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3章,好消息,壞消息

字數:13634   加入書籤

A+A-


    日寇的抵抗還是非常頑強的。
    它們接到了死守的命令。誰也不許後退。否則就要切腹。
    於是,沒有日寇敢撤退。都死死的蹲在工事裏麵,等著國軍衝上來。然後開槍反擊。
    問題是……
    沒有國軍衝上來。
    有的隻有炮火。鋪天蓋地的炮火。
    火箭彈大麵積洗地過後,是沒良心炮的挨個定點清除。
    張庸負責指引目標。
    雷達顯示半徑八公裏,基本囊括整個戰場。
    哪裏還隱藏有日寇,一目了然。
    沒良心炮隻需要按照指示,對著目標猛轟。
    “轟隆隆……”
    “轟隆隆……”
    戰場上很少槍響。隻有爆炸。
    步兵都是跟在炮兵的後麵前進。負責消滅零星的日寇。
    更多的工作,其實是打掃戰場。看看有沒有啥值錢的。
    速度有點慢。但是穩紮穩打。
    很快,鬆田就知道支撐不下去了。隻有拚命求援。
    “八嘎!”
    “才過去三小時!”
    “你們連四十八小時都堅持不住嗎?”
    伊東正喜非常惱火。
    堂堂一個步兵聯隊。居然如此孱弱。
    麵對國軍進攻,居然僅僅堅持了三個小時就喊救命?
    八嘎!
    你們的武士道精神呢?
    大日本帝國陸軍,什麽時候變得這麽弱雞了?
    統統切腹吧!
    “回電,問他們的山炮都在做什麽?”
    “閣下,鬆田聯隊的山炮,在戰鬥剛開始,就被華夏人摧毀了……”
    “廢物!飯桶!”
    伊東正喜氣不打一處來。
    給你配備一個山炮大隊,十二門75毫米山炮啊!
    居然在戰鬥剛開始就被摧毀了?
    八嘎!必須切腹!
    “閣下,我們還是報告11軍司令部吧。”
    師團參謀長盡職盡責。
    目前的局勢,和日軍開始的判斷有差距。
    張庸看來是真的出擊。
    很有可能要拿下廬州。
    換言之,就是和101師團硬拚。甚至想要消滅101師團。
    如果不盡快報告岡村寧次,後者很有可能會反應不及。到時候,吃虧的其實還是101師團。
    如果援兵來晚了,101師團的損失肯定會更大。
    之前的第六師團,就是被張庸猛攻,吃了大虧。骨幹幾乎傷亡殆盡。
    如果不是從第12師團抽調一個主力聯隊過來補充。第六師團估計得休整一年以上,才能恢複。
    因為從第12師團抽調主力聯隊,導致關東軍那邊還非常不滿。
    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一度以辭職威脅。最終被大本營壓製。但是關東軍內部暗流湧動。
    就連它這個師團參謀長,都聽說關東軍要搞大動作,要發動戰爭。
    尤其是關東軍內部的少壯派,可以說是磨刀霍霍。到處尋找目標。
    因為隻有發動戰爭,才能獲得好處。
    如果一直不打仗,關東軍就是傀儡。永遠都是備胎。
    “不。”
    伊東正喜還是拒絕。
    他不想和岡村寧次打交道。更加不想求援。
    與其向岡村寧次求援,還不如直接向派遣軍司令官西尾壽造求援呢。
    直接越過11軍軍部。將岡村寧次架空了。
    他相信鬆浦淳六郎也是這樣想的。都對岡村寧次有抵觸。
    “向派遣軍司令部報告。”
    “係!”
