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旅行者三號起航

字數:8083   加入書籤

A+A-




    “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我們人類文明究竟是不是孤獨的存在,這艘探測飛船或許會給我們答案。”徐昀平複下自己的情緒,轉過身和對方說:“等飛船正式服役起航時,我會過來見證。”
    “請徐議員放心,基地肯定保質保量按時完工。”負責人程展連忙回應。
    低著頭時心裏很是激動。
    按照原本人類太空安全聯盟簽署的文件,月球製造基地投入使用後,首要任務是完成人類首支艦隊規劃。
    主力戰艦起碼要擁有十艘。
    可謂時間緊任務重。
    另外整個月球戰艦製造基地並非他一位負責人。
    還有兩位海外下屬。
    是其他聯盟議員安排進來的。
    畢竟如今人類文明主權以聯盟為主,像戰艦製造基地這種重要的地方,其他聯盟成員肯定會想辦法參與管理運營。
    華方因為議員數量上的優勢占據絕對領導地位,也懶得理會這種小事。
    正是清楚這些事情,程展才想為自己考慮。
    防止以後在基地的話語權降低。
    他知道探測比鄰星的計劃是徐昀提出,所以才冒著風險讓探測飛船和藍星號戰艦一起製造。
    好在基地的智能生產線足夠給力,加上探測飛船體型較小,才算沒有影響到藍星號的進度,否則被其他人挑出毛病還能否留在基地都是問題。
    不過眼下結果是好的。
    徐昀對探測飛船能提前前往比鄰星很高興。
    而和徐昀這位核心議員扯上關係,相信今後他的地位會更加穩固。
    接下來的時間,在程展陪同下徐昀又看了基地其它地方,順利結束了此次項目視察行程。
    至於探測飛船的事,對他而言則隻是一件小插曲。
    並未去想太多。
    在他心裏組建人類首支艦隊和探測比鄰星,份量是相同的。
    對人類文明來說都具備重大意義。
    隻是當初方案出來時,聯盟方麵大部分議員都認為組建太空艦隊更為急切,這才把探測比鄰星的計劃放在了後麵。
    眼下能順帶把探測飛船製造出來,無疑是件好事。
    畢竟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若耽擱太久的話,可能都無法等到探測飛船從比鄰星回來。
    知曉那裏的情況。
    作為距離太陽係最近的恒星係,比鄰星被科學家推斷很有可能存在生命,或者有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無論哪項被證實,對人類文明來說都是一種巨大的機遇。
    以前礙於航天器的航行速度,對探索比鄰星隻能用奢望形容。
    如今有了能力,那肯定要做。
    兩個重點行星項目視察完畢,徐昀隻花費了兩天。
    結束後便直接在嚴瑞忠的護送下乘坐領航號安全回到地球。
    直到徐昀落地,周明偉等科學家才算鬆了口氣,心裏有塊大石頭落地。
    但隨後又不免激動起來。
    徐昀首次完成了項目的視察工作,那麽今後類似的視察次數肯定不會少,到時他們便也有機會去火星和月球做客。
    想想便叫人興奮。
    ——
    而正如程展保證的那樣,在月球戰艦製造基地的全負荷運轉下,當時間來到十二月中旬,首艘主力戰艦藍星號順利製造完成通過驗收,宣布正式服役。
    這標識著人類文明距擁有太空艦隊更近一步。
    服役當日多位聯盟議員出席,為藍星號舉行首航儀式。
    並進行全球直播。
    按理說藍星號服役,這種熱點新聞應該會成為一段時間大家討論的話題。
    畢竟隨著藍星號參與執行任務,領航號的壓力將會大大減輕,關鍵火星城的建設進度也能加快不少,這是絕對值得高興的事。
    但事實是大家的注意力更多是在其它事上。
    2038年1月5日。
