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不如陪伴

字數:9452   加入書籤

A+A-




    回到家,周聞還沒起床,昨晚累壞了。
    畢竟自家男人當了好幾年和尚,憋太久了。
    老太太在廚房忙活著,關上了門,盡量把動靜弄的小一些。
    “奶奶,我買回來了早餐,不用做了。等中午包餃子再開火吧。”
    “小聞還沒起來呢……”
    “讓她再多睡一會兒吧,咱去東邊屋裏吃。”
    老太太抱著大寶,腳下還有緊隨其後的來福。
    自從大寶能直立行走,來福就有了新的目標。
    不說寸步不離也差不了許多。
    昨晚周聞跟魏平安聊天,說咱家裏的狗仔很聰明,打小就護著大寶,每次孩子摔倒都用身子去頂著或者墊著。
    讓大寶沒怎麽摔著過。
    當時重點就說了來福。
    過去調皮搗蛋的來福像是突然就長大了,會照顧小寶寶了。
    嗯,來福是公的。
    吉祥才是母的。
    東邊小樓一樓也很暖和。
    隻是空間太小,來福隻能趴在魏平安腳下。
    大寶被老太太摟著,吃了兩口就掙紮著往魏平安身邊湊。
    最後魏平安接過來,把他按在來福的肚皮上,當小凳子坐。
    大寶胃口很好,
    一碗豆腐腦被魏平安一勺一勺送進他嘴裏,一個小屁孩幹了滿滿一碗。
    “能吃是福,一看大寶以後就是個有福的。”
    “可真是呢,能吃好養活。”
    快吃完了的時候,周聞打著哈欠進來了。
    “你們怎麽沒有叫我啊,被餓醒的……”
    有了媽媽,大寶就又往媽媽身邊湊。
    魏平安正好起身。
    “走,子墨,咱們去製作一個餐桌椅去。”
    院子東邊牆底下有很多零零散散的木料。
    有之前裝修剩下的,還有這幾年給蜂窩煤搭棚子新買的。
    周子墨跟在姐夫身後,跑去了院子。
    ……
    沒想到的是,魏平安發現周子墨學偏了。
    身為一名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動手能力竟然這麽廢。
    “不會學以致用,那學習還能有什麽用。”
    魏平安斥責周子墨。
    實在是有些看不下去。
    想跟幾十年之後那些學生娃們一樣嗎?
    這不是幾十年後,要是不會動手能力,十幾年後怎麽在社會上跟別人競爭?
    紙上談兵這種廢柴,千年之前就已經有過姓趙的被借鑒過了。
    老太太好像在意識形態上,有點“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跡象。
    上梁這種理念,也難怪周聞最初嫁給魏平安的要求,是要供周子墨讀書。
    “讀書是好的,但不能死讀書,更不能讀死書。接下來,我說,你動手。”
    周子墨雖然挨著訓,但卻表現的很起勁。
    這種類似“擺積木”的活動,讓他覺得很有趣,興致很高。
    “來,我們分解一下這張圖,大寶,你也來看……”
    嬰兒肥的大寶突然有了爸爸,很開心的,隻要媽媽鬆開手,幾乎就直直的朝著魏平安這邊小跑過來。
    踉踉蹌蹌的,來福在旁邊護著,寸步不離。
    “這裏,拆解開的話,是這樣的……需要2兩塊這種木料……還有這個……這裏呢?”
    周子墨在魏平安的引導下,將魏平安畫的兒童餐椅的草圖“拆解開”,按照拆解的零部件選擇木料。
    木料是魏平安跟周子墨一起動手在院子角落找的,一些缺少的,魏平安也去地窖拿出來,實際是空間裏的。
    周子墨動手挑選,在木料上劃線,由魏平安鋸斷切割。
    老太太拿個針線簸籮就出了門。
    她有她的老姐妹們,總是湊一起聊天,有時候糊火柴盒,有時候納鞋墊……
    孫女婿回來了,這麽喜慶的事,必須要去找老姐們們說道說道。
    之前那麽多冷嘲熱諷的,那麽些個亂七八糟的造謠,必須得給它們糾過來。
    老太太心裏憋著氣呢。
    周聞探頭也看了一會兒,回北屋去了。
    她得剁餡子,中午包水餃過冬至。
    “姐夫,我上學也沒學過這些啊……”
    被魏平安一個勁兒的訓斥,周子墨畢竟是個孩子,忍不住辯解了一句。
    “書本上沒有的,就不能從日常生活中多注意點嗎?”