    參謀長答應著。
    於是直接向派遣軍司令部報告戰況。
    這個舉動,岡村寧次當然很快就知道了。他心思深沉,佯裝不知。
    其實,岡村寧次出任11軍司令官,本人也是有點意外。
    可以肯定,他本人是絕對沒有進行操作的。
    背後到底是誰提議自己出任11軍司令官,岡村寧次也不清楚。
    在接到大本營的秘密電報之前,他是一點點消息都沒有收到。
    他現在能做的,就是靜觀其變。
    恰好,他最擅長的就是這一點。
    謀定而後動。
    絕不魯莽。
    抓住機會。
    一擊致命。
    “司令官閣下……”
    參謀長吉本貞一拿著電報進來。
    岡村寧次微微抬頭。
    “派遣軍司令部命令我們準備出擊,救援廬州。”
    “知道了。你去安排吧!”
    “可是,閣下,我們原來的計劃,是進攻安慶……”
    “伊東君是我的學長,我初來乍到,必須給他麵子。鬆浦君也一樣。都是我的學長。”
    “明白了。”
    吉本貞一轉身去安排。
    岡村寧次的言下之意,就是現在給各位學長麵子。
    原來擬定的作戰計劃可以改變。
    但是,麵子隻給一次。沒有第二次。以後就要公事公辦了。
    岡村寧次默默翻看相關的資料。
    都是關於張庸的。
    張庸在廬江。準備進攻廬州。
    有機會將張庸消滅在廬江,或者是廬州嗎?
    很遺憾。沒有。
    想要圍殲那個張庸,太難了。
    廬州背靠著大別山,隨時可以得到更多華夏軍隊支援。
    日軍的攻擊,最終會演變成單純的拚消耗。
    隻要張庸在,日軍拚消耗是非常不劃算的。
    傷亡可能比華夏人還多。
    都是陽謀啊!
    你轟炸漢口。張庸進攻廬州。
    隻要張庸沒有離開安慶周圍,日軍就休想越雷池半步。
    “貪財……”
    “好色……”
    岡村寧次琢磨張庸的兩個特點。
    所有的情報,都特別強調這兩點。仿佛這兩點是天大的軟肋。
    然而,岡村寧次對這兩點直接跳過。
    確實是弱點。但是對日軍並沒有用。
    相反的,那位姓蔣的獨裁者,可以用這兩點,將張庸牢牢的控製住。
    金錢,日軍出不起。
    美女,日軍也沒有。
    所以,這兩個特點,反而讓日軍難以下手。
    最終,隻能在戰場上想辦法。
    “閣下。”
    吉本貞一又進來了。
    遞給岡村寧次一份秘密文件。
    岡村寧次接過來,看完,簽字,然後合上。
    “閣下……”
    吉本貞一欲言又止。
    文件內容,是有關21軍組建。
    大本營決定組建21軍,準備在華南地區登陸。
    21軍司令官已經確認,是古莊幹郎中將。但是所屬部隊還沒最後確認。
    主力是第18師團和第104師團。可能還會編入其他一些作戰部隊。傳言包括遭受重創的第五師團。
    第五師團和第十師團,在苔兒莊,被打的幾乎全軍覆沒。讓日軍高層非常惱火。不過,秘而不宣。、
    對於敗仗,軍部是絕對不會承認的。
    尤其是不能讓海軍馬鹿知道。否則,對方會笑的發癲。
    為了掩蓋失敗,軍部迅速抽調新兵,將這兩個師團補充完整。做出沒有遭受損失的樣子。
    阪垣征四郎和磯穀廉介,在消失了一段時間以後,又出來重新活動了。
    “做好我們自己事。”岡村寧次緩緩的回答。
    “係。”吉本貞一彎腰。
    競爭開始了。
    這個21軍,其實也是衝著武漢去的。
    在溯江而上沒有進展的情況下,大本營希望側麵迂回,從廣州北上攻略。
    占領廣州,然後北上長沙,威脅武漢後方。
    那個古莊幹郎是老資格。是陸大21期的。還是軍刀組首席。
    他來和岡村寧次競爭,肯定會給岡村寧次帶來極大壓力。迫使11軍不能不迅速行動。
    “吉本君,第二軍有消息嗎?”
