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不速之客

字數:6504   加入書籤

A+A-


    原來,關羽受了孔明之計,早已帶人在白河上遊用沙袋遏住往下遊的河水,等到四更時分,一聽見下遊有人喊馬嘶聲,立即掣起沙袋,讓蓄勢已久的山洪盡情傾瀉。
    這一招果然了得,把猝不及防的曹軍衝走一大半。殊不知,暴洪神在這方麵也發揮了一定作用。
    夏侯惇帶領殘部逃向博陵渡口。將近渡口時,一支軍攔住去路,為首一人高聲大喝:“燕人張飛在此,曹軍速速納命來!”
    見是張飛,曹軍大驚失色,有人當場大小便,更有人癱倒在地。
    原來,張飛受計,等關羽放水淹軍之後,立即率兵從半路截殺。
    兩陣對圓,張飛厲聲問:“曹操老賊可在?”
    夏侯惇不答他,拍馬挺槍直上。張飛下馬迎戰。
    夏侯惇連搠數槍,張飛卻像耍小童一樣,一閃二擋,不費吹灰之力。
    夏侯惇惱羞成怒,又一槍刺來。張飛用腋下夾住其槍,用力一甩,把他甩下馬來。他又衝馬大吼一聲,馬受了驚嚇,跑了。
    張飛把槍插在地上,笑道:“我隨便吼一下,你的馬就棄你而去,看來你不是最厲害的,快讓最厲害的人出來!”
    夏侯惇趕緊爬了起來,狼狽不堪。他不甘心就這樣回去,便赤手空拳衝來。
    張飛搖了搖頭,輕易閃過攻擊,一腳把他踹出老遠。夏侯惇感覺就像被一頭瘋牛撞飛了一樣,一下子爬不起來了。
    張飛用蛇矛指著他說:“你已經沒有鬥誌了,不必再打。見你單目失明,我已放你一馬,不要再逼我了!”
    夏侯惇掙紮著爬起,輕微點頭道謝後,捂著傷口退回本陣。
    夏侯淵見狀不服,大喊一聲,衝了上來。張飛此刻如狼似虎,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裏,揮舞蛇矛,越戰越勇,不到十合,又把夏侯淵打退回去。
    張飛高聲喝道:“無能鼠輩,安敢和俺對殺!快讓最厲害那個人出來!”
    這時,一人手持大刀衝出,喊道:“先鋒軍大將許褚前來討教!”
    張飛用蛇矛迎戰。二人交鋒五十餘回,未見勝負。
    許褚慣用的武器是大錘,無奈已被誌鳴的神劍劈斷,但憑著一身過硬的本領,他還是勉強和張飛打成了平手。可惜,他的左臂已受傷,無法使出最大功力,加上剛才的狼狽逃奔,他已精疲力盡,漸漸不敵。
    張飛忽然大喝一聲,一矛橫掃過來,把其刀打掉了。許褚因左臂受到強烈震蕩,臂傷發作,頓時失聲痛叫起來。
    張飛剛想一矛刺去,見他捂著左臂,便說:“原來你受了傷。好,我今天不殺你,反正殺一個受重傷的人也不光彩。我們今天都未盡全力,等你傷好之後,我們再打一場!”
    許褚謝了一聲,退回陣中。曹軍見張飛勇武無敵,紛紛回逃。張飛率軍追殺,還吩咐軍士:放過許褚。
    一直追殺了十多裏,張飛方下令收軍。軍隊返回白河上遊,與趙雲等人集結,班師。劉備、孔明已在城門下守候,接應軍隊入城。
    回到縣衙,劉備拜伏於地,說:“多謝軍師再一次助我軍取得勝利!”
    孔明忙扶起他,說:“主公請起,現在高興還為時過早,仗還沒打完呢。”
    說完,他對誌鳴說:“雷將軍幹得好,一把火燒得曹軍屁滾尿流!”
    “全靠軍師安排到位,我等隻是奉命行事。”誌鳴抱拳說。其實,大家都不知道,他在新野經曆了多麽激烈的戰鬥。
    “關將軍幹得不錯,一場水把曹軍席卷一空!”孔明誇完關羽,又誇了張飛等人一番。大家均對其戰術安排佩服不已。
    劉備忽見誌鳴的劍有點特別,便借過一看,讚道:“此劍刃光四射,好劍哪!”
