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河南請降

字數:3590   加入書籤

A+A-


    陳以勤也不知道,他親看看著大明一步步的陷入頹勢,根本無力挽救。
    在到任河南的時候,陳以勤是誌得意滿,他還去河南新鄭拜見了老上司高拱。
    大明的這一次崩潰,不同於曆史上任何一次王朝的崩潰,確實可以看做是千古未有之大變局。
    因為大明崩潰的這個時間,是完全跳出曆史周期律的。
    高拱退回了老家之後,就開始仿照司馬光開始修史,在修史的時候,高拱也提出了曆史周期律的概念。
    王朝建立之初往往是土地比較多,人口比較少,經濟上遭遇了前一個王朝末年的重大戰亂破壞,野心家也被和除雜草一樣除幹淨了,而且這時候軍隊和將領都是打天下的一批人,戰鬥力比較強,外患也很容易對付。
    在這個時期,國家隻要正常的,不要和隋煬帝那樣亂搞,基本上國家都不會滅亡。
    等到了王朝中期,在達到繁榮頂點之後,土地兼並,腐敗叢生,軍隊戰鬥力低下,外部遊牧民族威脅,內部邊疆動亂。
    不過這時候整個帝國的官僚係統大體上還能運行,修修補補也能夠過,如果遇到一兩個願意改革的皇帝和政治家,那又能續命一波。
    等到王朝後期,那就是積重難返,各種社會問題尖銳對立,矛盾無法調節緩和,各種問題都徹底爆發出來,財政上出現無法填補的大窟窿,皇帝就隻能加稅,加稅又導致老百姓活不下去開始農民起義,財政上的大窟窿就更大了,最後經濟徹底崩潰,王朝覆滅。
    這個理論從高拱提出後,蘇澤也提出了類似的理論,這條規律幾乎可以套用所有之前的王朝頭上。
    但是這條規律對於如今的大明卻不行。
    無論怎麽看,嘉靖朝的大明,也算不上快要覆滅的王朝末年。
    雖然大明的百姓也很苦,但是朝廷還沒到那個地步,胡宗憲在江浙已經快要平定倭亂了,而明廷在嘉靖執政時期的國家也能大體上收支平衡,加稅也沒有加到百姓活不下去的地步。
    遇到了幾次天災,也沒造成多少農民起義,在嚴嵩倒台以後,明廷的政治風氣還好轉了一些。
    對北方草原也算是均勢,俺達汗是幾次打到京畿,但是蒙古人都是來搶劫的,甚至連稱霸的意思都沒有,就是訛詐一些錢財要求開貢市,最後還接受了隆慶皇帝的冊封。
    甚至可以這麽說,如今的北方明廷,是對邊疆異族最後壓迫力的時候。
    如今的蒙古人對大明非常恭順,每年用大量的牛羊戰馬換取中原的商品。
    遼東的女真人恭順的如同狗一樣,自帶幹糧給遼東總督效命。
    朝鮮國主全家跑到了大明,求著大明出兵幫他複國。
    大明朝廷丟了一大半的國土,田稅比以前少了一大半,但是其他稅收卻遠遠超過了田稅,而且甩掉了宗室的負擔,軍隊的糧食還充分了不少。
    可以說如果當年明英宗是帶著李成梁出征,肯定不會出現土木堡,甚至可以將瓦剌人提前趕出草原。
    偏偏這麽不符合規律的節點上,大明快要亡了。
    主要是蘇澤崛起太快了。
    東南崛起,幾乎是瞬間占據了大明最精華的江南地區,然後迅速占領沿海地區開始瘋狂發展。
    又從天津登陸打跑了皇帝,徹底打沒了朝廷的權威性,直接將大明朝打到四分五裂。
    這一次已經完全無法用曆史周期律來總結了,完全跳出了正常的王朝興衰變化。
    高拱總結出曆史的規律,卻在當下這個時代失效了,他閉門不出也就是研究到底這一切是為什麽。
    陳以勤到任河南的時候,拜見高拱後,就談到了這個問題。
    當時高拱向陳以勤提出這個問題,陳以勤根本無法回答,他隻能說蘇澤天生逆賊,又僥幸趁亂而起,是千古以來的異數。
    但是現在陳以勤說不定能夠回答高拱這個問題了。
    因為這個時代完全不同於曆史上任何一個周期,蘇澤也不同於曆史上任何一個反叛者。
    大明舊的體係,已經完全無法適用整個時代的發展了,無論是官僚體係還是軍隊,陳以勤幾乎都照搬了東南的很多政策設置,才能駕馭住河南。
    而河南還隻是一個內陸省份,陳以勤完全無法想象,到底東南那些狂飆猛進的沿海省份,到底會在發展中遇到多少問題,到底會遇到多少千古未有的事情。
    麵對這樣的世界,明廷隻有兩條路。
    一條就是繼續當縮頭烏龜,繼續閉著眼睛不看這個世界,執行鎖國政策,並且禁止和外界交流,銷毀各種新式武器和紡織機,重新回到朱元璋設計的那個小農經濟時代。
    要麽必須要改革,建立一套能夠適應新時代的體係。
    而這兩條路,都注定是走不通的。
    前一條路東南根本沒有給明廷這個機會,如果不組建新軍,大明早就已經亡了。
    而後一條路,高拱張居正都試圖走了,但是在明廷腐朽的政治框架下,在各方勢力的掣肘下,改革速度又怎麽可能比得上另起爐灶的東南?
    這就是一個死局。
    在明白了這些後,陳以勤突然也覺得釋然了。
    自己能夠在河南抵抗這麽久,也算是對得起幼年學習的儒家經典,對得起提拔任用他的嘉靖和隆慶皇帝了。
    大明已經是積重難返,自己已經為大明盡過忠了,沒必要再耽誤兒子了。
    他兒子陳於陛可沒受過明廷的恩情啊。
    在東南發出通令的第二天,開封城內的陳以勤突然下令所有河南新軍放下武器投降,並且向整個河南軍民發出了《告河南軍民書》,說明自己投降的理由。
    東南第五旅的立刻開進開封城,並且接管了陳以勤麾下的新軍。
    陳以勤的《告河南軍民書》隨著東南新軍一起,第五旅幾乎沒遇到什麽像樣的抵抗就占領了整個河南。
    等得到消息的李成梁大驚失色,一邊痛斥陳以勤是國賊,辜負了朝廷的聖恩,一邊又命令山東的明軍“伺機待動”。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