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7章,督戰

字數:17838   加入書籤

A+A-


    藤縣附近。微山湖碼頭。
    一群國軍高級將領在耐心等待張庸的到來。
    統帥部並沒有發布張庸督戰的命令。但是該知道的人都已經知道了。
    國軍第22集團軍總司令兼第41軍軍長孫震,不敢怠慢,帶著王銘章、李家鈺等人親自前來迎接。
    圍攻日寇兩個師團,北線的進攻主力,就是第22集團軍。
    進攻不利,眾人都有些擔心。
    這位專員大人,他們都還沒有見過。但是知道不好惹。
    如果單純是不好惹也就算了。偏偏是這個家夥打仗還超勇的。打的鬼子生活不能自理。
    看他發出的明碼電報,就知道日寇是有多慘了。
    十四師團直接被打殘廢了。
    兗州戰線,居然沒有戰鬥!
    預想中會非常激烈的爭奪戰、拉鋸戰、消耗戰,根本沒有出現。
    第五戰區原定的作戰計劃,被迫連夜修改。
    不是執行不力。是執行的太給力。讓其他國軍都跟不上。
    “來了!”
    “來了!”
    有人低聲叫喚。
    然後全體肅然。
    “嗚嗚……”
    “嗚嗚……”
    隨著汽笛聲,三艘小火輪出現。
    係統贈送的三艘小火輪就是好使。讓張庸可以直接走微山湖。
    如果是走陸路的話,必須騎馬。累死不說。還需要很長時間。
    但是走微山湖和運河的話,就快多了。
    而且一點也不累。
    “專員,是孫總司令他們。”
    “好。”
    張庸點點頭。
    旁邊有人給他介紹。
    孫震、王銘章、李家鈺……
    都是有些名氣的。
    到達碼頭。
    停船。
    上岸。
    “張專員。”
    “孫總司令。”
    張庸和孫震等人挨個握手。
    等到王銘章的時候,特別用力甩了甩。
    還好。對方的手腕很有力。這就很好。
    王銘章:???
    不明所以。
    和李家鈺握手的時候,張庸也是特別握久一點。
    “專員大人……”
    “我長話短說。”
    “專員大人請講。”
    “委座讓我來前線督戰。”
    “還請專員大人訓示!”
    眾人急忙立正。
    張庸神色淡然。
    “但是我不會對你們指手畫腳。仗,你們自己打。已經打了五天多,進展還是很緩慢。現在敵情變化,不能繼續拖延下去。必須在三天內解決戰鬥。”
    “我已經給你們安排了彈藥補充。你們要做的,就是放開手去打!”
    “如果你們覺得自己吃不消,想要保存實力,也沒問題。在你們的後麵,12軍、51軍、55軍、68軍都暫時沒有戰鬥任務,隨時可以替代你們。”
    張庸言簡意賅。
    沒有什麽殺氣騰騰的語言。
    22集團軍的主力,都是川軍。算是雜牌部隊吧。
    雜牌部隊,對老蔣不信任,想要保存實力,完全可以理解。都擔心被借刀殺人。
    是老蔣將自己的名聲搞臭了。都是老蔣自己的責任。
    所以,如果22集團軍不想打了,張庸完全可以安排68軍、51軍上來頂替。
    自從開戰到現在,於學忠的51軍,連鬼子的麵都沒有看到。早就迫不及待了。正好投入戰場。
    甚至是12軍、55軍也全部拉上來。反正兗州那邊,日寇已經放棄。改成從阜陽那邊大迂回了。
    沉默。
    孫震沒有說話。
    確實,他骨子裏還是不肯豁出去的。
    對於老蔣的尿性,他們都是清楚得很。部隊打光了,番號也就取消了。
    借刀殺人。
    爐火純青。
    “孫總司令,這是我的書麵命令。你們可以撤了。”
    張庸拿出一張信箋。
    這是他早就準備好的。臨陣換人。
    如果孫震確實想要保存實力,他也會體麵的讓對方撤退。
    然後換上生力軍。可以更快結束戰鬥。
    “你自己看吧!”