    周二。
    月球戰艦製造基地。
    “旅行者三號的最後檢測工作進行的怎麽樣了,還有攜帶的各項設備儀器?”月麵基地建築內,徐昀通過透明防護罩看向外麵停泊著的一艘飛船,隨口向身後的程展詢問。
    藍星號作為人類文明艦隊的首艘主力戰艦,各項功能都已然相當成熟。
    可以說是領航號的優化版本。
    加上有那麽多議員關注,徐昀也懶得操心。
    反倒是對比鄰星的探測任務讓他頗為在意,不惜再次來到月球參加飛船的出發儀式。
    是的。
    在藍星號服役沒幾天後,那艘探測飛船也順利完成製造,在徐昀的決定下將其命名為旅行者三號,前往比鄰星執行探測任務。
    回首人類文明對太空的探測曆史。
    可以說從未放棄對太陽係之外的情況進行探測。
    在外空間探測器中,毫無疑問當屬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的貢獻最高。
    雖如今兩個探測器早已離開太陽係和地球失去聯係,但所起到的積極影響和意義是無法估量的。
    奈何當初礙於技術原因,兩個探測器相對比較落後。
    以那種緩慢的航行速度,恐怕幾百年過去,也很難給人類帶來什麽有價值的信息。
    所以對於這艘搭載了核聚變發動機的探測飛船,徐昀選擇依舊延續旅行者的名字,將其命名為旅行者三號,若真能將比鄰星的信息帶回,也算是彌補了這份遺憾。
    “旅行者三號已經完成全麵檢測,飛船各項數據符合起航要求,各項設備機器人也已經搭載完畢。”
    程展麵對問詢沒有半分遲疑,連忙進行回應。
    和藍星號戰艦不同,旅行者三號將離開太陽係前往4光年多外的比鄰星,對比鄰星內星球進行探測和樣品采集。
    為盡可能縮短飛船在太陽係和比鄰星之間往來的時間,就必須提高航行速度。
    所以飛船某些方麵需要舍棄。
    旅行者三號並不具備可控自循環生態係統。
    這就使得飛船無法搭載艦員,隻能依靠機器人來執行相關任務。
    而這也是最佳的方案。
    畢竟人類尚未研發出休眠艙,如果讓艦員在飛船上承受三十年孤獨,去探索宇宙中未知的星係,那無疑是件非常殘忍的事情。
    另外旅行者三號理論上最快能以四分之一光速航行,若真有艦員搭乘飛船,僅僅依靠深海加速液在長時間的高速航行下,恐怕也很難堅持的下去。
    聽完程展的匯報,徐昀轉過身來說:“那就準備啟動飛船吧。”
    “是徐議員。”
    程展點頭應聲,接到指令立刻便開始執行。
    和藍星號的首航儀式相同,旅行者三號正式出發前往比鄰星,也同樣進行了全球直播。
    使得所有人能夠共同見證這刻。
    人類從仰視星空開始,便思考宇宙之大,猜測滿天繁星上是否也有生命。
    這種對未知的好奇,確實比戰艦服役更讓人期待。
    因此眼下直播間內全球在線人數已經輕鬆破億,大家都在興奮討論著的這艘旅行者三號探測飛船,希望它的此次航行能夠為人類帶回驚喜。
    “你們說比鄰星真的會有生命存在嗎?”
    “我相信在這浩瀚的宇宙中,人類文明絕對不是孤獨的,探測比鄰星隻是我們邁入宇宙的第一步。”
    “要是比鄰星有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就好了,到那個時候人類的足跡將不再僅限於太陽係,我們的文明等級也會進入新的層次,單是想想便讓人激動興奮啊!”
    “以旅行者三號的航行速度,理論上大概三十年左右就能回到太陽係,我們這代人還是有希望等到那天的。”
    “那看來要勤鍛煉身體,盡可能讓自己活久點了。”
    “三十年的時間,看來結果隻能讓我兒子到時候燒給我了。”
    “這是一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人類正在這片宇宙中嶄露頭角,而生活在這個時代是我們的榮幸。”
    “快看,飛船啟動了!”
