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大同十二年

字數:3886   加入書籤

A+A-




    大同十二年,經曆了十年的休養生息,天下終於恢複了生機和元氣。

    時光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魔法師,用它那無形的雙手撫平了一切傷痛的痕跡。

    那長達十年的戰亂,似乎被人遺忘,那些年的慘狀,已經成為了長輩們口中的故事,許多年前的風流人物,或死或隱,或居廟堂之高,或處江湖之遠。

    而現在,大同第一任首相,即將退位!

    嗚.........

    運河之上,一艘輪船冒著黑煙,載著一船遊客逆流而上,直奔首都。

    “這蒸汽輪船,以蒸汽機為動力,不需借助風力人力即可運轉,不管是第幾次坐,我都要感歎元首的智慧啊!”

    甲板上一人,穿著一身青色長衫,憑欄而望,由衷感歎道。

    這人五官端正,目光堅毅,觀其麵相莫約二十來歲,名叫朱希。

    “哈哈哈,不錯,不過要說智慧,我覺得還是那套大同第一套廣播體操和第一套引氣口訣更為難得!”另一個身穿勁裝身材高大的黑衣男子朝著朱希靠近了兩步,似是有意搭話。

    “君子,善假於物,體操和內氣練的再好也無非是強身健體,依我看,繼續發展科技才是硬道理!”這時一個胖乎乎穿著絲綢長衫商人模樣的人開口說道。

    “我看你是資質太差,練不出成效才來說些風言風語吧。”黑衣男子名喚武望,第一眼看到這人就露出兩三分鄙夷之色。

    “你......黃口小兒!”

    “算了,賈兄,不要和他一般見識。”另一個身材消瘦穿著襯衫的男子勸了一句,拉了一把。

    被稱作賈兄的人,氣鼓鼓的一揮衣袖,轉過身子,嘴裏還嘀嘀咕咕的說著一些‘俠以武犯禁,小心拉出去槍斃,輕功跑得過火車嗎’之類的話。

    引來了眾人的哄笑,一時間甲板之上頓時充滿了歡快的氣息。

    小插曲鬧了一鬧,武望正式的朝著朱希一拱手,說道:“在下武望,見兄台風姿過人,是有結交之心,敢問兄台貴姓。”

    朱希見他此刻舉止也算得體,倒也回禮道:“我名朱希,風姿談不到,不比武兄雄姿英發,氣度過人啊。”

    “敢問朱兄從何處而來啊”武望問道。

    “徐州。”朱希回答。

    “徐州,又姓朱莫非是那個朱家”武望表情肅然一變。

    朱希連忙點頭笑道:“正是。”

    “想不到朱兄居然是名門之後。”武望此刻也語氣之中多了幾分無形的尊重。

    “當不得,當不得......”朱希卻是十分謙虛的說道“也無甚稀奇。”

    聽到朱希自報家門,就連一開始走開的那個賈胖子都又湊過來說道:“原來是聖賢之後,如今時值六月,想必是來考公的吧。”

    朱希笑道:“正是。”

    賈胖子這時又從懷裏取出一張小小的硬質卡片遞了出去,自我介紹道:“在下賈不假,在首都經營一家高升旅店,專門為你們這種上京赴考的學子服務,你拿著我的名片去,有折扣的。”

    朱希含笑接過了名片。

    賈不假又問道:“能來首都考試,不知朱老弟是0還是250畢業啊”

    “徐州師範....”朱希這時聲音低了一些,臉上似乎也帶了幾分紅暈。

    “哦....師範啊。”賈不假幹笑了兩聲,臉色變了一變,隨後說道“師範也挺好哈,挺好挺好,哈哈哈.......”

    但是卻沒了一開始的熱情。

    0和250是35所名校的代名詞,由大同第一任元首張明玉親自命名,而師範就之上義務教育的最高等級罷了,各個州及郡縣都有。

    雖說名校畢業也沒有什麽優待,但是相對來說,還得是名校出來的學生能夠成功考公上岸的可能性大一些。

    那賈不假又笑著和朱希談了幾句就被同伴拉走。

    見賈不假走遠,武望則是走上前來說道:“商人重利而已,真是勢利眼的東西,朱兄不必在意。”

    朱希則是笑道:“我從不在意旁人眼光,對了,武兄,那你這次是要”

    “參加武舉啊!”武望眼中綻放光彩,滿臉都是向往之色,一臉理所當然的說。

    “哦,武兄看上去年歲也不大,竟有如此信心不知如今修為幾何”

    “我雖然剛剛凝氣,隻是一級武者,比不得二級武師,離三級宗師更是遠得很,但是元首有言,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武舉又不是比較武藝高低,而是講究一個新字!能夠錘煉發明出新的武道技巧,就能入武院,繼續鑽研武道,享受院士待遇。”

    “原來武兄誌在此處啊。”朱希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如今大同盛世,雖說追求人人平等,但是實際上的社會地位自然還是有高下之分,除去朱希想要考公從政,還有入武院研究武學天人之變,以及入同科院研究自然科學最受推崇。

    至於商賈和其他百業,明麵上不說,但是實際上多多少少是不如這三者的。

    “聽說元首決定今年退位呢。”武望忽然說。

    “不錯,依照大同法,一任四年,最多連任三次,如今是大同十二年,張大人已經連任三次,這一次選舉,元首就要下野了。”朱希道。

    “你說說,曆朝曆代,那個不是奪得天下之後化公為私,視天下為一家之物,咱們這位張大人怎麽如此癡傻,不肯登基做皇帝,反倒是取了個元首的名字,這位置也不傳給兒孫。”武望頗為慨歎的說道。

    朱希也是十分讚同的點頭道

    “也許這就是偉人的偉大之處吧,從上而下,改變了整個國家的製度,我倒是希望張大人做一輩子的皇帝,可是他自己卻說過,他能做好一輩子的皇帝,但是難保後世子孫中有不孝者,殘暴無道,為天下之累。”

    “開一朝易,守萬世難,若是不改舊製,無非是換了大齊的皮改名叫大同再走一遍老路,三四百年後,終究是要更迭,唯有改製,分權而下,相互製約,才是最為穩固的結構!”

    武望也點頭道:“張大人總是看的更遠啊!”

    就在這時,船笛一聲轟鳴,兩人知道,首都已經到了。

    相互抱了抱拳,兩人便各自收拾行李,離開了大船,踏上了這一座充滿了活力的都市,開始了各自的旅途。(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