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且末王宮
字數:5121 加入書籤
春秋時期就有類似琵琶的樂器,直到秦朝開始流行一種圓形的、帶有長柄的樂器。
因為彈奏時主要用兩種方法,向前彈出去叫"批",向後挑起來叫"把",所以人們就叫它"批把"。後來,為了與當時的琴、瑟等樂器在書寫上統一起來,便改稱為琵琶。
很多人對瑟和古箏會混淆,兩者主要不同點在於,瑟有25根弦,二者弦的粗細不同。而古箏最早以25弦箏為最多,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後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
阿迪裏派人接來了古麗,又讓下人傳喚來兩名樂師。兩名樂師一男一女,葉楓讓男樂師演奏大鼓,因為這個相對比較需要力氣,讓女樂師演奏瑟,讓古麗演奏琵琶。
葉楓先簡單教了一下簡單的指法。因為很多樂器隻要懂得演奏方式,對於有絕對樂感的人來說是很容易上手的,唯一就是熟練度的問題。
大鼓很容易上手,也相對容易熟練,當天男樂師就可以熟練的演奏大鼓了。
而古麗的確是天資聰穎很快學會琵琶,但熟練度還差一些。
唯一落下進度的是那名女樂師,因為瑟本身就相對難度大一些可以理解。
另外,葉楓也打算減少瑟的演奏,隻用來做一些伴奏,到時候主要由自己和古麗來演奏。
真正學會一件樂器很難,但隻是學會演奏幾首曲子就相對容易的多。
葉楓準備了四首曲子,葉楓分別教了一下每個人需要負責的部分,三人都懂音律,記錄下自己需要演奏的譜子,不過這一時期曲譜和後世不同。
“宮、商、角、徵、羽”是古媧國五聲音階中五個不同音的名稱,類似現在簡譜中的1、2、3、5、6,葉楓用其他字符補充了4和7,並給幾人做了解釋。
古媧國關於五音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是春秋時期,在《管子·地員篇》中,有采用數學運算方法獲得“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的科學辦法,這就是古媧國音樂史上著名的“三分損益法”。
在古代的音樂著作《樂記》中的說法則為: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
教的差不多了,葉楓便讓眾人先自行練習,熟練自己負責的曲段。
葉楓安排完,在阿迪裏的店裏買了一些鍛造銅器用的石錘和火鉗等工具,和一些獸皮和木條用於做風箱。葉楓還買了一車木炭,雇了一輛車到城外挖了一車泥土回來。當然阿迪裏沒有收葉楓的錢。
葉楓回到住處已經中午。葉楓很不習慣一天兩頓飯,覺得有些餓,想著做一些小米酥吃。
當然小米酥裏麵沒有花生,因為這個時期花生還沒傳入古媧,花生要到大光朝才傳入古媧,所以很多古裝影視劇中吃花生的場景,隻能說純屬虛構。
葉楓隻能用現有的東西做小米酥。葉楓找來黃豆和小米,當然這時期叫菽和粟。
葉楓用小火分別將小米和黃豆慢慢炒熟。為了避免黃豆會糊,葉楓還洗了一些沙子放在裏麵一起炒,有沙子隔離保護,黃豆不那麽容易炒黑。
炒完後因為二者大小差距很大,所以很容易篩出來。葉楓用布包裹好黃豆,然後用木棍敲,將黃豆簡單敲碎一些備用。
因為沒有糖所以葉楓用之前在山裏帶出來的蜂蜜做了糖稀,然後放入炒過的小米和敲碎的黃豆。
攪拌均勻後,放入之前用木條做好的模具,壓平上麵晾涼。晾涼後葉楓才發現沒有適合的刀具可以砍切。
沒辦法隻能砸碎了湊合吃,葉楓分了一些給古麗和沈奚。想到昨天盧衝幫他背石頭,所以又分了一些給盧衝。這三人沒吃過小米酥,自然讚不絕口。
吃過小米酥後葉楓開始堆砌高爐,準備煉鐵。盧衝吃了葉楓東西,自然不好意思白吃,所以也跑過來幫忙。
古麗則在一旁練習琵琶,偶爾過來給葉楓他們拿水喝或者幫忙做一些簡單的工作。
葉楓用獸皮和木條做了鼓風機。其實鼓風設備很早就有,商、周時期鼓風機是用牛(馬)皮製的皮囊,稱為橐,皮囊口小腹大,用其脹縮來鼓風。
戰國時期出現多橐共同作業,稱“橐龠”,漢代稱“排橐”。後來詞朝人發明了木風箱,那是一種活塞式鼓風機。
