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

字數:7388   加入書籤

A+A-


                      平心而論,於二公子的娘算是疼兒子的,分給於宗遠的家產也是精心挑選過的。
    這家書鋪在南平縣城中最繁華的通義坊內,周圍的鋪子格調檔次都不低,用現代的話說就是黃金商圈,本縣的絕品商鋪。
    蘇澤穿越以來一直都是囊中羞澀,也沒空逛過書鋪,這還是第一次見到大明朝的書店。
    既然是讀書人的生意,書店掛著大大的匾額,上麵寫著“集賢堂”三個大字。
    除了匾額之外,書店還掛著一個大大的字牌,上書“古今名人詩詞總匯”的字樣,後麵又有一個字牌“新書到貨”。
    在大明朝,開書鋪是一等一的好生意,其中一個原因是大明朝賣書是免稅的。
    這是朱元璋定下的規矩,“除書籍田器稅,民間逋負免征。”
    這免稅的行當自然人人想做,但是也不是普通生意能做的,於家能擁有一間書鋪,足以知道他們在南平縣的地位,而於夫人將書鋪貼給了小兒子,也可以看出她疼愛幼子的心。
    見到於宗遠之後,書鋪吆喝的夥計立刻通報後麵的掌櫃的,蘇澤則拿起書鋪門前的書翻看了起來。
    大明朝各地書鋪賣的書主要就是三類科舉教輔書,農用技術書籍和。
    蘇澤拿起一本《時文選刊》,這是最新的科舉輔導書,上麵刊登的就是最新的優秀八股文,類似於現代的語文作文集。
    在科舉昌盛的南北直隸,專門有書商會請翰林院進士寫八股文,然後編成這種《時文選刊》,普通讀書人就可以根據這些優秀範文模仿學習,提升自己八股製義的水平。
    果然第一篇就是王世貞的科舉文章,如今王世貞是天下文宗,是京師風頭最盛的年輕讀書人,又是剛剛中了進士不久。
    他的文章自然對現在的科舉考試最有參考性,總不能看前朝進士的科舉文章吧。
    不過從這本書的印刷質量以及書中的錯別字數量看來,這怕不是什麽正版書,果然翻過去一看,建陽印坊出版的。
    大明朝也是有版權意識的,可雖然有版權,但是維權不易。
    特別是福建擁有全國最大的書籍印刷基地,同時也是盜版基地建陽,凡是建陽出版的書,十有都是盜版的。
    像是這本《時文選刊》,應該是京師有實力的出版商,花錢請王世貞這些人寫的文章,然後編輯成文集出版印刷的。
    而埋伏在京師的盜版書商,則購買《時文選刊》加緊返回建陽,然後立刻召集工匠雕版印刷,再送到各地的書店中。
    有些偏遠的地方,盜版書甚至比正版書更早的批發賣到書鋪中。
    大明朝的公文傳遞速度都比不上這些盜版書商!
    一看價格,二兩銀子,蘇澤果斷的放下了書。
    好吧,也難怪這些盜版書商這麽賣力,確實是暴利啊!
