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大齊軍議(一)。

字數:6744   加入書籤

A+A-


    既來之則安之。
    於是朱溫就尋了一偏僻之地待著,這樣即可聽到朝政會議,也可很好的掩飾自己。
    朱溫透過人群遠遠的看著坐在高堂之上的大齊皇帝黃巢。
    如今,已經年近花甲的大齊皇帝,一身寬大的龍袍穿在身上,倒是有了一些氣勢,隻是在朱溫看來總是怪怪的感覺。
    距離雖遠,但朱溫還是能夠看到黃巢猙獰又疲憊的神情。
    不知道是因為處理繁雜的政事還是因為日夜沉浸在這萬花叢中才使得如此。
    不管如何,自黃巢入了長安城登基為帝後,朱溫就再也沒見到黃巢,也從來沒有聽說過黃巢去何處視察。
    總之就是大齊的皇帝被牢牢的束縛在這深宮中。
    英雄遲暮。
    忽然間朱溫的腦海中就蹦出了這麽一個詞。
    朱溫繼續盯著黃巢看去,愈加的感歎道歲月可真是一把殺豬刀。
    想當年統領六十萬餘眾的義軍大將軍黃巢卻老了。
    雖然他平生的目標已經實現,但終歸是安之一隅,並沒有完全將李唐天下歸為己有。
    或許,這對黃巢來說已經足夠。
    畢竟他最初造反,揭竿起義的初衷就是發泄心中屢次落第的不滿。
    或者說黃巢最單純的想法就是能夠從大唐天子手中得一官職,然後好光宗耀祖,進而實現自己的抱負。
    可這小小的簡單的目標黃巢卻是用了一生的時間來實現。
    曾經的革命戰友,起義的領路人王仙芝不也是如此嗎?
    他們隻是想通過起義的手段,來引起大唐朝廷的重視,來成為與之談判的籌碼。
    若非如此,當年王仙芝也不會因為一個小小的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禦史就準備終止起義,接受大唐朝廷的招安。
    若非黃巢強烈反對,此時在大明宮外為大唐皇帝守衛的怕是就有王仙芝了。
    黃巢當年為何堅決反對,難道他就沒有想過接受招安,成為大唐的臣子嗎?
    想過,他亦無數次的想過。
    隻是執拗的大唐朝廷始終沒有重視他的訴求。
    同為義軍領袖,為何隻招安王仙芝一人,而對其他人卻是不管不顧?
    縱使黃巢在不斷的征戰中發展壯大,他心中仍舊是有一個樸素的想法:是成為大唐的臣子。
    可是大唐朝廷自始至終都沒有將黃巢看在眼裏。
    如今,經過艱苦奮鬥而成為長安城主人的黃巢,坐在大唐天子曾經坐的龍椅上時,心中的豪邁油然而生。
    看吧,你們曾經看不起的落魄書生,現在成功的推翻了你們的統治,成為了天下的主人。
    看吧,這就是你們的短視,若是及早的發現我這個人才,輝煌的大唐朝廷又怎會淪落至此呢?
    看吧,這就是你們的報應。
    朱溫站在喧囂的含元殿內怔怔的看著遠處的黃巢思緒翻飛。
    有朝一日他會坐在那把充滿魔力的椅子上嗎?
    會嗎?
    朱溫在心裏再次拷問著自己。
    如果會的話,還需要多久?
    他要怎麽做才能安穩的坐上去?
    會。
    良久,朱溫在心裏堅定的告訴自己。
    雖然目前隻有他一個人知道最終的目標,但今日他已經在朝著這個目標一步一步的前行著。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當朱溫怔怔的看著黃巢深思的時候,一聲尖銳的聲音突然在殿內響起。
    倏而,剛還有些喧囂的含元殿內頓時就安靜了下來。,
    再然後就是山呼海嘯般的高呼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溫隨著其他朝臣皆是恭敬的朝著黃巢施禮道。
    “平身。”
    還是那聲尖銳的聲音。
    朱溫自今日見到黃巢後就沒有聽到一聲講話。
    朱溫站正身子,再次看向高堂上的黃巢。
    麵目依然猙獰,神情仍是疲憊。
    “嗬。”
    朱溫收回目光低頭看向腳尖,忽然想到剛才那內宦所說,不由自主的冷笑了一聲。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這簡直就是一句廢話。
    如今,鄭畋的鳳翔聯軍,已經整軍完畢,不日就要朝著長安進發。
    楊複光收攏的軍隊更是牢牢的把控著鄧州,同樣是準備西進長安。
    總之,情形已經惡劣至極。
    可是大齊的皇帝黃巢仍舊在講這些繁文縟節。
    今日朝會乃是黃巢召集一眾文武百官前來商討應對之策,可以說時間緊迫,任務繁重。
    可如今竟然沒有直入話題,反而是講究那一套繁雜的程序來說什麽: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這就是屁話。
    真要沒事的話,從沒有資格參與朝會的朱溫此時為何能夠站在這裏。
