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南山碳纖維,價格摧毀器

字數:12752   加入書籤

A+A-


    當大家都還在關注星辰汽車的新車型和星途的熱銷的時候,曹陽卻是低調的來到了長安市。
    南山碳纖維要很是高調的搞一個投產儀式。
    作為新材料行業當中最有代表性的碳纖維,這些年受到的重視程度是越來越高。
    畢竟不管是民用產品還是軍用產品,都有許多地方是可以用到碳纖維的。
    甚至如果不是因為碳纖維的價格太高了,還有更多的領域可以使用到這種材料。
    “曹總,今天來參加投產儀式的人挺多的,級別也都比較高。”
    “我把相關人員的信息都整理了一下,您提前看一看咯。”
    明天就是南山碳纖維的投產儀式。
    對於華夏來說,這是第一次實現了高端碳纖維的國產化。
    並且還不是t300這種入門級的高端碳纖維,而是直接幹到了t700。
    這已經可以算是國際主流水平了。
    當然了,t800也不是不能生產,隻是這些材料都不是一般產品上使用的,不適合對外宣傳。
    在此之前,華夏市麵上也是沒有辦法通過正規渠道購買任何的t800碳纖維。
    所以去宣傳也沒有什麽意義。
    反正購買這種材料的都是特殊的公司,他們自然是已經知道南山碳纖維可以生產這種東麗等廠家限製出售的產品。
    “部委和地方上麵都那麽多領導出席啊。”
    曹陽看著那一長串的清單,也是頗為驚訝。
    這還都是上了級別的人員清單,就已經有那麽多了。
    可以看出來,各方對南山碳纖維的這個工廠,還真的是非常重視啊。
    這個重視程度,甚至超出了曹陽的預料。
    “我們第一批試生產的碳纖維已經經過了權威機構的確認,可以達到東麗t700的同等水平。”
    “所以這一次才會有那麽多的領導來參加南山碳纖維的投產儀式。”
    “雖然看上去隻是我們集團旗下的一家工廠的投產儀式,但是對整個華夏來說,都是有不一樣的意義的。”
    米穎這話,曹陽自然是能夠理解的。
    隻是平時跟各方接觸的比較少,現在看到那麽長的清單,有點不習慣而已。
    “行吧,我先熟悉熟悉再說。”
    一般的出席人員,曹陽認不出來就算了。
    重要的人員肯定是不能認錯的。
    華夏人對這些東西還是看得比較重的。
    好在這個活動由於各方都很重視,反倒是不需要南山碳纖維自己太過於操心。
    長安市那邊直接就安排了一個團隊過來協助安排投產儀式的各項事務。
    他們這些人對於搞接待工作,顯然是比南山集團的人要更加的擅長。
    ……
    “領導,南山碳纖維的投產儀式,出席人員還挺多的,以後南山集團在羊城的一些新工廠投產,是不是也可以考慮提升一下級別和重視程度?”
    羅毅跟了劉天武很多年了。
    所以有什麽想法的時候,都會主動的跟劉天武匯報。
    一定程度上說,他不僅是秘書,還是幕僚,為劉天武提供一些建議。
    “對於長安市來說,南山碳纖維的這個工廠,意義確實是非同一般。”
    “這不僅可以給長安市的航空航天產業提供大量相對廉價、穩定的碳纖維,也可以借著這個機會擴大新材料產業的發展。”
    “最關鍵的是南山碳纖維這一次太爭氣了,直接就打破了國際巨頭的壟斷和封鎖,自主研發生產出來了高端碳纖維。”
    “不過你說的也有道理,哪怕是沒有這些因素在裏頭,長安市那邊也會邀請不少的人出席。”
    “這一點,他們做的比我們更好。”
    沒有對比就沒有差距。
    以前曹陽一直都不想把一些奠基儀式或者投產儀式搞的太過正式或者特別,所以劉天武大多數時候也都沒有去協調更高級別的領導出席。
    但是現在看來,以後這個做法要適當的改一改才行啊。
    “根據我這段時間對南山集團的了解,他們在未來會專門修建一個大規模的電池工廠,也會在半導體領域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這些工廠隨便一個的投資都是幾十個億,甚至上百億。”
    “到時候我們再邀請更多的人參加,應該也是可以的。”
    看到劉天武已經把自己的話聽進去了,羅毅立馬就換了一個說法,把這事給圓過去了。
    不過,對於南山碳纖維來說,搞出來那麽大的動靜,關注的人肯定不隻是羅毅了。
    “社長,華夏分公司那邊匯報說南山碳纖維的工廠已經正式投產了。”
    “華夏那邊的一些代理商,已經開始減少t300和t400的材料訂購了。”
    “我們是不是可以進一步的調整價格,刺激銷售?”
