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亭長趙匡胤

字數:5906   加入書籤

A+A-


    葉楓想了想不對,秦國都城鹹陽是孝公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三百五十年的時候從雍城遷到道鹹陽的。
    於是葉楓又問道:“那雍城怎麽走?”
    老伯道:“這裏就是雍城。”
    葉楓抬頭看看周圍殘破不堪,隻有幾間茅草屋的樣子,暗道:“不可能吧,秦國都城就這熊樣?”
    葉楓想了想又問道:“請問集市怎麽走?”
    老伯道:“不知道,你問亭長去。”
    葉楓問道:“你們亭長啥都知道?”
    老伯自豪的道:“我們亭長從過軍,征過西戎,打過魏楚。見識廣著呢,就沒有我們亭長不知道的。”
    葉楓微微一笑,覺得這老伯很有趣,便問道:“你們亭長這麽厲害,他父母知道麽?”
    老伯揚了揚頭道:“我就是他爹。我當然知道了。”
    葉楓伸出大拇指說道:“厲害,厲害。那請問您那兒子亭長在哪裏?”
    老伯向前指了指說道,就在那裏。
    葉楓抬眼一看隻見前麵幾名男子商討事情。葉楓走上前,見眾人在討論事情便沒有打岔,先站在了後麵安靜的聽著。
    這名亭長道:“秋收已經完了,今年上頭讓我們大雍鄉出一萬人修築雍城城牆,我們亭要出一千人,你們每個裏各出一百人。每戶出一人。”
    “另外,還要出五十人去庸侯家負責釀酒修房舍,你們每個裏出五人。”
    原來其他幾個人都是裏正,亭長去鄉裏接任務。這些人便跑到路口以接亭長名義,打聽今年的任務情況。
    這一時期對人民的橫征暴斂的情形很多。
    在《左傳》和《國語》等書裏記著當時國君貴族們對於人民的橫征暴斂最為詳盡,如當時齊國的百姓竟三分其力,“二人於公,而衣食其一”。
    《論語》裏記著魯哀公問仲老二的弟子有若道:“年成不好、國用不足,怎麽辦呢?”
    有若答道:“你何不行徹製?”
    哀公歎道:“我的二成的稅尚且不夠,如何談得到徹製?”哀公所謂的二成的稅,應該就是“二人於公”的“二”。
    有一篇號稱周公所作,而實際卻是春秋時代魯國的詩《七月》裏記載,當時農民的生活情形很是詳盡。
    農民們一到正月,便修好農器。到了二月,就下去耕種。一直忙到八月,開始收獲。九月裏修築場圃,預備把農作物送進去。十月裏獲了稻子,並釀製明春給貴人們上壽的酒。
    等到把農作物統統收好,便忙著去替公家修築宮室。白天去揉茅,晚上絞繩。剛把公家的宮室蓋完,便又快到開始播穀的時候了。
    在冬天,還要去打獵。打到狐狸,就替公子們製皮袍。打到野豬,便把大的獻給貴人們,自己隻敢偷藏了小的。
    他們除了耕田、蓋屋、打獵以外,還要替貴人們去鑿冰,鑿下了冰就收進冰室,預備給貴人們夏天去涼快。
    以上說的是男人們的工作,至於女人們呢?
    在春天陽光溫和黃鸝歌叫的時候,她們手裏提著籃子,循著小路去采桑葉來養蠶。
    八月裏織麻布和收得的蠶絲,染成黑的、黃的和紅色的,替公子們做衣裳。
    偶然遇到公子們高興,她們還要含著一泡眼淚,跟著公子們回去,給他們去玩弄。
    至於農民自己的生活是怎樣呢?
    他們一年四季勞苦得像牛馬一樣,結果仍是“無衣無食”,凍得隻是發抖。吃的是苦菜,燒的是爛柴。
    屋子被耗子咬得東穿西洞,隻好拿些爛泥去塗塗,又燒些草料去薰薰,歎口氣道:“老婆孩子們,你們就在這裏住著過年罷!”
    到快過年的時候,他們殺了羔羊,也要獻給貴人們。他們走到貴人的堂上去,用大杯捧上美酒,高聲說:“萬壽無疆!”
    《七月》詩裏所講,還是農民的平居生活。到了有戰事來,他們更是遭殃、築城、打仗,哪一件都是農民的事。
    《詩經·豳風》裏還有一首《東山》詩,大約也是春秋時代的作品。這首詩裏敘述一個戰士打過仗後回家時的情形。
    他回到家門外,看見屋子被蔓草羅絡著了,小蜘蛛在門上結網,菜園已變成鹿兒的遊戲場,螢火蟲兒在閃閃地飛舞,鶴鳥在土堆上鳴叫。
    走進屋子,土老鼠盡在屋裏跑。當神魂顛倒的她正在長籲短歎著灑掃房屋的時候,他恰巧回來了。
    他能回來,還是慶幸的,不然,戰場上已埋著他的骨頭了。
    亭長說罷關於增加勞役的事情,裏正就犯了難。
    其中一個裏正說道:“怎麽今年增加了幾十人?我們裏已經不足一百戶了,我怎麽征集一百人。多出一人誰家也不幹啊。”
    亭長說道:“那就按田多少算,田多的多出人。或者根據每戶男丁數量出。再不行就拿一些賞賜出來,願意多出人的多拿一些當工錢。”
