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法會
字數:3893 加入書籤
法會的日期稍微提前了些,但是畢竟是主人家的決定,其他人哪有置喙的資本,再者以何家的地位,別說提前,他就是不辦又能如何
一眨眼的功夫,三日過去,法會所需一切都已備好,當然,這三日李明也沒有閑著,主要就是和那些‘高人’套套近乎,打探了一下黃老七手記之中記載的封山鎖門。
這事本就不是什麽大秘密,再加上見識了李明的實力,是以都有幾分看重,一來二去,也就知道清楚到底是怎麽回事。
原來是隨著靈氣的衰弱,修道界高人聯手推算天地大運,測得此世百年之後,靈機衰極而盛,當有大變臨世。
於是各大派高人相互商議之後決定布下大陣,在神州腹地群山之中取了一處靜地,封鎖靈氣,各大派高人以及道種前往,保留希望,能夠確保道統延續,等堅持到日後靈機複蘇天地再變,才有用武之地。
至此留在俗世之中得人,大都是資質修為更差,或者命不久矣之人以作護道之用。
換句話說,當今天下,正道之中修為高深之輩以及資質出眾者已經全部都進入了玉柱山下,兩界陣中。
各大派或有二三年歲已高的高人坐鎮,作為最後的底蘊,但是很顯然已何家水陸法會的規格,那還是請不來的,是以李明也沒瞧錯,如今這些人之中,常妙都是排名第二的高人。
而現在還在外麵行走的‘大師’那都是門派之中的次品,但凡資質,心性,修為,有一方麵值得稱道,那都被帶走,你想剩下的都是些什麽人物,也難怪也難怪素質堪憂。
看著如今法台上坐鎮的這些人,李明心裏也有那麽點犯嘀咕,這場法會,由於更改了時間,還要兼顧化解何少華的病症,對他來說也是個不小的挑戰,偏偏現在已經知道了這些來幫襯的‘大師’都是什麽水準。
要不是已經在和黃老七鬥法後神魂突破,靈元又增,李明還真有點心裏打鼓。
不過事到如今木已成舟,希望一切順利吧。
原來世界的水陸法會是佛教最隆重的一種儀式,全名“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簡稱水陸法會,又稱水陸道場,悲濟會等,用以追薦,普度“法界聖凡”。
不過在這裏,佛道兩家都為正道,尤其是自從靈氣衰減開始,兩家早就互通有無,還有許多人選擇兼修兩道,希望觸類旁通能夠對目前修道界的困境有所緩解。
就比如在玉柱山的兩界大陣,那就是佛道兩家齊心協力共同構築。
因此兩家的不少儀式,習俗等等,都已共通,無甚不妥之處。
此次舉辦的水陸法會,旨在施齋食供養水陸有情,以救拔諸鬼,可為何家積攢陰德。
本來啟建一堂水陸法會,需七晝夜才能功德圓滿,共分內壇、外壇七個壇口,外壇又分大壇、諸經壇、法華壇、淨土壇、楞嚴壇,華嚴壇,但是這法會既然出自浮遊子之手,那自然是稍作更改。
改為了七七四十九座法台,一主台配有六座副台,除了李明自己主持,還需要六位坐鎮餘下的六座主台。
更改之後的儀軌也是略有不同,當然,實際上每一次都有不同,浮遊子每次會根據實際情況,稍作修改,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不過這一次的主要目的是要借九曲飛星陣化解陰氣之時的靈機為何少華灌體驅邪,所以李明也是做了一點點的修改,還另外準備了一些別的法器稍後會用到。
是日,場中一片肅然。
前來觀禮參拜的信眾浩浩蕩蕩,黑壓壓的一片,怕是有數千人之多。
而場中除了七七四十九座法台之外,四周旌旗招展,旗有三色,一是鵝黃旗上繡了諸佛菩薩,諸天、明王、羅漢,護法神等;
二是藍色旗繡諸神祇,如三尊、十二真君、五方神,星宿神、列曜神、六丁六甲等;
三是紅旗繡水中龍王、地下閻王、六道中旁生、餓鬼和鬼王等。
今日李明穿上一身道袍,裝束比那夜鬥法還要莊重三分,卻見他。
頭戴金冠顯機巧,迎風大袖襯輕梢;麻鞋足下生雲霧,雙目神光透九霄。十年苦修長生術,胸內玄機隱六韜;本是天地閑遊客,叁山五嶽任逍遙。
常妙也著正裝站於李明下首一台,隻見他
一雙明目藏道韻,手捏三寶鎮魂印。足下踏鶴行雲履,身披魚尾白河袍。
就這裝束打扮,誰人看了不叫一聲好道人。
而餘下的各大派‘高人’也知道今天是大日子,一個個都把壓箱底的的家夥什搬了出來,什麽太上青玉紫光袍,佛前八寶錦袈裟,你別說,拋開修為不談,還真有幾分賣相。
眼看時辰已到,李明手持桃木劍,手中掐訣,口誦道訣。
“人道渺渺,仙道茫茫,鬼道樂兮;當人生門,仙道貴生,鬼道貴終;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高上清靈美,悲歌朗太空;唯願天道成,不欲人道窮...........諸天氣蕩蕩,我道日興隆!”
李明腳踏天罡,劍分天人,周身靈元湧動,借早已布下的七七四十九座法台陣勢,盡起陣中陰氣。
霎時間天昏地暗,狂風大作,四周圍觀者不少都覺得遍體生寒,更有些許百姓不明所以,還以為是神仙顯靈,一個個都跪倒在地,叩首不止。
就連見過多次的何老爺都讚歎道:“常青賢侄的道行果然高深,居然引得如此變化。”
而李明這邊的壓力也不小,此刻不僅是陰氣,就連四周被吸引的亡魂也全都被引來,不過這也是李明的目的所在他並不慌張。
當下抓起一把玉食丹在手中捏碎,隨後灑在空中,若是這些百姓能夠開靈目,就會看見此刻台前有數不清的模糊身影在追逐著李明灑出的那些玉食丹碎屑,有的還能保留一絲神誌,吃了之後朝著李明鞠躬,但是有些卻已經隻剩下追逐食物的本能。
隨後李明依次念誦定神、安魂、消災、渡業等法咒,一枚枚的道符在桃木劍的劍尖下成型,燃燒著飛到了鬼魂之中,釋放符咒上的道力,化解了這些遊魂野鬼的怨氣。
這時候就顯現出這些法台的作用,七七四十九座法台結成陣勢,不僅鎮壓了陰氣,此刻也匯聚了靈氣,不僅天然的就能夠消除些許怨氣,同時還能位於主台的李明提供恢複。
眼見李明的步伐越來越快,手中桃木劍也舞的密不透風,他的身體像是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黑洞般,將這片天地那一點點稀薄的靈氣全部吸收到了體內。若是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四周的狂風似乎是以李明為中心。
與此同時,昏暗的天空之中好似似乎出現了一個漩渦壯的烏雲,而烏雲的中心,恰好就是李明的頭頂。
李明心中一歎,朗聲道:“還請諸位往生!”
言罷單手豎起劍指立在胸前,然後微微頓首,朝著被引來的那群孤魂野鬼低聲道:“尚饗!”(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