    魏平安跟周子墨聊著天,手底下也沒有停頓。
    “接下來我要計算一下角度,目的是設計重心。大寶坐下之後重心一定要偏後,這是椅子四個直腳的確定原則……”
    其實,如果不是照顧周子墨,讓他更多的參與,魏平安可能一個小時左右就完工了。
    但為了教育即將“學廢”的周子墨,魏平安耐著性子跟他在院子裏墨跡。
    大寶跟在一旁,一會兒拽拽小木條,一會兒拿錘子遞給魏平安。
    也不管魏平安到底用不用,就舉著往他手裏塞。
    “好了,接下來用刀刮掉木頭上的毛刺,再用砂紙打磨一下……這些事交給伱了,一定細心點,不然受傷的是你外甥……”
    周子墨鄭重的點點頭。
    “嗯,再給你布置個作業。”
    周子墨立馬來了精神。
    那種感覺,仿佛又回到了幾年前。
    “用剩餘的木料,做兩個小馬紮,釘子和寬麻布一會兒我拿給你。”
    “是,姐夫。”
    也不知道周子墨有沒有受虐傾向,反正聽著精神抖擻的,一點氣餒的感覺也沒有。
    魏平安搖搖頭,進了屋。
    周聞已經剁了餡,茴香苗的。
    這會兒正在切肉。
    “媳婦,我來幫著幹點啥?”
    “你去和麵吧,大寶,別抱著爸爸腿……以前怎麽沒看到他這麽粘人呢。”
    不知真假,反正魏平安聽得開心,抱起大寶舉到肩上。
    “兒子,走嘍……”
    冬至是一年裏第22個節氣,也是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時值冬至,表示即將進入到寒冷時節。
    而餃子,自古便有“消寒”的寓意。
    老百姓們一直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間諺語。
    中午頭,太陽高照的好天氣。
    家家戶戶都開了火,甭管什麽餡兒什麽麵兒,也甭管是多是少,都在吃餃子。
    老太太又拎著她的針線簸籮從後院回來了。
    剛才估計是去了後院聾老太太那邊。
    正趕上起鍋燒水準備下水餃。
    也就放下手裏的家夥事,到廚房裏開始忙碌起來。
    之所以上午不在家裏呆著,也是想給小兩口一點私人空間。
    看孫女和孫女婿自然的親密舉動,老太太是發自內心的高興。
    “哎吆,這個小豬捏的可真俊。”
    “太姥姥,這是大象……”
    “哦,是大象啊,咱家大寶可真厲害。”
    魏平安抱著大寶,讓大寶屁股坐在魏平安的胳膊彎裏,萌娃略微後仰,小大人似的指揮著新見到的爸爸滿屋子跑。
    外麵小舅舅忙的滿頭大汗,猶自未停。
    周子墨是是想加班加點的趕工,在吃餃子的時候能讓外甥坐上他親手打造的餐桌椅。
    看著就很方便啊,要不是太小,他也想用一個。
    茴香肉丁餡兒的餃子,周聞手藝很讚,能填的進餡兒。
    每個從鍋裏撈出來的餃子都挺著圓滾滾的肚子,稱得上皮薄餡兒大。
    看著就很有食欲。
    魏平安嚐了一個,鹹淡剛好,也就根據這個鹹度調了蘸料。
    就是兌了點涼水的老陳醋,滴了兩滴香油,最後又敲了一小碗蒜泥。
    沒有蒜泥的餃子蘸料,是沒有靈魂的。
    “家裏還有香油嗎?記得前幾天就用完了啊。”
    “上次雨水姐來借,瓶子一起給她了,還沒還回來呢。”
    周子墨插嘴道。
    老太太心裏一緊,看孫女婿神色平靜,但還是解釋了一句:“子墨學習挺好的,多虧了當初你教得好,所以就找雨水借了一些初中的課本……”
    “唉,雨水也是個苦命的孩子,當哥的也沒個當哥的樣兒……”
    周聞補充了一句。
    “何玉柱不怎麽管雨水嗎?剛聽子墨說,還給買了自行車。”
    “哼,好吃的都進了賈家那娘倆的肚子裏了,好幾回都在大院門口堵著搶了……”
    魏大寶坐在新做好的兒童餐桌椅上,左看看右摸摸,還好舅舅打磨的夠仔細,而且兩邊扶手和靠背魏平安都給包裹了毛巾和小棉被,暫時將就著用。
    周聞撥開一個餃子,吹涼了放在大寶麵前桌板上的小碗裏,還用筷子給點了兩滴醋。
    “雨水這小姑娘也挺可憐的,有一次大半夜我送艾姐走,回來看到她喝水,一問才知道是餓的。晚上她哥沒做飯……”
    也就是那一次,周聞好心領何雨水到家裏吃了兩口飯,接觸才逐漸多了起來。
    魏平安看淡了很多事,對於家裏人跟院子裏的一些人結交也沒有什麽意見。
    譬如婁曉娥,老李頭,也包括何雨水。
    這姑娘看似傻傻的,其實心裏很清楚。
    記得等她畢業有了工作,就趕緊找了個對象嫁出去,後來幾乎跟四合院斷了來往。
    想來這些年被她哥“偏袒”對待,都不如一個鄰居寡婦活的舒坦,也讓她心裏憋著氣呢。
    看透了一些事,也就攛掇一些事,上演一出兩兄妹‘相愛相殺’的戲碼。
    “雨水姐經常輔導我功課,好多初中課本裏我不懂的知識,都是雨水姐講給我的。”
    “尊師重道這是傳統,雨水對你有教育之恩,你就得有表示,各論各的,待會兒端盤餃子給你雨水姐。”
    “哦。”
    周子墨下意識的哦了一聲,隨即看了看桌上的盤子,又看向姐夫。
    “你姐夫沒逗你,也沒生氣。廚房裏還有呢,先吃飯吧。”
    “媳婦,你跟許大茂家的婁曉娥還經常聯係嗎?”
