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海貿的利潤

字數:4551   加入書籤

A+A-


    宋文遠的曆史並不好,並不知道這裏如今屬於哪個部落,以他粗淺的曆史以為這些地方應該都屬於一個叫‘猴子’的國
    當地人看到如此龐大的幾艘大船闖入了他們的領地,還以為是神明降臨,紛紛跪地叩首,絲毫沒有反抗之
    宋文遠帶著衛隊毫不費力地登上了陸地,不得不說如今的華夏影響力之大,在這些土人當中竟然找到了一個懂中文的土
    這個土人是當地一個貴人的兒子,曾經在北邊的升龍府遊曆過,在那裏學習過儒家經
    因此雖然他中文說不好,但是能夠聽懂一些,有了這個磕磕巴巴的翻譯,雙方的交流容易了許
    在一番連比劃帶猜的交流中,宋文遠終於明白了,他們這裏叫做‘沱灢’,是占婆羅國的一個聖
    宋文遠打量著遠處那座夯土矮城,也就比中原集鎮的土圍子稍微大一點兒,就這也配叫
    這一刻他忽然有些明白了,華夏古人為何沒有向出走的動力了,這他麽的走到哪裏都不如自己的家鄉,走的地方越多,那種天朝上國的優越感就越
    華夏人民本質上就是善良的,發現這些地方不如自己,於是就跟這些地方的百姓說,你們隻要認我做爸爸,我就不打你們,還給你們好處,這就是朝貢的由
    這若是放到那些白皮的眼裏,可算逮到一個低等文明,低等文明隻配做奴隸,你們要心甘情願的被我奴役,不然就是對神靈的褻
    傳說中的天朝上國帶著巨舶來到了占婆羅,驚動了占婆羅的國王,國王讓手下大臣帶話過來,希望天朝的使者能夠在沱灢多待一些日子,等他忙完了朝政,就來沱灢與天朝使者相
    如今的占婆羅整個國家已經從佛教改信婆羅門教,無論是佛教還是婆羅門教都是傳自天竺的宗
    與佛教講眾生平等不同,婆羅門講種姓,認為有的人天生高貴,有的人天生低賤,這樣的教義很符合權貴的統治,因此被權貴信賴推行也是情理之
    不管是信什麽教,也沒有人敢對來自天朝的使者不敬,更何況天朝的使者還帶著刀兵而
    別看宋文遠隻帶著六艘海船,其中兩艘還是沒有武裝的貨船,就這四艘炮艦一字排開,一輪齊射就能將這個小國家的軍隊打得找不到
    當然宋文遠是帶著友誼而來,他來這裏主要是進行交易,確切地說是采買稻種,穿越這幾年宋文遠發現曆史課本上的占城稻還沒有傳入中
    既然知道了這種優良的稻種,好不容易到了這裏,怎麽可能不大量采購一些回去培育,一旦這些高產、耐旱、成熟期短的優良稻種在華夏生根,能夠為華夏百姓多產出多少糧
    當宋文遠將船上帶來的絲綢與瓷器,擺放在占婆羅國的權貴麵前,這些光滑的絲綢、精美的瓷器的立刻晃花了他們的眼
    盡管這些權貴露出了貪婪的目光,可是在麵對華夏天朝的使者,卻沒有人敢生出不軌之
    權貴紛紛詢問這些商品的價格,宋文遠非常客氣地報出了最低價,一匹絲綢換白銀三十四兩,或者稻穀一百一隻青瓷盤白銀一兩,或者稻穀三
    跟在宋文遠身邊的潘維固瞪大了眼睛,他怎麽都沒想到宋文遠竟然敢獅子大開口,如此漫天要
    可是令他更沒想到的是這些蠻夷權貴連價都沒還,表示占婆羅白銀不多,希望能夠大部分用稻穀結算,少部分用黃金結
    對於這樣的結算方式,宋文遠點頭表示並無意見,並且表示自己這一次前來主要是為了友誼,貨物並沒有帶多所謂沒有帶多少,不過是隻帶了一千匹素色絲綢,以及一百箱官窯青
    這點兒貨物居然在沱灢交易量十萬石稻穀,一千兩黃金,潘維固覺得宋文遠心太黑,可是看這些土人的權貴竟然似乎覺得自己也占了便
    十萬石糧食換算成後世的計量單位差不多六千多噸,以海貿船隊的貨船的載重噸位,一艘貨船滿載運貨能夠達到二百噸左
    千料貨船指的是製造這樣一艘貨船所用木料的數量,也可以換算成空載排水量就是一千
    木船因為比重比較輕,因此同等空載排水量的木船要比鐵船大的多,因此木帆船的空載排水量與滿載排水量相差極
    十萬石的糧食想要一次性運回國內,至少需要三十艘千料貨
