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丹田十練

字數:4107   加入書籤

A+A-


    洪正良確認了林森並不是通過一些歪門邪道的方法進行了突破,他這麽急著趕過來也是因為已經有一個徒弟在這方麵吃了虧,他可不想自己的小徒弟也栽倒在這上
    等確認了情況之後,又指點了洪立瓊修煉,至於林森的功夫按照洪正良的說法練到這個境界已經超越了99的人,想要更近一步就隻能靠他自己,或是尋求古人的智慧,或是向神秘的天地學習,自行感
    洪正良說完就走了,不過他在走之前特意交代林森一個月之後和洪立瓊一起回拳館一
    林森打開經驗值麵
    姓名:林森
    境界:見神
    年齡:31180)
    力量:10
    敏捷:10
    精神:10
    體質:10
    技能:洪拳v6
    煉藥v523755000)
    能量:9880
    經驗值麵板上麵並沒有什麽變動,林森思考良久,發現以現在的情況要想進步隻能夠靠自己
    洪正良走之前雖然沒有給他確切的指點,但是也提供了一些古老相傳的猜想,人有三寶,為精、氣、神,和人體的上、中、下三丹田一一對
    上丹田為督脈印堂之處,又稱“泥丸宮”,對應神,也就是林森剛剛感悟到的意識;中丹田為胸中膻中穴處,為氣之所聚,按照洪正良推測煉氣士所說的氣應該就是在這裏;下丹田為任脈關元穴,臍下三寸之處,為藏精之所,也就是他們一直修煉的氣
    按照道家的說法上丹田為性根,下丹田為命性命交修,便可以打通大小周天,達到煉神還虛的境古人稱精氣神為三寶,視丹田為儲藏精氣神的地方,因此對丹田極為重視,有如“性命之根本
    不過可惜的是流傳到現在隻有下丹田的修煉方法,其他的不知道是謠傳還是沒有流傳下
    雖然沒有具體的修煉方法但是也給林森指出了一條道
    夜晚,林森拿出武術拾遺,提筆在上麵寫
    武術修煉,主修氣血,也就是下丹田,這是生命之門,先天能量之
    下丹田在臍下三寸,小腹正中線,為任脈之關元居膀胱之後,直腸之前,有腹壁下動靜脈,分布著第十一、十二肋間神經前皮
    不過不同人的丹田位置和身體結構有關,要想確定下丹田的位置,從腳部算起,身高的長度乘以的位置就是下丹
    下丹田,是練功的主要部位,按照科學觀測鍛煉下丹田可以鍛煉體液係統,激發體內的能量物質,以調節、充實體液循環,提高整體代謝機能,從而發揮激能性效這對人體充實下元,防止早衰,健身延年起重要作
    古代的武術修煉者以這個為原理開創了各種修煉方法,把下丹田做為鍛煉、匯聚、儲存真氣的主要部位,因為這個部位對人體生命活動的關係最為密切,它位於人體中心,是任脈、督脈、衝脈三脈經氣運行的起點,十二經脈也都是直接或間接通過丹田而輸入本經,再轉入本
    下丹田是真氣升降、開合的基地,也是男子藏精,女子養胎的地
    “性命之祖,生氣之源,五髒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陰陽之會,呼吸之門,水火交會之”
    這是古人對下丹田的描述,人的元氣發源於腎,藏於丹田,借三焦之道,周流全身,以推動五髒六腑的功能活人體的強弱,生死存亡,全賴丹田元氣之盛
    丹田元氣充實旺盛,就可以調動人體潛力,使氣血能在全身循環運行,調節陰陽,溝通心腎,使真氣充實暢通八脈,再造先天,延長壽
    “先天之氣宜穩,後天之氣宜順
