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老王起複
字數:4680 加入書籤
吃過晚飯後,王尊素作勢要回臥房,看著老王扭捏作態的樣子,宋文遠感覺好
喊住老王道:“王老爺,有件事要跟您商量一”
老王麻溜回來的坐回來問道:“文遠有什麽事要老夫幫忙嗎?”
“不是我的是事,是你的你也賦閑在家好幾年了,可有繼續入官場的打算?”
老王的心不爭氣地砰砰直跳,他當然清楚隻要兒子一句話自己就能起複,可是這麽多年對人家母子的態度,實在是無法張開這張
他才四十多歲,正是男人在朝堂上的黃金年齡,就這麽從此遠離朝堂,老王自己也不甘
新君登基後,王尊素也托人打聽過,可是朝堂的友人反應過來的信息都是新君似乎並不想與北虜開戰,他這個主戰派似乎在如今的朝堂上並沒有什麽位
“若是陛下不棄,老夫還是願意再為國效力幾年,老夫還不老”
“不用我說,您也清楚如今朝堂上還是主和派的勢力占有優勢,陛下剛剛繼位就算有心推動北伐,也要受朝堂的多方掣
若是不能上下一心,北伐一旦失敗,被北虜打過黃河可就是京城腳下,我大周因為失去了幽雲十六州天險的庇護,先天不足,一旦決定北伐就必須要對北虜形成壓倒性優”
老王點點頭道:“確實如此,老夫這兩年賦閑在家,也沒少推演北伐的結果,也發現老夫當年也是想當然
老夫不懂兵事,隻憑著一身書生意氣是打不贏北虜的,先帝南征北戰打了一輩子的仗,若是有十足的把握,這北伐早就打起來”
宋文遠發現這老憤青如今已經平和多了,當年在高郵可是沒少聽這老憤青滿嘴的北伐,似乎隻要大周的兵馬一到,北虜就能乖乖地跪地請
如今還知道考慮敵我形勢,檢討自己當年的得失,若是還如當年一臉的憤青樣,說起大道理長篇大論,一問具體行動張口結舌,宋文遠寧願讓老王在家賦閑,也不讓他進入朝堂禍害天
與嶽父徐廣平相比,王尊素缺少了地方上的曆練,科舉中進士後,就一直在京城做京由於仕途順利,缺少了地方上的曆練,也就少了徐廣平處置事物的手
“既然您還有仕途之心,眼下有一個機會,去滄州管理糧倉,不知您願不願意?”
王尊素的臉一下子就拉下來了,自己被削職為民的時候好歹也是六品的禮部主事,就算不能提拔任用,最少也要平級任用吧,怎麽就給個倉大使的差
“文遠!你確定讓老夫去做個看倉庫的倉大使嗎?”
宋文遠愣了一下,隨即明白過來,這老王以為自己是讓他去做個看倉庫的倉大
“怎麽可能讓您去做倉大使,陛下給了我一個硬性的要求,讓我在一年之內向滄州采買一百萬石糧
這些糧食要做什麽不用我說您也明白,您要做的就是管理這些糧食,一旦大軍開始北伐,您要做到保證大軍的糧草供
按理說這麽重要的位置陛下肯定要找一個信得過的臣屬,是我覺得一個真心希望北伐成功的人更適合這個差事,因為您做為主戰派比誰都希望北伐成
大軍糧草轉運使這個差事容易立功,也容易背鍋,可以說是風險與機遇並存,不管是什麽原因導致大軍因為缺糧兵敗,糧草轉運使都要問”
老王別的有沒有聽清楚不直到,北伐這兩個字他聽了個清楚,他‘噌’地一下來站起來問道:“文遠!你是說陛下要北伐嗎?”