    蘇澤想著要不要以後也在長寧衛印盜版書,這玩意兒簡直就是搶劫。
    蘇澤又看了一圈,除了這種時文選刊之外,剩下的就是開蒙的書和各種韻書。
    不過價格也都高的驚人,一本薄薄的開蒙書籍就要一兩銀子,不過裝幀倒是精美多了,錯別字也幾乎沒有。
    這種開蒙的書一般都是花大價錢製作雕版,反正可以反複印刷,這種書肯定不能有太多的錯別字,要不然就是誤人子弟了。
    所以雖然是盜版書,但是質量卻很好。
    當然,《四書五經大全》是沒有的,那是官版印刷的書籍,不讓在私人書店出售,而且朝廷也不讓印。
    再往裏麵走,就是各種工具書了。
    首當其衝的就是大明頭號工具書《多能鄙事》,這本書據說是開國明相劉伯溫所著,是一本包含了飲食、服飾、百藥、農圃、牧養等許多方麵的製作技能的工具書。
    不過史學界都覺得劉伯溫應該不會寫這種書,估計署名劉伯溫也是為了賣書的噱頭。
    除了《多能鄙事》之外,還有各種食譜,茶書之類的雜書,蘇澤還看到了一本棋譜,大明朝的書品類還是很豐富的。
    不過蘇澤很快看到了更多讓他無語的書。
    《多能鄙事新篇》,《新說多能鄙事》,《新說多能鄙事新篇》,《多能鄙事秘篇》。
    林林總總的這些書籍占據了半個書櫃,不用說了,這也是盜版書商整出來的花活兒。
    這種工具書往往也是需要不停迭代升級的,不過這些書基本上都是寫湊字數的盜版垃圾書。
    比如蘇澤翻開的這本《多能鄙事秘篇》,號稱是收錄了當年沒有刊印的秘密篇幅,其中包含了很多不傳之秘的食譜。
    就算是以蘇澤v1的廚藝來看,這些菜譜也都是瞎編亂造的,根本沒有可操作性。
    還有一些製作糕點的方法,完全就是瞎寫的,用這種辦法製作的糕點肯定賣不出去。
    放下這種坑錢的垃圾書,蘇澤又翻看書店後鋪的部分。
    市民文學的繁榮,也是大明朝的特色。
    長寧衛這種鄉下衛所沒幾個人識字,但是在南平縣城這種地方,識字的普通百姓還是很多的。
    而文風昌盛的江南地區,縣城百姓的識字率甚至超過百分之十,這些龐大的識字人口自然也帶來了市民文學的昌盛。
    不過嘉靖時代還是市民文學的發展期,給了蘇澤很大的文抄公空間。
    《水滸傳》,《三國演義》,老麵孔了。
    《水滸傳後傳》,《後三國演義》,又是盜版書商的花活兒。
    《酉陽雜俎》,唐代鬼故事。
    《天仙奇緣》?蘇澤翻看很快就放下了,古代黃書。
    剩下還有《曲藝散集》,《唐詩選集》之類的詩詞書籍,不過數量最多的還是部分。
    不過這些書價格也要比前麵的書籍便宜不少,比如一本《三國演義》分成了十冊,可以分開購買,一冊定價也不過半兩銀子,屬於普通百姓勉強也能買得起的。
    就在蘇澤思考自己可以文抄什麽作品來賺錢的時候,後屋掌櫃的終於出來。
    這是個四十多歲的矮胖男子,一看就非常圓滑世故的樣子,見到於宗遠後立刻行禮,一口一口東家東家的,讓於宗遠的憋著整頓店鋪的那股氣都泄了幾分。
    看到於宗遠被喊了兩聲東家就飄了,蘇澤隻能感慨這位仁兄果然是冤大頭。
    這位姓於的掌櫃的,嚴格的說並不是於府的仆役,而是於宗遠的遠親。
    掌櫃的名叫於棟,十年前好不容易才接管了這家書鋪,每年都能向於家上貢三四十兩銀子,在於府的多家鋪子裏算是不錯的。
    但是於棟到底從中貪墨了多少,那就要看他這十年新購置的幾十畝田來看了。
    於宗遠他爹當然知道賬目有問題,但是他並不知道怎麽查賬,而且這些掌櫃的都是於府的老人了,輕易也動不得。
    不過現在鋪子轉給了於宗遠,理論上也算是換了老板,於宗遠要怎麽清理就是他的事情了。
    所以於棟這些日子有些緊張,但是今天看到於宗遠隻帶著蘇澤一個人進來,心中那點緊張就消失了。
    要是真的查賬,沒有十幾號人是絕對沒辦法將書鋪的賬本搞清楚的。
    於宗遠隻帶了蘇澤一個年輕的書生,怕是連賬本都看不明白!
    這麽說於宗遠就不是過來查賬的,於掌櫃的將心放下,又讓夥計送上了最新城裏流行的酸梅湯,看樣子於公子隻是視察自己的產業,應該很容易就打發走。
    蘇澤喝了一口酸梅湯,因為用的是廉價的交趾黑糖,酸梅湯中帶著淡淡的苦澀味道,不過這一路上趕過來全身熱汗淋漓,喝了酸梅湯確實解渴。
    於宗遠總算是沒忘記自己來的目的,板起臉說道“於掌櫃的,關了鋪子,將賬本拿出來,我要查賬!”
