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洛水伊人

字數:5846   加入書籤

A+A-




    端午節,又稱端陽,始於先秦。古人視此日為惡,因而初時是以祭祀避惡,直至漢時依舊是以此為主題,一直到隋時才漸漸改變為逢凶化吉之意,人們歡慶節日,大擺筵席。

    端午時節艾菖瘋長,人們便將采摘艾草與菖蒲掛在門口以招福驅邪辟五毒,人人食棕,沐蘭湯,以至街頭巷尾皆是粽葉與佩蘭之香,更有辟兵繒、配香包、喝雄黃酒等習俗。

    正是端午節,聶蕭三人早早起床,今日洛河有競舟賽,這是全國各地每年此日都會進行的比賽,百姓在河道旁圍觀助威,十分熱鬧。

    三人喝了碗雄黃酒,以驅毒辟邪,雄黃酒味道嗆辣,且不能多喝,一碗下肚,當即渾身熱辣,慕容樂更是一臉苦色。

    等他緩過神來,不禁道:“我最怕就是喝這雄黃酒了,又臭又辣,實在難聞!”

    今日聶蕭心情大好,坐在藤椅上道:“我可有與你們說過,今日是我的生辰?”

    慕容樂喜道:“原來今日是你的生辰!都說端午是惡日,這日出生之人亦是惡人,你怎的卻恰恰相反,總是一副俠義之心!”

    聶蕭笑道:“我就隻當作你在恭維我了!”

    黑影的臉上也明顯帶著喜悅之色,說道:“今夜為你慶生,不醉不歸。”

    聶蕭大喜道:“好!不醉不歸!”

    此時雖距離午時尚遠,但河邊已聚攏了不少人,人們早早來到占個好位置以觀看競舟賽,此時隱約可聽到宮中傳出的奏樂聲,乃是女皇在通天宮前住持祭祀儀式,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災禍不來,流年順利。

    而民間的祭祀也隨著宮內祭祀的開始而開始,街道坊裏之間無論是僧道胡教,還是民間自發,皆在舉行儀式,聶蕭三人也出了門,隨著人群去祭祀,接受主祭的蘭湯,除去晦氣。

    隨著鼓聲響起,競賽的舟船下水試船,此時已接近午時,洛河邊人山人海,三座橫跨水麵的長橋更是堆滿了人,連走都難走。

    此時聶蕭被人群衝散,無奈與黑影和慕容樂分開,他隨著人流過了橋,來到了北岸,看他表情也頗為無奈,但也是第一次見到數十萬人一同觀看競舟的盛況,因而也覺得好奇興奮。

    人實在太多,聶蕭被擠得難受,此時趁著一個空檔,趕緊施展輕功跳了出去,去到岸邊人相對較少的地方才緩過氣來。

    參賽舟船於天津橋下一字排開,岸邊人群皆屏聲以待,隻聽鼓聲忽起,如雨點般落下,人群歡呼,聲勢浩大,看那船上健壯的水手們隨著船尾的鼓手的鼓點全力劃動船槳,那一艘艘長條形的舟船宛如離弦之箭向前衝刺,在水麵留下一道道蕩漾的水波。

    聶蕭看得起勁,忽見前方一群人包圍成圈,將一個紫衣的蒙麵少女護在中間,此時人群正在最興奮的點上,發生了推擠,弄得人們腳步不穩,不斷有人落水。

    隻見那蒙麵少女目中帶著驚慌,不斷躲避,突然腳步一滑,驚呼一聲就要落水,而本來護在她身邊的那群人此時被人群擠壓,伸不出手去拉她,隻能眼睜睜看著她往水中摔去。

    聶蕭看到了一這一幕,他見那蒙麵少女眼中帶著驚慌之色,便猜她應該不會水,當即縱身而起,此時他研究“狂風劍訣”許久,雖未能領悟其深意,但也有了些心得,輕功漲了不少。

    隻見他如一隻大雁張開雙臂,禦風前行,速度極快,幾乎眨眼間就去到了岸邊,一翻身便將那少女擁在懷中,繼而足尖點在剛剛從水中遊出的一人頭上,二次發力而起,向著遠處掠去。

    蒙麵少女發覺自己未落入水中,心中慶幸,但覺耳邊風聲獵獵,她便睜眼,隻見麵前是個俊美無比的少年,當即一愣,此時兩人緊緊貼在一起,不禁讓她心如鹿撞,麵紅耳赤。

    聶蕭帶著少女一路到了人少的地方才停下,此時兩人站在新中橋頭,清風拂過,將少女的麵紗吹落。

    隻見那是一個美得令人窒息的少女,美得難以形容,什麽傾國傾城對於她來說也不過是小巫見大巫而已,她的美豔與旁人不同,嬌媚中又帶著無比的清純,令聶蕭驚震不已,如幻似真,宛如一簾幽夢,隻覺這樣的美貌不該出現在世上,或許就連天上的仙女看到她也隻能望而興歎。

    此時正在洛水河邊,河水蕩漾,清風吹拂,不禁讓聶蕭想到了曹植的洛神賦:“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聶蕭見過許多絕色女子,卻沒有一個能望其項背,此時此刻不禁看得呆了,就連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眼裏隻裝得下她的模樣,其他的全是一片模糊,耳朵裏什麽也聽不到,除了她的呼吸,鼻子也隻能嗅到她身上的淡淡清香,心裏一陣莫名的悸動,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

    那少女似乎也呆了,他們二人四目相對,此時此刻好似全世界隻剩他們兩個,即便無言,卻也能會其意。

    一隻蝴蝶從兩人麵前飛過,驚醒了他們,此時二人皆麵紅耳赤,羞得說不出話,紛紛轉身,低頭躊躇了一會又同時轉回來想說話,目光再次相交,又令他們複而低頭。

    最後,還是那少女先開口說了話:“謝,謝謝你救了我。”

    聶蕭不敢看她,緊張得渾身發抖,過了好一會才說出話:“沒,沒,沒什麽......你,你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少女見他這般模樣竟忍不住噗呲一笑,她的笑好似能融化萬年寒冰,令聶蕭心髒狂跳,血氣狂湧。

    少女笑道:“你叫什麽名字?”

