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3 章 太子三師

字數:6637   加入書籤

A+A-


    “太子殿下,我們就此別過吧。”
    拜別了雪夜大帝,行至天鬥皇宮的門口,唐三這才讓這位非要送他們一程的新晉太子止步於此。
    再往外,可就不那麽安全了。
    雖說雪崩如今的身份極為尊貴,是天鬥太子,可實力卻極其一般,隻堪堪達到魂宗境界而已。
    若在這個時候出什麽差錯,雪夜大帝,怕是隻得立公主雪珂為儲了。
    細說來,這樣倒也並非不可以。
    隻是,倘若事態真變成那般。無論是雪夜大帝,還是天鬥帝國的臣民們,恐怕都會頗有微詞。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正如雪崩先前猜想的那般,寧風致可是實打實地當了“雪清河”十幾年的老師。
    即便“雪清河”是旁人假冒的,卻也當真是寧風致的徒弟,他又如何能對其一點感情都沒有呢。
    所以,“雪清河”的真實身份被揭穿,寧風致此刻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因此,離開天鬥皇宮之後,寧馨璃才會跟著寧風致、兩位爺爺一同回七寶城。而唐三,則是獨自一人去了史萊克學院,將此間經過告知與父親、老師以及夥伴們。
    寧風致的“太子太傅”,是“先太子”雪清河的近臣。
    既然現在,雪夜大帝新立了四皇子雪崩為“太子”,他當然卸去職務,“無官一身輕”了。往後,他便隻是上三宗之二,“七寶琉璃宗”的宗主了。
    該說不說,這是一件好事,卻也不完全是一件好事。
    曾經,他是雪夜大帝的臣,是天鬥帝國的貴族。因而,他們七寶琉璃宗的生意,才會擁有很多尋常商人沒有的便利(比如說,任何生意都將減免稅額)。
    “官商一體,一家兩製”,便是這般。
    往後呢,寧風致便隻是一名行商的魂師,不再是天鬥帝國的貴族,不過一介平民而已。
    平民、貴族、普通人、魂師,四個階級。
    “貴族”,最高為天鬥、星羅兩大帝國的帝王,是身份的象征。與之對立的,是“平民”。
    不再是貴族,當然便是平民了。
    在鬥羅大陸上,年紀達到六歲,便可參加“武魂覺醒”儀式。
    儀式上,獲得修習魂力資格的,便是“魂師”,最低為魂士,最高為封號鬥羅。
    而那些沒有修習魂力資格的,便是普通人了。
    所謂的魂師補貼,便是“平民與普通人”為帝國創造財富,由“魂師與貴族”來瓜分這筆財富。
    當然,沒有魂力的普通人,也可以是貴族;同理,平民,自然也能是強大的魂師。
    七寶琉璃宗,因為寧風致的“無官一身輕”,確實不再硬性要求地與天鬥帝國捆綁在一起了。
    可是,在此之後,七寶琉璃宗賺得的財富越多,交給天鬥帝國的就越多。
    因為,現在的七寶琉璃宗,是由“平民”建立的魂師勢力。充其量,是一些富有的平民魂師。
    丟了勢,自當比不得從前那般暢銷。
    雙方若是分得太清楚,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誰又能掰扯清楚呢?
    走在路上的唐三,將此番經曆整合了一番,無奈地搖了搖頭,他還是與天鬥皇室牽扯到了一起。
    說實話——
    對於雪崩,唐三並無多少好感。
    不為別的,隻因為,無論是雪清河那位“先太子”還是雪崩這位“新任太子”,都是將“一旦確認對方不能為己所用,定要想盡辦法將其毀掉”這一準則、信條,刻在自身骨子裏的。
    就拿雪崩第一次在天鬥皇家學院,碰見唐三、寧馨璃等人時發生的那件事來說。
    當時的寧風致,已為雪清河的太傅多年,史萊克的這支隊伍中有他的兩個女兒。
    他自覺,各方麵都不及雪清河,自然不會認為能夠拉攏寧風致為己所用。故而,才會選擇借勢將他們從天鬥皇家學院中逼退。
    效忠或是互相幫助,在唐三看來,是你情我願的事情。
    別人不願意,你就要將其毀掉?哪有這樣的道理呢,多少有些太過霸道了。
    可任唐三再不喜歡雪崩,也必須接受“史萊克學院這個老師們的心血,建在天鬥帝國;與此同時,他的唐門,將要在天鬥帝國立足”這個事實。
    雪崩這位天鬥四皇子,作為雪夜大帝唯一的兒子,未來執掌天鬥帝國,以近乎是板上釘釘之事。
    即便是為了唐門和史萊克學院的未來,唐三也不能肆意妄為。
    至少,在雪夜大帝和雪崩的麵前,他必須將這份對雪崩的不喜掩飾的任誰也察覺不到。
    接受雪崩的冊封,對唐三而言,不過是順勢而為之。
    雪夜對唐三的冊封——藍昊王,兼太子太師。
    太子三師,太師、太傅、太保。
    太傅負責輔導太子的文治(包括為人處世、與臣民的交際),太保負責督導太子的武功(魂力修煉、鍛煉體魄等)。而“太師”,則是不論文治還是武功,都需要太子認真學習,並以其為榜樣的存在。
    曾經,寧風致是先太子雪清河的“太傅”。
    所以,那個時候,寧風致十分的看好唐三,為雪清河搭橋,促使他二人有所交集。