    張庸將書麵命令遞給孫震。
    上麵有撤出戰場的原因。就是部隊傷亡較大。
    很合理的理由。無法挑剔。
    後麵有張庸的簽名。還有日期。一切責任都是他張庸的。
    “專員……”
    “我明人不說暗話。你們可以先撤。”
    “我……”
    孫震猶豫。
    李家鈺等人也是麵麵相覷。
    張庸的語調很平靜。確實沒有惡意。書麵命令也有。
    不像某些人,隻有口頭傳達。到時候,追究責任就不認賬。張庸是白紙黑字,明明白白。
    拿著張庸的書麵命令撤出戰場,任誰都沒有話說。
    可是,為什麽……
    感覺始終不太舒服呢?
    是因為沒有消滅日寇嗎?是恥辱嗎?
    “我願意繼續打!”
    王銘章第一個表態。
    其他人沉默。不讚成。但是也沒反對。
    “嗚嗚……”
    “嗚嗚……”
    有汽笛聲傳來。
    是運輸船到來了。總共三艘。
    這次送來的彈藥比較多。都是補充第22集團軍的。
    張庸還是比較缺武器。哪怕是步槍。所以,無法補充多少,還得留著一些緊急備用。
    所以,送來的主要是7.92毫米子彈。尖頭彈。
    還有7.63毫米駁殼槍子彈。花機關可以使用。駁殼槍也能用。
    川軍部隊,裝備的花機關數量其實挺多。此外駁殼槍也很多。
    在沒有其他強力武器補充的情況下,隻能著重加強這兩種武器的火力。發揮近戰優勢。近距離突擊。
    “孫總司令,這是彈藥清單。”
    “哦,哦!”
    孫震將清單接過來。
    掃一眼。眼睛頓時就滾圓了。
    以為是自己看錯了。急忙揉揉眼睛。仔細看。
    沒看錯。
    張庸送來的彈藥,就是那麽多。
    比他這輩子見過的彈藥都要多。還要多好幾倍。甚至十幾倍。
    “不要吝嗇彈藥!”
    “狠狠的打!”
    “打得好,我自然會給你們繼續補充!”
    “但是,如果想要繼續保存實力的話,那對不起,以後我和你們就是陌生人了。”
    張庸語調平靜。但是非常直白。
    核心意思就是,我不管你是嫡係,還是雜牌。都得認認真真的打。
    偷奸耍滑,弄虛作假的,對不起,滾一邊。
    我張庸眼睛不瞎。戰報能騙人,戰線不會。
    現在,日寇兩個師團已經被團團包圍起來。你隻要認真打,戰線自然會不斷壓縮。
    日寇不是神仙,不是鬼神,一樣是人。一樣是能打死的。
    你們22集團軍,有幾萬人。哪怕全部都是漢陽造,也不可能一點戰果都沒有。
    “專員,你看我們表現吧!”孫震終於下定決心。
    壓力給了,彈藥也給了。
    如果繼續保存實力的話,就真的說不過去了。
    尤其是在張庸的麵前。對方已經很和善了。但是,這也是對方唯一的一次和善機會。
    如果表現不好,那麽,下次遇到,恐怕就是執行軍法了。
    韓複榘都被槍決了,何況其他人?
    既然是督戰,那肯定是要拿幾個人的腦袋祭旗的。
    以張庸的身份,祭旗的,至少也得是旅長以上的。
    搞不好,在場的十幾個人,就有人會被帶走祭旗。
    “很好!”
    張庸點點頭。轉頭看著其他人。
    其他人當然是紛紛表態。一定會豁出去。拚命打。
    這是機遇。
    也是考驗。
    “我已經安排68軍的山炮團前來增援你們。”
    “我對你們的要求隻有一個,就是進攻,進攻,再進攻!不斷的進攻!”
    “不許停歇!輪番進攻!”
    “前麵的部隊疲憊了,後麵的部隊立刻頂上!直到全殲日寇!”
    “如果你們全部都累壞了,後麵68軍、51軍、12軍、55軍都會頂上!然後繼續進攻!”
    “我要求所有的士兵,隻能前麵中彈!不能背後中彈!”
    張庸提高語調。殺氣逐漸顯露。
    什麽戰術,不存在的。
    挽起袖子就是幹!
    我們有兵力優勢!
    基本上是五倍於日寇!五個打一個!
