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第一次見這麽誇人的

字數:4908   加入書籤

A+A-


    “不過你別說,這招好像可行。”
    “這有點意思,我覺得可以試試。”
    “試啥?萬一這幾十精兵出了事,怎麽救?”
    “就是我們本來兵力就不夠。”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著。
    阿迪裏則看向右將軍艾則孜,右將軍艾則孜正凝神思索著。右將軍思索一會兒,忽然眼前一亮。
    右將軍艾則孜眼神複雜的看了看葉楓。心道:“此子如果是我們的敵人,這將是一個可怕的敵人。”
    葉楓一直看著沙盤並沒有注意到右將軍的這一舉動。
    阿迪裏看右將軍艾則孜看葉楓的眼神不善,但又不知是什麽原因。阿迪裏拍了拍右將軍艾則孜的肩膀道:“不知右將軍對我葉楓老弟提出的建議有何看法啊?”
    右將軍艾則孜緩過神來道:“此種打仗方式我聞所未聞,不過我覺得可以一試。”
    葉楓又補充道:“他們應該還不知道奸細被抓,今晚警醒時一定在南門有所行動。我們可以將計就計,來個請君入甕。”
    阿迪裏和右將軍艾則孜疑惑的說道:“請君入甕?何為請君入甕?”
    葉楓解釋道:“我們需要先做一些準備工作,在南門內修築一個簡單的甕城。南門城門裏麵再裝一個木柵,先向上打開,有需要時木柵可以扣向門洞,木柵朝外一側再一些木刺。”
    “具體計劃是這樣的,到了今夜警醒時,我們打開南門。敵人會以為是內應打開,我們等他們衝進甕城,然後放下木柵阻斷進入南門後續敵人。城牆上麵埋伏弓箭手主要射殺甕城內的敵人,少量弓箭手用於擾亂城外的敵人。”葉楓繼續說道。
    “消滅了甕城內的敵人我們再集中弓箭手射殺城外敵人,收複城門,重新關閉城門。當然其他城門要注意防範,避免敵人狗急跳牆,突然發起猛攻。”葉楓又補充說道。
    阿迪裏和右將軍艾則孜有些疑惑,阿迪裏問道:“甕城為何物?”
    葉楓又忘記了這一時期,建築和城防西域還比較落後。所以又解釋道:“甕城是一種防禦性的城防建築,甕城是一個閉環,一道城門通城外,另一道城門通向城內。”
    “主要針對攻擊城門的敵軍的,城門攻破,敵人就進入甕城。進入甕城的敵人,我們可以通過四周城牆上向甕城射箭,讓這些敵人腹背受敵。”
    右將軍艾則孜拍掌道:“這甕城妙啊。好。以後我們要在每一個城門處都修一個甕城。”
    聽到這話葉楓有些後悔,這些過於先進的東西不宜對非古媧族的民族展示。不知道日後大漢對西域一些國家進行征伐的時候,這甕城會不會對大漢的進攻有影響。
    阿迪裏不由得攢道:“沒想到葉楓老弟平時看著憨厚,這注意都夠陰損,不過我喜歡。”
    葉楓暗道:“八嘎呀路思密達,我真是日了狗了,第一次見這麽誇人的。”
    右將軍艾則孜和阿迪裏以及眾將又商討了一下,最後決定誘殺南門敵人和偷襲糧草同時進行。並且進行了作戰細節部署。
    於是從軍中挑選三十名精兵,由一名王宮伍長提升上來副將帶領,在入夜時偷偷從西門出城,繞向北麵鬆林,然後通過淺灘繞到敵人東邊輜重營附近。
    同時與他們確立了相互通信的辦法,讓他們在遠處注意觀察城上旗幟擺設,城內通過旗幟擺設位置對這支小隊下達作戰命令。
    阿迪裏負責安排後勤人員盡快在城南門處修建甕城。不需要太大,就近用民居的房子拆了做城牆,甚至部分利用離得近的房舍的牆做城牆。阿迪裏又安排木匠木工打造了木柵。
    右將軍艾則孜目前雖然名義上有接近九百人的軍隊,但其中有一多半是老弱婦孺。壯年隻有四百一十多人,又派出去三十人的精兵,所以隻剩下三百八十多名壯年。
    右將軍艾則孜留下五十名弓箭手和五十名步卒共一百人作為預備隊,並將他們分派在城內四處,用於緊急時增援。每個城門分派四十壯年士兵和四十老弱兵卒。
    剩下四十名步卒和八十多人的騎兵作為機動部隊使用,今晚這八十騎兵中五十名騎兵用於進攻敵軍,任務就是繞到南門從側翼攻擊南門的敵人。
    剩下的三十多名騎兵和四十名步卒,以及從預備隊抽調的六十名士兵和一百多老弱兵卒投入到南門甕城的戰鬥中。
    深夜,快到警醒時,一支樓蘭國百餘人的部隊悄悄向且末南城門靠近。且末國南門偽裝成內應的士兵打開南門,放這股樓蘭士兵衝入甕城。