    ……
    隨著直播間內連續快速的刷屏,大家的注意力頓時從彈幕上收回,連忙看向畫麵中停泊在月麵上的旅行者三號探測飛船。
    和領航號以及藍星號相比,旅行者三號的體型要小的多。
    看上去更像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代表著人類文明最高的科技結晶。
    此刻伴隨核聚變發動機啟動,整個飛船的係統徹底激活,由飛船智腦接管飛船所有權限。
    值得一提的是,智腦相當於深海的複製版本。
    隻不過旅行者三號的飛船智腦是獨立存在,所擁有的控製權限僅是飛船,以及飛船上的各種探測設備機器人。
    飛船在離開太陽係後,將會完全脫離地球方麵的控製,成為完全獨立運行的存在,在長達三十年的星際航行中無法和地球取得聯係,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智腦作出各種最佳決策。
    尤其到達比鄰星後的各種探測任務。
    如果無法出色完成的話,那麽就算三十年後順利返航,也隻是一次失敗的航行。
    更重要的一點,宇宙中處處充斥著危險,尤其是陌生且未知的區域。
    在長達四光年左右的路程上,出現任何意外都是正常的,如果飛船不能有限規避解決,那麽極大概率會墜毀。
    畢竟旅行者三號是沒有後援的。
    從它誕生起便注定孤獨。
    說實話徐昀自己也沒有十足的把握,無法保證三十年後旅行者三號真能順利返航。
    但他明白這可以說是他唯一的機會。
    若三十年後旅行者三號未能返航,就算再重新派遣新的探測飛船,隻怕他的年齡和生命也無法支撐他繼續等下去。
    屆時必然會是一個遺憾。
    當然他也能通過派遣數量更多的探測飛船前往比鄰星。
    以此來增加成功率。
    可如今人類文明正值快速成長的關鍵時期,需要盡快擁有自己的強大艦隊,加上橫跨百年的星火工程,根本不可能把有限的資源大量浪費在這種事上。
    畢竟比鄰星是否有價值讓人類去探測,這目前尚且還是未知數。
    就算聯盟那邊也不可能同意。
    正當徐昀思緒翻飛時,旅行者三號也終於完成各項啟動程序,隨著核聚變發動機噴出強大的尾焰,飛船很快便離開月麵,不斷加速下瞬間紮入太空中從視野中消失。
    盡管地球月球以及火星上的控製中心,暫時還能監測到旅行者三號的動態。
    但以旅行者三號四分之一光速的航行速度,用不了多長時間便會徹底失去聯係。
    徐昀的目光則依舊深邃的望著外麵,哪怕視野中早已沒有飛船的蹤跡,可見他此刻心情是頗為複雜。
    良久在心裏暗自低喃道:“期待三十年後再看到你。”
    程展這時則默默站在徐昀身後,待見時間確實有些長後,這才主動開口說:“徐議員應該對我們的旅行者三號有信心,我相信它肯定能出色完成任務,為我們帶回來自比鄰星各星球的詳細數據和信息。”
    將程展的話悉數聽進耳中,徐昀轉過身不由得問:“你真對旅行者三號充滿信心,要知道連我也沒多大把握。”
    “我隻知道這個項目是徐議員您提出負責的,而您參與的項目還從未失敗過。”
    程展說這番話時,完全發自內心,他對徐昀從未有過質疑。
    並且不單單是他,隻要是見證了徐昀人生曆程的人,都會對其有種無條件的信任。
    隻要是徐昀參與的項目,就不可能失敗。
    或許是被程展這番話感染了情緒,徐昀的心情也好上不少,隨即嘴角重新浮上笑容,對程展的話表示認可:“希望如此吧,就讓我們等著旅行者三號的返航。”
    ……
    關於旅行者三號的事情結束後,徐昀並未在月球基地久待。
    當天便返回了地球聯盟總部。
    而之後的時間裏,隨著領航號和藍星號兩艘核聚變動力戰艦為火星運輸物資,火星城的建設進度迅速提升。
    同時分布在火星上的溫室氣體生產工廠也沒有停下,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新的工廠投入使用,盡可能的讓火星平均氣溫上漲。
    月球戰艦製造基地那邊,有了藍星號和旅行者三號的成功經驗,效率上也有所增加。
    這使得新戰艦的製造周期不斷縮短。
    全負荷運轉的話用不了一年時間,便能製造一艘主力核聚變動力戰艦。
    如此可以形成良性循環。
    相信不用多久,堪稱人類文明最大奇跡的火星城,就會完成建造成為人類新的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