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國姓皇家

字數:3480   加入書籤

A+A-


    懷恩從懷裏摸出四吊錢一吊錢一百文)丟給鄭三九:“不用找了,多的算爺們兒賞你”
    鄭三九點頭哈腰地道謝:“謝客官的賞!”
    結了賬,再待下去就不合適了,郭大公子起身告
    宋文遠嘴欠地來了一句:“客官慢走,歡迎客官再次光臨小”妥妥地將商賈的形象展現的淋漓盡
    這副形象看的郭大公子直皺眉,隻能敷衍地快速離
    郭大公子與懷恩出了茶館,懷恩便忍不住抱怨道:“公子!那姓宋的就沒一句正經話,末了那句話明顯是將公子當騙子”
    “連你都看出來了,你覺得某沒有看出來嗎?”
    停頓了一下,郭大公子繼續說道:“你看到的都是表象,某看到的卻是一個鋒芒外露的人才,畢竟年齡還小,不懂得隱藏鋒”
    “公子是說那宋文遠的那套《賦稅論》是真材實料嗎?”
    “何止如此,宋文遠對官場生態剖析的入木三分,本來某還想著多試探他一些,這小子倒是反應及時,並未深入去”
    “公子覺得他說的是否有理?”
    “這天下不是有理無理這麽簡單的,若是這麽簡單,天下就不會有天下大亂的一人性之複雜遠不是幾句話就能說的清的,回頭你安排人暗中保護好這個少年,這個少年用好了將是我大周朝的一把利”
    “是!”
    “走吧!這兩天在高郵也走訪的差不多了,下一站我們去廣”
    目送著郭大公子主仆離開,宋文遠趴在欄杆上一手扶著欄杆,一手摩挲著自己的下巴陷入了沉
    他在複盤剛才跟這位貴公子說過的每一句話,除了講賦稅問題有些出格之外,其他的話並沒有什麽大問
    從那懷恩付賬時出手的態度,宋文遠可以斷定懷恩絕對不是一個普通奴仆,甚至根本就不是什麽奴
    既然懷恩不是奴仆,那麽郭大公子肯定也不是騙子,這麽年輕的一個公子哥,又對政治這麽感興趣,是高官顯宦子弟的幾率非常的
    這樣一個人物來高郵的目的是什麽,為何又專門來見一見自己這麽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透
    就算自己在爭子案上出了點兒名,可是在大人物眼中也不過是雕蟲小技而
    猜不透郭大公子的來曆,索性就不再去猜,反正自己也沒什麽被人惦記的東
    中午吃過午飯,宋文遠慢悠悠來到縣衙,開始了他刑名師爺的工
    在整理卷宗的時候,終於知道了徐知縣的名、字,徐知縣名廣平、字子均,河南府陝州人,顯德十年進士,與自己的便宜老爹王尊素是同年中的進
    如今已經是顯德十六年,大周朝已經一統了南方,北方也隻剩下燕雲十六州還在蠻夷手中,顯德皇帝每年都從國庫中撥出一筆錢糧存在專門的府庫中,用於對北方蠻夷的戰爭經
    想到皇帝,宋文遠一拍腦袋明白過來,當今皇帝就是姓難怪自己總覺得這郭大公子這麽耳熟,原來是國
    當今皇帝的經曆比較傳奇,少年時因家貧過繼給大周太祖成為繼子,適逢亂世以行商補貼家後來大周太祖在軍中混出頭,當今便追隨在太祖身邊南征北
    太祖親子在政變中被殺,當今便成了太祖唯一的子嗣,在太祖駕崩後繼位成為大周第二代皇
    曆史在顯德六年出現了偏差,當今皇帝並未突然駕崩,反而在危急關頭挺了過來,鬼門關走了一圈的當今皇帝,大概是看透了生死,從此當今不再熱衷親
    顯德六年之後,當今皇帝便講大周軍隊分為三大部分,其中最精銳的禁軍掌握在皇帝手中被稱作天子禁軍,共十萬人,分為五個都督府,分別由五名親信將領統
    第二部分是與各個勢力接壤處的邊軍,這部分軍力也屬於禁軍範疇,由各地邊將統
    第三部分是各個地方的地方兵馬,被稱為廂軍,主要作用便是維持各地治安,起到維穩作
    為了製衡各部將軍長久把持軍權,對皇位形成威脅,當今皇帝還開創性的施行了將領互相調遣的政策,每一個將領在一支軍隊中的時間最長不得超過三
    這些製衡政策有效的製衡了武將的野心,使得大周的政權逐漸穩固下來,改變了亂世中兵強馬壯者為天子的現
    當然弊端也漸漸出現,那就是兵不識將將不識兵,極大的影響了將領對軍隊的了解,因此直到如今已經是顯德十六年,大周依然沒有將天下統
    也不知道這位郭大公子與皇家是什麽關係,難道是皇室成
    若是皇室成員不待在京白龍魚服來到廣陵府幹什麽?
    琢磨郭大公子的身份,不知不覺中天色已晚,宋文遠趕緊起身向徐廣平告
    徐廣平笑道:“玲瓏已經等了賢侄一天了,你昨天給她講的那個故事,她甚是
    喜愛,今日一早便與老夫分說,一定要留賢侄一起吃晚飯,順帶再給玲瓏講一個故”
    宋文遠有些納悶,雖說如今還不是理學盛行的年代,對男女大防管束的那麽嚴格,可是這樣讓自己的女兒跟一個男子廝混也不應該
    不過礙於徐知縣的麵子,宋文遠還是留下來在縣衙陪著徐廣平吃了一頓晚
    晚飯後徐玲瓏果然又等候在院外的大槐樹下,一回生二回熟,再次相見,徐玲瓏少了一些刁蠻,多了一些溫
    “玲瓏見過世兄!”
    “小子見過阿姊!”
    兩人見禮後,對坐在大槐樹下的石桌旁,小丫鬟給二人倒上茶水便垂手立在徐玲瓏的身
    徐玲瓏一臉傲嬌地問道:“世兄今天打算給玲瓏講什麽故事?”
    “阿姊想聽什麽故事?”
    “世兄講什麽都行,玲瓏是故事搜集者,什麽故事都”
    宋文遠調動著自己從小到大聽過的故事,再排除一些不適合這個時空講的,竟然發現自己能記住的短篇故事竟然沒有幾
    隻能再次祭起《聊齋》,講了一個《嬰寧
    本站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