    “還沒有。但是外界傳言,應該是東久邇宮稔(ren)彥親王閣下出任軍司令官……”
    “知道了。你去吧。”
    “係!”
    吉本貞一轉身出去。
    岡村寧次默默思考。
    第二軍很快就會從華北調來華中。攻略目標同樣是武漢。
    那位東久邇宮稔彥王閣下,是皇族啊!
    如果是他出任第二軍司令官,那麽,第二軍的戰鬥力,無疑是最強的。有可能被對方搶得先手。
    無論是他岡村寧次,還是古莊幹郎,都隻有配合的份。
    既然如此,那就靜觀其變吧!
    ……
    廬江前線。
    爆炸聲非常猛烈。
    “轟隆隆……”
    “轟隆隆……”
    隨著沒良心炮的猛烈轟炸,鬆田聯隊末日降臨了。
    經過八小時的戰鬥,鬆田聯隊殘存的士兵,已經不足五百人。還多半都是神誌不清的。
    在發出訣別電以後,聯隊長鬆田切腹身亡。殘存的日寇從地下鑽出來,發起板載衝鋒。
    “等等……”
    “等等……”
    張庸急忙揮手。示意停止炮轟。
    他想要看看,日寇的板載衝鋒,到底是什麽樣子的。
    電視電影裏麵,日寇的板載衝鋒,都是黑壓壓,烏泱泱,人頭湧湧的。衝擊力非常強。
    作為守備的一方,往往被日寇衝擊的落花流水,潰不成軍的。
    哪怕是美帝那麽強大的火力,也會被反推。
    其實,他是存疑的。覺得影視劇有所誇大。
    以美帝軍隊的火力,日寇發起板載衝鋒,那不是純純的送人頭嗎?
    穿甲彈不相信碳基生物。
    子彈同樣不相信人體啊!
    結果……
    零零散散的一百多個日寇發起了衝鋒。
    是衝鋒吧?
    應該是……
    確實是端著槍衝上來了。
    槍是三八大蓋。槍身很長。刺刀也很長很長。
    它們向著國軍衝上來。踉踉蹌蹌。趔趔趄趄。
    “板載……”
    “板載……”
    好像還聽到日寇在吼叫。
    就是中氣不足。聲音不夠洪亮。沒有氣勢。
    張庸轉頭看李天霞。
    李天霞:???
    看我做什麽?
    又不是我讓日寇這樣衝鋒的。
    不過,日寇這個衝鋒的樣子,確實是有點弱雞啊!
    才一百多號人。還都是步槍。沒有火力掩護。衝擊的速度也是非常慢。自己都站不穩。
    無法置信。這是日寇的精銳部隊嗎?被打成這樣了?
    感覺保安團都能對付它們……
    “砰!”
    “砰!”
    斷斷續續的槍響。
    一個接一個的日寇倒下。再也沒有動靜。
    五十……
    三十……
    日寇的數量越來越少。
    最終,再也沒有站著的日寇。全部倒下了。
    好像都沒有用到機槍?都是被步槍撂倒的。
    確實是板載衝鋒……
    自尋死路。
    求仁得仁。
    戰鬥結束。
    還有一些零零星星的紅點,就沒有必要理會了。
    都是被活埋在廢墟下麵的。沒有人救助。過一段時間,自己就死了。死得無聲無息的。
    先去查看日寇的山炮陣地。希望係統能夠修複部分山炮。
    然而,很遺憾,經過檢查,沒有修複得。損壞得很徹底。
    鬱悶……
    剛才炸的太厲害了。
    打了八輪火箭彈。早知道,打五輪就好了。
    【戰車工廠進度+1%】
    【可以回收部分武器】
    係統發來提示。
    張庸:???
    回收?
    做什麽用?不是修複嗎?
    難道我還能拿來賣破爛?
    扯淡……
    【可以折現】
    什麽?