    作為銷售部部長,東麗的近藤太郎現在感受到了非常大的壓力。
    南山碳纖維的工廠雖然這幾天才正式的量產,但是相關的一些情報,他們之前已經收到了。
    那個產能,直接就能讓碳纖維的價格迎來一個全新局麵。
    甚至出現價格暴跌都是可能的。
    畢竟,本來高端碳纖維的需求就不是那麽的多,現在華夏一口氣就上來一個萬噸級的大工廠。
    這豈不是立馬就改變了市場的供需關係?
    為什麽在危機來臨的時候,有些資本家寧願把牛奶倒掉也不願意免費或者低價銷售呢?
    還不就是為了讓價格體係不要崩潰。
    同樣的,後世歐洲那邊紅酒產量增加,市場萎靡的時候,也是專門出錢回收紅酒去銷毀,而不是降價。
    現在南山碳纖維作為一個外來者闖入到了碳纖維市場,立馬就會導致部分材料供過於求。
    價格下跌是必然的。
    近藤太郎肯定是不願意削減自己的產量來控製價格的,因為他知道這一招沒有用。
    那麽就隻能被動的參加價格戰了。
    要不然就等著放棄市場。
    “調整價格肯定是要調整價格,但是怎麽調整?”
    佐賀奴之前就知道了南山碳纖維的事情,所以眼看著鞋子落地了,倒也沒有特別的慌亂。
    當然了,那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還有t800這種更高級別的材料可以掙錢。
    t1100的材料的研發也在加快速度,估計很快就會有結果了。
    到時候繼續生產高端產品,也能讓公司過的比較舒服。
    “南山碳纖維的售價不管是多少,我們都跟他們保持一個價格。”
    “我們是碳纖維的鼻祖,就連這個行業的標準都是參考我們的產品來定的。”
    “這種情況下,隻要我們的產品跟南山碳纖維保持一個價格,我相信大部分的客戶還是會繼續選擇我們的。”
    近藤太郎來找佐賀奴匯報之前,也是已經有了一些方案的。
    要不然也不敢輕易的過來提這個話題。
    在東麗內部,這可是一個誰都不想輕易提的話題。
    “你的這個提議是好的,但是萬一南山碳纖維把價格降低到一個比我們的成本價還要低的程度呢?”
    佐賀奴的這個擔憂,顯然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的。
    華夏不少企業,那可都是價格殺手一樣的存在。
    它們能夠生產某種原本國內大家都無法產的東西的時候,那麽原本進口的東西,價格就必然會暴跌。
    從無例外。
    這一次的高端碳纖維,顯然也是差不多的。
    “社長,我是這麽考慮的。”
    近藤太郎一邊說,一邊快速的組織著話語,“成本核算這個東西,采用不同的算法是有不同的成本的。”
    “這些年,我們的研發成本和設備攤銷都已經分攤完畢了。”
    “華夏能夠生產的t700及其以下的碳纖維,我們核算成本的時候就按照最極限的方法去核算,要是能夠把價格降低到比南山碳纖維還要低,那就更好了。”
    “那時候直接就把南山碳纖維給擠兌的活不下去。”
    “甚至我們可以考慮直接在華夏投資修建工廠,生產t700以下的碳纖維。”
    “那麽一來,在環保方麵的投入就可以大大的下降,人工成本也可以降低不少。”
    “甚至把舊的設備搬遷過去的話,設備投資也非常少。”
    聽著近藤太郎的話,佐賀奴的眼神慢慢的在變化。
    這個思路,似乎可行啊。
    把東瀛舊的生產設備搬遷到華夏,正好給未來的t1100騰挪空間。
    同時又可以利用華夏的成本優勢,來生產同類的產品,打壓華夏本土廠家。
    “你安排一下,近期我們去華夏考察一趟,看看這個方案的可行性如何。”
    很快的,佐賀奴就有了決定。
    不過,東麗就算是有動作,肯定也是沒有辦法阻擋碳纖維價格的不斷下滑的。
    大量生產魚竿的光威集團,對此就有非常直觀的感受。
    “陳總,目前t300碳纖維的供應已經完全沒有問題,價格相比之前下跌了35%。”
    “要不是南山碳纖維目前的產品都是t600和t700,沒有生產t300和t400,我估計價格可以直接下降一半以上。”
    “不過等到我們自己的t300和t400碳纖維的工廠投產之後,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陳清詳作為陳梁的侄子,不僅是光威的銷售部部長,還同時兼任著采購部的工作。
    妥妥的任人唯親。
    不過這在很多民營企業裏頭,也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了。
    “這一次選擇跟南山集團合作,對我們公司來說意義太大了。”
    “不說其他的,單單魚竿的材料成本下降,就可以讓我們的收益變得好很多。”
    “甚至還可以搞一個碳纖維魚竿降價促銷的營銷,讓我們的銷量再上一個台階。”
    陳梁最近的心情非常的不錯。
