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特別都察院

字數:5243   加入書籤

A+A-


    金湛看著熊況說道:“團長,陰平古道肯定是存在的,當年鄧艾能過去,我們也能過去!”
    陰平古道位置非常重要,從陰平古道可以繞過整個伐蜀通道最險要的劍閣,通過江油可以直撲綿陽和四川的治所成都。
    如今江東臣親自帶領大軍駐紮在閬中,但是成都是整個四川軍隊的大本營,大部分川軍都是從成都附近地區募集的,而劍閣守軍的補給也都是從成都運輸過去的,如果能繞道成都,那對於守衛劍閣的明軍,是重大的士氣打擊。
    熊況決定還是前往陰平山中,尋找這條陰平古道。
    既然以前的鄧艾能夠做到,那麽自己為什麽就不能做到?而且東南軍隊可要比當年晉國的軍隊精銳多了。
    熊況一頭紮進了山裏,尋找通往江油的陰平古道。
    此時南洋的戰事也接近完結。
    東南支持的阮潢軍,進軍越來越順利,和北方的戚繼光部一起,夾擊了鄭檢所在的後黎軍隊。
    鄭檢是阮家的女婿,是從阮氏手裏篡奪的權利。
    阮潢被鄭檢囚禁多年,和鄭檢又有殺兄之仇,他也知道自己如果失敗那肯定死定了,所以雖然他的軍事能力不如鄭檢,但是作戰意誌非常頑強。
    而東南也派出了“軍事顧問”,指導阮潢的軍隊配合戚繼光行動。
    戚繼光占領安南北部之後,立刻開始進攻安南最重要的中郡地區。
    有阮氏的軍隊策應,進入平原地區的戚繼光部,如同猛虎下山一樣,迅速橫掃了升龍府地區。
    鄭檢在野外和戚繼光決戰兩次,兩次都幾乎全軍覆沒,鄭檢這才明白,為什麽北莫敗的那麽快!
    原來不是北莫不給力,而是對方太強大了!
    如今北莫國主已經逃亡緬甸,而鄭檢也隻剩下幾座城市還在死守,眼看著就要全軍覆沒了。
    事到如今,鄭檢也明白這仗打不下去了。
    鄭檢派出兒子鄭鬆作為使者,再次聯係上了東南這邊。
    剛剛和占城國主簽訂了朝貢協議的沈一貫,代表東南和鄭鬆開始了會談。
    鄭鬆見到沈一貫,臉上表情十分的複雜。
    現在誰都知道,阮潢是得到了東南的支持,這才背刺鄭家。
    而當年阮潢可是一點勢力都沒有,和東南搭上線,肯定就是眼前這個東南使者的功勞。
    而當年鄭鬆和阮潢一同出使東南的,阮潢是在鄭鬆眼皮子底下和東南使者達成了密約,但是自己竟然一點都沒有察覺!
    為了這件事,鄭鬆在父親鄭檢那邊丟分不少。
    鄭鬆並不是鄭檢的長子,鄭檢的長子鄭檜才是鄭家合法的繼承人。
    但是鄭鬆的表現一直不錯,鄭檢隱約也有改立繼承人的想法,所以才委派鄭鬆前往大明。
    可沒想到鄭鬆把這件事搞砸了,長子鄭檜一派的人自然要落井下石,這件事搞的鄭鬆非常的被動。
    所有這一切都因為眼前這位明使!
    鄭鬆強忍著心頭怒火,看著眼前的沈一貫。
    沈一貫卻冷冷的說道:
    “鄭家必須要無條件投降。”
    鄭鬆心中一涼,本想要拒絕,但是此時形勢已經比人強了。
    安南隻剩下幾座城市還在後黎手上,而這幾座城市的守衛也不全是鄭家控製的。
    中郡城一旦被攻破,鄭家根基本來就很淺,那時候就更沒辦法和東南談條件了。
    沈一貫說道:
    “後黎國主必須要退位,安南以後就是我們中原的一部分,不過大都督也說了,安南有安南的特殊之處,所以安南先不采用東南的製度,而是由一位安南總督負責安南的事務。”
    “安南總督?”
    沈一貫點頭說道:“安南總督由安南各方代表投票選出來,安南總督下設立各司,仿照東南的內閣製度設置司長,管理安南的各項事務。”
    “我們東南不插手安南總督的投票,在十年內尊重安南地區的選擇,等到十年後安南再並入東南。”
    鄭鬆眼睛一亮,如果由安南總督管理安南,那麽這個安南總督的含金量甚至要比鄭家以前的地位還要高。
    鄭家並沒有篡位,而且後黎內部也有很多軍閥,所以鄭家其實類似於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很多諸侯不一定聽命令。
