們采集的細絲,應該是衣服上的紡織材料。”
    老白搖搖頭:“這玩意做的衣服不透氣,很少有人穿啊。”
    楊森附和:“除了一些特種工作服,用這種東西做的衣服確實不多,可以把結果發給任強他們,讓他們在排查的時候看看,誰穿這種衣服,說不定能縮小範圍。”
    一號會議室。
    任強拿著現勘辦公室送過來的報告。
    “穿氯綸纖維的衣服?”
    “啥衣服是氯綸纖維做的?”
    任強對著這個顯然沒有一個直觀認識。
    其實,現實中氯綸纖維的使用還是很廣泛的,但是多數用於合成纖維使用。
    可是陸川在現場發現的是單一氯綸纖維,這個就比較少見了。
    劉國棟掏出手機:“這是我們在網上找的,單一氯綸纖維製作的衣服,你們排查的時候,看看有沒有人穿這幾種衣服。”
    “尤其是有破損的,看上去穿著時間就很長的。”
    任強仔細看了看圖片,用手機拍了照:“北屯的幾十戶人家,我們今天都走的差不多了。”
    “我把照片發群裏,看看有沒有人見過屯子裏的人有穿這些衣服的。”
    “行,你們想忙,實驗室裏還有一大堆物證要處理,我先回去”
    現勘在現場搜集的幾箱子物證,因為確定了第一現場,已經縮小了範圍。
    還沒有處理的就隻剩下一箱子,四十三個袋子。
    快的話,兩三天就能處理完。
    “大家看看,今天走訪村子的時候,有沒有發現有人穿這些圖片上的衣服。”
    “尤其是破損的,一看就是穿了很長時間的。”
    “張輝,給孫軍他們組也發一下,問問情況。”
    “任強,收到!”
    微信群裏,任強把劉國棟給的照片進行了群發。
    但是對這種尋找方式,任強並不抱什麽希望。
    畢竟,靠幾根纖維絲找凶手,任強還沒見過。
    但是,沒見過不代表就不能。
    “強哥……這件衣服……我今天見過。”
    張輝此刻正捧著手機,指著上邊的一件藍色工作服。
    任強微微一怔:“在哪?”
    “田中發家,屯子把西頭的第一家,有個傻媳婦,我去的時候他穿著就是這件藍色工作服。”
    “但是,他穿的是新的,不是你說的有破損的。”
    “新的?”
    任強雙眼微微眯起。
    殺完人換衣服,不是很正常?
    “這個田中發有沒有什麽異常?”
    “田中發……”
    張輝思考了一會:“沒什麽異常,挺老實的一個人,家裏有個傻媳婦……”
    “要說異常……他是少數幾個覺得陳六子不會因為葡萄園承包的事情,殺王家孩子的村民。”
    任強點點頭:“這樣,重點關注一下,查一查田中發家和王家有沒有什麽糾紛,或者衝突。”
    “行,我明天找幾家人問問。”
    一件衣服,隻能提供線索,但是不可能直接鎖定嫌疑人。
    第二天一早。
    張輝早早就來到了村子裏。
    經過昨天一天的調查走訪,張輝對村子裏的人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
    張家大媽,是村裏的百事通,誰家的事情都知道一些。
    “你說老田家啊,一個傻媳婦,連個孩子都沒有。”
    “他們家和王家沒啥矛盾,兩家店葡萄園挨著……”
    “對了,五年前,重新劃分葡萄園承包範圍的時候,老王家和老田家因為包地邊界的事,打了起來。”
    “後來還是找的村支書調節的。”
    “哦,張大媽,具體是啥情況?”
    “哎呀,具體是咋回事我也不知道,就是當時打的挺凶的,都見血了,不過老王家後來陪了錢,也就沒啥了。”
    “之後兩家人的關係怎麽樣?”
    “還行吧,兩家地挨著,經常在一起,他們關係還不錯……”
    張輝離開張大媽家之後,又去了村支書家了解當年情況。
    “老王家占了田中發家半條壟,後來好像是還了吧,好幾年的事了,具體也記不清了。”
    張輝接著又走訪了知道當年糾紛的其他村民,對事情的來龍去脈,有了更多的了解。
    最重要的信息,是田中發家鄰居提供的。
    “老田家和老王家當年的事沒解決,其實那半條壟就是田中發的,王家媳婦非要說是他家的,老田上次喝酒的時候還說,早晚得把地弄回來……”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