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先帝秘詔與登極大典

字數:3297   加入書籤

A+A-




    第290章 先帝秘詔與登極大典
    朱慈煃想到和坤興公主朱媺娖的大婚在即,公主的來曆還是須向萬民有個解釋,歎道:
    “朕本想完全憑自己的功業稱帝,登極九五。
    先帝剛烈,為社稷嘔心瀝血,終殉國,朕不忍再提。
    現在看來,為免給奸佞之人挑動百姓的可乘之機,且朕與坤興公主的婚禮在即,還是將昔日朕營救先帝和二位公主之事,及先帝秘詔公布於天下吧!
    相信謠言立止。”
    殿中陳象明、堵胤錫、宋應星等知曉內幕的重臣互相看看,知朱慈煃之意是不提隱太子。
    其他許多大臣雖聽聞朱慈煃營救崇禎之事,今天尚是首次聽他親口證實。
    朱慈煃點了點頭,侍立身後的大內總管鄧忠會意,從懷中取出當日崇禎在京師坤寧宮揮筆寫就的書信秘詔,一字字的尖聲朗誦了起來:
    “朕以藐躬,上承祖宗之丕業,下臨億兆於萬方,十有七載於茲。政不加修,禍亂日至。抑聖人在下位歟?
    今闖賊百萬之眾,且圍困京師,突入外城。宗社阽危,間不容發。
    幸朕昔日,聞吉王慈煃忠勇,智慧通天,勉以社稷家國重任。不意數年匆匆,吉王已善為籌備,今危難之時披荊斬棘,破闖賊軍陣,突入宮中,營救於朕。
    吉王之忠勇,豈有更勝者?吉王豈非今之漢光武乎?!
    宗廟社稷於茲,朕豈忍背離?
    今朕托孤於吉王,我大明社稷,唯吉王善為之!皇天後土,必佑我大明,令社稷與道統不墮!”
    鄧忠念罷,將崇禎書信密詔珍而重之的放入信函,收入了玉匣中。
    殿中群臣凝神聽罷,激動萬分,皆跪倒於地,不少人高呼:“先帝!”
    朱慈煃回憶起了與崇禎自賜婚自己開始的交往,不由神傷。
    好一會兒後,朱慈煃道:“先帝此詔即已向萬民公布,以後再有汙蔑朕在先帝時違反祖製謀逆之人,皆為叛逆,殺無赦!”
    群臣行禮道:“陛下聖明!”
    朱慈煃看向堵胤錫道:“堵尚書,你給眾位大臣講講目下的朝廷收支狀況。”
    堵胤錫當即侃侃而談。群臣聽到朝廷財政一改崇禎時的窘困,轉為大幅盈餘,皆振奮萬分,紛紛感歎起朱慈煃的政經奇才來。
    朱慈煃待眾臣議論了一會兒,說道:“朝廷稅收,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現今帝國財政已開始豐盈,朕前幾日與皇兒們和長公主商議了一下,朕的皇兒公主的理政之才進步神速,很是提出了些好舉措。”
    朱慈煃將前幾日皇兒公主們商議的舉措講了後,眾臣議論了一陣,均覺是富民強國的好辦法。
    開辦醫館和擴建南京城的好處顯爾易見,而朱慈煃的帝國皇家軍隊皆為全軍裝備先進火器的新式軍隊,以前的苦練武藝考取武進士模式已不合時宜。
    廷議了個多時辰,朱慈煃拍板決定了三大富民強國之策:
    其一:擴建南京城工程。
    目標擴大南京城當前麵積至五倍,可容納至多二千萬人生活。
    城中街道皆擴大數倍,鋪以石板,並在道路兩側修建排水渠。
    明代皇帝幾乎個個有特長副業,北京皇宮就是成祖朱棣參與設計,並親自設計了排水係統。
    一生隻有張皇後一個妻子的明孝宗朱佑樘,在1498年的時候,發明出了世界上第一把牙刷。
    至於“木匠皇帝”天啟皇帝,更是廣為人知。
    擴建南京城工程由工部組織人手設計,規劃招募民夫五十萬人,月俸1兩5錢,工期2年,加上材料費,總用銀預算3600萬兩。
    其二:太醫院工程。
    在各布政司廣建太醫院分院,首期規劃每縣建分院二座,每郡建分院五座,每州府十座。
    醫師除派遣禦醫院太醫前往駐館診病授徒外,自民間大量招募有經驗的大夫,由戶部發放這些醫師俸祿,給百姓看病隻收取藥材錢,大為減輕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預算一次性投入一千萬兩銀,後續每年醫師俸祿在5百萬兩。
    其三:於南京成立“帝國皇家軍官學院”,陸海軍並重,三年製,考核合檢的學員直接赴軍隊任基層軍官。
    學院設計容納學員每期五千人,教官由“火器研發院”的教授及退役的軍官擔任。
    自朱慈煃頒布施行軍隊退役製後,成立於崇禎六年、七年和崇禎十年的皇家陸軍第一兵團、皇家海軍、皇家陸軍第二兵團,已經有年已三十五歲、職位未到萬戶符合退役標準的軍士。
    這些軍士大多數領取上百兩不等的可觀退役銀後,回到原籍,或成為皇莊佃戶,或當商號的保鏢,或進皇家商業集團上工,也有自己拿退役金經商的。
    其中多有戰場經驗的千戶被“帝國皇家軍官學院”聘為教官。
    朱慈煃親任軍官學院的院長,合格畢業的學員皆為“天子門生”,成為朱慈煃在帝國軍隊中的嫡係。
    學院考核錄取的學員,學費全免,提供食宿。
    軍官學院此項預計投入每年5百萬兩。
    三項政策厘定後,計劃在朱慈煃六月二十日正式登極稱帝後,開始施行。
    因朱慈煃一係列大手筆的政策,取自民間和海貿的財富又大量流入百姓手中,促商政策下,一時各地商業大興,商品經濟發展迅速,百姓收入大增,一時有趕超“富宋”之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