    眾人一看,此劍確實不凡,如古代夏禹帝王所使用之軒轅劍,均嘖嘖稱奇。
    誌鳴稱是在新野拾獲的,劉泌說:“我這裏有一個合適的劍鞘,現送給將軍。”
    他命人到書房把一個外型精美的劍鞘取了出來,親手交給誌鳴。誌鳴把神劍放進劍鞘,大小正好,便謝過劉泌。
    劉備問孔明:“軍師認為下一步該怎麽辦?”
    孔明思忖片刻,說:“曹操這次大傷元氣,恐怕會先派人來招降;如不成,再起兵進攻。”
    “那該如何應付?”
    “招降當然不可答應。待說客走後,我們便速棄樊城,到襄陽暫歇。樊城亦非久留之地,須棄之。”
    “襄陽已歸順曹操,怎敢收留我軍?”
    “這倒未必,或許劉琮會念在與主公的叔侄情份上,放我們入城。”
    “劉琮當然好說,但萬一蔡瑁從中作梗呢?”
    “蔡瑁也並非蠻不講理之人,隻要劉琮下令開門,他不敢不從的;如進不了襄陽,再作打算。”
    “也隻好這樣了。”劉備歎了口氣,“傳令下去,做好一切遷移的準備,兩日內移師襄陽。”
    誌鳴一想起雪蟬的死,就有一種難以形容的情愫糾結。他們隻見過幾次麵,算不上朋友,但如果他提前知道她在新野的話,說不定就能救她一命。可謂造物弄人,本來他們倆有機會發展一場生死戀,卻由於通訊條件受限,導致悲劇發生。誌鳴發誓,若日後再遇到類似的情況,一定會義不容辭,勇擔重責。
    …………
    敗軍逃回宛城,領軍大將齊齊伏地請罪。曹操問及戰況,夏侯惇詳述之。
    曹操連聲歎道:“孔明運籌帷幄,決勝千裏,深諳火攻、水攻等戰術,老夫遠遠不及也!”
    忽然,他發現白虎隊的將領都不在,便問眾人。許褚說:“當時火勢很猛,白眉將軍讓我們先撤出城,白虎隊留下來清剿敵軍,之後就一直沒看見他們了。”
    此時,旁邊的徐庶掐指一算,大喊一聲:“完了!”
    “怎麽了?”曹操急問。
    “我已經感覺不到他們的氣息了,恐怕…”徐庶欲言又止。
    “你可以感覺到他們的氣息?”曹操驚訝。
    “…對,我天生就有很強的感應力。”徐庶發現說漏嘴了,趕緊補漏。
    “你是說,他們已經…死了?”曹操皺起了眉頭。
    “恐怕是的。”徐庶神色凝重,“並非葬身火海,而是被敵人所殺。”
    眾人大驚。曹操有點不信:“這怎麽可能?他們可是白虎隊的將軍呀!”
    “有那麽厲害的人嗎?張飛?關羽?還是趙雲?”許褚質疑。
    徐庶搖頭:“不,高手另有其人,或許比其他幾名武將更厲害。”
    “劉備還有比張飛他們更厲害的武將?我怎麽聞所未聞?”曹操深表懷疑。
    “難道是他?”許褚想到了誌鳴,“我在新野城外遇到一名年輕武者,他持有一把異常鋒利的劍,能瞬間把人劈成兩半。此人年紀雖輕,但武功了得,不像是一般士兵。我與他廝殺了一陣,卻一直無法勝之。後來趙雲放箭傷了我左臂,我看形勢不利,便暫避其鋒,逃走了。”
    “許將軍遇到的高手,應該就是我剛才所說之人。畢竟我以前也在劉備身邊呆過,知道那邊的情況。”徐庶說。
    “劉備軍中真有此等人物?”曹操還是不信。
    “確有此事,此人應該是不久前才加入劉備軍陣營的。”徐庶的語氣不容置疑,“而且,由於他的出現,白虎隊本次損失了不少人馬,包括鬼影虎等幾名將軍;就連他們的娘娘也不幸遇難。”
    眾人著實吃了一驚。曹操略顯憂鬱,畢竟雪蟬曾經是他疼愛的人。
    徐庶來回踱著步子,說:“劉備軍內部臥虎藏龍,有一股神秘的新生力量正在阻止我們邁向成功之路。”
    “神秘的新生力量?難道先生說的那個人,是上天安排去幫助劉備的?難不成他比孔明更難對付?”曹操此刻對徐庶的話半信半疑。
