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迎客

字數:3581   加入書籤

A+A-


    徐廣平吩咐丫鬟去廚房裏再給宋文遠拿幾個湯包出來,然後笑道:“賢侄在王家沒有吃過這種湯包嗎?”
    宋文遠搖搖頭道:“小侄在王家一般都與下人吃一樣的飯食,根本沒有機會坐上主家的餐這湯包是小侄第一次吃,味道實在是好,就是不知道這湯是怎麽灌進麵皮裏的!”
    徐廣平笑道:“這是廣陵府最近兩年才開始流行的吃食,選用上好的骨棒,加上各種香料用小火慢慢將骨棒上的肉煮化,熱骨肉分離的骨棒撈出,等待肉湯冷卻便凝固成了如皮凍一
    發好的麵團擀成薄皮將肉湯包起來,在籠屜上蒸熟便做成了這道美”
    “原來如此,小侄還以為是直接將麵皮兜起來,往裏麵灌湯”
    徐廣平哈哈大笑:“這就是隔行如隔山,若是賢侄想吃這道美食,可以將你家的廚子安排過來,跟老夫家裏的廚娘學上幾天就能學”
    “小侄不是貪口腹之欲之人,倒是覺得這灌湯包可以開發出多種口味,開一個酒樓一定能掙”
    “你呀!怎麽還忘不了商賈的念頭,一入商賈這輩子就別想再進入仕途,老夫勸你不要輕易做出讓自己後悔終生之”
    宋文遠知道徐廣平這是好意,點點頭道:“徐叔叔放心,就算是做生意,小侄也盡量不站在台”
    徐廣平當然知道雖然讀書人口中不齒商人見利忘義,但是士紳家裏有幾個沒有經商的,不過是假托他人的名義在做而
    “你能明白這其中的利害便好,走吧!跟老夫去一趟城”
    宋文遠疑惑地問道:“徐叔叔,案情有了新線索了?”
    “別問那麽多,跟老夫走便是”
    由於路途有些遠,徐廣平並未選擇坐轎,而是讓下人備好了牛車,大周缺馬,除了驛遞有馬,就連官府也沒有馬匹可
    與徐廣平坐在牛車上粼粼而行,出了南門沒有多遠官道便成了車轍路,沒有任何減震措施的牛車顛簸的讓人渾身難
    這也是古代所說的舟車勞頓的原因,出門最困難的就是旅途漫漫,太受罪
    拉車的老牛很溫順,都不用車夫驅趕,便順著車轍路一步步慢悠悠地前
    大約走了不到一個時辰,官道旁出現一個涼亭,徐廣平吩咐車夫將牛車停在涼亭旁,從牛車上搬下一套煮茶的茶
    紅泥小火爐放在石桌上,打火石點燃引火的棉絨,掰幾塊竹炭放在棉絨上,蒲扇輕扇,頃刻間竹炭便燃燒起
    將水囊中攜帶的清水注入攜帶的一把銅壺中,加入各種香料,待到壺中的水開始沸騰,徐廣平又拿出一塊茶餅,掰下一小塊放入壺中繼續烹
    一會兒工夫,茶香伴隨著各種香料的香氣飄散出
    宋文遠不動聲色地看著徐廣平親力親為地做著這些事,仿佛是在進行著某種莊重的祭祀一
    大周如今已經開始流行炒茶,這種茶最大的好處是便宜方便,隻需要開水衝泡便能飲
    遠不是以前那種茶葉曬幹、碾碎,再加水粘合在一起,製成茶餅,飲用的時候需要加入各種香料烹
    與其說是喝茶,不如說是喝各種香料混合起來的味
    終於小火爐中的竹炭燃燒殆盡,壺中的茶湯也烹煮的差不多了,徐廣平用勺子吊起茶湯,查看著茶湯的顏色,滿意地點點
    這時從官道的南邊一前一後行使過來兩輛馬車,徐廣平抬頭看了一眼笑著說道:“來的正是時候!”
    宋文遠這下算是明白了徐廣平又是郊迎十裏,又是親手烹茶,原來是為了迎接貴
    越來越近的馬車說明了來人非富即貴,連縣衙都沒有的馬車,來人居然能一起出動兩
    記得李家送自己來高郵的時候也是趕著馬車,看來大周缺馬,缺的隻是普通人家,富貴人家依然是車水馬
    隨著車馬越來越近,徐廣平停下手頭煮茶的動作,起身立在涼亭
    打頭的馬車在涼亭外停下,車簾撩開,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從車內下
    宋文遠看到來人的相貌後,瞳孔微縮,雙拳緊握,下意識地就想躲
    這具肉身對這個人的恐懼已經成了條件反射,宋文遠心裏湧起一股無名之火,徐廣平也太不把自己當外人了,不經過自己同意就帶著自己來見這
    這人來這裏幹什麽,應該不會是為了自己這個棄子而來,後麵那輛馬車裏又會是誰?
    電光火石之間,容不得宋文遠多做思考,隻見馬車裏又下來一人,這人二十歲左右的年齡,宋文遠一樣認識,同樣是讓這具肉身恐懼的存
    這時後麵的馬車裏也下來了兩個人,先下來的是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人,身後跟著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姑
    徐廣平從涼亭走下來,對著來人拱手道:“真長兄!久違了!”
    “子均兄!好
    久不見,風采依舊啊!”
    徐廣平看到王尊素身後的青年笑著問道:“這是文興吧?”
    “正是犬子,文興快來見過徐叔叔!”
    “小侄王文興拜見徐叔”
    “已經進學了吧?”
    所謂進學就是已經過了解試,拿到了進京考試的名額,也就是俗稱的舉人,與明清舉人的地位很高不同,大周的舉人隻有一個能夠進京考試的資格,並無其他特
    “已經過了去年的府試,今年因為家父蒙冤,並未進京參加省”
    徐廣平點點頭道:“明年爭取一舉東華門外唱名,光耀王家的門”
    “小侄謝徐叔叔勉”
    這時王尊素將李煌拉過來介紹道:“子均兄!這是文遠的嶽父,廣陵鹽商李因吾前段時間的一些變故,文遠與家中鬧了一些不愉快,這次跟著吾過來就是希望將誤會解”
    徐廣平聽宋文遠講過與李家退婚之事,雖說情有可原,但是這種落井下石的行為還是讓老徐覺得不
    不過這畢竟是王家與李家的私事,他一個外人也不便幹涉,虛與委蛇地與李煌拱手見
    李煌一個商人哪裏敢與官員平分秋色,側身讓過徐廣平的拱手,一張胖臉笑成了一朵盛開的菊
    本站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