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大幕拉開

字數:4761   加入書籤

A+A-




    在裘千仞閉關之際,華山論劍的消息如長了翅膀一般,飛遍整個江人人均傳此次大會乃是亙古未有之武林盛會,大會不僅決定武林寶典《九陰真經》之歸屬,還會確立天下高手的高下名隻有真正的絕頂高手,才有資格參與此次大
    隨著時間流逝,鐵掌幫開始組織眾多弟子去往華山落雁峰頂,開辟場地,建造房而關於此次大會的一些訊息,也紛紛流露出大家均已知道,此會定於本年臘月初八,共有七人參與,由裘千仞、王中孚、林朝英三人出麵邀人組
    眾多江湖高手聞聽此信,漸漸有了憤懣抱怨之大家辛苦練武,闖蕩江湖多年,誰不好勝?誰不好名?可是華山論劍隻有七人,將絕大多數人排斥於外,大家既摸不到武林寶典的邊,又無法進入絕頂高手之列,如何肯甘心?
    不知何時,武林中便有了“添加參會人選”之議,還有不少人將其付諸行動,結成數隻隊伍,奔赴終南山和鐵掌山,向王中孚、林朝英、裘千仞三人請
    然而王中孚和林朝英出門遊曆,不知所蹤;裘千仞正在閉關,不見外這些人無奈之下,隻好在鐵掌幫眾與中孚宮看門人那裏抱怨兩句,見到彼等無甚回應,甚至漸露不耐之態,便隻好垂頭喪氣地離而隨著這些人離去,江湖也恢複了平
    且說裘千仞,他將幫中雜務盡數交給齊源等人處理,自己在白骨洞內閉關,為華山論劍做著最後準
    他先是翻看自己得到的一半《九陰真經此乃上冊經文,除了開頭熟悉的“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之外,多為內功修習之法,尤其最後一大篇莫名其妙的文字,乃是梵文漢聲,這是裘千仞早就明白的,不必多
    裘千仞看著上卷《九陰真經》,忽然有了些許疑惑,據一般說法,此乃道家無上武然而以他如今的武道境界,再看此經時,卻與尋常人的理解迥
    此經開頭借用《道德經》語句闡明武道精要,其還算道家範可是中間多數論述,卻帶有儒家的影子,比如其中一句“學而有誌,道通氣順”,與《論語》中孔夫子“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之語相契而末尾的梵文總綱,又很難不使人聯想到釋家佛
    裘千仞皺眉思索半晌,恍然大悟:這哪是道家典籍?分明是黃裳融儒釋道三家為一體,自出機杼,形成的先天武道體也可稱作“文武之道
    他明白這點後,固然讚歎黃裳的奇思妙想,卻也對《九陰真經》失去了興趣,因為與他路數不不過黃裳融文於武的思路,倒是給了他一些啟示:平日還是多看書,不要隻翻看總舵內的各類幫務訊息,以及武林逸聞之那是自縛手腳,不利於觸類旁
    此後的日子,裘千仞便令幫眾尋來各類書籍翻不僅限於經史,還有野史話本,仙神逸聞之
    恰於某日,他在看一本神話書籍時,見到“盤古至強,方開天地,應於乾坤”的記載,忽有所悟,琢磨半天,起身演練一番,深覺滯澀之處頗多,顯然還有自己未曾想通的地他也不據此糾結,反而幹脆放過,一麵繼續尋書來看,一麵嚐試歸納屬於自身的先天之
    時光匆匆易過,已是夏去秋來,萬物歸藏之天氣於冷然中添上些許肅殺之意,華山論劍之期已
    這一日乃是十一月十五,恰逢裘千仞出午時剛過,他便從白骨洞內施然走出,接受幫眾祝賀,順帶勉勵眾人幾隨後他移至議事大廳,召集總舵內四大長老與幾位舵主,詢問自己閉關期間幫中發生的大事,以及華山論劍的準備情
    眾人各按職司,依次匯報自己所做的差到了最後,便談到華山絕頂之上的幾項安排,與建築情
    此事由齊源報告,隻聽他道:“落雁峰上六棟小屋已經建其中一棟較大,可供王宮主夫婦居房屋均是以上等鬆木所製,結實耐用,幫主可以放還有中間設置的比武高台,以及圍繞高台的六座石台柱……”
    裘千仞忽道:“六座?怎麽少一座,我們可是有七個人!”
    齊源笑道:“這就請幫主原諒屬下自作主張在建造石台柱時,工匠們偶然發現正北之處乃是真正的華山絕巔,仰天池所在的一片石他們報給我時,我想幫主乃是天下第一,坐於此處豈不天然相宜?所以命工匠將此處略加修整,作為幫主安坐之隻是此處背靠絕壁,地勢卻是險了”
    “哦?”裘千仞聽罷不禁一笑,“你倒是有心險一些又算得什麽!”
