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1章、就離譜!
字數:3969 加入書籤
“砰!砰!砰……”
射擊場上,端著燧發槍的測試人員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開火。
盡管隻是一個小小的改變,但相較於火繩槍,燧發槍的射擊流程顯得更加流暢,連帶著射擊效率都有所提升。
單從這點來看,這已經完全能夠對現有的火繩槍進行替換了。
“我看這燧發槍性能沒問題啊,是什麽原因導致它還不能進行量產?”
“陛下稍等。”
對於這把燧發槍的缺點,研發人員顯然也沒打算隱瞞。
或者說,這次測試的主要目的,就是來向他們陛下反映這個問題的。
從測試人員手中接過燧發槍,隻見研究人員伸手將擊錘後拉,然後扣住。
“陛下,現在這把燧發槍的主要問題,就在於裏麵的彈簧上。”
研究人員一邊說著,一邊在周緒麵前比劃起來。
“擊錘的打擊,需要一定的強度才能形成火星,從而點燃火藥,完成這一操作,主要靠的就是裏麵的彈簧,但隨著這個流程的不斷重複,頻繁的使用會導致彈簧失去原有的彈力,從而導致燧發槍的發火率下降,甚至直接沒辦法順利完成點火……”
說到這裏,研究人員聲音一頓。
“簡單來講就是彈簧的耐用性不夠。”
說出這話的研究人員,聲音中帶著幾分無奈。
“換到大型器械上,彈簧的這個問題完全可以通過增加用料、提升尺寸來進行解決,但受到燧發槍尺寸的限製,這個辦法就沒那麽好使了。”
說到這裏,研究人員聲音一頓。
“其實要量產的話,也已經能夠量產了,不過我們感覺也許還能提升,不僅僅是彈簧,還有威力和射程方麵……”
周緒對軍用裝備的要求,除了控製成本可以量產之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需要有足夠的穩定性和耐用性。
周緒的這個思路,無疑也對研究人員們構成了深遠的影響。
聽了研究人員的話,周緒招了下手。
“把測試數據給我看下。”
從研發成功到現在,燧發槍已經進行了上萬次的測試了,從中得出的數據,無疑是可靠的。
看完了數據,周緒表情一陣微妙。
【他們對自己的要求是不是有點過高了?】
別人可能不太清楚,但周緒自己心裏姑且是大致有個數的。
所以他知道,燧發槍其實大差不差,就是這麽個水準的東西,你不能對這玩意有過高的期待和要求啊!
要再升級,周緒也有思路,那就是往槍膛內側刻上螺旋狀的膛線,然後把彈丸改成圓錐彈。
但想要做出這一步升級,說實話已經不是槍械研究部一個部門的事情了。
需要相關的製造技術,甚至還有火藥都迎來一次全方位的升級才行。
這事情得一件一件的做,不可能一下子搞完。
【這事情,我該怎麽跟他們說呢?】
周緒一邊想著,一邊繼續翻著測試數據。
“嗯?你們還寫了解決方案?”
聽到這話,研究人員先是一懵,隨即有些尷尬的笑了起來。
“陛下,那兩個方案是瞎寫的,不具備實施價值,應該是拿文件的時候沒注意,混裏麵了。”
話是這麽說,但看周緒在那翻看起來了,站在邊上的研究人員也隻能尷尬的介紹起來……
“我們有想過,在製造那個零件的時候,在原材料裏加入一些火晶石,火晶石的特性可以提升合金的韌性,這麽一來,零件的耐用性也能隨之得到提升。”
“在這個基礎上,還可以再加入不變石,在增加零件材質穩定性的同時,提供記憶性。”
根據他們大周之前的研究成果,不變石在能夠增加合金穩定性的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了類似於記憶金屬一樣的性質。
加入不變石的戰刀,如果在戰鬥中微微彎曲了,那麽給它一點時間,戰刀會慢慢恢複到原來的弧度。
從這一點來看,還真就很適合用來製作這個零件。
“還有個辦法,就是直接用火晶石替代掉一整個發火結構,火晶石本身就蘊含火焰能量,可以配合相應的附魔銘文,激發火晶石裏的能量點燃火藥,那燧石和一整個相關的聯動機構就都不需要了。”
麵對研究人員的這兩個提議,周緒這一時之間也是無語。
第一個方案先不說,第二個方案直接就是把燧發槍改成附魔裝備了。
當然,本質上來講,如果真能把燧發槍改成附魔裝備,在性能得到顯著提升的情況下,周緒也不是不能接受。
可問題在於,這個方案的本質,就是將火晶石和附魔銘文整成了一個打火機啊!
費那麽大勁,就為了點個火?!
而且搞成這樣,燧發槍本身的性能還沒什麽顯著提升,但一整個成本卻是直接拉爆!這事情就特麽離譜!
相較而言,第一個方案聽起來倒是要靠譜多了。
但問題在於火晶石和不變石都是稀有材料啊。
火晶石產量稀少,基本就是用來製作附魔裝備,這點不用多說,而不變石,更是隻能通過與聖羅蘭帝國進行交易,才能得到。
可現在的問題在於,聖羅蘭帝國自那之後就一直沒再跟他們進行過任何交易了,這也讓他們大周暫時失去了繼續獲取不變石的途徑。
以此作為前提,用產量稀少的火晶石和目前沒辦法穩定獲取的不變石,來製作這件需要大規模量產的武器。
無論是從成本角度進行考慮,還是資源獲取的角度進行考慮,這顯然都不太現實。
就像前麵說的那樣,在周緒看來,燧發槍本身價值就這樣了,再想提升,那就得等他們大周相關行業的發展得到全方位提升之後。
而這個全方位提升的關鍵,就在於蒸汽動力的徹底普及。
將蒸汽動力應用到製造業,乃至各種相關工業上的項目,早就提上日程了,但卻進度緩慢。
一方麵是之前剛剛打完仗,這才過了多久啊?個別國家估計連戰後恢複工作都還沒做完呢,各種事情太多,排不過來,另一方麵是具備了足夠專業能力的核心人才稀缺。
秦奮畢竟隻是一個人,這些年他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了蒸汽鐵甲艦的製造上,後期他人基本都待在南海,抽不出時間來。
當然,在001號鐵甲艦製造完成,並且順利完成測試之後,周緒就把他給叫回來了,這會兒他在忙活的就是這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