    張庸頓時眼睛滾圓。
    等等!
    等等!
    我先看清楚!
    折現……
    我沒看錯吧!
    哈哈,是直接變現大洋嗎?
    好,好,好,係統,你確實是最懂我的!我最喜歡這樣做了。
    快!
    快回收!
    快折現!
    我要大洋!
    我要現大洋!
    趕緊用現大洋將我的隨身空間都填滿!
    【回收中……】
    【折現中……】
    係統提示。
    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
    張庸:???
    不是。你給點反應啊!
    折現出來的大洋呢?在哪裏?拿出來啊!
    然而,係統始終沒反應。
    張庸:……
    不會吧?白高興一場嗎?
    你折現什麽?折現到哪裏了?你是在騙我嗎?
    垃圾係統,騙小孩……
    “大洋!”
    “大洋!”
    忽然聽到附近有人歡呼。
    隨即,大量的國軍都湧上去。似乎發現了什麽不得了的事情。
    “大洋!”
    “大洋!”
    隨後,更多的歡呼聲響起。
    看到有人用衣服兜著一大把一大把的銀元跑出來。
    張庸:???
    不會吧?
    這就是所謂的折現?
    直接折現到了戰場?
    完蛋……
    不是應該給我本人的嗎?為什麽要安排到戰場上?
    “報告!”
    有軍官興匆匆的趕來。
    張庸心知肚明。但是必須裝作不知道。
    “什麽事?”
    “報告專員大人,發現一個地下掩體。裏麵有很多大洋。”
    “統計出來。不許私藏。”
    “是。”
    軍官興衝衝的去了。
    李天霞也是急巴巴的跑上去湊熱鬧。
    同時,命令那些私自偷拿的士兵,趕緊將大洋放回去。否則,軍法處置。
    “大洋!”
    “大洋!”
    忽然,在另外一邊,也有人歡呼起來。
    旁邊的國軍也是紛紛簇擁上去。不用問就知道,肯定是又有大洋“折現”了。
    張庸:……
    唉……
    有好消息。
    有壞消息。
    好消息是,大洋天上來。
    隻要消滅日寇,就能回收部分武器,然後變成現大洋。
    係統深深知道他最需要什麽。於是給他靈活定製。給他創造了一條新的生財之道。
    壞消息是,他無法獨吞。
    戰場上出現的大洋,當然是戰利品,參戰的官兵全體都有份。
    “大洋還真多!”
    “滿滿一地窖!”
    李天霞從前麵興奮的回來了。
    他告訴張庸,保守估計,至少有十幾萬。隻多不少。
    隨後,另外一個地窖的大洋也被粗略統計出來了。也有十幾萬。加起來,大概三十萬的樣子。
    張庸歪著頭算了算。
    一門75毫米山炮,國內造價是三萬大洋左右。
    如果是進口的話,可能需要七萬大洋。或者更多。尤其是德製山炮,貴得要死。
    那些克虜伯75毫米山炮,價格普遍在15000美元以上。一個營十二門,就要將近二十萬美元。也就是100萬現大洋。都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最真實不過了。
    以為一百萬大洋很多?
    也就組建一個炮兵營!
    粗略計算,係統這個回收折現,可能隻有10%20%左右?
    也罷,多少都好。
    哪怕是一枚大洋,也好過沒有。
    日寇那麽多,武器那麽多,隻要一路打下去,肯定暴富。
    消滅日寇一個步兵聯隊,外加一個山炮中隊,就有那麽多的現大洋。簡直是做夢都會笑。
    不但是自己暴富,就連普通官兵都暴富。
    士氣都不用動員。官兵們看到大洋就兩眼發亮呢!
    以後大家都說,跟著張專員打仗,不但有榮譽,還能賺大洋。
    獨此一家,別無分店。
    除他張庸,舍我其誰?
    “來人!”
    “到!”
    “將大洋集中起來,然後分了!”
    “是!”
    【未完待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