    聶蕭忙抱拳道:“在下聶蕭,聶是三耳聶,蕭是艾蕭的蕭。”他介紹的極為清楚,生怕對方不記得。

    少女點點頭,將他的名字牢牢記在心裏。

    此時聶蕭鼓足勇氣問道:“敢問姓名!”

    少女輕聲道:“我叫裹兒,包裹的裹。”

    聶蕭癡癡道:“裹兒,這名字真好聽。”

    裹兒又笑了起來,猶如一道春風吹入聶蕭的心中,他看著她笑,忽覺這竟是世上最美好的東西,無論什麽神功秘籍,美酒財權都無法與之相比。

    裹兒背著手在聶蕭的麵前來回踱步,她蓮步輕搖,身姿完美至極,忽見她突然轉過來,歪著頭問道:“你住在哪裏?”

    聶蕭道:“住在旌善坊的太平公主別院。”

    裹兒驚訝道:“難不成你是太平公主的麵首?”

    聶蕭趕緊搖頭解釋道:“不不不,你別誤會!我家長輩與太平公主是舊識,因而來到神都拜訪公主之後她便好心讓出別院給我們暫居。”

    裹兒點點頭,微微笑道:“你的武功好像不錯,是來參加會武的嗎?”

    聶蕭道:“並沒有參加,隻是來看看,湊湊熱鬧而已。”

    裹兒突然靠近聶蕭,頓時讓聶蕭又再緊張起來,連呼吸都不敢用力,隻聽裹兒問道:“你會記得我嗎?”

    聶蕭連連點頭,正色道:“記得,永遠都記得!”

    裹兒又笑了,笑得很甜,她低著頭,小聲道:“我也會一直記著你。”

    她說得太小聲,聶蕭沒聽清,隻問:“啊?你說什麽?”

    裹兒抬起頭來,她看到遠處跑來一群人,正是之前在岸邊圍著自己的護衛,她趕緊拔下頭上的一根做工極為精美的金釵放到聶蕭手中說道:“你要一直記著我,我會去找你的。”說完將聶蕭一推,回頭向他眨了眨眼睛,朝著前來找她的護衛走去。

    聶蕭看著她遠去的倩影,呆呆站在原地,一直到她消失在視線裏,才漸漸回過神來,不禁懷疑剛剛所經曆的一切究竟是不是夢,當他看到手裏的金釵,這才恍然發覺這是真實的,此時腦海中全是裹兒的樣子,揮之不去,也不願揮去。

    端午無雨,歲無災。

    競舟賽結束,人們漸漸散去,節日的氣氛依舊濃鬱,人們的臉上都掛著笑容,或許是因為今日烈日普照,沒有下雨的原故,今年的端午節似乎也格外的熱鬧。

    聶蕭一邊想著裹兒一邊亂逛,到了黃昏時分才發覺天色已晚,匆匆趕回了旌善坊的別院,他一進門,就看到黑影與慕容樂在等他。

    黑影從椅子上站起來道:“他回來了。”

    慕容樂點了點頭道:“我看見了,你別激動。”他看到聶蕭手中握著金釵,便嘴角上揚,露出笑容道:“聶兄一副神不守舍的樣子,可是遇到了什麽事情?”

    聶蕭一愣,趕緊將金釵收入懷中,慕容樂笑道:“看你這副花癡樣,定是遇到令你心動的女子了!快來與我們說說!”

    聶蕭臉紅了起來,惹得慕容樂大笑道:“哈哈!你竟然害羞了,你這嬌滴滴的模樣,比平康坊裏的小娘子更令人忍俊不禁啊!”

    黑影拍了一下慕容樂的背,說道:“莫要捉弄,且聽他說。”

    聶蕭坐下,喝了杯水緩了緩神,才說道:“今日我被人群擠到了北岸,正觀看競舟時,忽然發生了推擠,我見有一女子將要落水便去救了她,去到安全的地方之後她的麵紗掉落,我才看清了她的樣貌。”

    說到此處他便停了下來,腦海中又浮現裹兒的樣子,不禁笑了起來。慕容樂見他停下,便催道:“莫要發花癡,繼續說。”

    聶蕭繼續道:“她叫裹兒,美得令人窒息,我不知該用什麽詞語來形容她的美,那一刻我就像曹植見到了洛水女神一般,整個人都呆住了,我們互相問了名字,她臨走前將頭上的金釵留給了我。”

    慕容樂急道:“那你可問了她家住何處?”

    聶蕭搖頭道:“沒有。”

    慕容樂拍著大腿道:“聶兄啊聶兄,你看上了人家怎的不問對方家的地址?這神都人山人海,你又該去何處尋她?”

    聶蕭又道:“但她問了我的。”

    慕容樂眼睛一亮,笑道:“哦?她竟問了你的住處?這廂好!看來她也是看上你了!你們情投意合,兩情相悅,定能結成眷侶!兄弟我就等著和你的喜酒了!”

    黑影點點頭道:“不錯,正是如此。”

    聶蕭心中十分喜悅,但嘴上卻說道:“別胡說了!你們不是說要為我慶生嗎?可準備好酒菜了?”當即哄然而起,趕著兩人去內廳,吵著要喝酒。

    此時新月升起,皎潔明亮,聶蕭轉頭望去,隻覺那月牙好似裹兒笑時的眼睛,迷醉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