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望嶽
字數:2665 加入書籤
徒有衛家主仆兩人吃癟的調劑小插曲很快過去,隊伍一行在典韋這麽個自由上山下水的內行人的帶領下,之後的腳程自然沒有繼續停歇。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不再去管衛平那家夥的長籲短歎,眾人腳步不停,壓根沒有理會那個羸弱士子的意思。
荀幽本以為最應該照顧的是上了年紀的大儒蔡邕還有那位長在深閨的才女蔡琰,隻是沒想到在他們前腳踏上泰山之巔,那對父女沒過半盞茶的功夫,後腳就在仆人侍女的攙扶下緊隨他們之後也走了上來。
大儒蔡邕年少時也曾舞劍弓獵,荀幽當這位伯喈先生是老當益壯。
然而看著蔡琰不過臉頰微紅,小喘著氣,也不像眼神裏的那股倔強般是在強撐著上山,荀幽此刻對這位才女多少有些欽佩的意思了。
望著這對父女身後山路上的空空如也,他對那位河東衛家的同齡人愈發不敢恭維,既然早知道自己身體不行,是個實打實的病秧子,那當初在奉高的時候就別好麵子逞強,別厚著臉皮要求同行。
想起方才衛平那喘著粗氣,仿佛一頭耕耘了大半天的老牛似的,一副不願繼續上山,拴在半山腰的模樣,荀幽就哭笑不得。
惹人厭的麻煩家夥仿佛都大差不差,明明你不想搭理,他非要任性地湊上來,結果就是如果衛平出了什麽三長兩短,他們一夥人鐵定要被河東衛家刁難。
懶得去管那個在山下嚷嚷著要去泰山之巔觀景作詩,滿口大話的世家弟子,荀幽同蔡邕父女點頭示意了一番後,便獨自繞著這塊仍留存有封禪痕跡的土壇,感受山頂的呼嘯風聲、感受過往不定的滿眼雲煙、感受這座天下山嶽之首的巍巍古韻。
典韋也曾攀登無數山巒,但站在這座岱宗之巔,與飛鳥齊肩,仿佛伸手就能攫取流雲,這位麵相凶惡的陳留漢子竟也一時有些癡呆,幹脆一屁股坐在崖邊的大石頭上,感受著迥異於戰場血腥的難得平靜。
天生力大,勇猛無雙的他其實心思並不怎麽複雜,其實說到底,沒什麽文化的他挺像一個心思單純的孩子,對善惡有一套自己的理解,黑白涇渭分明。
那位好友劉氏與人交惡,於是典韋為了友人殺了那個與劉氏交惡的人,這種人很危險,也很單純,於是在關羽救了被官府通緝的他後,典韋沒什麽猶豫地隨關羽壓製了那位妖道張角,又沒什麽猶豫地北上廣宗,隨後一路東行。
放在律法嚴明的太平盛世,典韋就是俠以武犯禁的典型例子,但這是亂世,荀幽對典韋這種人非常放心,至於會不會擔心他日後再做什麽出格的事?他們這一夥人中,問題將軍可曾少過?
“哈哈,沒想到衛卿竟然還有這樣一麵,不群怕也是很吃驚吧。”劉備緩緩踱步來到荀幽倚靠的這棵挺直雪鬆下,打趣道。
見主公來了,荀幽立刻收回了放在典韋身上的心思,點點頭。
身處於這樣一座恢宏氣派,大氣磅礴的岱宗之巔,望著身旁龍氣漸生的劉備,荀幽嘴角勾起,他閉起眼睛,仿佛在暢想不久以後的未來,滿懷信心道:“主公,我想放眼全天下沒有一個人可以拒絕煊天赫地的位置吧?”
他敲打了一番身後這棵不知經曆了多少風雨,樹幹依舊不曾彎折的蒼老古鬆,感慨道:“何其難也,以十年為約,十年以後能在這座注定將動蕩不平的神州大地上翻雲覆雨的強人又有幾何。”
劉備回答不上荀幽的問題,然而他看起來卻不像初見時那樣,內心藏著一股旁人難見的自卑,此刻的他稍稍昂首,早已沒了作為涿郡微末的那種不甘,渾身上下散發著大漢皇親應有的自信。
劉備上前了幾步,俯瞰著雲煙遮蔽的蒼生大地,心生豪氣道:“恕備駑鈍,猜不到不群說的那些能翻雲覆雨的家夥。但勿怪備張狂,從初見起到現在,不群的本事能力還有種種謀劃讓備確定,你我未來肯定能挽大漢於將傾,全祖宗留下的山河社稷。”
荀幽發自內心地笑道:“玄德公,還記得年初於涿郡初見的時候,你還隻是個懵懵懂懂,滿懷一腔熱血隻想報國立業的涿縣鄉民,現在都已經是一地的國相了啊。”
“沒有不群,備與二弟三弟說不定隻會被封個小縣縣尉,何曾奢望過今日的光景。”
劉備仰頭望天,不久後又俯瞰大地,他隨即轉身與荀幽拱手而拜道:“昔日桃園中,曾與二弟三弟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不群隨行近一年,備雖不如文若與不群有兄弟之實,卻早已將不群視若兄弟,唯願日後共享榮辱奢華,共觀我大漢的太平盛世。”
這處僻靜的古鬆附近,除了天地流雲、鷹雁清風外,推心置腹的兩人背後,還站著到來不久的關張兩人。
“大哥所言甚是,不群平日喚我‘關二哥’甚得我心。”關羽嘴角揚起心情大好道。
清風拂起美髯公的長須,吹響他的袖袍,仿佛天地都在應和這位忠義壯士的誠心之語。
“俺也一樣!嘿嘿,不群叫俺老張‘翼德兄’也順耳得很,比‘張三哥’好聽多了,果然你們書讀得多的士子就是不一樣,談吐什麽的舒服極了。”張飛依舊扯著他那個大嗓門,抱手插胸,笑容滿臉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