    宋文遠終於明白,後世的海船為何寧願空船返回國內,也不願意采購糧食回中原,沒有別的原因,就是糧食的利潤太
    這讓宋文遠迫切地希望能夠盡快地將更大的貨船造出來,至少一艘船能夠運送五百噸貨物,不然這一趟回去,不但不掙錢,有可能還會賠
    從交易開始,兩艘貨船與一艘炮艦就在沱灢與鶯歌海之間來回往返,運送這些交易來的糧
    螞蟻搬家一般跑了十來回才終於將所有的交易糧食全部運送到鶯歌海鹽場,這些糧食一部分留在鹽場做為鹽場的供應糧,大部分都要運回長江口海外貿易基
    這些稻穀種子經過仔細的挑選,將會做為試驗田種子,在全國各地適合種植水稻的地方進行種
    占城稻以他獨有的高產、耐旱等優點隻要被華夏百姓掌握了種植方法,很快就會在全國各地鋪開種
    為了這點兒稻穀,宋文遠近千人在占婆羅逗留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這也讓潘維固明白了海貿的不容易,看似利潤高昂,實則在來回的交易過程中,耽誤的時間成本也非常大,這麽多人每天的日用消耗就是一筆非常巨大的成
    這麽算下來,這樣一趟交易,若是單單交易糧食,根本就不掙錢,反倒是交易金銀等貴重貨物更容易交割,也利潤更
    在鶯歌海鹽場待了沒有多長時間,返回大陸的船隊帶著新招募的流民、以及新組建的鶯歌海鹽場護衛隊再次回到鶯歌
    這一次,回去的時候是四艘船,回來的時候變成了六艘船,崇明島造船廠這段時間又下水了的兩艘千料貨
    兩支船隊合並之後,一共擁有五艘炮艦和七艘貨船,這些貨船全部裝滿稻穀,再次揚帆起航返回長江口海貿基
    回程途中,路過廣州灣進行的補給的時候,宋文遠與廣州知府溝通走官府驛遞給朝廷送信,請朝廷安排召集種植水稻的能手,前往長江口海貿基地準備接收稻
    等到船隊停靠到海貿基地碼頭上的時候,朝廷安排的信使沒到,皇帝卻將自己身邊的大太監懷恩派了過
    看到碼頭上迎接自己的懷恩,宋文遠吃驚地問道:“懷恩公公,你怎麽來了?”
    懷恩笑嗬嗬地說道:“小相公不用緊張,官家好長時間沒有見到你,對你有些思念,可如今官家不能輕動,便將咱打發過來,替官家看望小相”
    宋文遠當然不相信郭宗訓會這麽無聊的派個人看望自己,肯定有什麽不方便在人前說的
    “臣謝陛下惦記,怎敢不為陛下拚死效”
    碼頭上不是說話的地方,兩人在各自護衛的保護下進了海貿基地公事房,在周圍的閑雜人等全部清空之後,懷恩才低聲說道:“小相公,陛下在京城處境並不樂觀,想要推行任何的政策都要受到層層的阻
    官家打算在明年春耕結束後進行北伐,若是不動用國庫糧草的情況下,小相公能夠支撐多少軍隊進行北伐的糧草?”
    “陛下的意思是想用北伐將朝廷的文武進行一次大調整,將與陛下一條心的臣屬提拔到重要崗位上,是不是?”
    “果然是小相公,官家就是如此想的,隻要不動用國庫存糧,那些臣僚想反對都沒有理由,因此官家需要你的大力支”
    “懷恩公公!不瞞你說,眼下船廠正在全力的投入生產,南洋的糧食有的是,可是沒有大海船就算采購再多的糧食也運不回
    想要快速提升造船能力與造船速度,朝廷必須要給宋某足夠的支持,至少造船的工匠與造船需要的大木良才需要朝廷協助調”
    “這不是問題,官家有交待,工部匠作局的工匠隻要小相公需要,可以任由小相公調撥,就算是造船所用的木料,官家也會想辦法給小相公調
    在全力支持你的情況下,小相公能夠為北伐輸送多少軍糧?”
    宋文遠沉吟了一會兒,粗略地算了一下自己的承受能力,以及到明年的時候,能夠一次性集中多少船隻運
    在懷恩眼巴巴的眼神下,宋文遠保證道:“懷恩公公!你回去跟陛下說,到陛下出征之時,臣會在滄州鹽場為陛下屯放三十萬石軍糧,到明年年底之前保證為陛下在輸送五十萬石軍糧,不知這些軍糧能夠支撐陛下打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