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亞聖世家

字數:4946   加入書籤

A+A-




    “你……你……”
    蒙學司侍郎聞言,原本一直微笑的表情變了。
    周圍也是一片嘩然。
    “他……他剛剛說什麽?”
    “林柯公子,你剛剛一定是說錯了,對不對?!”
    “聖皇在上,林柯竟然在質疑!”
    “那可是孟子之言!”
    圍觀群眾一個個驚呼出聲,顯然是被林柯所說的話給嚇到了。
    他們沒注意林柯所說的後麵的話,聽到林柯前麵的話就已經被嚇到了。
    林柯,竟然在質疑聖道?!
    人家孟子,糖糖儒道第八境亞聖級別的存在。
    人家說了,意誌就是需要苦難磨煉,精神就是需要苦難洗禮的。
    就連蒙學司侍郎都驚呆了,說不出話來。
    而林柯見狀則是搖了搖頭,再度開口提醒道:“我說了,苦難並不值得歌頌,我們要歌頌的,是經曆苦難而心誌不變的強者。”
    “孟子之道無錯,隻不過他忽略了人在苦難中起到的作用。”
    “是人自身的意誌拯救了自己,而不是苦難拯救了人!”
    “當今天下,或者說古往今來,被苦難折磨者有多少?最終成就者有多少?”
    “孟子雲: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
    “然,畎畝之中為何隻有舜發?版築之間為何隻有傅說舉?包括魚鹽、士、海、市……天下眾生何其多?為何僅有幾人崛起?”
    “既然要歌頌苦難,為何還要給予百姓安居樂業?為何還要讓天下一統?豈不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哀鴻遍野的更好?”
    說到這裏,林柯再度總結道:“所以,苦難並不值得歌頌!”
    這也是後世人的想法。
    很多人的崛起、成功,都不是源於苦難,而是在承受苦難之前所收到的教育、環境影響、幸福程度和愛等等。
    那些才是真正讓人度過苦難並崛起的內核因素。
    至於孟子……
    林柯的觀念一直很清晰。
    不唯上、不唯書、隻唯實。
    聖賢之所以也聖賢,或是因為他們的貢獻、或是因為他們的品德、或是因為他們的思想學說等等。
    但是,這絕不代表他們說的都是對的,也不代表他們掌握的就是真理。
    如果因為他是孟子林柯就不敢質疑,那這世間就不會出現進步了。
    所以,孟子說的雖然有道理,但是也有問題。
    而這種問題,恰恰就是前人的局限性所在。
    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更多的是一種基於已經發生的事情的經驗總結,對於其中的分析略有誤差。
    不能因為局限性而否定先賢的認知,但是也不能因為他是先賢而覺得人家一點錯沒有,百般維護。
    當然了,這種思想不是誰都有的。
    特別是當今大魏聖朝這種時代,愚民到處都是。
    雖然沒有傻到信星座的地步,但是還是很容易產生盲從、迷信的事。
    比如這個時候,全場人都被他震懾了。
    甚至於京城裏的眾多大能也被嚇到了。
    “這個小子,他在說什麽?!”
    “那可是亞聖級別的先賢之語!”
    “他在否定孟子的聖道?!”
    “不,不是全盤否定,這或許是孟子聖道的補充也說不準。”
    “他難道要開啟聖道之爭?”
    “不可能,未到第五境大儒境,連聖道的威壓都承受不住,就是第四境書生境也不行!”
    “也不知道孟聖世家怎麽看。”
    “好好一天驕,怎麽敢如此放肆!”
    “這話也不對,正因為是天驕,方能人所不能。”
    那些念頭們一個個議論紛紛,各種各樣的情緒都有。
    而在此時,一個強大的念頭出現在場中。
    “小友,你為何說我家先祖之言是錯?”
    來了!
    亞聖世家——孟家!
    先秦時期,孟子孤身一人,迎戰過多國君主,吟誦震世之音,口誅筆伐之下幾乎沒有幾個君主可以阻擋。
    再加上孔子的賞識,孟子一路高歌猛進,晉升到了儒道第八境——亞聖之境。
    孔子成仁,孟子取義!
    義之所至,九死無悔!
    不過此時出現在場上的聲音,卻充滿了溫和。
    “這位長者,我並非否定孟子之道。”此時,林柯對著虛空作揖行禮,朗聲道:“我之言,隻為補充孟子之聖道。”
    “如荀子言,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我認為,孟子雖為亞聖,但是也並非處處無錯,即使如孔聖人……”
    “也並非永恒無錯!”
    一言既出,石破天驚!
    然而林柯眼神堅定,這種堅定也代表了他所思所想的堅定。
    隻要是人,就沒有完美的存在。
    他雖然無法比肩孔聖、孟子等先賢,甚至連萬分之一都無法比擬。
    但是他站在了偉人的肩膀上!
    實踐出真知!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不唯上、不唯書、隻唯實!
    這也是後世很多人的看法、思想。
    你說必須要經曆苦難才能成功,結果遍地都是風口上的豬。
    你說必須要起於微末才能成功,但是真正意義上的白手起家又有幾人?
    你說必須要奮鬥拚命才能成功,那樣的話最成功的應該是礦井工人、掃地保潔和工地搬磚。
    所以,先賢之語不管是有錯也好,或者隻適用於當代也好,總歸不是真理的。
    可惜,林柯可以這樣想,這裏的人不一定。
    大多數,其實思維都已經固化了。
    “好狷狂!好傲骨!我好喜歡!”
    “是啊!麵對孟聖世家還敢這樣說,林柯公子不管今日之後是死是活,都會令世人刮目相看了!”
    “而且我覺得林柯公子說的其實有一定的道理呢……”
    “也不知道孟聖世家怎麽看,不會直接幹起來吧?”
    “以那幫姓孟的那種莽夫的性格,很有可能。”
    周圍的人看熱鬧的居多,不過也有人幫林柯的。
    “孟子之道,從不畏懼質疑,我想,林柯的意思應該也不錯。”
    是剛剛說過話的方運院長他們!
    那一幫子老師,才剛剛收完徒,此時就跳出來維護自己徒弟了。
    “是啊是啊!吾嚐聞,孟子最是喜歡有衝勁的學生了!”
    “對啊對啊!而且孟子名軻,林柯也名柯,讀音都是一樣的,多有緣分啊!”
    “沒錯沒錯!我龍陽書院以前最是崇拜孟子了!”
    “附議附議!我們也很喜歡!就是因為孟子大賢,而且不會為難弱小。”
    看到老師們一個個跳出來,林柯覺得很場麵很滑稽的同時,心裏暖暖的。
    師傅們多好啊!
    看來以後要多拜師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