“不用那麽激動,北伐是大周的既定國策,先帝在世時就一直在準備北伐,不然你以為先帝為何要派當今整頓鹽政,那就是在為北伐積攢錢
大軍一旦開始北伐,所需要的糧食物資那都是海量的,若是不做好充足的準備,一旦因為缺少物資導致北伐前功盡棄,再想準備下一次北伐,還不知道什麽時候”
“老夫明白,老夫非常願意為北伐出一份力,幽雲十六州乃是祖宗故土,豈能長久落於蠻夷之
若是為北伐操勞,別說讓老夫去做轉運使,就是讓老夫去做倉大使老夫都願”
“北伐之事到目前來說都是朝廷的最高機密,除了幾位帶兵的大將,以及陛下最信任的重臣,知道北伐謀劃者寥寥無
因此不用我說,您也該知道什麽話能說,什麽話不能說吧,這事您不能對王家人透露任何風聲,一旦走漏了風聲,不說我被您牽連,就是整個王家也會因為這件事毀”
這話說的已經很重了,可是宋文遠又不得不說,北伐是大周的頭等機密大事,開戰前的戰略準備期是絕對不能被北虜發現端
不然北虜必然會利用自己的騎兵優勢采取先發製人的手段來對付大周,用每年襲擾的方式打擊大周的經濟、民生,延緩大周的戰爭準
古人的保密意識並不強,幾個至交好友相聚,酒酣麵熱之時可能順嘴就吐露出
老王又怎麽可能聽不出宋文遠話裏的警告,心裏雖然有些不快,但是也能理解皇帝與宋文遠所承受的壓
“文遠!你現在張羅的海外貿易是不是就是在為北伐籌集糧草?陛下與你是不是打算繞開朝廷,不用朝廷賦稅進行北”
“可以這麽說吧,不過要說不用朝廷賦稅也不現實,隻能說盡量在戰爭中減少對民間的影響,不然北伐是否能夠成功不知道,大周百姓被拖破產倒是極有可”
“老夫到了滄州要怎麽做?”
“首先朝廷不會給您明旨,您的身份暫時隻能以皇家海外貿易雇傭者出現在滄州管理運往滄州的糧
其次您要做到在不驚動北虜的情況下,悄悄將糧食轉運到雄州城與霸州這兩城將是我大周北伐的後勤基地,必須要保證十萬大軍一年的軍糧供”
王尊素聽得直皺眉頭,十萬大軍一年的軍糧,那至少需要五六十萬石,這麽大量的糧食運輸,想要做到瞞天過海彈劾容
這個差事不好做啊!這是老王的第一想法,可是麵對仕途的誘惑,他又不想放棄這個能讓他重回朝堂的機
“文遠!這麽大量的糧食調運,想要做到瞞天過海可不容易,陛下與你可有什麽好的辦法?”
“目前我們想到的辦法是利用運鹽的車隊,混裝糧食,目前滄州鹽場有大量的食鹽通過各個關口輸送到北邊,若是操作得當還是能夠做到悄無聲息地將糧食運過去
其實被發現了一部分糧食的調運也關係不大,您甚至可以為了迷惑敵人,向北虜走私銷售一部分糧
這個度您要把握好,每一筆糧食都要有明確的去向,不要因為向北虜賣糧之事把自己埋葬進”
老王咬了咬牙問道:“這倒賣可有一定的額度?”
宋文遠伸出一個手指道:“最多一成,若是賣的多了我們那不是瞞天過海,而是資”
老王想了想,一年一百萬石的糧食,一成可就是十萬石,十萬石糧食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若是用好了,將五六十萬石糧食悄無聲息地運到雄霸二州也不是什麽難
“這事老夫做了,不知老夫何時動身去滄州?”
“當然是越快越好,您要知道這糧食不光要能運過去,還要有儲存的地方,滄州鹽場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糧倉用來儲存糧食,您到了滄州鹽場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設糧倉,等到糧食運到後不能無處儲”
“老夫明白了,等玲瓏生產後,老夫看一眼孫子就動身去滄”
宋文遠對老王的態度很滿意,隻要老王不犯糊塗,就應該清楚這是一個機遇,若是能夠保證大軍糧草的供應,讓大軍無斷糧之虞,老王可就算是簡在帝心
正事談完,老王有些扭捏地說道:“文遠!你兄長也老大不小了,你看能不能給他安排個差事,總這麽在家裏無所事事,整個人就毀”
本來心情不錯的宋文遠聽到老王提到王文興,有些不痛快,可是看著老王可憐巴巴的眼神,又實在是說不出拒絕的
“文興是什麽性子,您比我更清楚,他就是被夫人慣壞了,想要做事首先就要先學做人,什麽時候把他那紈絝的性子磨掉,什麽時候才有扛起家庭重任的責
您若讓我安排他,就不要心疼他,我會好好磋磨他一”
“你說的對,老夫在京城為官,沒有時間對他管教,他母親又對他太過溺愛,以至於現在混成了一副紈絝子弟的模樣,老夫現在最犯愁的就是如何讓他改過自
隻要文遠能讓他成才,想怎麽做都行,老夫不管,他也該受些磋磨”
“既然如此,那過些日子等玲瓏生產以後,您讓他來鹽場找我,這一次出海我將他帶上,希望大海上的磨礪能夠讓他成長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