    經過連續鏖戰以後,日寇最多四萬人。甚至可能隻有三萬。但是我們有二十萬!
    特麽的,說的不好聽的,二十萬都啃不掉三萬,他張庸直接跳微山湖淹死算了。
    轉身。
    走人。
    背後,孫震狠狠的握拳,然後長長的舒出一口氣。
    其他的高級軍官也是神色凝重,最後都是紛紛握拳。然後沉重喘氣。
    幹!
    格老子的,豁出去的!
    所有人,拿出所有的家當,和日寇拚了!
    ……
    小火輪順著微山湖拿下。
    空指部地圖顯示,日寇還有很多的重武器。
    有105毫米重加農炮。總共七十二門。這是兩個完整的重炮兵聯隊啊!
    居然一門都沒有損失。難怪進攻不力。
    另外,日寇還有大量的75毫米山炮,足足有兩百四十門。
    非常恐怖的數字。說明在南下之前,得到了大幅度增強。
    還有坦克,五十多輛。
    這些重武器,主要集中在臨城(棗莊)和嶧縣兩個據點。
    臨城和嶧縣,都是縣城。有比較多的建築物。尤其是嶧縣,附近都是山區,有大量石頭。
    日寇利用嶧縣的天然優勢,構築了比較堅固的防禦工事。
    南線國軍隻有75毫米山炮,想要炸開那些工事,確實比較困難。付出的代價也比較大。
    不過,重點不在這裏。
    重點依然在圍攻的國軍,都不舍得豁出去。
    龐炳勳的40軍……
    張自忠的59軍……
    湯恩伯的20軍團……
    孫連仲第二集團軍……
    毫不客氣的話,各有各的小算盤。
    加上孫震第22集團軍,可以說是大雜燴。什麽派係都有。
    沒有人願意將自己的部隊打光了。
    換言之,就是沒有人願意死戰到底。戰至最後一人。
    尤其是湯恩伯的20軍團夾在其中,似乎有點一鍋老鼠屎攪壞一鍋粥的意思。往往導致不良反應。
    默默查看自己的八個步兵營位置。
    它們散布在戰場的東麵山區。和零星的日寇接觸。
    作為輕裝部隊,這八個步兵營顯然沒有能力向日寇發起攻擊,隻能偷襲。
    麵對日寇嚴密的防禦部署,它們是沒機會的。
    隻有將日寇打散了,迫使日寇倉皇突圍,它們才有攔截的機會。
    能不能幹掉阪垣征四郎,或者磯穀廉介,就要看他們的運氣了。
    希望運氣不錯……
    小火輪離開微山湖。再次進入運河。隨即被一群騎兵攔住。
    “報告!”
    對方是湯恩伯派來的。
    在騎兵的引領下,張庸很快來到20軍團指揮部。
    軍團,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概念。基本和集團軍平級吧。在老蔣那裏,20軍團就是第20集團軍。
    遠遠的,張庸就看到了很多的大佬。
    其中不少人,都是上過曆史教科書插圖的。都是抗日英雄。
    所有人的領章,都是兩顆金色三角星。
    沒有三顆星的。也沒有誰是一顆星的。
    隻能說,國軍的軍銜,真的很亂套。中將遍地走。多如牛毛。
    反而是他張庸穿著中山裝,沒有軍銜,顯得很特殊。加上過分年輕的臉頰,讓人經常產生錯覺。
    “張專員……”
    “湯總司令……”
    “孫總司令……”
    “龐軍長……”
    “張軍長……”
    其實,熟人不少。隻有孫連仲是陌生人。
    一番禮貌而必要的寒暄以後,眾人進入會議室。張庸直接坐在了主位。
    左邊第一位是湯恩伯。右邊第一位是孫震。
    沒啥謙虛的。他張庸是來督戰的。不是來謙卑恭讓的。
    謙卑恭讓無法殺死日寇。但是他張庸可以。他還能讓日寇謙卑恭讓。
    安靜。
    “請張專員訓示。”
    “訓示說不上。但我也不會藏著掖著。”
    張庸的開場白,同樣簡單。
    直接拿出一堆的信箋。都是他提前寫好的書麵命令。
    按照各個不同的番號,都寫好了。級別最低是軍。每個軍都有。都是認認真真寫的。
    “這是我給你們的書麵命令。關於撤退的。”
    “如果有誰覺得,自己部隊傷亡很大,無法繼續打下去了,可以拿著我的命令撤退。”
    “一切責任,都由我張庸承擔。白紙黑字,都是我張庸的責任!”