    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充滿前景。
    這絕對是一個大好事啊。
    “南山碳纖維的t600和t700已經實現了量產,我們到時候可以直接推出基於這兩種材料的高性能魚竿相關產品。”
    “在更輕的同時,強度還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對於釣魚佬來說,應該是一個特別值得期待的事情。”
    陳清詳自己就是一個釣魚愛好者。
    並且喜歡的還是海釣。
    別以為釣魚是一件不怎麽花錢的事情。
    其實恰恰相反,釣魚這個愛好,其實也是很燒錢的。
    一個不錯的魚竿,隨隨便便也要幾千塊錢。
    另外還有一係列的配套裝備,搞好了都不便宜。
    可不是普通百姓能夠消遣得起的。
    當然了,釣魚的門檻低。
    要是沒錢,自己搞一根竹竿,花幾塊錢買魚線、魚鉤,再去搞點蚯蚓,也就能直接去釣魚了。
    可謂是豐儉由人啊。
    “你說的有道理,公司也得考慮一下擴大漁具工廠的產能了。”
    “並且,碳纖維實現國產化之後,今後我們出口的優勢就更加明顯了。”
    “到時候可以好好的向國際市場進軍。”
    一個看起來不起眼的碳纖維材料的技術突破,卻是會帶來一係列的產業影響。
    不管是漁具還是高爾夫球杆,亦或是其他的一些需要使用到碳纖維的產品,原本的格局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嗯,我下周去一趟長安市,跟南山碳纖維徹底的敲定今後的材料訂單。”
    “然後就可以確定新工廠的一些規劃事項了。”
    陳清詳現在也是渾身充滿了幹勁。
    公司有前途,自己有錢途啊。
    ……
    “社長,t700的出貨價格,已經不到之前的一半了。”
    “但是不少客戶還想著跟我們砍價。”
    “這種情況跟我們之前想的有點不大一樣啊。”
    近藤太郎這幾天愁壞了。
    按照他原本的計劃,東麗利用產業優勢,直接主動的跟南山碳纖維打價格戰,看看能不能把南山碳纖維按在地上摩擦。
    但是現在的情況卻是跟預想的完全不同。
    這讓他感到有點心慌。
    “都已經不到一半的價格了,為什麽還有客戶想著再降價?”
    “當初那些人求著訂購的場麵,他們都忘記了嗎?”
    佐賀奴很是不爽的盯著近藤太郎。
    不過這顯然沒有什麽用。
    “南山碳纖維的t700,現在已經開始對外銷售了。”
    “它們現在的價格隻有我們原本售價的二成,並且量大的話,據說還有額外的優惠。”
    “這麽一來,各路買家自然就開始觀望了。”
    近藤太郎的這個解釋,佐賀奴並不滿意,直接反問道:“你之前不是提議直接下降到一個對方沒有辦法做到的價格,把南山碳纖維拖垮嗎?”
    “為什麽現在的情況跟你說的完全不一樣?”
    聽到這話,近藤太郎也很是無語。
    “社長,我之前沒想到南山碳纖維居然那麽的狠,直接就把價格降低到了我們的兩成。”
    “這麽一來,哪怕是我們不掙錢,還重新核算了成本,也還是要比他高50%。”
    “如果要跟他們打價格戰,那就會一直虧損,並且虧損的麵積會非常的大。”
    近藤太郎這麽一說,佐賀奴也是鬱悶了。
    不過,這倒是更加堅定了他要去華夏投資建廠的想法了。
    在他看來,隻要東麗能夠去華夏建廠,成本一定可以做到比南山碳纖維更低。
    畢竟他們的研發成本早就攤銷完畢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南山碳纖維的出現,也算是為華夏拉來了一筆投資。
    並且還是那種技術含量不錯的投資。
    放在幾年前,你就是求著東麗,人家也都是不可能在華夏投資工廠生產t600和t700這種高端碳纖維產品的。
    ……
    “曹總,南山碳纖維未來一年的產能,基本上都已經有著落了。”
    “我覺得可以提前開始二期工廠修建的事情了。”
    作為南山碳纖維的總經理,這段時間絕對是曾建英人生的高峰。
    投產當天,不管是省市還是部委,都來了不少的領導。
    國內碳纖維圈子裏頭,南山碳纖維的名字已經是聲名遠揚。
    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
    投產之後,各路客戶蜂擁而至,短短一周內就把未來一年的產能都給排滿了。
    像是原材料這種東西,如果是從國外訂購的話,一般是需要3到6個月的訂貨周期,甚至更長也是不奇怪的。
    放在國內的話,一般也是需要3個月。
    當然了,像是螺紋鋼這種有大量現貨的,周期縮短到1個月,甚至半個月,也不是不可能。
    像是碳纖維,如果定的量比較大的話,以前往往都是需要半年的周期。
    現在南山碳纖維的生意很好,訂貨周期也是去到了3個月。
    “二期生產的碳纖維種類,你有什麽想法嗎?”