    且末城這邊一切猶如劇本安排好的一般,伏擊,圍殲。
    但那三十名精兵卻出現了意外,被輜重營的巡邏士兵發現,雙方提前廝殺起來。而帶領三十名精兵的副將巴圖爾雖然勇武過人,但作戰經驗不足。
    他的小隊被發現後,他依然按原計劃進行,強行衝入輜重營燒毀物資。結果對方已經有了準備,所有輜重營士兵殺出,阻止了火源並開始追殺且末國士兵。
    三十名精兵退路被斷隻得向南殺出,好在對方輜重營的士兵不是精兵,三十精兵以傷亡八人的代價衝進了南部鬆林,進入昆侖山。
    這剩下二十二人也有幾人受了不同程度的輕傷。他們隻得潛伏起來伺機而動。
    且末城這邊由於甕城不大,所以隻放入了三十名樓蘭騎兵就關閉了木柵。進入甕城的樓蘭士兵或被殺或被俘。
    城外樓蘭國還有七十名士兵,其中有二十名是騎兵。樓蘭國騎兵對上且末國騎兵,阻擋住了且末騎兵對樓蘭國步卒的殺戮,為步卒撤退爭取了時間。
    同時樓蘭準備策應攻城的兩百人也增援了上來,且末騎兵隻得停止追殺返回城內。且末國在南門的戰鬥中以陣亡三人,傷一人的代價,俘虜或殺死了樓蘭士兵三十六人。
    總體來講且末算是小勝,眾將士備受鼓舞,且末城內的人心中也揮散了之前大兵壓境帶來的陰霾。
    次日,樓蘭國士兵做著攻城的準備,他們在北麵鬆林砍伐了木材,用於加固軍營和製造攻城器械。
    城內的人也在加固著城牆,準備石塊,鬆油,箭矢和武器等等。雙方都在做著殺死對方的準備,但雙方又相對和平的忙碌著。
    不過氣氛異常詭異也異常緊張,雙方都在爭分奪秒的做著準備,表麵的和平下雙方進行著一場暗中的較量。
    一連三日雙方和平相處,就像兩個施工隊進行著不同的工程。樓蘭國在城外建立了三個大營,一個在昆侖山腳下,是分大營。目的是用於與主大營策應,更重要的是可以登高觀察且末城內部分兵力動向。
    因為之前且末對樓蘭輜重營的襲擊,主大營和輜重營更改了位置,主大營向後兩裏紮營,輜重營遷到了河西岸更接近主大營的位置。
    這樣就成了分大營距離且末四裏,主大營距離且末五裏,分大營與主大營相距六點四裏左右,主大營距離輜重營五裏,分大營距離輜重營十點八裏左右。
    這個設計的確可以讓三個大營互成掎角之勢,但這也增加了輜重營為分大營運送物資的難度。輜重營的馬車隊為分大營運送物資至少小半天的時間才能回來。
    如果再算上準備時間就需要大半天的時間,基本上就需要單獨一個馬車隊專門為分大營運輸。這讓原本壓力較大的後勤補給,變得更加艱難。
    另外,所有部隊都到了河西岸,如果且末國能堵住橋東岸,後續補給就更難以運送進來。到時隻能走另外一邊的山路,從昆侖山內運送,這難度將是幾何級增加。
    樓蘭國攻城部隊一切準備妥當,他們準備了幾輛撞車用於撞擊城門,還準備了一些長長的雲梯用於攀爬城牆。
    樓蘭國兵分兩路壓向且末城,樓蘭士兵先在城下辱罵挑戰,且末城的士兵自然是避戰不出,樓蘭國左將軍卡尼隻得下令強攻。
    樓蘭國派出四百名士兵,分為四組輪流攻擊城池,不給且末城內士兵休息的機會。一連三天的進攻,樓蘭和且末的士兵都很頑強,但一連三天的防守也讓且末士兵略顯疲態。
    且末國右將軍艾則孜隻得用預備隊替換著城牆上的守軍。同時將另外兩個未遭受攻擊的北城門和西城門的士兵撤下部分,並分派給了接連被攻擊的東城門和南城門。
    就這樣攻城又持續了兩天,期間樓蘭國又增援了一百人參與攻城。雖然人數上占的比例不大,但對於僵持的雙方來講,這對且末守城一方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右將軍艾則孜隻得繼續調派手上的剩餘兵力支援東城門和南城門,同時繼續從北城門和西城門抽調兵力補充東門和南門。
    這段時間葉楓和阿迪裏一直在右大營和東城門與南城門之間三點一線。今天葉楓和阿迪裏在右軍大營,聽著右將軍艾則孜和幾個副將軍的作戰部署和局勢分析。
    負責東城門和南城門的副將要求著增加兵力,右將軍艾則孜隻得考慮繼續從北城門和西城門抽調兵力。
    而北城門和西城門的副將表示反對,因為他們剩下的兵力,就連人員輪崗都成問題了。
    反對的副將說道:“樓蘭明顯還未派出所有兵力進攻,如果再從北城門和西城門抽調兵力,樓蘭國突然突襲這兩個城門我們將無兵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