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安陸城的盛況
字數:7833 加入書籤
從各軍隊列前走過的朱雲飛,最後登上營地中間的高台。
“大明的將士們,安陸城下一戰,八幹將士死於戰場。”
“張國柱以及十九名將軍,戰死沙場。”
“這是我朱雲飛征戰沙場以來,未有過的恥辱。”
“在此,我要跟戰死的將士,說一聲對不起。”
“也要向他們默哀致敬!”
高台上的朱雲飛,揚聲說完後,雙手摘下頭盔,麵向城西戰場方向,低頭表達了默哀之意。
戰場上的三軍將士,集體摘帽,神情肅穆的為戰死的將士,默哀致敬。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保家衛國,是我們輩男兒的職責,我朱雲飛雖然貴為大將,也絕不會貪生怕死。”
“一息尚存,血戰到底,不滅建奴,誓不罷休!”
拔劍高舉在手的朱雲飛,揚聲而起,麵對三軍將士,高喊出了他的最強之音。
“大將軍威武!”
……
在朱雲飛的誓言下,三軍將士無不是振臂響應而起。
“明軍威武!”
……
在一浪接一浪的喊聲中,朱雲飛振臂回應喊道。
檢閱完軍隊,朱雲飛召集各軍總兵以上的將軍,來到大帳議事。
“諸位將軍們,現在軍心可用,三軍士氣正盛,我準備對襄陽發起進攻,一舉收複襄陽。”
“各位將軍,有什麽意見,都可以暢所欲言。”
在大帳內坐下的朱雲飛,心頭熱血依舊未消散,麵色紅潤的他,中氣十足的看著眾將。
“湖北之險,首重襄陽,拿下襄陽,西可進武關,北可進中原,末將不才,願為先鋒。”
神武軍提督總兵張勇,慨然請纓道。
“大將軍,如今距離年關僅有不到五日,將士們雖然士氣旺盛,軍心可用,若能夠一鼓作氣攻破襄陽,固然可喜。”
玄甲騎軍提督總兵陳德,卻提出了反對意見。
“倘若久攻不下,必然軍心士氣大受影響。”
“末將建議,大軍再休整十天,年後初五,再出兵也不遲。”
“陳提督之言,末將認為有理,大將軍您現在身體尚未完全恢複,也需要時日修養。”
天雄軍提督總兵翁之琪,這時也附和道。
“年關用兵,征伐不吉,正如陳提督所言,勝則固然可喜,敗則影響全軍士氣。”
“襄陽城高塹深,乃天下堅城所在。”
“若沒有完全準備,很有可能打成持久戰。”
“虎將軍,你怎麽看?”朱雲飛頷首而笑,並沒有因為陳德和翁之琪的反對,而有絲毫的不高興。
“末將也主張,讓將士們在安陸過完年,再發兵襄陽。”
虎大威是軍中老將,也是朱雲飛的親軍提督總兵官。
“好,既然大家意見一致,那就是這麽定了。”
朱雲飛召集眾將討論攻打襄陽之事,也隻是討論,並沒有表示,即日就要出征。
現在年關將近,他的身體也剛剛恢複,玄甲騎軍的左總兵郝搖旗,也還未到任。
年底將士們思鄉情切,雖然無法讓將士們返家探親。
但讓將士們過個熱鬧祥和的新年,也確實能夠緩解士卒們的思鄉之情。
拍板之下的朱雲飛,緊接著繼續說道。
“年底的封賞,不能少,之前我已經準備了一百萬貫銅錢,用作軍餉之用。”
“除夕之夜,三軍將士,每人發放五貫銅錢,用作獎賞。”
“另外再多發放一個月俸祿,讓將士們熱熱鬧鬧,高高興興的過個新年。”
“大將軍英明。”
聽到朱雲飛安排,眾將紛紛恭聲拜道。
“恭維話就不要多說了,你們都是高高在上的將軍,底層的普通士卒,他們的功勞,獎賞、糧餉是否全部落實到位。”
“我希望你們要做到心中有數。”
說到這裏的朱雲飛,語氣嚴肅的看向眾將。
“年前我讓你們自己查,年後我會派監軍使下到基層核實。”
“一旦發現克扣之事,無論牽扯到誰,一律軍法處置,絕不留情。”
“謹遵大將軍軍令。”
聽到朱雲飛如此殺氣騰騰的告誡之語,眾將無不是心頭一凜,紛紛恭聲應道。
“軍隊的廉潔,關係到戰鬥力,凝聚力,不容忽視,諸位將軍都是我朱雲飛的手足兄弟。”
“萬萬要引以為戒,錢財這東西雖然好,但你們這些人身為大將。”
“朝廷賞賜的宅院,土地,封賞的錢財,我自問從不吝嗇。”
“諸位將軍要做到心理有數,不可辜負國家之恩,辜負你我兄弟之情。”
朱雲飛擺擺手,示意大家落座之後,語重心長的看著眾將,訴說著肺腑之言。
他這話也是實話,軍中眾將的封賞,朱雲飛從來都不吝嗇。
就拿神武軍的提督張勇,右總兵郭天才來說,歸降也就一年時間。
朱雲飛不單單在金陵賞賜了他們宅院,在他們之前駐紮的望江城,也賞賜了三重宅院。
還有土地就高達一幹畝,這些土地可是不用繳納賦稅的。
其次是封賞,幾次戰鬥打下來,張勇和郭天才的賞賜,都超過了一萬兩銀子。
除了封賞,還有俸祿。
張勇、郭天才這樣的高級將領,都是身兼兩到三個職務。
比如張勇擔任的提督,總兵是實際軍職,另外還有武官勳職都督同知。
三個職務各有一份俸祿,每月加起來的軍餉,少說也要二百多兩銀子的收入。
雖然明朝的俸祿,實際支出,都是折價為米和鈔,還有胡椒、蘇木、絹布、棉布等物品發放。