    眾人見到裘千仞麵露欣容,便也紛紛湊趣,說些歌功頌德之言,令後者的眉頭微微揚起,斥道:“你們也都是江湖上有頭有臉的人物,以後多做事,少說些阿諛之言!這些話若是被幫外之人聽到,豈不令其恥笑?”
    虎威堂長老雷猛喝道:“誰敢恥笑咱們?!不必幫主出手,我老雷帶著手下兄弟,先將他的狗頭揪下來,當球踢!讓他在地府可勁兒笑去!”一番話說得眾人都笑
    裘千仞又與眾人談論一番,便命大家散自己花費兩日時間,處理幫中留存事務,又安排隨自己前往華山的人員與留守人員,
    然後在十一月十八日一早,率領隊伍,浩浩蕩蕩前往華
    話不多等到大隊人馬趕到華山旁邊的華陰縣時,已是臘月初大家住在安排好的客店之內,裘千仞聽取齊源稟報,了解到鐵掌幫在華山周圍的種種警戒布置,覺得十分滿意,便點頭稱
    又過兩日,時間來到臘月初七,裘千仞正要隻身前往華山落雁峰,卻被裘千尺拉著石敢當擋
    裘千仞不禁眉頭一他此番允二人來此,乃是被裘千尺纏到沒法,不得不答應,沒想到後者如此拎不清,竟敢在關鍵時刻阻他的去
    裘千尺還未說話,裘千仞已是厲聲喝道:“讓開!”
    裘千尺頓時呆住,她還從未見過二哥對她如此疾言厲色,大眼睛瞬間蓄滿淚水,掉頭便
    石敢當衝著裘千仞尷尬一笑,抱了抱拳,忙自退下,向著裘千尺的背影追
    裘千仞搖了搖頭,大步離開客店,輾轉往華山落雁峰行
    約莫一個時辰之後,裘千仞再次來到落雁峰
    此時這裏依舊是遍布鬆柏,翠色滿地,卻已開辟出一大塊空
    空地最外圍乃是七間小木屋,分布得錯落有致,背擋在空地之空地之上有一座五丈見方的比武高台,三丈餘六座石台柱子聳立在比武台四周,台上平麵均設厚厚的錦緞坐分別是西北一座,東北一座,西方一座,東方一座,南方兩除了西北、東北的兩座石台略高外,其餘四座石台高度一致,均與比武台麵大致平
    而在正北方則是一座高於六座的天然石台,背臨萬丈懸崖,上麵亦鋪設坐墊,坐墊旁邊則是一口碧綠的小池
    裘千仞剛剛來至此處,便聽有人笑道:“裘幫主,你身為論劍主人,來得也忒慢了”
    裘千仞循聲望去,就見西北和東北的石台上均已有人落坐,西北方是一位身著月白衣裙,頭戴荊釵的美貌少婦;東北方是一位身著天藍色衣衫,麵容俊朗的中年男此二人正是林朝英與王中而方才說話之人,乃是王中
    裘千仞道:“不是我慢,而是賢伉儷太快了”說著向前邁步,每一步邁出,身子便直直拔高一截,如上一層階梯,一共邁了七步,第七步時正好踏上北方石台,隨後一個轉身,緩緩盤坐在綢墊之
    林朝英忽道:“世人都說裘幫主鐵掌無敵,沒想到輕功也是這般俊,在下不才,在身法一道上亦有些許領悟,倒是想向裘幫主討教一”
    裘千仞道:“求之不不過此時尚早了些,等待大家到齊,到時總有你我比試的機”
    林朝英點了點頭,不再言
    王中孚笑道:“說到大家到齊,裘幫主在山下布置了無數眼線暗哨,不怕那幾位被攔下來麽?”
    裘千仞“哼”了一聲,道:“笑話!我布置這些,隻是為防山外宵小,怕這些人打擾了咱們論劍的雅若是那四位真被我的人攔了下來,他們便不配來此論劍!”
    王中孚聞言不禁搖頭,林朝英眼中卻浮現讚同之
    隨後三人不再說話,隻是閉目調息,靜等來
    過不多時,遠處現出一襲青衫身影,負手踱步間來至此此人頭戴文士巾,腰別玉簫,在石柱台前不遠處站定,朗聲道:“王宮主,林殿主,裘幫主,黃某有禮!”
    裘千仞點點頭,伸手引向東側石
    王中孚笑道:“原來是桃花島主黃藥師大駕光臨,在下等人不勝欣喜,請黃島主台上就”
    黃藥師道:“好!”說罷右腳微微頓地,左膝屈起,身形旋即升高,輕輕落於東側石台之上,安然就
    裘千仞忽道:“黃藥師,咱們東海之濱一別,至今也有十年了吧?”
    黃藥師微笑道:“正當日幸蒙裘幫主賜教,令我至今難今日我不自量力,想要再度向裘幫主討教!”
    裘千仞看了看他,道:“果然是自不量”
    黃藥師怒道:“你……”
    林朝英插言道:“今日乃是論劍,並非論口,徒逞口舌之利又有何益?”
    黃藥師冷笑兩聲,裘千仞則瞥了前者一眼,鼻中發出“哼”的一聲,兩人均是移開視線,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