葉楓用黏土做了模具,每個模具做了幾個長條凹槽,這樣鐵水流進去就會形成一個一個的鐵條。做好模具後,放在一邊陰幹,同時也等高爐晾幹,葉楓準備第二天下午再開始煉鐵。
第二天經過前一天一下午和第二天早上的練習,古麗和男樂師已經可以熟練演奏了。而那名女樂師還有些不熟練。
葉楓覺得大家再練一天也就差不多可以了,所以就和阿迪裏約定明天傍晚去王宮演奏。
安排完三人的演奏練習。葉楓又回到住處煉鐵,葉楓放入鐵礦石和木炭生起火。
第一爐先將鐵礦石中的鐵燒出來,去掉一些雜質。燒過後鐵水凝結成鐵塊,葉楓篩選出鐵塊,並清理幹淨。
然後在高爐裏麵放入木炭,上麵放入模具,鐵塊放在模具上麵燒。鐵塊融化後成為鐵水流入模具的長條凹槽,凝固後就是一條一條的鐵條。
葉楓將鐵條摞在一起放在火裏燒。然後夾出來用石錘鍛打,這種多層重疊的方式也可以使武器更加堅硬且不易折斷。後世大馬士革軍刀就是多層鐵片反複疊打的方式鍛造的。
最後葉楓鍛打出一把一尺多長的砍刀,葉楓比劃了一下很滿意。想著下次做小米酥的時候就可以用砍刀砍了,不用再敲的亂七八糟的了。
而且還可以用來切菜,砍甜瓜吃。沒錯,葉楓是個十足的吃貨,他優先想到的不是製作武器,而是做吃的的工具。葉楓還用木條和牛皮做了一個刀套。
第三天葉楓與其他樂師一起練習了幾遍合奏,效果不錯。
傍晚跟著阿迪裏來到王宮。王宮並不是很大。看上去和古媧國古代村子裏土財主家差不多。甚至還不如豪族大院,完全看不出王宮應有的氣勢來。
王宮的外牆比一般的牆高一些,個別地方還有崗樓,有士兵在上麵站崗,與其來說是王宮不如說是一個五進院落的土財主家。
第一進院落是議事廳,是平時國王和大臣貴族們商討國家大事的地方。
第二進院落是書房和宴會廳,宴會廳用於接待外使或者宴請或慶功的地方。這次的宴會就是在這裏。
第三進院落是國王住的地方。
第四和第五進院落是王後、妃子、王子和公主們住的地方。
第四進院落有個花園。第五進院落是一個廣場給王子和公主玩樂的地方。
後麵三進院落葉楓是進不去的,都是聽阿迪裏介紹的,隻不過他說的是第幾層,而不是按古媧國的進來算的。
葉楓聽著阿迪裏的介紹,二人一路走到了宴會廳。
宴會廳裏已經來了很多人。左右將軍艾則孜葉楓都認得。他們各帶了一個副將,因為一個副將要執勤,一個副將在休息沒來。
另外還來了一些貴族,個別的葉楓算是臉熟,之前在城裏見過。畢竟且末城就那麽大,每天大家都是低頭不見抬頭見。葉楓和這些人的關係,當然是那種連招呼都不用打的關係。
因為阿迪裏兼管著且末國的財稅,所以算半個官,而且是皇親國戚,所以位置被安排比較靠前。
之後是文武兩班,一邊是左右將軍艾則孜等人。正常另一邊是輔國侯和阿迪裏等人。現在輔國侯位置空缺,所以阿迪裏坐在另一列座首。
阿迪裏拉著葉楓坐到了自己後麵的位置。
每個主席位後麵都有一列座位,是給主席位上的人帶來的家屬或者隨從座的。當然也分三六九等,開始兩個位置是單人桌,再後麵是多人座。
阿迪裏安排其他樂師和隨從依次坐到後麵,古麗坐在葉楓後麵位置,其他幾個人擠在另外兩桌坐下。
這一時期且末國和古媧國對男女有別規定有類似的地方,就是男女如果不是直係親屬或者夫妻,不能坐一起的習俗。
阿迪裏又對葉楓介紹了一些且末國風俗和朝政上的事。
阿迪裏之所以是兼管財稅,一方麵是因為他醉心商業不喜歡當官,另一方麵一千多人的小城也不需要用那麽多時間去處理財稅問題。
最忙的時候不外乎秋天征稅和給各主管官員發一些經費。所以且末國王特許他以兼職的身份兼管財稅。
不過這給葉楓一種阿迪裏是“臨時工”的感覺。葉楓很擔心哪天且末國財政出現問題,且末國王會不會讓阿迪裏這個“臨時工”背鍋。
這時期的西域各國還沒有完善的管理和法律法規等。所以撥多少經費也是根據國王心情而定,有時候發的多,有時候發的少,時間也不定。
這時期也沒有每月領工資的概念,哪個主管官員要錢,國王就根據心情給一些。
秋天征收農田稅賦是墨守成規的,其他的如人頭稅商稅都是根據國王心情和國庫情況來收的,多少和時間頻率都是看國王心情。
當然國王一般不會太過分,因為過分了就有可能有人造反了。
不多時,人都到齊了,宴會廳幾乎坐滿了人。一名使者喊道:“國王和王後到。”
眾人立刻安靜起立迎接且末國王和且末王後,且末國王帶著且末王後從後麵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