    張庸平靜的說著。
    站起來。將命令發給每個人。
    像是老師給考生發試卷一樣。保證每個人都有。
    沉默。
    沒有人說話。
    包括湯恩伯在內。都是默默看命令。
    命令其實很簡單,就那麽幾十個字。一分鍾就能反複琢磨十幾遍。
    “你們撤退以後,我安排生力軍頂上。”
    “在兗州那邊,還有四個軍沒有戰鬥任務,隨時可以投入戰場。”
    “委座給我三天的時間。三天之內,必須解決臨城、嶧縣戰事。”
    張庸緩緩的說道。獠牙逐漸露出。
    他從來不是善茬。
    以前不是。
    現在不是。
    將來當然也不是。
    得罪人的事,他做了無數,不在乎繼續做。
    收住話頭。
    目光橫掃。
    忽然提高語調,聲如炸雷,“說白就是一句話!能打的就打!不能打的就滾!我不要廢物!”
    嘭!
    重重一拍桌子!
    你們都是大佬!但是又如何?
    三天之內,無法解決戰事,那就全部滾蛋!回家吃奶去!
    所有人都是正襟危坐。繼續沉默。
    都是大佬。當然不會輕易的被鎮住。但是,他們也已經明白張庸的決心。
    這是真正的督戰。
    讓你體麵的撤退。
    給你選擇的機會。
    如果你選擇撤退,當然沒事。
    但是,如果你選擇留下來,然後又沒有進展的話……
    那就是自己找死!
    “湯恩伯!”
    “到!”
    “你先表態!撤,還是留!”
    “我!”
    “我給你三十秒時間考慮。猶豫的話就是撤!騰出戰場,我安排生力軍頂上!”
    “不,我不撤!我打!我繼續打!”
    “你決定繼續打?”
    “是。”
    “既然決定繼續打,那就要簽軍令狀!你負責臨城!三天之內,拿不下臨城,自己向委座請罪!”
    “是!”
    湯恩伯如釋重負。
    他還以為張庸是要當場執行軍法呢。
    還好,還好,原來是向委座請罪。至少還有一條活路。最多撤職……
    等等!
    等等!
    自己在胡思亂想什麽?
    張庸都來了,自己還在擔心被撤職?真是瘋了……
    張庸這麽會打仗,怎麽可能戰敗?
    “我簽!”
    湯恩伯沉聲說道。
    張庸點點頭。拿出一份軍令狀。
    都準備好了。但是隻有一份。就是給湯恩伯的。
    在所有部隊裏麵,20軍團的戰鬥力是最強的。必須讓湯恩伯下決心硬磕。
    為什麽優勢在我指明他張庸來20軍團督戰?因為優勢在我自己也清楚。戰鬥的關鍵就在湯恩伯。
    必須讓湯恩伯豁出去,才能真正調動其他部隊的積極性。
    但是,優勢在我又不想出麵做惡人。於是,隻能是他張庸來做。反正他張庸也習慣了。
    湯恩伯咬咬牙。拿出鋼筆。在軍令狀上麵簽名。
    張庸隨後將軍令狀收回。
    然後沉默。
    “沒有我們的?”孫連仲忽然問道。
    “沒有。”張庸回答。
    “為什麽?”
    “我不給你們壓力。”
    “這……”
    其他眾人都是麵麵相覷。
    隱約間,都是感覺到了一絲絲特殊的意味。
    怎麽說呢?看起來,似乎是被張庸“寬待”了。但是,細品,似乎是被張庸鄙視了?
    看不起?
    覺得他們無法擔當大用?
    或者說,是覺得他們都會選擇撤退?所以無視他們?
    張自忠豁然站起來。
    “專員,我願意繼續打!打到我最後一個人為止!”
    “你們59軍還有多少人?”
    “報告!我們59軍還有一萬四千人!”
    “實打實的?”