    亭長看到葉楓,便問道:“這位仁兄看著麵生,是你們誰家的親戚麽?”
    眾裏正搖了搖頭,都說不認識。
    亭長便問葉楓道:“請問這位仁兄有何事?”
    此時亭長正麵麵向葉楓,葉楓看見他的左上牙齒少了一顆,而且他的佩劍插在右側,這明顯是左手用劍。
    亭長看著葉楓在打量他,眼中流露出一絲異樣的神情。
    葉楓正要開口,那位老伯說道:“他路過我們這裏,是來問路的。他要去羊城。”
    眾人聽了麵麵相覷,有人小聲問道:“羊城是哪裏?”
    “不知道。”
    “沒聽過。”
    “這人不會是他國奸細吧。”
    葉楓為了避免誤會,立刻解釋道:“我是楚國商隊的,我們和呂仁,呂老爺的商隊路上遇到樓蘭騎兵追擊,我負責引開樓蘭騎兵,不慎落水漂流到了這裏。”
    “呂老爺和我們沈老爺帶著商隊其他人從巴蜀繞道去了楚國,所以我現在想去楚國。羊城在楚國。”
    “我東西什麽都丟了,前麵遇到一個好人趙大膽,他送了我一套衣服還請我吃了一頓飯。”
    “現在想去雍城碰碰運氣,看看有沒有事可以做,賺一些盤纏。”葉楓說起趙大膽請他吃飯絲毫沒有臉紅。
    呂仁是雍城有名的富商,雍城的人都聽說過。所以就信了葉楓幾分。
    亭長想了想說道:“此處去楚國路途遙遠,隻怕你沒有盤纏很難到的了。不如這樣,你和我們去修築雍城,我們分你一些賞賜,你可以換一些錢財,有了路費也可以去楚國。”
    葉楓想想說道:“也好,那有勞亭長大人安排。”
    亭長說道:“什麽亭長大人,我叫趙匡胤,叫我匡胤。”
    葉楓眼前一亮說道:“你就是趙匡胤啊,久仰大名。”暗道:“這名字起的和宋太祖一個名。”
    趙匡胤驚訝的說道:“你聽說過我?”
    葉楓腦子急轉,辯解道:“我聽呂老爺提起過,他說你武藝非凡,本想招你為他做事來著,但聽說你被提拔為亭長就作罷了。”
    葉楓想著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這些古人絕對經不住,我這從兩千年後拍來的馬屁。
    果不其然,趙匡胤興奮的說道:“呂老爺也聽說過我武藝非凡?”
    葉楓暗笑道:“拿捏了。”
    趙匡胤他爹趙大光炫耀的說道:“我就說我兒子厲害吧。看到沒連城裏的呂老爺都聽說過我們家匡胤。”
    其他裏正自是一番奉承。“亭長勇不可當,遠近聞名。”
    “亭長有萬夫不當之勇。”
    “…”葉楓在旁邊默默梳理了一下雞皮疙瘩。
    趙匡胤很高興,對旁邊的一個裏正說道:“江川,你安置一下這位~”
    趙匡胤突然想起什麽,立刻朝向葉楓問道:“還未請教仁兄高姓大名?”
    葉楓道:“小弟,叫葉楓。”
    趙匡胤轉身又朝向叫江川的那名裏正說道:“你安置一下這位葉楓兄弟,過幾天我們人湊齊了一起送去雍城。”
    江川家境還算不錯,便答應下來,對葉楓說道:“葉楓兄弟等一下就去我家湊合幾天吧。”葉楓自是行禮謝過。
    江川又給葉楓解釋道:“修築城牆每天會有六分之五鬥糧食,再加上我們分給你的一些賞賜,平均下來你每天大概可以拿到二鬥的糧食。”
    這一時期大部分以物易物為主,銅錢等貨幣為輔。所以很多都是按糧食或布匹結算,當然也是以糧食為主。
    《睡虎地秦墓竹簡倉律》記載“城旦築牆和做其他強度與築牆相當的勞作的,早飯半鬥,晚飯三分之一鬥。站崗和做其他事的,早晚飯各三分之一鬥。”
    “有病的,酌情給予口糧,由吏主管。城旦舂、舂司寇、白粲做土工,早晚飯各三分之一鬥;不做土工,按法律規定給予口糧。”
    葉楓心裏大概盤算了一下,覺得江川他們給的糧食算是很高的。
    便點頭答應道:“多謝江川兄和匡胤大哥,要不我這幾天的夥食先記下,到時候一起從我工錢裏麵扣。”
    江川大度道:“你這是什麽話,來者是客,你吃這幾天算什麽,以後不要再說這種話,你安心在我家吃住即可。”
    趙匡胤也說道:“你願意和我們一起去修城牆也算幫了我們大忙了,吃這幾天飯算什麽。”
    趙匡胤說罷轉身又對江川說道:“如果家裏糧食不夠去我家拿點。”
    江川笑了笑道:“夠的,大哥且寬心。”
    趙匡胤說道:“那就這麽定了,都散了吧,我也該回家了。”
    江川調笑道:“大哥是怕家中母老虎等急了,發火吧。”
    趙匡胤瞪了一眼江川道:“我會怕老婆?怕老婆是不可能的,這輩子是不可能怕老婆的。就她那小身板還不夠我一拳的。”
    雖然這麽說,但是趙匡胤急衝衝的就朝家裏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