    北麵還有老對手北莫朝,南方的占城還經常鬧事。
    如果能成為這個安南總督,那等於控製了整個安南地區,那肯定要比在後黎做權臣要強多了!
    按照東南的意思,這十年不會強行讓安南並入中原,如果能擔任十年的安南總督,那也是能接受的。
    鄭鬆又小心的問道:
    “請問這個安南總督要怎麽選?”
    沈一貫知道對方上鉤了,於是說道:
    “安南也按照我們中原進行改製,改為府縣兩級,從府縣中選出一定數量的代表,再由代表選出安南總督。”
    “我們東南不幹涉安南的民政。”
    這個安南總督的事情,是沈一貫向大都督蘇澤建議的。
    其實在安南諸多勢力中,鄭家反而因為其僭主的身份,對外政策最是靈活。
    東南崛起之後,安南各方勢力中,第一個派出使者前往東南的就是鄭家。
    所以沈一貫上書蘇澤,認為並不應該完全摧毀鄭家,而是應該讓鄭家出來和其他各家,一起爭奪這個安南總督,在政治上保持安南的分裂局勢,而不是讓阮潢成為統一安南的人。
    阮潢能夠在鄭檢身邊臥薪嚐膽,其心機和城府可想而知,如果讓阮潢得到威望,那以後必然也是隱患。
    而且沈一貫也了解到,如今安南的矛盾非常大。
    有階級矛盾,少數種植園主和地主占領太多的土地,普通百姓吃不飽飯,但是上層卻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有民族矛盾,在安南內部也有大量的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和中原西南的少數民族一樣,本身具有一定的割據性質,也以經常和主體民族發生矛盾。
    有南北矛盾,北方莫朝和南方後黎互相纏鬥了幾十年,北方山區和升龍府等平原地區對抗多年,南方的風俗習慣也和北方不同。
    有產業矛盾,新出現的蔗糖種植園主,和傳統的地主之間,爭奪土地和出口資源,城市內一些工坊主和農業生產者的矛盾尖銳。
    在這種時候,如果東南完全介入到對安南的改造中,一方麵是要付出巨大的前期投入,拖累東南征服中原的進度。
    另一方麵隻要東南開始統治安南,那麽這些矛盾就的矛頭就可以對準東南,反而讓安南上下團結起來。
    所以沈一貫的建議,就是先讓安南自己選出來一個總督出來,讓安南人自己管理安南。
    而東南隻要保證在安南重要地區駐軍,控製安南的港口就可以了。
    任何一方上台後,必然會被其他各方製衡和掣肘,在這種情況,無論是執政的一方還是在野的一方,反而都要爭取東南的支持了。
    沈一貫還設計了一套新的朝貢體係。
    第一等的自然是東南的直接領地,其中包含了馬尼拉這種海外自治領,濟州島這種特殊待遇的港口地區,這裏和東南的待遇一樣,享受國內的稅收待遇,不需要征收出入境的水手。
    第二等的,就是日後的朝鮮和倭國,這一類的東南的朝貢國。
    第二等的國家,和他們的貿易依然算是國際貿易,需要在市舶司交稅,但是可以享受一定的優待,算是全麵合作夥伴關係。
    第三等的就是西洋諸國和中亞諸國,這些來東南做生意的國家了。
    對這些國家的商隊,就要享受重商主義的鐵拳。
    對於鼓勵出口的商品減稅,對於限製進口的征收重稅,但是進出港口都要交稅。
    按照沈一貫的計劃,安南可以按照第二等的國家對待,等到十年後安南並入東南,再享受第一等待遇。
    等十年之後,安南本地的工商業發展了,必然會追求第一等的待遇。
    到時候安南的舊勢力已經鬥的差不多了,那時候就可以和琉球一樣,主動請求融入中原了。
    蘇澤對於沈一貫的計劃很支持,不過蘇澤還增加了一條,在安南駐軍駐外,還要成立一個專門的委員會,負責審定安南的重大國策。
    除此之外,還要在安南設置特別都察院,特別都察院通過考試從安南最精英的階層中科舉產生,特別都察院可以享受絕對的調查權,有權調查安南總督在內的所有官員。
    鄭家最後還是接受了沈一貫的建議,派出鄭鬆前來談判,參加安南第一任總督的競爭。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