    “沒錯。實打實的。我願意擔任嶧縣主攻。拿不下嶧縣,我提頭來見。”
    “你不行。”
    “張專員,你是在歧視我們嗎?”
    “不是。是因為嶧縣骨頭非常難啃。我要親自上陣。”
    此言一出,全場再次沉默。
    張庸……
    親自上……
    好吧。這家夥是真的勇。
    你可以懷疑他的林林總總。但是打仗……
    沉默。
    “既然沒有人選擇撤退。那好,我們就開始部署。”
    “湯恩伯20軍團,負責攻打臨城。其他所有人,由我直接指揮,攻打嶧縣。”
    “眼下,日寇的力量還是很強大的。還有七十二門105毫米重加農炮。還有兩百多門75毫米山炮。還有五十多輛坦克……”
    張庸緩緩說道。
    忽然發現不對。
    好多人都是目瞪口呆的看著他。
    張庸:???
    “你們看著我做什麽?”
    “日寇有那麽多山炮?”
    “是的。”
    “難怪。就說怎麽都攻不上去!原來日寇有那麽多的山炮!”
    “對啊!麻了個巴子的!還有那麽多坦克!”
    “真是沒想到!骨頭這麽硬!”
    張庸:……
    閉嘴。
    讓他們議論議論。
    好一會兒,眾人才逐漸安靜下來。
    龐炳勳忽然舉手。
    張庸點點頭,“龐軍長,請講。”
    “專員,日寇還有那麽強大的實力,三天時間能拿下來嗎?”
    “很難。”
    “那……”
    “拿不下來。委座要我腦袋。”
    “呃……”
    所有人頓時閉嘴。
    這還能說什麽?隻能往死裏打。
    委座要張大專員的腦袋。那張大專員能怎麽辦?
    當然是要其他人的腦袋了。
    就連湯恩伯都是渾身一凜。
    要命。
    這是來真的嗎?
    委座真的會要張庸的腦袋?
    那不得了……
    在要張庸腦袋之前,絕對會先要他湯恩伯的腦袋啊!
    連張庸都舍得砍腦袋,何況是他湯恩伯?
    終於是意識到自己沒退路了。
    必須豁出去。
    否則真死了。
    忽然,龐炳勳又舉手。
    “說。”
    “張專員,委座撤了你那麽多職務,你不怨恨嗎?”
    瞬間,全場肅靜。
    空氣瞬間凍結。所有人都是渾身一震。
    這個龐炳勳,瘋了嗎?
    居然敢說出這般大逆不道的言語。
    他是要找死嗎?
    死寂。
    誰也不敢搭話。
    誰說誰死。
    “有啊!我也經常抱怨委座的!”
    “你怨恨委座?”
    “怨。”
    張庸平靜回答。
    當然有了。我天天都抱怨好吧。
    既然你敢問,我就敢答。
    “你怨恨他什麽?”
    “不給我發工資!”
    “什麽?”
    “我這個督察專員,是沒有薪水的。都是免費幹活!還經常要自己掏錢倒貼!你說我能不怨嗎?”
    “那就怨這個?”
    “不然呢!這不重要嗎?我要拿工資啊!我不要免費幹活!”
    張庸悻悻的說道。
    越說越是不爽。幹脆不裝了。
    “還經常加班。還沒加班費。根據勞動法,加班費要三倍的好吧!”
    “什麽法?”
    “勞動法!”
    張庸悻悻的回答。
    真是的。一點都不遵守勞動法。
    督察專員也是人啊!
    督察專員的命也是命啊!
    龐炳勳:……
    其他人:……
    好像畫風有點偏了?
    但是依然沒有誰敢搭話。生怕被卷入漩渦。
    生死難料。
    “還有什麽要問的?”
    “沒有了。”
    “好!”
    張庸站起來。其他人急忙跟著站起。
    有人卷起了袖子。
    沒說的,準備幹活!必須將壓箱底的本領拿出來了!
    “去碼頭補充彈藥!”
    “然後要交代後事的趕緊交代!”
    “兩小時以後,全線發起進攻!一直進攻!輪番進攻!”
    “無論日寇多麽頑強,都必須打爆它!”
    “要麽勝利!要麽殉國!”
    【未完待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