    他向雪清河“舉薦”唐三,雪清河采納了這份“舉薦”,而後完成了與唐三的會麵。
    為雪清河舉薦人才,便是寧風致這個“太子太傅”應盡之責。
    當然,雪清河若是不理會寧風致的“舉薦”或是“建議”,“太子太傅”也毫無辦法可言。
    說到底,“太子太傅”,行的隻是輔佐之事。
    太子到底會不會采納這些“建議”,是寧風致無法左右的事情。
    “太子太師”就大不一樣了,他若是認為太子所為之事不可行,太子必須將其改正;他提出的每一條意見,太子都必須認真地去看待,不得敷衍了事。
    貴族的頭銜一共分為六等,分別為王(王爵,首等,最高為帝王)、公、侯、伯、子、男爵。
    藍昊王為異姓王,居首等,就爵位而言,是雪夜拉攏唐三能給的位之極。
    如今是鬥羅曆二六五一年二月,恰逢帝國給貴族、官員們發放年奉。
    帝國官員的年奉與唐三無甚關係,隻因有爵位者,皆是以爵位為參考指標,來領取相應年奉的。
    自鬥羅曆二六.四五年四月起,唐三便被冊封為“天鬥子爵”。至今,已有六年之久(二六五十年十月為五年之約,現如今已過去四個月,是新的一年,卻也可以說仍舊未滿六年),每年的年奉為三萬金魂幣,六年合計十八萬金魂幣。
    此外,因如今已為鬥羅曆二六五一年,唐三還領了“天鬥王爵”的年奉——八十一萬金魂幣。
    誠然,以魂師在鬥羅大陸上的身份,唐三原也不必理會雪夜大帝的冊封。這樣直白的作繭自縛、畫地為牢,若是毫無好處,誰又會答應呢?
    唐三之所以答應雪夜大帝的冊封,可不是圖那“藍昊王”和“太子太師”的虛名。
    一來,是為了史萊克學院和唐門;二來,則是答應雪夜的冊封,會帶給他一份相當不錯的回報。
    這近百萬的金魂幣,還隻是小利而已。
    他建立的唐門,是做暗器買賣的。
    唐三若隻是平民,他名下的勢力做成的生意,暗地裏也就罷了,一旦擺在明麵上,就必須給帝國上交稅費了。他若是貴族,就大不一樣了,帝國自當不會收貴族的稅,任何形式的都不收。
    “王爵”,貴族之頂峰。
    唐三是“藍昊王”一日,唐門通過暗器生意賺取的財富,就隻是他們自己的,無需再分利給任何勢力、任何人。
    ……
    七寶城。
    寧馨璃並沒有姐姐那麽會安慰人、哄人開心。
    因此,她跟寧風致他們一同回家,自然不完全是為了照顧寧風致的情緒。
    而是為了,多與他們相處一會,在此之後,她與唐三便會遠行。
    就天鬥宮變的結果而言,千仞雪確實是一個失敗者。
    可毋容置疑的是,作為一名魂聖,她已經極其強大了,比絕大多數人都強得多。
    在這場戰鬥中,她獨自一人(那個洛爾迪亞拉怕不是來賣萌的,撲騰了兩下就噶了,有他沒他又有多大區別呢。可笑的是,這個人在出現的時候,還擺出一副‘救世主’降臨的樣子,活脫脫一個小醜),同時對上獨孤博、古榕、楊無敵、寧馨璃、唐三、寧風致六個人,即便為了寧風致的安危,古榕鮮少主動出手。可若換成是尋常魂聖,一早就該被他們合力擊敗了才對。
    但是,千仞雪沒有。
    甚至說,戰鬥一開始,她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讓獨孤博和楊無敵,近乎於失去戰鬥力。
    經此一戰,寧馨璃覺得,他們是時候認真對待“神王傳承”了。
    無論是千仞雪,還是他們前不久見到的那位“詭異魂聖”,都不容小覷。
    太弱了,現在的他們還是太弱了。
    變強,是當下的他們最要緊的事,至於其他的,往後再另作他想吧。
    寧風致認為,對七寶琉璃宗來說,他從政治漩渦中掙脫,是喜憂參半。
    可是,這時候脫離政治漩渦,他們真的有必要那樣悲觀嗎?
    如今的鬥羅大陸,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
    大戰將起,這時候,被動地與天鬥皇室這種處在“權力漩渦”中央的存在,適當地保持些距離,於七寶琉璃宗而言,在寧馨璃看來,定然是利大於弊的。
    隻要七寶琉璃宗自身不出現問題,在此之後,前方隻會是一路光明。
    反倒是唐門,這時候被天鬥皇室拉扯住,才是弊大於利的。
    戰爭財,又哪裏是那麽好賺的呢。
    也得虧唐門的建立者是唐三,並且,在嶄露鋒芒之前,他便得到了一個“藍昊王”的王爵頭銜。
    唐門的暗器,很適合戰爭,卻也隻適合戰爭。
    而戰爭,當然不會永無止境地持續下去,它的炮火終有一天會被平息。
    那個時候,若是沒有了唐三的庇佑——
    這樣的利器,皇室若是無法將其完全掌控。可想而知,它將會麵臨怎樣的困境了。
    唐門如此,被雪夜強行托付給唐三的雪崩,亦是如此。
    與星羅帝國不同,天鬥帝國太過魚龍混雜,遠不是“雪夜子嗣”的身份就能高枕無憂的。
    唐三對雪崩的不喜,旁人興許察覺不到。可作為他的戀人,寧馨璃又怎麽感受不到?
    同雪崩的這層師徒關係,不過是雪夜大帝強加給唐三的。
    待戰事被平定,雪夜大帝撒手而去之後,寧馨璃斷定,雪崩極可能是坐不穩這個皇位的。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