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

字數:3524   加入書籤

A+A-


    等到李成梁的使者找到張居正的時候,他說兒子護送父母返回湖廣祭祖,使者無奈隻能空手而歸。
    聽到消息的李成梁也隻能放棄打算,畢竟他不可能真的讓張居正複出。
    京師的物價還在上漲,李成梁最後也沒有辦法,他隻能修修補補,先穩定住軍隊和官僚體係再說。
    李成梁恢複了官員和軍隊發糧食的傳統,在高拱時代,官員的俸祿就根據糧食價格折算成銀元發放了,如今重新改為發放實物,算是穩住了官僚係統和軍隊。
    但是軍工廠的生產還是被影響到了,李成梁再次要求這些地方從銀元征收改為征收原料,確保這些軍工廠不能停工,並且派出官員強行收購兵工廠需要的原料。
    這樣下來,京師的通貨膨脹還在繼續,但是好歹將明廷的要害部門穩定住了。
    至於其他的,李成梁已經沒有辦法了。
    民間出現了一種詭異的現象。
    明廷發行的銀元瘋狂編製,而東南的銀元瘋狂的升值,那些手裏握著東南銀元,或者能從東南搞來銀元的商人們,迅速開始抄底其他人的資產。
    這其中清遠伯家的東南銀元數量最多。
    誰也不知道,為什麽清遠伯家裏有這麽多的東南銀元,但是李煒父子拿著錢瘋狂的收購其他人的資產,一口氣買下了好幾個優質的工坊和商鋪。
    大宗資產都是用東南銀元交易,小額商品就是以物易物,從高拱開始構建的經濟體係,終於玩崩了。
    不過這件事倒是也賴不上李成梁,因為包括高拱自己在內,明廷的貨幣政策就是非常短視的,發行銀元也不是為了商業流通,而隻是為了緩解財政問題。
    高拱明知道明廷發行的銀元成色不足,依然用銀元支付官員的薪水,強行推動銀元流通。
    張居正也清楚明廷銀元的水分,但是承認明廷發行的銀元可以用來交稅,通過一條鞭法確定了銀元的幣值。
    李春芳延續前兩任的作風,但是他需要養軍花錢的地方更多,於是也就發行了更多的銀元。
    等到李成梁接手這個爛攤子的時候,早就已經是積重難返了。
    可以說,因為明廷財政緊張,所以才發行銀元的,隻是陰差陽錯適應了大明商品經濟的發展,才讓這些劣幣正常流通了起來。
    嚴格說,明廷的銀元貶值,隻是讓這些劣幣回到了自己應有的價值上。
    總結起來,如果李春芳執政時間再長一點,這個雷就要爆炸在他手裏了。
    京師物價混亂的消息傳到了東南,蘇澤卻沒有高興,而是立刻召集了內閣開會。
    長期以來,蘇澤奉行的就是「摸著明廷這塊石頭過河」的想法,大明暴露出來的各種問題,也可能是現在或者日後東南會遇到的問題。
    在大明暴雷之後,東南也要迅速的排雷。
    濫發貨幣這種事情,幾乎是任何地方都會出現的。
    隻不過是東南的經濟更發達一些,對貨幣的需求還很大,所以還需要不斷的發行銀元。
    但是這種事情必然有一個盡頭,經濟也不可能永遠發展下去,就算是金銀這種貴金屬貨幣,也總有一天會因為白銀大量的流入,導致市場上的貨幣超過需求的貨幣。
    當然這可能是二十年,乃至三十年之後的事情了,可就如同蘇澤書上所說的,惡性通貨膨脹幾乎是無解,真的爆發這樣的問題,那就沒辦法了。
    將明廷通脹的報告發給內閣眾人,徐渭心情愉悅的說道:
    「果然和大都督說的那樣,濫發貨幣和明廷信用下降,必然會導致通貨膨脹的問題,如今的局勢更方便我
    們對河南的用兵計劃了。」
    眾人也紛紛笑了起來,因為明廷的惡性通貨膨脹,如今李成梁手上的一些底牌都用來維持京師穩定上了,根本沒有能力去支援河南了。
    蘇澤卻說道:
    「明廷沒有這些問題,我們在河南也擁有優勢,但是明廷的通脹也給我們一個警示,也許在將來某一天,我們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眾人紛紛收起笑容。
    蘇澤繼續說道:「大明剛成立的時候,明太祖朱元璋曾經發行過寶鈔,在朱元璋一朝,寶鈔還能保持穩定,到了成祖朱棣的時候,寶鈔已經接近破產,後來又發起了救寶鈔的運動,但是都收效甚微。」
    「如今明廷的銀元危機,不過是寶鈔的再現罷了。」
    「隻要明廷濫發貨幣的心思不絕,這幾乎是都是無解的。」
    「但是又何止是明廷啊?任何的政府都不會斷絕發行貨幣的衝動的。」
    方望海低下頭,其實東南的戶部也在不斷的發行銀幣,甚至因為東南的貨幣是如今整個亞洲的結算貨幣,發行量是要比明廷銀元多不少的。
    大量的鑄幣廠日以繼夜的工作,東南的市舶司可以說是從全世界吸收白銀,這些白銀都被鑄造成銀元,迅速的流入到市場上。
    戶部盤查今年的鑄幣記錄,比去年增長了足足三倍,如此觸目驚心的數量也讓戶部官員驚駭。
    而之所以東南如此的富裕,則一筆鑄幣收入也已經超過了田稅、商稅和市舶司稅,已經成東南的第一大收入了。
    這樣的現象,也讓戶部和天工書院所有的學者們都駭然,這個世界上從沒有一個國家的政權,是依靠鑄幣而生存的。
    鑄幣的收入確實是很爽,但是蘇澤的這句話也給所有人都敲響了警鍾,貨幣是有限度的。
    就算貴金屬貨幣的價值,其實也是建立在信心上的。
    嚴格地說,東南銀元的成色是不如西班牙銀元的,兩者的兌換比例接近一比一,這其中多餘的價值,是商人和百姓對東南貨幣的信任在支撐,
    蘇澤說道:「貨幣問題,其實是信心問題,要讓百姓和商人知道,東南的官府不會因為財政問題而濫發貨幣,才能讓百姓保持對幣值穩定的信心。」
    蘇澤說道:「我準備將鑄幣司從戶部獨立出來,成立一家專門的機構,負責貨幣發行和貨幣政策。」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