    朱溫對這一套做派很是反感,但又無可奈何。
    “明日朝會事關重大,此次聖上召你進宮,想來也是有重要任務安排,所以不管聖上說什麽,做什麽你都要小心應對。”
    朱溫想起昨夜進城後麵見尚讓時,尚讓的再三叮囑。
    想到此,朱溫心中的不快就漸漸散去。
    這該死的禮節會耽誤多少事。
    “咳。”
    朱溫終於聽到了黃巢的聲音。
    黃巢果然是老了。
    再也沒有了雄心壯誌。
    僅僅這一聲,朱溫就明白了為何這兩月來黃巢始終是亂作一團。
    不管是對內治理長安城,還是對外收複各路藩鎮。都沒有什麽大的成效。
    若是可以的話,恐怕黃巢寧願就如此這般的老死在長安城大明宮內吧。
    黃巢的聲音中透著無力,透著沉重,透著滄桑。
    “朕今日召諸卿來,就是與大家一起議論時下我們該如何做。”
    “咳。”
    黃巢難得的說了一句完整的話後就又忍不住的咳了起來。
    黃巢身側內宦見狀,連忙走上前去輕輕撫著黃巢的後背。
    緩和些許後,黃巢示意內宦退下又說道:“諸卿,時下大齊新立,危局甚重,一切還要仰仗諸位。”
    朱溫這時才發現,原來黃巢說了兩句話後麵色已經有些發紅,似是用盡力氣一般。
    這是病了?還是用身過度?
    朱溫不得而知。
    黃巢忽然伸手指了一下身側的內宦,就見內宦上前一步,然後攤開手中的卷軸尖聲念到:“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左仆射孟楷加授同平章事。”
    短短一句話就決定了孟楷再進一步,躋身為大齊四相之一。
    這是孟楷夢寐以求的事情。
    心情激動的孟楷上前一步朝著大齊皇帝黃巢感恩,表忠心。
    這是軍議的開始。
    隨後黃巢便直接問向殿下眾人該如何應對當下局麵。
    於是朝堂上就如集市一般,眾人不停的開始爭論。
    朱溫並沒有說什麽。
    隻是看著、聽著眾人在那裏議論。
    不過好在最後眾人終是達成了最後的意見,那就是堅決的反擊。
    “鳳翔鄭畋雖言之有十萬眾,但這又如何。我大齊軍隊征戰多年,皆是勇士,又豈能怕了他們。”
    “正是,隻要他們膽敢來,定要讓他們有來無回。”
    “讓他們來?不如我們直接出兵前去剿滅他們。好讓他們見識下我們的勇猛。”
    “對。聖上登基後還未對外用兵,他們怕是忘了我們的利害。”
    “......”
    眾人在堂中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
    但朱溫牢記尚讓的話,自始至終都沒有說話。
    “好。”
    當殿內的意見逐漸達成一致後,黃巢激動的站了起來喊道。
    “不愧是朕的愛將,大齊的忠臣,既然鄭畋要來進攻我們,不如我們就趁機打出去。至於東麵楊複光之敵,僅需一部偏師即可應對,同時責令忠武軍節度使周岌,蔡州刺史秦宗權派兵一同鎮壓。”黃巢臉色通紅的說道。
    在黃巢腦中早就定下了這般計劃。
    “聖上英明。”
    堂下眾人稱讚道。
    如此就決定了對外作戰的框架。
    西麵大齊征調大軍主動進攻鳳翔的鄭畋聯軍,東麵則是派出偏師抵禦楊複光,如此東西兩線同時發動攻勢,以此來維護新建立的大齊政權。
    這是大齊建朝以來第一次軍事行動,意義重大不容有失。
    但是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確定了作戰計劃,選好了軍隊,那誰來統領這支軍隊呢?
    “尚公,你認為這次誰為統帥合適?”黃巢看向站在百官之首的尚讓問道。
    尚讓朝著黃巢施了一禮說道:“回聖上的話,依臣來看,聖上若是為統帥再好不過。但當下我朝新立,還需聖上坐鎮長安統籌全局。故臣願意統領大軍討伐鄭畋。”
    尚讓言辭堅定的說道。
    綜合來看,的確是黃巢禦駕親征效果最好,但目前卻是不可能的事情。長安城本就還沒有徹底的安穩下來,若是黃巢禦駕親征的話,怕是長安就無法壓製住,所以來說不是一個好的主意。
    這是大家都知曉的意思,但尚讓還是提了出來。
    無他,尚讓在表忠心。
    而今的黃巢早就不是以前的黃巢。縱然是對尚讓,他也沒有做到百分百的信任。
    此次趙璋之死一事,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黃巢對尚讓總體是信任的,但懷疑仍在,不然也不會僅憑城內流言就將尚讓尋去問詢。
    雖然隻是僅僅兩句話,但也是表明了態度。
    再有就是今日軍議開始前,黃巢就先加授孟楷為同平章事,位於尚讓之下,含義就更加明顯。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