    “目前無法斷言。丞相,卑職有一個不情之請,不知可行否?”徐庶請示。
    “先生請講。”
    “請讓我去一趟樊城,招降劉備。雖說成功率不大,但以我和他的交情,值得一試;若他不降,再出兵也不遲。”
    “嗯,也好。”曹操點頭,“其實,老夫剛才也有招降之意。老夫之前是希望先除掉孔明,但看來對方已有所防備,對其加強了保護;如今看來,此舉已行不通,唯有先勞煩徐參軍走一趟,探探劉備的口風再說了。”
    “願為丞相效勞。另外,卑職建議先把白虎隊的剩餘人馬盡可能安排回許昌,以防朝廷兵變,畢竟獻帝還是時刻盯著任何一次重掌大權的機會。追擊劉備之事,我心中有數。”徐庶不想讓白虎隊損耗更多的人馬,故作此辭。
    曹操想了想,同意安排白虎隊剩餘的大部分人馬先回許昌,隻留下五百人,繼續參與本次追殺行動。
    徐庶退了出去,其招降的真正目的,一是刺殺劉備、孔明,二是確認神秘高手的身份。他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如果誌鳴真的回到了劉備身邊,他會否已將徐庶的死訊告訴劉備?如果劉備知道此事的話,那他該用什麽措辭,才能順利進入縣衙,並讓劉備相信徐庶沒死?根據之前月弓虎的描述(竊聽誌鳴與雪蟬在地牢的對話),誌鳴獨闖白虎寨之事,是沒有經過劉備批準的,屬於擅自行動,從軍紀嚴明的角度來講,誌鳴勢必不敢將上山寨之事告訴劉備,否則有可能遭受軍令刑罰;另外,誌鳴是以護送徐庶的名義上京,現徐庶死了,他也要負軍事責任。因此他斷定,誌鳴從自己的立場出發,絕對不可能告訴劉備徐庶的死;所以,行刺計劃還是具有可行性的。
    夏侯惇提出疑慮:“丞相就這樣放心讓他去?說到底,他曾經是劉備的人。”
    曹操笑道:“徐庶已經回心轉意,現在一心效忠老夫,不會一去不返的。觀人眼神,知人內心。”
    夏侯淵問:“萬一到時劉備不讓他走,怎麽辦?”
    曹操不假思索地說:“進攻樊城,直取劉備!”
    “丞相,若招降失敗,我們應否先派出探子,去對方陣地探明虛實後再出擊?徐參軍不是說了,有一股神秘的新生力量正在幫助劉備軍嗎?而且,連許褚將軍都打不倒的人,不是更應該萬分提防嗎?”張遼擔心。
    “話雖如此,可仗還是要打。專業探子就不必派了,就由徐參軍在招降過程中兼任一下吧。他所說之人,也隻不過是一介武夫,就像關羽、張飛一樣,哪怕再多幾個,也成不了大氣候;真正要提防的人還是孔明。我曹操曆經無數戰鬥,一路披荊斬棘,從不畏懼;凡阻擋我霸業者,無論是誰,我必殺之!”曹操的話擲地有聲,其雄霸天下之心再次展現,令眾將無不生畏。
    次日,徐庶獨身一人渡船來到樊城,到縣衙求見劉備。衙役入內通報。
    劉備得知徐庶來了,喜出望外地說:“快快有請!”
    衙役正欲往回走,被誌鳴叫住:“且慢!他說他叫徐庶?”
    衙役點頭。誌鳴說:“把他的大概樣貌告訴我。”
    衙役將求見者的外貌描述了一番,和真徐庶完全一致。劉備等人疑惑地看著誌鳴,不知他在搞什麽名堂。
    誌鳴解釋道:“我是怕有人冒充徐庶來行刺主公。”
    “不可能吧?”張飛不信,“我們這裏的人都見過徐先生,誰敢這麽大膽?肯定是曹操派他來做說客,誠如孔明所言。”
    “不帶任何隨從前來,說不定是回來投靠大哥的。”關羽分析。
    “不可能,他絕不會置母親於曹操手中不顧的,況且曹操也不可能輕易放他走,此事必有詐。外麵的人絕對不是徐庶,請大家相信我!”誌鳴清楚地記得徐庶在白虎寨自盡的一幕,這是鐵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