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祭祀
字數:3158 加入書籤
我將金棺上的蝴蝶結解開,卻遲遲不敢掀開棺蓋。
這幾天,感覺自己像是走過了萬水千山,這其中的艱難險阻不言而喻,但總歸是因為心中有一個執念,才讓我能夠咬緊牙根、義無反顧地走到這裏來。
當下,我們所有人一直都在苦苦追求的那個黑玉可能就在眼前,我與真相之間就僅剩這一棺之隔,可我卻猶豫了,陳默那句“古祠中的真相或許是殘酷的”一直在我的腦海裏盤旋著,我知道自己在害怕,那是一種從內心深處,從骨髓的細胞中迸發出來的恐懼。
但是,這金棺中是佛陀舍利也好,是黑玉也好,總歸是要打開的,不然這件事永遠都終結不了。
我深吸了一口氣,將手移到了金棺的棺蓋上。棺蓋被掀開的那一瞬間,不知道為何,我心中那絲絲的不安卻悄然轉換成了一股淡淡的歸屬感。
那種感覺,就像是年少時外出求學,然後佳節將至,自己帶著簡單的行李,匆匆趕回家鄉過節,還未到達家門,卻在巷口遇到了以前經常光顧的那個賣甜豆花的老頭那般,是一種回到了熟悉的環境中的感覺。
特別的奇妙!
帶著這種奇特的心情,我將金棺中那個包裹著厚厚帛畫的東西捧了出來。
真的是用捧的,小心翼翼的那種。
我將帛畫打開,發現居然是一條引魂幡,但是這條引魂幡與柳樹林中的不同,它外觀是旗子的形狀,上麵彩繪著繁複的圖案。
引魂幡中包裹的,是一塊成年人巴掌大小橢圓形的薄石片。石片的質地暗淡但又略微偏紅,上麵鑲嵌有珠狀寶石樣的東西,珠狀寶石的數量很多,質地堅硬,晶亮透明,顏色各異,在棘鱗蛇鯖油燈的照耀下五彩奪目,石片四周附著黑色燈絲狀如同塵埃的東西,邊界極不規則。
不是黑玉,父親和教授手中的黑玉片我都見過,與這金棺中的暗紅石片完全不同。這暗紅石片的材質是什麽我暫時看不出來,但可以確定不是玉。上麵所鑲嵌的珠狀寶石從外觀上看倒有點像是佛陀舍利,不過我也不敢肯定,畢竟這東西,都隻是在資料中見過,實物還真的沒摸過。
難道,我們都錯了嗎?根本就沒有什麽黑玉。
在暗紅石片上找不出什麽有用的信息,我隻能將眼光轉移到那麵有點大的引魂幡上麵。
引魂幡在古代一般是招引亡魂的旗子,古人認為人死後附在人身的魂魄要與屍體離散。離散以後成了野鬼,便享受不到後人的祭祀,還會驚擾後人。因此,必須使離散的魂魄能夠回來附於屍體入葬墓內,葬製上叫做招魂複魄。
招魂便是製作引魂幡,讓魂魄識別幡上所畫的墓主人現象,自己歸來。複魄,便是出殯前將靈柩在家停放數日,引魄附體。出殯時,將引魂幡舉在靈柩前,一路引導到葬地,經過祭祀告別儀式,放在棺上,隨著下葬,這樣,魂隨幡,魄隨棺,同入墓內。
我眼前這幅引魂幡是一個形的結構,帛畫的內容大體是展現了天界和人間兩部分,畫麵精美、細節繁雜卻很有條理。
帛畫的天界部分,畫在上端最寬闊的地方。右上角是一輪紅日,日中有金烏,日下的扶桑樹間,還有八個太陽。左上角一彎新月,月上有蟾蜍和玉兔。日月之間,端坐著一個披發的人首蛇身天帝,天帝下方,是一團暗紅色的祥雲,祥雲之間泛著璀璨的星光。
畫麵的下窄部分是人間。人間以玉璧為界劃分成上下兩層,上層畫的是一個臉戴著麵具頭纏青布的女人的圖像,從女人的裝扮上看,應該是古祠的族長。而奇怪的是,這幅引魂幡有別於以往出土的任何引魂幡墓主人升天的形象,圖中這女子是從天上踏著祥雲紛飛而下,感覺像是與暗紅祥雲上的天帝喝完下午茶,正要回家的樣子。下層是祭祀的畫麵,畫麵中主持祭祀的祭司,其衣著打扮,居然如同古祠甬道之中穿著嫁衣的女子那般,祭台之下,古祠的族人著身子匍匐於地麵上。
我蹲在地上,手肘子撐在膝蓋手掌托著臉,手指在帛畫上由下而上地掃著,腦袋裏卻如同漿糊一般他們到底在祭祀什麽?祭祀的目的是什麽?
進入古祠以來,一共見到過兩次古祠族人祭祀的畫麵,第一次是在古祠門樓的浮雕上麵,那一處的畫麵傳達出來的信息就是他們在祭祀坐在祭台上的族長手中那個圓狀物,大概就是金棺中這暗紅石片吧。但是眼前這幅帛畫上麵所描繪的畫麵,卻令人匪夷所思。他們好像是通過祭祀將在天上的族長的魂魄給引下來。這在我所見過的古人祭祀中,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
突然,我發現帛畫最上端人首蛇身的天地所端坐的那團暗紅色的祥雲與我手中的這橢圓形的石片好像是一樣的,無論是形狀亦或者是顏色,甚至連上麵的珠狀物所鑲嵌的位置,基本上都是相同的。
一通則百通,看出了兩幅祭祀畫麵之間的聯係之後,我一下子就推導出了他們祭祀的整個過程。我們在古祠中見到的這兩次祭祀的畫麵,是在同一次祭祀中完成的。古祠門樓中的浮雕所雕刻的祭祀畫麵,是祭祀剛開始的時候,族長舉著暗紅石片在祭台上供族人祭祀。
暗紅石片應該是有什麽特殊的功能,能夠招來天帝,族長也借倚暗紅石片上天了,但是上天之後所進行的活動我在古祠中沒有見到任何講述這一部分的東西,所以暫時無法知道,然後祭司進行最後的祭祀,將族長從天上給接了回來。
整個祭祀活動得以完成的媒介,就是這枚暗紅石片。
難不成,所有人苦苦追尋的,就是這枚石片,而且最終的目的是要進行類似於祭祀嗎?
這一瞬間,我的眼前一下子就浮現出八年前在海邊燭陰古廟的情形,那時教授說過,古廟中所供奉的是人首蛇身的燭陰神獸。好像也是從那一次開始,我的人生就總會出現一些亂七八糟類似於幻覺的東西。而且無獨有偶,在這古祠之中,也多次出現了人首蛇身的燭陰古獸的形象,帛畫中的天帝,也是以人首蛇身的形象出現的。
這中間,肯定有什麽聯係,隻是前因後果我暫時不知道而已。
而當年去過燭陰古廟祭祀的人,這一次,也都全部出現在古祠之中。除掉已經故去的陳教授,張繼生、溫湘玉、陳默與我,每一個人都卷入進來了。
就在這時,一陣地動山搖傳來。
。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