    “上周休息的時候,我還跟娥子約了去大珊欄逛鋪子了呢,大寶身上這新襖,就是截了新布料奶奶給做的。”
    “哦,我不在家的這幾年,他們對咱們家咋樣?”
    “挺好的啊,這個院子裏,我也就是跟婁曉娥比較聊得來,閻大爺也是子墨的老師,所以跟前院的於莉也能說幾句,不過她那人跟他們家一樣,有些算計,接觸也不多。”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可以理解。”
    閻埠貴這個老師身份,魏平安就沒多說什麽。
    交了學費的,有什麽好說道的,要是給課外補了課,那再兩說。
    “你怎麽問這個?”
    “突然想起來了,不是聽你說當時送你去醫院,許大茂和二大爺家的倆小子都跟著跑腿了麽。”
    “是啊。晚上飯給他們兩家也送點過去吧,我現在回來了,也算感謝一下他們幫過你們。”
    “行,那下午的時候多包點,反正麵和餡兒都還剩挺多的。”
    東北女人大氣,好客。
    要不是有魏平安之前跟四合院那層關係,她們也許……早就被盯上了。
    “嗯,下午我出去一趟,打點香油回來。”
    “聽說明年就能恢複份額了,也不知道消息靠譜不靠譜。”
    “不用管那些,我回來了,咱家以後就不會再缺這些東西。”
    “知道你有本事。對了,艾姐之前說今晚可能會趕回來,也不知道來不來得及。”
    “是嗎?那吃了飯我去前麵收拾收拾,要是艾姐過來,晚上我去前院睡。”
    “哎呀,不用你過去,我跟子墨回去睡一下就行,你剛回來,就在這屋睡,讓小艾到二樓去。”
    老太太不樂意了。
    “還是我過去吧,這大冷天的,我之前在青海都習慣了,比這可冷多了,您老這身子骨,冷不丁來這麽一晚上,可扛不住。”
    邊聊邊吃,餃子有肉,分量也足,不一會兒就吃了個肚皮溜圓。
    魏平安也很享受這種吃飯聊天的感覺,特別有家的味道,其樂融融。
    在大西北,吃飯也聊天,但聊得都是數據,讓人頭大反胃的數據和計算……
    哪有家長裏短來的讓人暖心。
    晚上艾沐棽沒來,估計是沒能趕得及。
    老太太和周聞端著餃子去後院送了一圈,也給聾老太太送了6個。
    她們老姐妹的交情,魏平安不插話,不鼓勵也不攔著。
    婁曉娥家裏,許大茂也知道魏平安回來了,但想著過節就沒來打擾,撂了話節後帶著酒找魏平安喝喝。
    二大爺劉海中家收了一盤水餃,不一會兒就打發劉光福送來了一小盤炒雞蛋,起碼有兩個的量,也算是禮尚往來。
    何雨水在自己屋子裏,麵前桌上放著一盤水餃。
    小姑娘眼淚汪汪的,也不知道在想著什麽。
    不遠處哥哥何玉柱哼著小曲,何雨水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油炸花生米配毛三,不知道秦淮茹在不在。
    魏平安家裏。
    吃過飯的爺倆正盤腿坐在床上玩撲克。
    就是麵前擺四張撲克,魏平安移動撲克位置,讓大寶指出原來位置的那張。
    寓教於樂的親子遊戲。
    不僅能鍛煉大寶的記憶能力,還能增進父子感情。
    畢竟錯過了大寶的出生,錯過了大寶蹣跚學走路,錯過了他第一次學說話,錯過了很多很多第一次……
    隻能通過時間和用心陪伴來彌補。
    “大寶,明天媽媽要上班,爸爸帶你去外麵玩好不好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