但朱雲飛掌權之後,一律折換成了紋銀。
並大大提高了文武官吏的俸祿。
明朝官吏俸祿之低,確實是曆朝曆代最低的。
洪武,永樂年間的朝廷一品官吏的俸祿,年收入僅為九百石。
相當於一個月七十多石俸祿,折換成銅錢也就八十貫錢,紋銀還不足六十兩。
這就是典型既要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
當然,朱元璋開國之初,製訂的俸祿低,也跟國家初創有關。
但明朝中後期,朝廷富裕起來了,俸祿卻依舊沒有提升。
這也就難怪朝廷官吏,為了生計,貪汙**盛行的原因。
要知道一個七品縣令,月俸祿僅有七八貫錢的月入,相當於紋銀六兩不到。
一個縣令執掌一縣大權,即便偏遠的縣城,也有大幾幹口人了。
江南地區的縣城,甚至有十萬人口的縣城。
一個縣令要養一大家子人,還有雇傭幕僚文吏,一個月幾兩銀子,再怎麽摳搜,那也是不夠用的。
手中有權,卻沒有錢,這樣的情景,想要管住手腳,這無疑是個天大的笑話。
深知人性的朱雲飛,在小皇帝繼位之初,就提出了高薪養廉的政策。
一個七品縣令的俸祿,一個月提升到了二十兩,另外還明確規定了,縣衙之內,除了縣令外。
還必須配備縣丞,主薄、典史,六曹主事,三班捕頭,明確授予品階。
按照朝廷製度,發放俸祿。
明朝的縣衙,一般隻有四個有品階的官吏,那就是縣令,縣丞,主薄,典史。
至於六曹,捕頭都是胥吏,屬於下等人,一輩子不得升遷,朝廷也不發放俸祿。
這些六曹主事,捕頭、捕快都是由縣衙官吏,自行掏腰包發放俸祿。
這麽做看似減少了朝廷開支,實際卻滋生了貪腐,以及違反了公平。
底層之人,想要出人頭地,就剩下讀書科舉一條路。
參軍報國,立功出人頭地?
很抱歉,明軍都是世襲軍戶,底層的百姓,想要參軍立功升遷,底層出身的人都沒有機會。
這些限製平民百姓的階級弊端,都是根深蒂固的存在。
也是那些官宦世家,壟斷的結果。
對於那些世代官宦世家的既得利益者來說,自然是越來的競爭越好。
泥腿子們,就活該一輩子,世世代代的辛苦勞作,永遠不要有出頭之日。
但是,朱雲飛現在在做的事情,就是打破這種階級。
縣衙的捕頭,被明確為從九品,幹滿五年,功績優異者,可升遷一階。
凡是有軍功者,或者擁有秀才功名者,都可以參加縣衙六曹主事,三班捕頭職務的報名考核。
這是朱雲飛推行的地方升遷製度。
其次是軍中士卒,凡是有軍功者,無違反軍法軍紀者,都可以獲得升遷。
解放思想,不是光喊口號。
要讓底層的平民百姓,看到人生奮鬥的希望,他們才會努力去學習和改變。
一個人再努力奮鬥,最後依舊還是一貧如洗,那又為何要去努力?為何還要去奮鬥呢?
也正是因為了解底層百姓的現狀,朱雲飛才會知道他們的辛苦。
大明的百姓,勤勞,刻苦,質樸,他們就像任勞任怨的老黃牛。
隻要能夠看到一點點陽光,他們就會勤勤懇懇的勞作。
朱雲飛能做的就是,就是讓這片陽光,灑滿大明,讓大明的子民,能夠沐浴在這片陽光之下。
隨著年關的將近,安陸城中因為十幾萬大軍的雲集,增添了無限的活力。
漢水碼頭之上,從武昌、黃州、九江、安慶各地的商人,帶著各式各樣的貨物,湧入到了安陸城中。
十幾萬大軍,每日的消耗巨大不假。
但手中拿到封賞錢財的士兵,對於那些商人來說,那就是最大的商機。
為了促進市場的有序經營,朱雲飛命令虎大威,安排護衛軍,在安陸城外,搭建了臨時的集市。
還安排了士卒,輪流打掃衛生,保持集市的幹淨整潔。
又命令親衛營遊擊將軍徐治都,盧子和率領親衛營,日夜在集市巡查。
一旦發現違法人員,就地抓捕,執行整治。
良好的治安,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根本。
弘光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一大清早的,朱雲飛和海蘭珠二人。
在李虎、傅山率領的一隊護衛暗中保護下,早早的來到漢水碼頭上。
眼前的漢水碼頭,車流馬龍,即便是在這樣的寒冬臘月,那也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雲飛,木鍾和圓圓的船隻,怎麽還沒到?會不會被堵在了水上,靠不了岸?”
在碼頭上吃過東西,眼看已經過了一個時辰。
急於見到娜木鍾和陳圓圓的海蘭珠,也不由有些心急了起來。
今天朱雲飛一大早來碼頭,就是接到消息。
娜木鍾、陳圓圓二女,還有曾書婷,長平公主朱媺娖一行,將抵達安陸。
“李虎,派人沿著碼頭去看看,是不是真堵船了。”朱雲飛握著海蘭珠的手,安慰了她一下,轉頭對李虎說了一句。.(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