    氣沉丹田,修煉者練拳時要盡量保持自然,不要有意識地強行向下壓後天之氣宜順就是指的呼吸要順其自腹穩,呼吸自然就順,下盤就能穩
    氣沉丹田的煉精化氣,可以不斷積累氣
    丹田修煉雖有不同但是總結起來有十種修煉方法,分別是:撞丹田、抱丹田、轉丹田、晃丹田、搓丹田、揉丹田、擊丹田、折丹田、噴丹田、提丹田十
    抱丹田:寅時選一空氣清新,有鬆柏樹叢之處,自然站立,左足向左開一步,與肩同寬,平行而立,身體微下蹬,膝稍彎曲,頭直目正,身端氣靜,鬆肩垂肘,十指分開,手心向內置與腹前,兩手相抱若抱球此時要身體似站非站,似坐非坐,麵部似笑非笑,意守丹田部隨意呼吸,莫令耳這樣站立一段時間後,再做下一動
    轉丹田:立正站立,開左腳向左與肩同寬,意守丹田,然後以意領氣,以丹田為圓中心,自左向右轉36下,吸一口氣咽再從右向左轉36圈,再吸一口氣咽是為轉丹
    撞丹田:找個如水泥電線杆一樣粗細和平滑的大樹來撞效果最好,兩腿略分開,站在樹前,肚子離樹幹15公分,然後用肚臍去撞樹就可以
    晃丹田:立正站定,左腳向左開一步,與肩同寬,全身放鬆,用腰部帶動,自左向右作圓形晃但要意守丹田,以丹田為圓中先隨意呼吸,然後再由左向右作圓周晃動,當身體晃動時,先向左半周吸氣,吸氣時舌頂上當身體轉向右邊時呼氣,呼氣時舌抵下但晃動時要鬆肩鬆胯,全身不得有一絲呆板之意,共約36這樣的平行轉圓可以使代脈得到鍛
    搓丹田:取一木凳,隨意坐下,右腳落地,腳心斜向前方,左腿壓在右腿左手掌心向上,放在左腿上,右掌心向下,兩掌相合,右掌由左掌上向前向下斜搓去,直到手不能再伸時,呼然後右手心向上,左手掌心向下,右手掌回抽,吸氣,氣貫丹田,如此36再換成左腳落地,腳心斜向前方,右腿壓在左腿上,有掌心向上,放在盲腿左掌心向下,兩掌相合,左掌由右掌上向前向下斜搓去,直到手不能再伸時,呼然後左手心翻往上,右手心向下,左手掌往回抽,吸氣,氣貫丹田,也36
    揉丹田:如前兩腳立正站立,左腳向左開一步,與肩同寬,兩手虎口張開對稱放在丹田兩以丹田為圓心,自左向古作劃圓運動,也是吸氣舌頂上胯搭鵲橋),呼氣舌抵下約36
    擊丹田:如前兩腳站成與肩同寬,全身放鬆,然後伸左腳向左前方半步,兩臂鳥展翅一樣向後用力展開,為白鶴亮翅,舌頂上齶吸然後左腳後收,與右足井齊,兩掌變拳一齊向丹田兩邊猛擊,舌抵下胯呼計36
    折丹田:輕步站開始,上左步,左手掌向右腮護再上右步,右掌向左腮旁護然後兩掌交叉一齊向前撲去,撲時叩首,為“以首叩碑”呼氣;起時吸這樣腹部會得到壓迫的鍛煉,丹田也會充實起
    噴丹田:兩腳立正,並腳而立,兩手掌從左右胯旁,手心向上,升到胸前交叉,兩手心均向上,右手放在左手上,吸然後一齊向前猛然推去,為“嬰兒擊食”,推出時喊“喝”,呼氣,一共36
    提丹田:立正站立,右手領左手,高舉在頭部,右手心向左,左手掌附在右掌根處,兩腳尖掂起,向空中吸然後兩手就像大有把柄被握住一樣,用力一齊向下拽,兩肘打墜勁,墜到兩手落到胸前,呼
    林森通過不斷的思考,開始梳理練武以來學習到的、經驗麵板灌輸的所有知識,隨著不斷的書寫,他對自己的情況有了更加清晰的認
    武術,武是功夫,術是方是一種筋、脈、骨、肉、血交相修煉,達到易筋、易骨、易髓,抱筋束骨、整身等身體質變的方
    其最高境界就是大成形似金剛,血成膏脂,心如白雲,神臻化境,形神俱妙的境
    武術的傳承不一,修煉不一,但基本都是講的是手、眼、身、法、步,周身上下的內外一體,吞吐折疊,閃展騰
    但武術的核心是氣血,是對氣血的控製和運不過人有三寶精氣神,下一步的修煉也許就在氣