    對於南山碳纖維的近況,曹陽也是有所了解的。
    所以聽了曾建英的提議,倒也不覺得奇怪。
    “我們的t1100的材料,在實驗室狀態已經可以生產了。”
    “我覺得可以在二期的工廠修建一條年產幾百噸的小規模產線來生產t1100。”
    “一方麵,通過這種小規模產線的修建,可以更好的去驗證t1100大批量生產需要的條件。”
    “針對實驗當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們也可以更加有針對性的進行一些改善。”
    “到時候在三期工廠修建的時候,就可以擴大t1100的生產規模。”
    “除此之外,t800碳纖維可以考慮在二期工廠大規模的進行生產。”
    “到時候可以直接打東麗等企業一個措手不及,直接從國際市場跟他們搶訂單。”
    “當然了,t700碳纖維的市場需求也是不少,可以適當的考慮一下擴產。”
    很顯然,曾建英的方案之中,二期工廠生產的產品,肯定是要比一期要高端。
    隻有這樣子才能快速的收回成本。
    現在一期工廠的產品,由於售價比較低,雖然也是有30%的利潤率,但是在高新材料領域裏頭,也不算暴利了。
    可t800或者t1100不一樣,這些材料掙你一倍的利潤,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甚至百分之幾百的利潤,也是不奇怪的。
    特別是t1100,如果南山碳纖維能夠最先實現大規模的量產,那麽放在國際市場上,絕對是可以獲得300%,甚至500%的高利潤。
    那麽一來,生產線簡直就是印鈔機了。
    “你做一個具體的方案出來,到時候也跟南山設備好好的溝通一下,看看怎麽進一步的提升自動化率和良品率。”
    “借著這個機會,我們也讓南山設備的碳纖維生產設備走向市場,為更多有需要的客戶提供設備。”
    曹陽從來沒有放棄作為一個設備大廠的夢想。
    不管是做什麽產品,不可能不需要生產設備的。
    而華夏的各行各業,在這方麵都是比較薄弱的。
    哪怕是那些生產廉價的襯衫的縫紉機,也有不少是東瀛企業生產的。
    更加不用說芯片、電池、鋼鐵等相關設備了。
    “沒問題!”
    “南山設備現在已經給南山碳纖維和光威提供了兩個新工廠的設備了。”
    “這已經足夠吸引其他的碳纖維廠家把眼光從國外轉移到國內。”
    “借著賣設備的機會,我們也能更好的搞清楚國內其他競爭對手的發展情況。”
    “在製定售價的時候,也可以更加有針對性。”
    曾建英自然也是很清楚設備行業的重要性。
    二期工廠能不能順利的修建完成,南山設備絕對是最關鍵的一個因素。
    “碳纖維這個東西,我們要麽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現在我們的產品已經上市銷售,競爭對手都有什麽反應嗎?”
    南山集團每天有那麽多的事情,曹陽自然也是不可能什麽事情都去操心。
    所以哪怕是碳纖維這個東西很重要,一些具體的市場行情,他也是不大熟悉的。
    “現在的進口碳纖維價格是一天一跌,東麗估計氣急敗壞的想要罵死我們了。”
    “特別是t700這種以前華夏市場最高端的產品,價格直接跌沒了8成。”
    “如果他們還能撐得住,那麽我們就繼續降價,把東麗擠出華夏市場為止。”
    曾建英雖然是教授出身,但是角色轉換卻是非常的快。
    到目前為止,南山碳纖維在他的管理下,曹陽還是比較滿意的。
    “等我們的產能富裕之後,可以進一步的開始跟他們搶國際市場的訂單。”
    “以後碳纖維這種材料,就讓華夏的廠家來生產吧!”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gdbzkz.net。鬼吹燈手機版閱讀網址:m.gdbzkz.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