    要是換成別的人,好歹還要虛情假意一下,於二公子性格就是這麽混不吝,直接開門見山說出目的。
    於棟倒是麵色不變,查賬這件事他早就有了準備,他早就準備了兩年的賬本,立刻吩咐夥計將賬本抬了出來。
    是的,抬了出來。
    大明朝的記賬方法還是四柱記賬法,真正的複式記賬的龍門賬法,還是明末才出現的。
    所謂四柱記賬的辦法,就是即包括舊賬餘、新附、支出、剩餘四部分。
    而書店的特點就是品目繁多,因為書的種類非常多,每一個種類都要做帳頁,滿滿一箱子的賬本看的於宗遠頭大,他用求助的眼神看著蘇澤。
    蘇澤拿起一個賬本,“賬房”技能發動,很快就發現了其中的貓膩。
    於掌櫃的故意將同樣的書拆成不同的品類,大大增加了賬本的複雜程度,這其中沒有貓膩就有鬼了。
    有貓膩是正常的,這樣位置的書店,光是蘇澤進門之後就來了兩撥客人,這樣的書店一年才四五十兩的利潤?這也是於家家大業大,家中又沒有懂行的讀書人,才被這幫人欺瞞了這麽久。
    蘇澤的“賬房”技能隻有v1,如果單單從記賬查賬上來看,蘇澤自然是遠遠比不上於掌櫃的這樣的造假高手的。
    但是蘇澤有“數學”技能啊!
    蘇澤幹脆拋棄了賬本中存貨的進出,開始尋找數理上的問題。
    這就要用到一道有名的數學定理了——本福特法則。
    這條概率統計的定理,主要就是用來檢查數據造假的。
    原理大概是,隻要數據的樣本足夠多,數據中以1為開頭的數字出現的頻率並不是1/9,而是301。
    而以2為首的數字出現的頻率是176,往後出現頻率依次減少,9的出現頻率最低,隻有46。
    而記賬經營就是這麽一個樣本足夠多的數據集合,蘇澤不看其他的數據,而是隻抓著每一種書的結餘數據,開始套本福特法則。
    蘇澤寫寫算算,很快統計出所有存在剩餘的存書,果然套上法則之後,很多數字的出現規律並不符合本福特法則。
    蘇澤又將有問題的類目找出來,用筆勾選出來,然後對著夥計說道
    “把這幾套書,搬出來。”
    夥計接過紙,看了一眼於掌櫃的,臉色立刻就變了。
    於掌櫃的也接過紙,他的臉色更難看了。
    於宗遠就是再傻,此時也看出問題了。
    “還不快拿出來!難道拿不出來?”
    於掌櫃的冷汗都要流下來了,這於宗遠帶來的讀書人到底是什麽來路,怎麽這麽一會兒就發現了自己做假賬的地方?
    於掌櫃做假賬的方法也很低級,就是將利潤藏在未售出的書中,虛報存貨來抽走利潤。
    這些賬麵上存在實際上不存在的書,就是書鋪多餘的利潤。
    而這些“不存在的書”,於掌櫃做了完整的進貨銷貨的帳,如果單單從賬理上根本看不出問題來。
    而一家書店擠壓的舊書也是很多的,他做了這麽多書的條目,真的清點起來非常的困難,就是查賬的高手來了,短期也查不出問題。
    而一旦開始查賬,於掌櫃的隻需要將需要查的書貼上書皮暫時補上,就能夠蒙混過關。
    這一套辦法一直到現代都在用,可說是剛正樸實的假賬方法,簡單又實用。
    可是蘇澤隻是寫寫畫畫了半個時辰,就將有問題的存書找了出來,於宗遠還讓夥計立刻拿出來,這怎麽拿得出來啊!
    夥計全身都打哆嗦了,掌櫃的做假賬,他這個夥計自然有分紅的。
    做假賬的膽子他有,到那時假賬被查出來的後果他可承擔不起。
    夥計是於家的家生子,戶籍和身契可都在於宗遠手裏。
    算起來於宗遠就是他的爹。
    兒子有錯,真爹打死親兒子,官府隻會斥責一下,何況是個家奴?
    當然真的死人了官府肯定會介入,但是於家可是軍衛,每年多少仆人在於家消失的,這些大家族整治下人實在是太容易了。
    蘇澤指著夥計說道“說吧,這單子上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說出來我請於公子原諒你。”
    夥計還在哆嗦,於宗遠一腳將他踹翻說道“你再不說!我把你全家都殺了!”
    於公子的恐嚇簡單直接,這個夥計哇啦一聲,全部都招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