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3章 身份調查
字數:2679 加入書籤
他對小林說,“高溫就是那個幹擾齒輪的外力,讓指針走得忽快忽慢,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它們原本的轉速。”窗外的月光透過百頁窗,在報告上投下細碎的光斑,那些經過精密計算的數字,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死者停止呼吸的精確時刻。
胃內容物的檢驗提供了重要參考。經過清理的胃組織中,殘留著少量未完全消化的米飯和肉類纖維。“米飯顆粒的水解率約 40%,肉類纖維的斷裂麵較整齊,”張凱用顯微鏡觀察,“這是進食後 46小時的消化狀態。假設晚餐時間在 1820點,按此推算死亡時間應該在 22點至次日淩晨 2點之間。”他突然指向十二指腸,“腸內容物開始向空腸移動,進一步支持這個時間範圍。”
骨髓的檢測結果也印證了這一點。取股骨骨髓做塗片檢查,發現有核細胞的退變程度中等,乳酸脫氫酶活性為正常的 60%。“骨髓的酶活性在死亡 12小時後開始下降,每 12小時下降約 20%,”張凱計算著,“當前活性 60%,對應死亡時間約 24小時,與胃內容物的推斷基本吻合。”
最關鍵的致死原因鑒定在血液毒理學分析後得出。“碳氧血紅蛋白飽和度 35%,不足以致命,”張凱指著報告上的數值,“但心血中檢出氰化物,濃度達到&ng/L,這是致死量的臨界點。”小林倒吸一口涼氣:“也就是說,他是先吸入氰化物中毒,然後才被焚燒的?”張凱點頭:“焚屍過程中,含氮有機物燃燒會產生氰化物,但若為生前吸入,血液中濃度不會這麽高且分布均勻。這更可能是在焚燒前被人強行灌入或吸入高濃度氰化物,導致呼吸抑製後,再被縱火焚屍。”
他突然想起屍表檢查時的發現,用探針再次探查胸部的皮膚缺損:“這裏的組織雖然炭化,但邊緣的肌肉層有出血跡象,說明是生前形成的創傷。結合氰化物中毒的結論,不排除是被鈍器擊打後失去反抗能力,再被下毒焚燒。”解剖刀在缺損處輕輕劃開,炭化的肌肉組織下露出一小塊金屬碎片——形狀與現場發現的水泥釘吻合。
當最後一針縫合線穿過皮膚時,窗外的月光正透過百葉窗的縫隙照在解剖台上。“總結死亡原因:氰化物中毒合並一氧化碳中毒,”張凱在報告上寫下結論,“死者在生前遭受鈍器擊打(胸部創傷),被強行灌入或吸入氰化物導致中毒昏迷,隨後被縱火焚燒,最終因呼吸循環衰竭死亡。”他頓了頓,補充道,“死亡時間綜合校正後,鎖定在 5月 12日晚 10點至 13日淩晨 2點之間,誤差不超過 4小時。”
小林整理證物時,突然在手表的齒輪間隙發現了一小塊組織碎屑。“張老師,這裏有疑似皮膚組織的殘留!”她用無菌棉簽小心提取,“雖然被高溫破壞,但或許能提取到 DNA。”張凱接過證物袋,目光落在窗外的夜空:“這塊手表停在 11點 05分,很可能就是他中毒身亡的時刻,而這塊組織碎屑,或許就是指認凶手的關鍵。”
解剖室的時鍾指向淩晨四點,張凱看著助手將所有樣本分類標注,突然說:“明天讓痕跡科看看那塊水泥釘,”他的聲音帶著疲憊,“如果能在上麵找到與死者匹配的組織,就能形成完整的證據鏈了。”小林點頭,將最後一份血液樣本放入冰箱:“張老師,您說凶手為什麽要費這麽大勁,又是下毒又是焚燒的?”
張凱望著解剖台上覆蓋白布的屍體,沉默了片刻:“要麽是仇恨極深,要麽是想徹底銷毀證據,”他的手指在“氰化物”三個字上輕輕敲擊,“這種劇毒化學品不好獲取,說明凶手有一定的渠道和預謀,絕不是臨時起意。”
走廊裏傳來腳步聲,陸川的身影出現在門口。“有結果了?”他的聲音帶著期待,張凱將初步報告遞過去:“死者係他殺,死亡時間和原因都確定了,關鍵物證正在檢測。”燈光下,報告上的“氰化物中毒”字樣泛著冷光,像這起案件背後隱藏的那雙眼睛,正冷冷地注視著每一個試圖揭開真相的人。
與此同時,張輝要在調查死者身份,當他把第 17杯速溶咖啡灌進喉嚨,褐色的液體在胃裏翻湧,與眼底的紅血絲相映成趣。“第 893條,”他的手指在鼠標上打滑,失蹤人員信息庫的界麵在屏幕上閃爍,“陳明,男,35歲,個體戶,5月 11日失蹤,特征是左眉有顆痣。”他在鍵盤上敲出“排除”二字,筆尖在筆記本上劃出重重一筆——這已經是今晚排除的第 23條疑似信息。
團隊裏的年輕警員小趙揉著發酸的肩膀,椅背在地麵蹭出刺耳的聲響。“輝哥,要不歇會兒?”他的保溫杯裏飄出枸杞的味道,與空氣中的煙味混合成怪異的氣息,“這係統比老舊錄音機還卡,1000多條信息,眼睛都快看成鬥雞眼了。”張輝沒抬頭,指著屏幕上的照片:“看仔細點,死者身高&n,3040歲,法醫說可能從事體麵職業,手指保養得不錯,就算炭化也能看出點痕跡。”
淩晨一點,辦公室裏的鼾聲此起彼伏。老刑警周建國趴在卷宗上打盹,口水在“失蹤原因:外出未歸”的字樣上暈開;技術科的小王把外套鋪在桌上,蜷縮成蝦米狀,手裏還攥著 DNA初步比對報告的邊角。張輝突然拍桌而起,屏幕上的照片讓他瞬間清醒——那是個穿著西裝的男人,左手腕戴著塊不鏽鋼手表,款式和現場發現的那塊極為相似,時間顯示 5月 12日。“這條!”他的聲音驚飛了窗台上的麻雀,“劉遠,男,38歲,企業高管,5月 12日失蹤,身高&n,特征是左手腕戴不鏽鋼手表!”
小趙猛地從椅子上彈起來,鼠標線被扯得筆直。“對比屍檢報告,”他的手指在鍵盤上翻飛,“死者左手腕確實有不鏽鋼手表殘留,位置和大小都對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